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超;刘淑珍
目的 探讨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改良经阴道子宫切除手术步骤,对18例有子宫切除手术适应症者行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取同期经腹切除子宫18例作对比分析.结果 阴式组较腹式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稍多( P<0.05),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例数、术后住院日阴式组少于腹式组( P< 0.01);术后患者满意度阴式组明显高于腹式组( P<0.01);两者术后性生活满意度无差别.结论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具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日缩短,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手术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的手术方式.
作者:刘振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2000-2005年来本院口腔科576例错牙合患者的治疗情况.方法 对576例进行固定矫治治疗的错牙合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Ⅰ类错牙合、Ⅱ类错牙合、Ⅲ类错牙合构成比分别为29.9%、48.6%、21.5%;Ⅰ类错牙合与Ⅱ类错牙合患者拔牙与未拔牙人数(P>0.05)无统计学意义,Ⅲ类错牙合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Ⅰ类错牙合、Ⅱ类错牙合拔牙与未拔牙患者在矫治时间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本组治疗中,女性患者(63.9%)明显高于男性(36.1%),汉族接受治疗人数高于维吾尔族,Ⅰ类Ⅱ类错牙合中,拔牙与未拔牙患者在矫治时间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可为临床上评价错牙合畸形提供参考.
作者:黄爱萍;何玲;华旭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本地区支原体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状况,为临床治疗支原体感染的抗生素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Mycoplasma IST试剂盒对460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前段尿标本进行支原体的培养鉴定,并对阳性株进行了4类6种抗生素的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检出188株解腺支原体(Uu)和6类人型支原体(Mh);5例女性患者和1例男性患者为两种支原体的混合感染.培养的阳性率为男性的20.5%,女性42.5%.药敏试验结果显示:Uu对红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已达53.4%和35.2%;Mh也呈同样趋势,交沙霉素的抑菌能力强,其敏感率为:Uu97.6%、Mh6%.结论 交沙霉素应作为目前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首选抗生素.
作者:黄建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CT导向脑出血治疗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在CT片上测出血肿的大小及中心点,再用定位尺在患者头皮上定位,穿刺点尽量避开脑功能区;结果本组30例,存活26例(86.7%),死亡4例(13.3%),死于肺部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吸引术可以快速而有效地排除腔内血肿,降低颅内压,缓解腔内血肿的占位效应.
作者:刘琳;梁振亚;张兰芝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技术的发展,将护理对象的心理研究与护理学结合,发展成为护理心理学.运用护理心理学进行心理护理,使护患关系达到相互配合的心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已被医护人员所接受和认同[1,2].我科开展了系统的心理护理工作,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柳萌;杨桂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平均寿命的廷长,前列腺增生症己成为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腔内泌尿外科、激光等技术的发展,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己广泛应用于临床,因这种手术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效果显著等优点,患者易于接受.本院从2004年12月至2008年12月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共120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一些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晓云;闫桂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以活血化瘀为原则自拟方治疗肝硬化.方法 两组均在静点保肝药同时,治疗组用自拟方每次一剂,量约150 ml,2次/d,口服.对照组静点丹参400 mg,1次/d,静脉滴注.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经统计学处理(χ2检验),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高于对照组.
作者:孟祥智;赵锦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超声监测卵泡发育,研究卵泡发育成熟度,配合临床治疗不孕症.方法 使用经腹及阴式超声监测56例不孕症患者的卵泡发育过程.结果 不孕症患者卵泡发育情况可分为正常排卵、无卵泡发育或卵泡发育不良、小卵泡、排卵不规律、黄素化卵泡不破裂、多囊卵巢等六种类型.结论 超声连续观察卵泡的动态变化,结合子宫内膜厚度变化、彩色多普勒观察卵巢动脉血流阻力,来综合预测卵泡功能状态,为妇产科不孕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方法.
作者:王玉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前,国内实验室大多采用定量试验的质控方法(如:Levey-Jennings质控图法﹑多规则的质控方法)开展ELISA定性试验的统计学室内质控,由于受到ELISA本身方法学特点的影响,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会出现很多问题.近年也有学者介绍了美国CLIA'88终规则规定的双重响应室内质控图法[1],用于检出假阳性反应和假阴性反应,但忽略了对测定精密度的监控,不利于检验质量的持续改进.本文应用固定范围法对定性ELISA统计质控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兼顾了两类方法的优点.
