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贫血与红细胞分布宽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院内死亡的临床预测价值分析

罗健康;周军;谢琼

关键词:红细胞, 分布宽度, 慢性心力衰竭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贫血与红细胞分布宽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院内死亡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收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5例作为观察组,并按照心力衰竭的不同程度分成3组,另选取健康人60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常规的红细胞检查,研究红细胞与心力衰竭的联系。结果:第3组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大于第2组,第2组大于第1组且均大于对照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病例数与贫血、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关系发现,第3组患者死亡率高于第2组,第2组高于第1组,3组与对照组之间进行比较,死亡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贫血、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有一定的相关性,能够有效地预测患者死亡风险。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疾病的影像诊断进展

    在慢性胰腺炎中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具有特殊性,属于系统硬化性疾病。当前临床检查该病多采用影像学手段,包括超声内镜、MRI、胰胆管造影以及B超检查等。AIP影像学特征主要为胰腺肿大。合适的诊断方式可提升确诊率,改善预后。本文详细探讨AIP疾病的影像诊断进展。

    作者:杨燕萍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老年腹股沟疝患者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试验组给予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疝修补术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下床活动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治疗时,疝气无张力修补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术后恢复。

    作者:聂景和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低位颈前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颈胸段脊柱脊髓损伤的可行性

    目的:探讨低位颈前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颈胸段脊柱脊髓损伤的可行性。方法:收治颈胸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20例,实施低位颈前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对术后疗效及恢复情况进行探讨。结果:所有患者恢复良好,无一例患者出现螺钉松动、脱落、钛板断裂等情况,只有1例在术后经过X片检测后发现其钛网位置固定不佳,术后0.5年对其进行了调整,术后1年检测见其恢复良好,没有出现钛网移动情况。结论:颈胸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采用低位颈前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可以有效促进患者颈胸段脊柱序列恢复正常,改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作者:刘明明;程建;华臻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40例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收治阑尾炎手术患者40例,根据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体重指数、术前抗生素、术前基础疾病、手术时间、术后抗生素、术后第1次换药时间,了解这些因素是否为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组间对比几项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证明上述因素为患者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影响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较多,临床上需对这些高危因素加以重视,降低感染率。

    作者:沙继会;王海连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针对性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对性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患者112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组给予针对性康复护理干预。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遵医行为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治疗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遵医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康复护理干预利于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利于强化其遵医行为,是临床治疗的有力辅助方式。

    作者:刘伟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外伤性脑梗死的CT诊断价值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病机理,提高对外伤性脑梗死的CT诊断水平。方法:对19例头颅外伤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偏瘫的患者行CT检查。结果:19例颅脑CT平扫显示基底节内囊区低密度梗死灶10例,脑叶区5例,放射冠区2例,内囊区合并脑叶区2例,一侧大脑半球1例;在初次CT检查时发现7例,CT复查时发现12例。结论:CT是诊断外伤性脑梗死的主要和首选方法,对患者的预后评定有重要价值,根据病情进展,CT复查必不可少。

    作者:王贞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妊娠糖尿病孕妇血栓前状态标志物检测的分析

    目的:分析妊娠糖尿病孕妇血栓前状态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治妊娠糖尿病患者64例作为试验组,同时期的健康孕妇106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孕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PT、TT、APPT时间均明显缩短,Fib水平明显增高(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病孕妇血栓前状态标志物进行检查,可为血栓的诊断与合理治疗提供有效指导,降低血栓形成率及血管病变发生率。

    作者:陈贵存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手术方式中腹腔镜结合胆道镜实施胆总管探查的效果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总管探查与胆道镜结合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6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8%(P<0.05)。结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安全性高,可减少手术损伤,控制并发症。

