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健康;周军;谢琼
目的:探讨药师在临床不合理用药中的干预效果。方法:比较药师干预前后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干预前后临床用药不合理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不良反应发生率5%,干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2%。医师对及时干预的接受率为76.6%,医师对延迟干预的接受率为94.2%,两种方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师干预能够降低临床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从而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朱宏海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了解桐乡市洲泉镇所辖地区已婚妇女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患病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调查桐乡市洲泉镇经液基细胞学检查的已婚妇女9000例,采用TBS细胞学诊断标准;并对液基细胞学检查有异常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结果:液基细胞学检查异常301例;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261例,诊断CIN 68例(26.15%),占液基细胞学结果异常者22.59%,其中CIN Ⅰ38例,CIN Ⅱ18例,CIN Ⅲ12例;原位癌1例,早期浸润癌0。结论:桐乡市洲泉镇所辖已婚妇女CIN的患病率0.76%,早期对CIN干预和治疗可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
作者:范利梅;俞翠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对产妇的危害及其诊断、处理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前置胎盘患者86例胎盘植入、产后出血和子宫切除情况。结果: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产后出血量及子宫切除率均高于非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P<0.05)。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对产妇有极大危害。掌握剖宫产指征、注意产前检查和孕期保健、作好产后抢救措施是处理关键。
作者:齐丽华;高金山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门诊糖尿病患者血糖仪使用的影响。方法:选择持有血糖仪的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自我血糖监测以及频率。结果:个体化护理干预明显提高了患者的自我血糖监测频率,血糖仪使用、保养、储存情况等全部符合要求。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可以提高门诊糖尿病患者血糖仪的正确使用率及提高自我血糖监测频率。
作者:周丽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分析在小儿疝气手术过程中应用两种不同的静脉麻醉方式后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探讨佳麻醉方式。方法:收治小儿疝气患者42例。随机分为1组、2组,各21例,1组给予丙泊酚联合氯胺酮麻醉,2组给予氯胺酮麻醉,并对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1、2组麻醉起效时间分别为(4.13±1.21)min、(11.18±3.52)min,1、2组平均恢复时间分别为(50.02±10.34)min、(131.14±11.40)min。两组在麻醉起效时间、平均恢复时间的比较上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疝气手术中选用丙泊酚联合氯胺酮静脉注射麻醉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韦格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观察化瘀清散汤加味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90例,脱落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化瘀清散汤加味组)和对照组(华佗再造丸组),各43例,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中医证候及疗效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瘀清散汤加味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及中医证候,减少后遗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曹亚丽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效果。方法:收治血液透析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透析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并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低血压62例次(5.57%),少于对照组的178例次(15.0%)(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早期实行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其透析后低血压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症状。
作者:刘健;王洪风;耿明亮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影响中药饮片临床治疗效果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提高药物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接受中药饮片治疗的患者86例,对影响中药饮片治疗的主要因素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研究发现,药物因素和使用因素是影响中药饮片临床疗效的主要因素,其中使用不当75例,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药物的调配、配伍、煎煮和服用剂量等因素。结论:中药饮片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把好药材的质量关,并正确使用才能保证其临床疗效。
作者:何玉芹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分析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老年腹股沟疝患者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试验组给予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疝修补术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下床活动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治疗时,疝气无张力修补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术后恢复。
