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州市荔湾区学龄前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何敏;苏正辉;彭荣春;范永强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发病率
摘要:目的:了解广州市荔湾区学龄前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发病情况,从而探讨儿童OSAHS与ADHD的关系.方法:从广州市荔湾区两个街道各随机抽取2个总人数在300人以上的幼儿园为调查单位,用统一的调查方法和调查问卷对儿童家长和教师进行调查,筛选出疑似OSAHS儿童,对之行多导睡眠(PSG)监测,筛选出疑似ADHD儿童,再由医院精神科专科医生进行综合测评,统计结果并根据结果做出对比分析.结果:1326名学龄前儿童中,有OSAHS者96例,发病率7.24%,发病率男童(7.46%)与女童(6.9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14,P>0.05);有ADHD者64例,发病率4.83%,发病率男童(6.77%)高于女童发病率(2.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085,P< 0.001); 96例有OSAHS的个体中,有ADHD的个体21人,无ADHD的个体75人,1230例无OSAHS的个体中,有ADHD的个体43人,无ADHD的个体1187人,OSAHS的发病对ADHD发病有影响(P<0.01),两者有一定的关联性(列联系数C=0.222),但关系不太密切.结论:学龄前儿童OSAHS与ADHD存在相关性,OSAHS是ADHD发病的因素之一.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从临床路径入手探讨2型糖尿病护理变化

    目的:从临床路径入手探讨2型糖尿病护理变化.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79例,通过成立临床路径护理小组,按照心理、饮食、运动、药物、检查、危重症6个临床路径进行护理方法的实施,并按照优、中、差进行评估.结果:通过临床路径护理变化,患者在心理、饮食、运动、药物、检查、危重病情路径优分别达到85.47%、76%、68.16%、93.85%、90.5%、57%;中分别达到14.53%、24%、31.84%、6.15%、9.5%、43%,临床护理路径有效率100%.结论:通过从临床路径入手对2型糖尿病护理,解决了临床2型糖尿病护理的实际问题.

    作者:臧义献;张继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国高血压治疗现状

    高血压的终治疗目标是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中国高血压的特点是“三高三低”,患病率高、增长趋势高,危害性高、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因此应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有目的地进行健康生活指导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作者:周彦君;李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收治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106例,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精心护理.结果:106例均在腹腔镜下成功胆囊切除术,伤口甲级愈合率100.0%,无切口感染及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赵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枸橼酸克罗米酚联合小剂量戊酸雌二醇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枸橼酸克罗米酚联合小剂量戊酸雌二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132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联合组66例给予枸橼酸克罗米酚联合小剂量戊酸雌二醇治疗,对照组66例单用枸橼酸克罗米酚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成功排卵数、子宫内膜厚度、宫颈黏液性状、雌二醇和孕酮水平.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成熟卵泡数、子宫内膜厚度、宫颈黏液性状改善情况、雌二醇和孕酮水平均高于单纯治疗组,两组在这几个指标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妊娠率28.79%(19/66),而对照组12.12%(8/66),联合治疗组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Z=-4.702,P<0.05).结论: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给予枸橼酸克罗米酚联合小剂量戊酸雌二醇疗效显著,显著提高妊娠率,安全可靠,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首选药物.

    作者:田小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儿麻疹合并肺炎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目的:对小儿麻疹合并肺炎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对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收治小儿麻疹合并肺炎患儿156例,在住院期间给予全面、综合的护理干预,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156例患儿经过积极的护理干预,155例治愈出院,未出现严重并发痘,仅1例因病情严重死亡.结论:加强小儿麻疹合并肺炎的护理,能够提高基础治疗的效果,确保患儿早日康复,痊愈出院,意义重大,需要进一步加强.

    作者:邱(磋)心;林艺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府逐瘀片联合液氮擦冻治疗斑秃疗效观察

    目的: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斑秃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临床发现,血府逐瘀片口服联合液氮轻微冷冻治疗斑秃有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黎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3年来收治胫腓骨患者124例,其中单纯胫骨骨折103例,伴腓骨骨折21例,手术中均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时间.结果:124例患者3~6个月后均达到骨性愈合,6个月后全部取出外固定架,无1例发生骨不愈合.结论: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胫骨骨折既能维持骨折对位,又不妨碍临近关节活动,手术创伤小,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疗效较满意.