作者:王建东;赵笑梅;夏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区卫生保健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世界范围内,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人口老龄化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组织器官无论在结构上或是生理功能、生化反应等方面都发生着一定程度的改变,从而造成老年人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以及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本研究分析了药物在老年人体内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提出了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原则.
作者:阮耀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近年来收治的肱骨髁间骨折患者42例,对其手术入路选择、手术治疗方法、术中注意事项及术后功能锻炼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4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肘关节功能评分:优39例,良2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92.86%.术后所有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重要方法, 尺骨鹰嘴截骨入路适用于C2和C3型肱骨髁间骨折;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对C1型肱骨髁间骨折为首选.
作者:贺辉波;胡国华;卢圣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1 术后患者的卧位麻醉未醒前取侧卧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腰麻患者术后去枕平卧6 h,硬膜外麻醉患者平卧4~6 h.麻醉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颅脑部手术可取15°~30°头高脚低斜坡卧位,如患者伴有休克,应取仰卧中凹位,即下肢或床脚抬高20°,头部和躯干同时抬高15°的体位.腹部手术后,多取低半坐位卧式或斜坡卧位,以减少腹壁张力,脊柱或臀部手术后可采用俯卧或仰卧位.
作者:张迎春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全子宫切除术后并发膀胱阴道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院在2003年至2008年收治的10例全子宫切除术后并发膀胱阴道瘘患者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0例膀胱阴道瘘患者中1例于尿瘘形成早期经膀胱插管术治疗成功,5例于尿瘘形成3-6个月经阴道修补治疗成功,4例经腹修补术成功. 结论妇科全子宫切除术后并发膀胱阴道瘘不容忽视,应积极预防,早期诊断,早期处理.
作者:蔡俊;雷雨广;赵玉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约占全部腹外疝的90%,可分为斜疝和直疝两种.发病原因有腹壁薄弱或缺损和腹内压增高两大因素.手术是治疗腹外疝的有效方法,防止疝诱发因素是护理的关键.
作者:孟玉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掌灸纳米精油是利用中药借助灸法的的纯阳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打通经脉,调节脏腑阴阳平衡,增强新陈代谢,活化细胞,以达到治病疗伤的目的 .掌灸纳米精油对缓解疼痛, 活化组织细胞,促进伤病恢复,起到了积极的治疗作用.
作者:尹超;刘淑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硝酸甘油是一种血管扩张药物.临床上常用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AMI)和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危象等治疗,疗效确切,又为公疗药品,价格便宜,目前仍为临床上常用,随着该药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时有发生,有时较为严重.用药途径,患者的遵医行为,护士的药理知识等因素,将对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临床上为了减少其不良反应发生,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笔者对这类患者的观察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周书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讨论剖宫产切口部位妊娠的治疗方法,以及在盲目刮宫下造成的后果.方法 16例剖宫产切口部位妊娠患者口服米非司酮500 mg后在超声监护下刮宫.结果 16例剖宫产切口部位妊娠患者中12例单用米非司酮保守治疗成功,另4例加用甲氨喋呤治疗,亦获得成功.结论 应用此法治疗剖宫产切口部位妊娠,刮宫时出血量明显减少,经济简单,毒副作用小,且较安全.
作者:徐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对睡眠中心血管的影响.方法 应用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66例患者夜间血压、心律的动态变化,并以1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 OSAS患者早搏发生的次数频繁和血压升高,与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情严重,发生早搏的次数更加频繁,血压升高更明显.结论 OSAS可导致心血管系统的异常.
作者:彭朝荣;何平惠;杨朝晖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麻疹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38例,两组均给抗病毒,及头孢类抗生素.治疗组在应用西药基础上加用银翘散加减口服.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麻疹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
作者:周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在非全身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有患者除局麻先泵入瑞芬太尼外,其余患者在颈丛、臂丛阻滞后,根据麻醉效果泵入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瑞芬太尼1 mg用50 ml盐水稀释,每毫升中含20 μg).结果 所有患者除一例颈丛患者呼吸抑制明显停药外,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在神经阻滞麻醉下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甚至达到完全无痛状态.结论 这种方法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麻醉中推广应用.
作者:郭树波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