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志慧;刘毓文
本文分析了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五医院2006年3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70例以尼莫地平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资料,并对尼莫地平及胞二磷胆碱的疗效进行了回顾性对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马玉梅 刊期: 2008年第18期
护理工作属于科学性、技术性、服务性行业,集高风险、人文关怀于一体.护士直接面对的是有病的弱势人群,每天24 h直面患者的救治和护理.疾病的危重、生命的脆弱、责任的重大、社会的不重视、待遇的不公平,特别是新形势下医疗法规制度不断完善的今天,给从业人员心身带来很大的压力.这就使得护理人员应充分的认识、重视这个问题,了解心理压力的来源及所造成的影响,并正确掌握其自控的方法.
作者:李桂艳 刊期: 2008年第18期
对绝经前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改变及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进行研究.选择45~52岁尚未闭经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占功能性出血患者的50%,表现为周期长短不一,经期延长经量多或不规则阴道流血.我们选择58例的住院患者为观察组,再选择同年龄组无月经紊乱,不合并其他妇科疾病、内分泌疾病的妇女42例为对照组.通过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和人体内促黄体素、促卵泡素、孕酮、雌二醇、睾酮五种激素的测定,找出二者间的相互关系及与出血关系,以进行病因探讨.结果 说明异常子宫出血者宫内膜绝大多数呈增生样改变,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卵泡几乎耗尽而无排卵所致出血.发现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病理腺型增生患者血中的促黄体素,促卵泡素水平有增高趋势,而孕酮对绝经前期异常子宫出血无影响.
作者:张佳琪 刊期: 2008年第18期
宫颈环形电切术(Lop.electrical. excision. procealure,Leep)采用低电压,高电流及细小的环形电刀切除宫颈病变,可在门诊操作,疗效好,操作方便.
作者:徐琼娥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高压氧并中医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后期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经过治疗的278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了临床康复疗效观察,其中139例仅单纯采用常规的中医治疗,139例在中医治疗基础上并高压氧治疗.结果 常规的中医治疗辅以高压氧对颅脑损伤患者的后期康复疗效显著优于单纯的中医治疗.
作者:滕蓬霞;吴颖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管理势在必行,本文介绍了我院在这方面的做法与体会.
作者:李南屏;田硕;左艳敏 刊期: 2008年第18期
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29例药物渗漏采取了及时的治疗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29例患儿,其中新生儿14例,婴儿15例.静滴20%甘露醇注射液4例,10%,葡萄糖酸钙16例,多巴胺1例,20%脂肪乳加氨基酸3例,抗生素5例.发生部位:足背静脉2例,头皮静脉27例.
作者:闫光霞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含量.方法 采用SAULENTECHNIK Partisil-SCX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3.4%(w/v)磷酸二氢铵溶液,用磷酸调pH值至3.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8 nm;进样量20μl;采用外标法定量.结果 线性范嗣:5-50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83%,RSD=2.58%.结论 本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含量测定.
作者:洪志慧;刘毓文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建立人参健脾片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当归、山楂、木香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薄层色谱中能明显地检出当归、山楂、木香.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人参健脾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淑红;宋潇潇;熊英 刊期: 2008年第18期
宫颈炎是妇科常见多发病,也是难治之症,常用的治疗方法有电熨法,激光治疗、冷冻治疗、红外线凝结治疗法及微波治疗,但效果均不明显.波姆光治疗能在短时间内促使病变组织蛋白质凝固化.促使新生的鳞状上皮细胞生长,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吴岚;吕云秀 刊期: 2008年第18期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由于血压急骤升高而引起的出血性脑血管病.此病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为了减少本病的发生,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笔者对治疗高血压、降低颅内压、预防脑出血(ICH)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玉梅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养血清脑丸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6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谷维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养血清脑丸,疗程各30d.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头痛发作程度、时间及频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6%(P<0.05).结论 养血清脑丸能够有效地控制偏头痛发作,减少发作次数和缩短发作时间,是一种无明显毒副作用且能够有效治疗偏头痛的药物.