    作者:郑金凯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前路手术组和后路手术组,各25例,分析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椎体实现解剖高度48例,存在腰背部疼痛症状6例。后路手术实现解剖高度20例,存在腰背部疼痛症状4例。前路手术组椎体实现解剖高度28例,存在腰背部疼痛症状2例。结论: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过程中,如果使用前路手术,可以具有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秦卫兵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用克林霉素20~30 mg/(kg·d)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用桂林西瓜霜喷剂喷洒于扁桃体上,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痊愈率63.33%高于对照组的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缩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缩短疗程,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归旺发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进展性脑梗死伴吞咽困难患者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

    目的:总结进展性脑梗死伴吞咽困难患者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进展性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吞咽功能障碍程度给予进食训练及吞咽肌的功能训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11%,吸入性肺炎发生率8.89%,满意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71.11%,吸入性肺炎发生率26.67%,满意率6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伴有吞咽困难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吞咽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赵红娟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非龋性牙髓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以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非龋性牙髓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以及疗效分析。方法:收治非龋性牙髓病患者64例,结合患者不同病情,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100%,不良反应小,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非龋性牙髓病种类较多,根据患者患病的不同状况,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治疗方法,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根管填充术是治疗非龋性牙髓病的常用方法。

    作者:刘丽华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小儿护理干预的指导价值,评价救护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52例患儿死亡危险(PRISM)评分分布,以PRISM指导分流转运、协调护患关系、特殊人群救护指导、动态评估患儿病情等护理工作,对比实际死亡率与预测死亡率。结果:各风险等级下患儿预测死亡率与实际死亡率基本相符;未发生一例医患纠纷,通报小儿死亡风险后家属依从性良好。结论: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是重症监护的基础,可指导小儿护理分诊分流、转出与转入流程,评价病情变化、救治效果,预测死亡风险,满足患儿家属知情权,避免医患纠纷。

    作者:何晶莹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呼吸肌功能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呼吸肌功能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稳定期COPD患者87例,给予1年的呼吸肌功能训练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呼吸困难评分、6 min步行距离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患者呼吸困难评分及圣乔治问卷(SGRQ)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6 min 步行距离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肌功能训练可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增强患者的运动耐力。

    作者:章秀清;颜炳灿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在酒精性肝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在酒精性肝病(ALD)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治酒精性肝病患者213例,按病变程度分4组,轻型酒精性肝病62例,酒精性脂肪肝60例,酒精性肝炎54例,酒精性肝硬化37例,选取同期6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标本中Hcy、叶酸水平。结果:治疗前轻型酒精性肝病组、酒精性脂肪肝组、酒精性肝炎组、酒精性肝硬化组血清Hcy、叶酸平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血清Hcy、叶酸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酒精性肝硬化组治疗后血清Hcy、叶酸平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LD患者血清Hcy、叶酸水平的变化可反映肝功能损害程度,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艳娜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凶险性前置胎盘1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对产妇的危害及其诊断、处理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前置胎盘患者86例胎盘植入、产后出血和子宫切除情况。结果: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产后出血量及子宫切除率均高于非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P<0.05)。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对产妇有极大危害。掌握剖宫产指征、注意产前检查和孕期保健、作好产后抢救措施是处理关键。

    作者:齐丽华;高金山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临床特征及治疗探讨

    目的:分析研究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心律失常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之上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律失常的发生以及严重程度容易受到影响,对其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李明喆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效果。方法:收治血液透析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透析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并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低血压62例次(5.57%),少于对照组的178例次(15.0%)(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早期实行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其透析后低血压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症状。

    作者:刘健;王洪风;耿明亮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对直肠癌老年患者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与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开腹直肠癌根治术与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治疗直肠癌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直肠癌老年患者64例,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开腹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保肛率、术中出血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通气时间、手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作者:李永胜;孙保君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3621例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宁夏银川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者支原体感染率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支原体分离、鉴定、药敏一体化检测板培养法对9623例患者进行解脲支原体(Uu)检测及药敏分析。结果:Uu 培养阳性3621例,阳性率37.63%。Uu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敏感,其次为交沙霉素。Uu对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和司帕沙星耐药率较高。结论:Uu对常用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因此,临床诊治前应尽可能做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合理、规范用药。

    作者:李方;杨霞 刊期: 2015年第27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