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贾克青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早期康复训练, 功能恢复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临床意义.方法: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锻炼.结果:两组训练前上下肢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肌力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训练后,观察组基本生活能自理18例,对照组基本生活能自理10例,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锻炼可以有效提高患肢肌力,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自理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沟通干预对增强CT检查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沟通干预对患者增强CT检查的影响.方法:收集CT增强患者资料1450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试验组在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进行临床沟通干预,而对照组只是按照常规进行检查.结果: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大幅度降低,医患矛盾减少,住院时间缩短,患者的经济负担得到了减轻.结论:对CT检查患者进行临床沟通干预能大大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经济负担,极大程度地降低了用药风险,得到了患者的理解,加强了医患沟通.

    作者:马明星;王贤波;汤春贵;徐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

    复发性流产是指与同一配偶发生≥3次自然流产,是一种多病因疾病.目前病因包括:遗传因素、内分泌异常、解剖异常、感染因素、免疫因素、血栓前状态.

    作者:张秀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96例分析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6例,根据出血量的多少及昏迷程度采取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LY-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引流术;脑室外引流等手术方式.结果:96例患者按照生活能力作为疗效评价指标.完全恢复日常生活12例;部分恢复但能独立生活29例;扶拐行走34例;卧位,生活不能自理,但意识清楚11例;植物生存状态7例;死亡3例.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早期手术能降低病死率,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疗效.

    作者:马清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脑炎66例分析

    目的:探讨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脑炎的临床特点.方法:收治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脑炎患者6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临床治愈出院,无后遗症及死亡病例.结论:掌握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脑炎的临床特点后进行积极治疗,可有效控制该并发症.

    作者:王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稳心颗粒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心悸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心悸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心悸症状为突出表现的患者59例,随机分为两组,盐酸普萘洛尔组在基础用药上加用盐酸普萘洛尔(心得安);稳心颗粒组在基础用药上加用稳心颗粒治疗,疗程均4周.结果:稳心颗粒治疗甲状腺功能亢症患者的心悸有效率83.87%,优于盐酸普萘洛尔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稳心颗粒是较为理想的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心悸患者中成药物之一,其安全有效,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陈东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湿润烧伤膏合外用溃疡散用于肛瘘术后换药促进创面愈合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肛瘘手术以后采用湿润烧伤膏联合外用溃疡散对创面表面愈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肛肠科进行肛瘘手术患者14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凡士林纱条治疗,试验组采用湿润烧伤膏联合外用溃疡散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瘘手术以后创面换药采取湿润烧伤膏联合外用溃疡散,获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疼痛明显减少,生活质量得到保证.

    作者:杨恩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输尿管结石患者95例,对其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方法,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95例患者碎石成功率94.74%(90/95),发生并发症5例,其中泌尿系统感染1例,输尿管黏膜下假道形成1例,输尿管穿孔2例,输尿管黏膜撕脱1例,并发症发生率5.26%(5/95).结论:对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方法,疗效显著,可作为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魏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艾滋病合并肠梗阻外科治疗26例分析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肠梗阻26例外科治疗疗效.方法:收治艾滋病合并肠梗阻患者26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外科治疗,观察与分析临床疗效.结果:实施手术治疗患者26例,其中痊愈21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2例和失去手术机会2例,治愈率80.8%.失去手术机会2例患者是因为PCP并发呼吸衰竭以及肺结核.结论:对艾滋病合并肠梗阻实施一期切除吻合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建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匹多莫德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颗粒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疗效及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扶风县人民医院诊断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2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6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匹多莫德颗粒治疗2个月,进行疗效比较;分析观察组患儿免疫球蛋白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①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4%和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5);②观察组患儿免疫球蛋白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5).结论:匹多莫德能增强RRI患儿的体液免疫功能,促进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痊愈.

    作者:李新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6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显微镜和硅胶软管在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下泪小管断裂患者64例,采用硬膜外麻醉管和硅胶软管作为支撑物施行下泪小管吻合术.结果:64例均1次吻合成功,随访12个月,除4例泪道狭窄,其余患者泪道通畅.结论:显微镜下寻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的几率大,利用硅胶软管作为泪小管内的支撑手术操作简便,术后效果良好.