    作者:俞国河;杜国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病情的影响

    目的:通过实践研究,说明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意义.方法:糖尿病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对比实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常规宣教的结果.结果:通过不同时间段、不同记录内容的评比,发现观察组在遵医行为、知识掌握、血糖控制等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可帮助患者全面了解糖尿病,做好自我管理,有效控制血糖.

    作者:谭秋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胶囊镜在不明原因腹痛中的应用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胶囊镜在不明原因腹痛中的临床检出准确率.方法:收治不明原因腹痛患者6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过胶囊镜检查(胶囊镜组)与其他常规检查(对照组).然后将两组检出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探讨两组检出的准确性.结果:胶囊镜组的检出率(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检出率(13.33%)(P<0.05).结论:胶囊镜在不明原因腹痛患者中具有很好的检出率,目前已经成为确诊不明原因腹痛患者的主要方法,对我国治疗不明原因腹痛患者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杨晓英;陶中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低流量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的具体应用

    从麻醉药物药效学等方面探讨低流量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在临床的具体应用.

    作者:张春红;张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随着社会老龄人口的增多,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也渐增多.为了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和护理,针对疾病的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张中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栓塞治疗

    目前,介入治疗作为当今医学发展的一项新技术,在近几年,广泛用于肿瘤的临床应用,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介入治疗的工作原理简单地说,就是利用数字剪影血管造影机做向导,获得影像学资料,从而达到诊断及治疗的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介入栓塞术在原发性肝癌中的机理及作用.

    作者:吴雪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对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5例,对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25例,治疗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8例患者血管再通,观察组37例.对照组心力衰竭7例,心律失常15例,休克5例;观察组心力衰竭2例,心律失常7例,休克2例,两组血管再通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和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张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尿液分析仪和尿沉渣镜检法检测尿液WBC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尿液干化学分析与尿液沉渣镜检检查尿白细胞的结果及其相关性分析.方法:收集1432例患者新鲜尿液,分别用干化学法检测及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对其中WBC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以尿液沉渣镜检查法作为确诊标准,干化学检测尿WBC的假阴性数96(15.3%),假阳性数为54(6.75%).结论:干化学法检测尿WBC简便快速,但有相当高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每份尿液标本必须离心镜检.

    作者:王玉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两种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两种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日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日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在治疗前,两组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稠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35例显效,14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98.0%;对照组20例显效,11例有效,19例无效,总有效率6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0mg/日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明显优于20mg/日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

    作者:赵洁;高艳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食管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护理体会1例

    目的: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是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而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平均5%.2012年9月收治食管癌患者1例,术后并发吻合口瘘,通过术前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基础护理,落实管道护理、疼痛护理、肠内营养护理和心理护理,患者预后良好.提出重视术前健康教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及精心护理是预防、治愈吻合口瘘的关键.

    作者:吕艳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5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的可行性、安全性,总结成败经验.方法:接受冠脉造影患者54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顺利完成冠脉造影532例(98.5%),失败8例(1.5%),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手术失败后改股动脉入路,均成功手术,总成功率100%.结论:基层医院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是安全、可行的,且并发症少,成功率高.

    作者:王琴;赵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临床意义.方法: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锻炼.结果:两组训练前上下肢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肌力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训练后,观察组基本生活能自理18例,对照组基本生活能自理10例,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锻炼可以有效提高患肢肌力,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自理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贾克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两种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及预混胰岛素两种治疗方式在基层医院治疗2型糖尿病(T2DM)中的应用.方法:将T2DM患者50例分别采用胰岛素泵和预混胰岛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后治疗方式的选择.结果:两种方法均能有效控制血糖,胰岛素泵组达靶血糖值的时间更短,且血糖波动小,低血糖发生率低;维持治疗多选择了预混胰岛素.结论:住院期间可短期使用CSII以尽早、平稳、有效地控制血糖,而在长期稳定血糖方面,预混胰岛素则更为便捷、经济,更易为患者接受.

    作者:胡迎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匹多莫德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颗粒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疗效及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扶风县人民医院诊断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2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6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匹多莫德颗粒治疗2个月,进行疗效比较;分析观察组患儿免疫球蛋白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①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4%和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5);②观察组患儿免疫球蛋白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5).结论:匹多莫德能增强RRI患儿的体液免疫功能,促进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痊愈.

    作者:李新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