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测量在社区重点人群中的应用及心理干预

李华清;张兵;彭柳曼

关键词:心理测量, 社区居民, 健康体检, 症状自评量表, 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心理测量在社区重点人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社区进行健康体检的783例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进行心理测量,比较和分析心理测量效果。结果:783例研究对象中,有60例焦虑居民,包括3例重度焦虑、11例中度焦虑、46例轻度焦虑;有25例抑郁居民,包括2例重度抑郁、7例中度抑郁、16例轻度抑郁。结论:社区重点人群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在社区健康体检中对社区重点人群进行心理评估,对抑郁症、焦虑症的早期发现有重要意义,及时给予心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社区自杀伤害行为,对慢性疾病的治疗有着积极的影响,此外对于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指数与家庭健康功能的改善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初产妇顺产后尿潴留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初产妇顺产后尿潴留的护理经验。方法:收治会阴侧切顺产分娩的初产妇680例,随机分成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每组各340例,常规护理组给予一般的护理,在常规护理组的基础上,护理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组340例产妇发生尿潴留4例,尿潴留发生率1.18%,常规护理组340例产妇发生尿潴留22例,尿潴留发生率6.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初产妇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指导,排尿的护理等,可以明显降低初产妇顺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

    作者:李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妇产科护理中感染问题分析与探讨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中引起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收治患者2500例,根据患者相应的临床资料和院内感染登记报告卡等信息,统计妇产科患者的感染率、感染部位和感染年龄分布的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妇科1500例患者共有64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4.27%;产科1000例患者共有14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1.4%。感染率排前两位的为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感染。妇产科患者随着年龄增长,感染率逐渐升高。产科由于年龄段比较集中,无特异性。结论:妇产科感染的发生中以妇科发生率较高,感染的部位以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为高,妇科感染的发生与年龄关系密切,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有效预防和减少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贺忠秀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收治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59例,根据眼底荧光血管图片渗漏点的位置及患者意愿分别采取激光和药物综合治疗及单纯药物保守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自觉症状,矫正视力及眼底变化。结果:眼底造影图片显示渗漏点离中心凹250μm以外,发病时间短,及早进行激光治疗,激光术后结合药物综合治疗者,视觉质量及眼底情况会恢复得更快,更好。结论:激光光凝治疗可使渗漏点在短时间内愈合,缩短病程,并且损伤小,操作方便,可重复治疗,光凝后结合口服卵磷脂络合碘胶囊综合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孙璁璁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卡前列素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的效果,以供参考。方法:收治剖宫产分娩的高危产妇8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胎儿娩出后,对照组宫体注射缩宫素,试验组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比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术后2小时出血量、术后24小时出血量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试验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术后2小时出血量、术后24小时出血量均明显较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出血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应用卡前列素可有效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对预防产后出血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文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干扰素、万托林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γ-干扰素、万托林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治毛支患儿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A组和治疗B组。3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A组加用γ-干扰素及万托林雾化吸入,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滴。观察3组疗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B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咳嗽、喘憋、哮鸣音、湿啰音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日短于 A 组(P<0.01)及对照组(P<0.01);咳嗽消失时间与 A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γ-干扰素、万托林雾化吸入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辅助治疗小儿毛支能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病程及住院时间,使用安全。

    作者:李春雨;孙晓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外伤性血气胸合并多发肋骨骨折的手术治疗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外伤性血气胸合并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骨折患者60例,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和肋骨骨折固定术进行治疗。结果:本组6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8.7±1.3)天,手术时间(91.4±9.6)分,出血量(119.8±13.1)ml。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外伤性血气胸合并多发肋骨骨折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临床疗效好。

    作者:刘双利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碘伏联合新鲜芦荟外敷治疗Ⅳ期压疮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外用碘伏联合新鲜芦荟治疗压疮的效果。方法:将85例Ⅳ期压疮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压疮先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再用生理盐水清洗,然后用稀碘伏湿敷,2次/日,4~6天清除分泌物,必要时的清创,然后用自来水将新鲜芦荟叶片清洗干净,用经过酒精消毒的刀片将芦荟皮祛除,将芦荟胶状物直接敷贴在疮面上,1次/日。对照组:先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再用生理盐水清洗,然后给予阿米卡星湿敷,1次/日。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肉芽生长时间和治疗所需时间比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均<0.01)。结论:碘伏联合新鲜芦荟外敷操作简单、经济,疗效显著。

    作者:孔桂芬;杨建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同型半胱氨酸和β2-微球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和β2-微球蛋白(β2-MG)检测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40例,分为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肾病组,每组各70例,分别采用酶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CY)和β2-微球蛋白(β2-MG)的含量,并与同期体检的60例健康人(对照组)作分析对比。结果:与对照组和单纯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肾病组(DN)的同型半胱氨酸(HCY)和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含量及阳性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的同型半胱氨酸(HCY)和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及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联合检测血清中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的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反映肾小管功能受损的指标β2-微球蛋白(β2-MG),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糖尿病肾病(DN)患者早期肾脏损伤的检出率,对糖尿病性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知均有较深的临床意义。