    作者:骆华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消化道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77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消化道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诊断证实的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77例患儿超声及消化道造影结果,分析二者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术中证实肠旋转不良77例患儿,46例肠旋转不良伴肠扭转,超声确诊36例,误诊3例,未做7例.消化道造影56例,诊断为上消化道梗阻26例,单纯肠旋转不良19例,肠旋转不良并肠扭转10例.钡剂灌肠17例,单纯性肠旋转不良.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肠旋转不良患儿临床筛查及诊断价值较高,尤其是伴有肠扭转的患儿.消化道造影能提示上消化道梗阻,为手术提供依据,对单纯型肠旋转不良确诊率较高.

    作者:王俊玲;崔亚杰;马琳;胡勇军;卢利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儿麻疹合并肺炎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目的:对小儿麻疹合并肺炎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对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收治小儿麻疹合并肺炎患儿156例,在住院期间给予全面、综合的护理干预,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156例患儿经过积极的护理干预,155例治愈出院,未出现严重并发痘,仅1例因病情严重死亡.结论:加强小儿麻疹合并肺炎的护理,能够提高基础治疗的效果,确保患儿早日康复,痊愈出院,意义重大,需要进一步加强.

    作者:邱(磋)心;林艺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两种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两种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日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日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在治疗前,两组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稠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35例显效,14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98.0%;对照组20例显效,11例有效,19例无效,总有效率6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0mg/日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明显优于20mg/日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

    作者:赵洁;高艳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儿童哮喘早期诊断和规范化治疗

    目的:掌握儿童哮喘早期诊断和规范化治疗的方法,了解吸入治疗的重要性,进一步进行推广.方法:收治哮喘患儿120例,回顾性分析规范化治疗后情况.结果:推广规范化管理和治疗之后,78%的家长对吸入治疗满意,并且主动要求做吸入治疗,与推广前相比,患儿用药依从性显著提高(P<0.05),患儿哮喘的控制程度也显著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哮喘儿童得到了规范化治疗和有效控制,增加了依从性,儿童哮喘早期诊断及吸入治疗效果较好,强调规范治疗,加强宣教.

    作者:袁华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栓塞治疗

    目前,介入治疗作为当今医学发展的一项新技术,在近几年,广泛用于肿瘤的临床应用,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介入治疗的工作原理简单地说,就是利用数字剪影血管造影机做向导,获得影像学资料,从而达到诊断及治疗的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介入栓塞术在原发性肝癌中的机理及作用.

    作者:吴雪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33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期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给予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生理盐水100ml静滴,30分钟滴完,2次/日,共14天.采用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进行评分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14天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显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应用依达拉奉可明显促进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提高疗效.

    作者:高明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缬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76例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3年8月收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5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6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80mg/次·日,连续治疗8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前LVESV (185.6±27.9)ml,治疗后(162.1±23.8)ml;LVEDV治疗前(128.5±25.8)ml,治疗后(99.8±24.9)ml; LVEF治疗前(31.1%±8.9%),治疗后(40.1%±10.1%).对照组治疗前LVESV(183.6±29.3)ml,治疗后(32.6±8.8)ml; LVEDV治疗前(127.2±29.9)ml,治疗后(101.8±27.9)ml; LVEF治疗前(31.1%±8.9%),治疗后(38.1%±11.1%).两组治疗前后LVESV、LVEF、LVED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显著.

    作者:何志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剖宫产指征分析7094例

    目的:分析剖宫产的指征,为降低剖宫产率制定相应控制对策.方法:对近3年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在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和胎儿窘迫是导致剖宫产率增高的主要原因.结论:孕妇及家属主观因素影响分娩方式的选择,这与医患双方有关,不但要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政府加大公共卫生项目的投入,也要从孕妇及家属着手,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席中玉;李庆文;吴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循证护理实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或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178例出现及潜在的并发症进行临床评估分析,实践循证护理的理念,制定干预措施.结果:循证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并发症干预有效.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预防或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有利于缩短患者住院日,减少患者住院费用.

    作者:沈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一起家族聚餐引起群体性中毒事件的调查

    目的:查明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防止类似事件发生.方法:现场卫生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资料分析.结果:71名中毒患者有共同进食史,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剩余食物及患者呕吐物检出桐油.结论:该群体中毒事件为厨房误将桐油当食用油煮菜食用引起急性中毒.

    作者:孙标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