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训练中的临床价值

蔡月梅;王丽芳;张秋云

关键词:心理护理, 常规护理, 脑卒中吞咽障碍, 功能训练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训练中的临床价值。方法48例脑卒中患者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吞咽功能的优良率以及脑卒中后抑郁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吞咽功能优良率为95.8%,抑郁评分为(35.07±5.51)分;对照组吞咽功能优良率为62.5%,抑郁评分为(78.58±9.5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训练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吞咽功能优良率高,并发症发生情况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治疗面部皮炎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综合治疗面部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面部皮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炉甘石洗剂涂抹于患处,研究组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对比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化妆品皮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部皮炎患者采用氧化锌软膏负面联合负离子冷喷机刺激,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面部水肿以及炎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张战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针灸治疗神经衰弱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神经衰弱患者按照随机分层抽样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抗神经衰弱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5.5%较对照组的77.3%明显提高,Ⅰ级睡眠质量较对照组亦提高(P<0.05)。结论采用常规抗神经药物治疗联合针灸治疗神经衰弱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恢复日常功能。

    作者:叶玉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治疗社区糖尿病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索和研究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治疗社区糖尿病的临床价值和可行性。方法152例社区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4例)和观察组(7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药物干预,观察组患者进行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干预,两组干预期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较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联合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治疗社区糖尿病具有临床价值且可行。

    作者:郝优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颤眠方治疗帕金森病失眠25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颤眠方治疗帕金森病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帕金森病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及治疗组均采用口服美多巴;治疗组在上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自拟方剂颤眠方治疗。分别观察第0天和第28天的阿森斯量失眠量表(AIS)评分,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AIS积分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00%,对照组为3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积分及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颤眠方治疗帕金森病失眠有较好疗效。

    作者:翁旭亮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治疗探析

    目的:探析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64例小儿呼吸系统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治疗时应用头孢克肟,研究组治疗时应用夫西地酸钠。观察两组疗效,并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夫西地酸钠治疗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爱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基层医院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筛查与管理的研究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筛查和管理模式。方法98例GDM产妇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选择同期糖耐量筛查正常的200例产妇为对照组。对GDM产妇实施基层医院GDM管理模式。统计GDM产妇的一般资料。对GDM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和围生儿围生期并发症。结果≥35岁[OR=1.1601,95%CI(1.051,1.310)]、有糖尿病家族史[OR=3.142,95%CI(1.621,5.912)]、不良孕产史[OR=2.989,95%CI(1.218,4.298)]、早孕期体质量增加[OR=1.282,95%CI(1.019,2.296)]、孕前体质量指数(BMI)[OR=1.361,95%CI(1.071,1.721)]、早孕期空腹血糖(FPG)水平[OR=4.042,95%CI(1.591,9.862)]、胰岛素抵抗[OR=1.796,95%CI(1.516,2.619)]等因素和GDM发病密切相关,为其独立危险因素。观察组产妇早产率、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生儿巨大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发病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在基层医院建立并开展一种GDM筛查、管理的方便可行的科学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减少GDM产妇的不良妊娠结局。

    作者:欧阳云英;范建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伐昔洛韦联合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老年性带状疱疹的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联合局部外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老年性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老年患者口服盐酸伐昔洛韦0.3 g/次,2次/d,同时联合应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每2~3小时外涂1次。并常规给予B族维生素辅助治疗。10 d后观察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皮肤痊愈25例,显效8例,好转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94.29%。神经痛痊愈15例,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62.85%。治疗过程中仅有3例出现轻微头晕、恶心呕吐,3~4 d后症状消失不影响治疗。结论伐昔洛韦与美宝湿润烧伤膏联合运用治疗老年性带状疱疹效果确切,且应用疗程短,无特殊不良反应。

    作者:吴敬云;丁宝鹤;明清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倍他乐克联合5-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联合5-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5-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治疗组采用5-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乐克联合5-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心绞痛可有效提高心绞痛治疗有效率,并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崔伟堂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清湿利腰汤联合甘露醇静脉滴注治疗腰椎间盘突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清湿利腰汤联合甘露醇静脉滴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基础治疗,并静脉滴注甘露醇,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湿利腰汤进行治疗,两组均以7 d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复方清湿利腰汤联合甘露醇静脉滴注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永祥;侯波;周美平;栗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经气管内插管静脉全麻儿童支气管异物取出的临床处理研究