作者:聂景和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低位颈前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颈胸段脊柱脊髓损伤的可行性。方法:收治颈胸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20例,实施低位颈前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对术后疗效及恢复情况进行探讨。结果:所有患者恢复良好,无一例患者出现螺钉松动、脱落、钛板断裂等情况,只有1例在术后经过X片检测后发现其钛网位置固定不佳,术后0.5年对其进行了调整,术后1年检测见其恢复良好,没有出现钛网移动情况。结论:颈胸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采用低位颈前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可以有效促进患者颈胸段脊柱序列恢复正常,改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作者:刘明明;程建;华臻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分析造成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方法:选取出现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100份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给出详细解决方法。结果:造成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主要包括血液样本采集原因、患者自身原因、标本检测原因、标本送检原因。结论:血液检验标本发生误差的原因诸多,需要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为血液检验标本的质量提供保障。
作者:张芳琼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分析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小儿护理干预的指导价值,评价救护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52例患儿死亡危险(PRISM)评分分布,以PRISM指导分流转运、协调护患关系、特殊人群救护指导、动态评估患儿病情等护理工作,对比实际死亡率与预测死亡率。结果:各风险等级下患儿预测死亡率与实际死亡率基本相符;未发生一例医患纠纷,通报小儿死亡风险后家属依从性良好。结论: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是重症监护的基础,可指导小儿护理分诊分流、转出与转入流程,评价病情变化、救治效果,预测死亡风险,满足患儿家属知情权,避免医患纠纷。
作者:何晶莹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傈僳族胃癌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可能成因。方法:收治胃癌患者177例,研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州内40~70岁的山区傈僳族男性农民为胃癌高发人群,胃癌发生部位以胃窦部多见,病理类型以腺癌多见。结论:怒江州傈僳族胃癌的发生可能与当地生活饮食习惯及幽门螺杆菌高感染率有关,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及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是降低胃癌发病率的有效干预措施。
作者:熊素萍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无牙颌患者总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和治疗体会。方法:收治无牙颌患者70例,行全口总义齿修复治疗,并记录患者3次复诊的情况,主要对无牙颌患者义齿的使用状况、咀嚼效率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戴上义齿后出现不适状况者61例,经过复诊后,患者的固位状况以及咬的关系较好,显著地提高了患者的咀嚼效率。无牙颌患者对修复治疗的总满意度97.1%。结论:医生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积极地积累临床经验,保证其佳的修复效果。
作者:解双丽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雷替曲塞对比5-FU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晚期结肠癌患者64例随机平分为两组,观察组予雷替曲赛联合伊立替康化疗,对照组予5-FU联合伊立替康化疗。均21 d 为1个周期,4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临床获益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肠癌有效,可减少静脉暴露时间,缩短住院天数,不良反应可耐受,临床获益优于以5-FU为基础的化疗方案。
作者:毕兰青;朱凡;张勤英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居民饮食行为。方法:对济南市1580名>50岁的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社区老年居民健康饮食行为认知率>79.8%,50.5%的居民饮食结构不够合理,9.9%的居民从不摄入豆制品,35.4%居民从不摄入奶和奶制品,10.1%的居民蔬菜水果摄入量≤1次/d,54.6%的居民食盐摄入量≥6 g/d。不同性别老年居民的饮食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济南社区老年居民饮食结构的不合理现状,应加强宣传教育,以保障其健康生活。
作者:冯作静;王璐;邹晓燕;邹家勇;蔺新英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清热泻脾散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手足口病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7例,对照组用利巴韦林注射剂治疗,治疗组用自拟清热泻脾散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泻脾散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邵丽凤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用克林霉素20~30 mg/(kg·d)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用桂林西瓜霜喷剂喷洒于扁桃体上,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痊愈率63.33%高于对照组的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缩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缩短疗程,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归旺发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讨论阑尾炎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为日后的阑尾炎术后感染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收治阑尾炎手术患者215例,其中单纯阑尾炎120例,化脓性阑尾炎95例。统计相应的阑尾炎术后感染患者,并对患者的感染情况展开分析。结果:单纯阑尾炎患者术后出现感染15例,化脓性阑尾炎出现感染12例。阑尾炎患者术后出现感染的概率并不低,应对患者给予有效的观察和处理,采取针对性的抗感染措施。结论:在今后的医护工作中,必须对阑尾炎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展开分析,针对不同的因素采取不同的措施。需进一步健全阑尾炎术后医院感染的抵抗措施,实现医护工作水平的较大提升。
作者:鲁诗勇;李惠岚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术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收治行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术治疗患者13例,术后患者接受阶段性康复护理,有序地进行康复功能锻炼。结果:实施康复护理后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系统(UCLA)和美国肩肘外科评分系统(ASES)评分均较实施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护理实施后UCLA评分优良率92.3%,较实施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对肩袖损伤修复手术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能有效避免肩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
作者:陈瑛 刊期: 2015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