作者:任怀山;杨荣 刊期: 2008年第18期
近年来,由于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分子生物学和免疫生物学的深入研究,临床上对CLL的治疗有了新的进展,主要是嘌吟类药物和免疫治疗.如氟达拉滨,国外己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较好疗效.我科使用氟达拉滨治疗30例CLL患者,并经过精心的护理,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熊玉芝 刊期: 2008年第18期
近年来,国内外对植物多糖的研究越来越深入,逐渐发现多糖不仅具有许多方面的生物活性,而且低毒甚至无毒,成为医学界的热门研究领域.多糖因其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结合国内为文献资料,文章综述了植物多糖在抗肿瘤、抗衰老、抗病毒、抗炎及提高免疫功能等方面的药理作用.长期以来,多糖在研究中常被当作杂质而除去,将多糖作为药物始于1943年[1].近年来,植物多糖的开发也备受人们的青睐,研究得比较深入的是稻草多糖、麦多糖、竹多糖、黄芪多糖、刺五加多糖,海藻多糖虽研究得不多,但其前途也是光明的[2-3].
作者:熊晨;王素敏;张然;车文文;袁从英;梁冰锋 刊期: 2008年第18期
随着护理学科发展,尤其是以人为本,医院管理年的深入开展,护生进入临床经过一年的实习后,能成为一名具有良好素质的护士,就必须从我们带教老师自己做起,无论是政治思想,工作作风专业理论,操作技能,服务质量,护患沟通都应起表率作用.因为学生的学习不仅受直接经验的影响,且往往应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表现及其后果进行学习.
作者:陈三莹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双柏散对骨质增生的实际疗效,以便正确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对1000例典型骨质增生用此药治疗的患者长期进行跟踪随访.结果 有效缓解率100%,治愈率69.6%左右.结论 双柏散治疗骨质增生安全有效,是缓解和控制此病的一种重要的外用制剂.
作者:庄民佗;吴丽娟;苏燕玉 刊期: 2008年第18期
档案记载了一个单位历史发展的过程,它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客观的反映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背景条件下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工作等,是历史的见证.医院档案是医院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文件、簿册、图表、录音、录像等各种门类和各种载体档案,是医院的宝贵财富.加强对这一信息资源的管理对医院领导决策科学化和医院建设现代化极为重要.准确把握新时期医院发展的特点,加强医院档案管理,是医院档案实行现代化管理的根本任务.因此,加强医院档案在医院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我国目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及针对其所探索的改革新思路进行简要分析.
作者:蔡天昊 刊期: 2008年第18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医疗保健机构的主观完善以及现代诊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人口的人均寿命正在逐渐延长,人口老龄化成为全球发展的趋势.由于人口老龄化,口腔科老年患者也日益增多,这就要求护士针对老年患者不同心理特点及其具体情况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因此,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口腔疾病特点及应对措施是口腔医生所必须面临的新课题[1].
作者:宋继丽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鼻中隔黏膜下剥离划痕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局麻鼻内窥镜下,对伴有鼻中隔偏曲者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伴有鼻甲息肉病变者去除部分或大部分鼻甲;对不伴有鼻中隔偏曲者,按筛前神经鼻内侧分布区,行鼻中隔黏膜下剥离划痕术,去除大部下鼻甲前端黏膜.术后常规口服抗生素治疗7 d,局部滴减充血剂,鼻腔生理盐水冲洗.结果 50例患者近期有效率达98%,无效率2%.结论 鼻中隔黏膜下剥离划痕术能阻断筛前神经末梢,减轻血管张力,降低腺体分泌,去除了部分鼻甲组织增加鼻腔通气面积,同时破坏部分鼻腔黏膜而减弱了变态反应的强度.从而有效的控制了鼻痒、流涕、连续喷嚏等急性症状和以持续鼻塞为主的慢性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康华 刊期: 2008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17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104例和对照组68例.分别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 ml,血塞通注射液6 ml每天静脉滴注,共治疗3周.结果 两组均能改善微循环,降低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观察组为77%,对照组为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降低血液流变学作用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能够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微循环,疗效明显,对脑水肿有一定的改善.疏血通注射液的降血脂作用与血塞通注射液相似.
作者:张军亚;杨亚平;李勇 刊期: 2008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