    目的:探讨气管内插管静脉全身麻醉(全麻)下经纤维支气管镜取出儿童支气管异物的临床效果和处理方法。方法78例待查支气管异物患儿,均给予气管内插管静脉全麻,在麻醉机控制通气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取出异物。术中对患儿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控,记录手术时间。结果74例患儿在气管内插管静脉全麻下经纤维支气管检查成功取出异物,4例无异物,仅对炎症分泌物进行处理。经纤维支气管检查,59例异物在右支气管,15例在左支气管;异物类型包括花生、瓜子、黄豆、玉、塑料碎片。手术平均时间(12.5±6.3)min。术中29例曾出现短暂的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至90%,加强通气后回升至100%,再次进镜顺利完成手术。患儿各时间点的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心率(HR)变化不大(P>0.05)。术中无一例出现并发症,恢复良好。结论气管内插管静脉全麻下行纤维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操作简单、安全性高、血流动力学稳定,可有效提高患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卫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品管圈在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持续改善中的应用

    应用品管圈管理方法,培养临床药师自主改善意识,实现临床药学服务品质的持续改善。临床药学室人员自主自发组建品管圈,严格按照品管圈“十大标准”步骤,围绕“临床药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活动主题,开展持续的改善活动。与活动前比较,病区不合理医嘱平均下降了46.65%,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显著提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提升了临床药师自我管理、自主改善的意识,为满足临床医护和患者日益增长的药学服务需求,有效推进了临床药学服务品质的持续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姚尧;雷伟;马新秀;董栋;刘歌;袁征;赵向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浅谈冠心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目的:探讨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冠心病患者90例,按照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住院时间、护理后焦虑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效果显著,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凌莉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浅谈肺结核病的防治体会

    肺结核是一种常见和多发的慢性传染病。随着现代防治水平的提高,目前对这一疾病已是治有良方,防有措施,但亦不能对其放松警惕。对肺结核病通过采取传染源控制、卡介苗接种及其他手段对肺结核病进行控制预防和控制,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樊松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体检护理人员针刺伤的高危因素及防护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企事业单位管理的不断规范,员工的健康体检工作也受到了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而企业员工及外地用工人员的健康更值得关注。特别是经济发展较快的沿海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较多,人口流动较快,员工身体健康状况不容忽视,一些传染性疾病还占有一定的比例,比如:在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率比较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率也在不断增加。这样就给体检工作者,特别是采集标本的护理人员带来较严重的职业暴露风险。

    作者:王卫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事件相关电位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出现迟发性脑病相关性

    目的:对事件相关电位(ERP)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出现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64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患者,根据患者病情是否发生DEACMP将其分为DEACMP组34例与非DEACMP组30例。检查两组的ERP波潜伏期(PL)和波幅情况,并观察DEACMP组PL及P3波幅与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HD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DEACMP组的ERP测定电位成分中的N2、P3波PL长于非DEACMP组(t=4.3787、4.8902, P<0.05);P波幅低于非DEACMP组(t=-7.0950,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N1、P2波PL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809、0.3998,P>0.05)。DEACMP组的HDS评分明显低于非DEACM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972,P<0.05);DEACMP组的ERP成分P3波PL和HDS评分呈负相关(r=-0.43, P<0.01);P3波幅和HDS评分呈正相关(r=0.45,P<0.01)。结论与非DEACMP患者相比, DEACMP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较明显;临床中对DEACMP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时,可将ERP作为重要指标。

    作者:张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后无胸腔引流管的护理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后不留置胸腔引流管患者的护理要点,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对进行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且术后未留置胸腔引流管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注重术前准备、术中精确止血、术后科学护理等措施,总结临床效果。结果39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一例转开胸手术,术后恢复周期短,术后并发症少,整体治疗费用较传统开胸手术少。结论胸腔镜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小,避免了传统开胸手术的较大创伤,减少了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不留置胸腔引流管能明显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通过科学的护理,并无不良效果,以大限度的减小患者机体创伤的同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得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刘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护理干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55例)和对照组(45例),干预组给予干预护理,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护理方式,回顾性分析两组产妇及其新生儿结局效果。结果干预组在分娩方式及宫缩乏力、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率的指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加强干预护理后能够提高母婴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方面推广使用。

    作者:赖翠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内镜取上消化道异物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内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51例患者在护理工作严密配合下,成功取出49例,占96.08%,余2例取出失败,转他院进一步诊治。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成功率高的治疗措施。严密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术中默契的医护配合,术后妥善的护理,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孙慧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影响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评价分析

    目的:研究冠心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118例冠心病患者对其空腹血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PAI-1)、C-反应蛋白(CRP)、吸烟史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糖尿病、CRP、吸烟史等均属于冠心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CRP升高、吸烟史等均可能成为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在冠心病的防治中应着重关注。

    作者:阳新洪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药学干预在提高社区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药学干预在提高社区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400例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对试验组的患者及家属实施药学干预措施,对对照组仅依据慢性病管理要求进行监控,分别在1个季度及1年后对其进行用药依从性调查。结果试验组患者疾病控制效果及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慢性病患者实施药学干预,可明显提高疾病控制效果及用药依从性,作用显著,应当在公共卫生质量的管理方面结合慢性疾病管理和药学干预,发挥其重要作用。

    作者:陈彦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