    作者:许红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对失眠患者的生活干预

    失眠是当今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失眠患者逐渐增多。本文简要介绍对失眠患者的生活干预。

    作者:邓晓玲;王秀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股骨近端锁定髁骨板治疗成人股骨粗隆间骨折15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骨股近端锁定髁骨板治疗成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12月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5例,进行股骨近端锁定髁骨板治疗。结果:平均随访11个月,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平均时间8个月,关节功能良好。结论:股骨近端锁定髁骨板治疗成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明庭;蔡乔良;李德强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老年患者营养不良及其并发症的探究

    目的:研究老年患者营养不良的诱发因素以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治老年患者89例,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观察组39例存在营养不良症状,对照组50例营养状况良好,回顾性分析两组的病历资料。结果:观察组贫血、低蛋白血症、感染性并发症以及非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老年患者存在营养不良症状时,出现贫血、低蛋白血症的几率相对较高,应加强对患者的饮食干预,纠正营养不良症状。

    作者:刘扬;陈新国;徐理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不同原因婴幼儿喘息呼吸道护理体会

    目的:喘息是婴幼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针对不同病因的喘息给予更适当的呼吸道护理,可以取得更好疗效。方法:收治不同病因喘息婴幼儿310例,利用统计学方法观察不同呼吸道护理方法对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及心力衰竭的疗效。结果:浓盐水雾化对毛细支气管炎疗效优于万托林+普米克令舒;万托林+普米克令舒对哮喘有效,浓盐水雾化可加重喘息发作,浓盐水雾化对心衰患儿效果较好。结论:毛细支气管炎的护理重点为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纠正缺氧;哮喘为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并静脉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减轻气道慢性炎症;心力衰竭病儿护理原则是强心、利尿、减轻心脏负荷,同时尽量祛除病因。

    作者:曹建晖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恩替卡韦联合甘平治疗103例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恩替卡韦联合天晴甘平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9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3例)和对照组(88例),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48周治疗,治疗组(103例)的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TBIL(总胆红素)及Child-Pugh改良评分均低于对照组(8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天晴甘平对于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乙肝基因组DNA的复制有遏制作用,且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具有较好临床价值。

    作者:张颖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子宫收缩乏力致产后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产后出血在产科当中属于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导致我国产妇死亡为主要的原因之一。造成出血的原因有多种,本文就由于子宫收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的护理做一简单介绍,以期望能对之后的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韦永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老年结核性脑膜炎临床分析84例

    目的:对老年结核性脑膜炎(TBM)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老年TBM和中青年TBM各84例,从入院前确诊率、症体特征、辅助检查异常情况及治疗转归方面进行回顾分析,找出老年 TBM 特点。结果:老年 TBM 和中青年 TBM 患者相比,确诊时间老年组(45±35)天,中青年组(20±15)天,老年组就诊前误诊率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高热患者明显少于中青年组,中低热患者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老年组头痛、视力下降患者少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脑压升高患者少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死亡率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 TBM 患者症状不典型,导致入院前诊断时间长,误诊率和死亡率高;对疑似患者应及时反复腰穿行脑脊液检查及头部CT、MRI检查,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治愈率及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万志;田荆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应用银锌霜治疗烧伤创面38例体会

    目的:总结银锌霜治疗烧伤创面的效果。方法:不同深度的烧伤创面以银锌霜治疗,采用暴露、半暴露或包扎疗法。结果:所有烧伤创面均获得良好愈合,且无感染及延期。结论:银锌霜为一种良好的烧伤创面外用药。

    作者:管进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下肢动脉闭塞症介入术后留置动脉导管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动脉留置导管溶栓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132例动脉留置导管患者的治疗护理资料。结果:堵管4例,鞘管部分脱出2例,穿刺点血肿4例,穿刺点出血5例,过度灌注综合征22例,血栓栓塞1例,皮下出血5例,其他脏器出血3例。3例无好转出院,3例转骨外科截肢治疗,1例死于心力衰竭,125例好转出院。结论: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精心护理、慎独精神是保证动脉导管位置正确、用药精确、时间准确的前提,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作者:杨洁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胃食管反流误诊1例报告

    胃食管反流病在消化科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本文就1例小儿胃食管反流病误诊病例做一简单汇报,以期望对临床工作有所指导意义。

    作者:翟荣娜;宋素玲;张晓艳;杨晓霞;殷会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人文关怀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门诊患者3566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收集门诊患者2994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一般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人文关怀。结果:观察组满意度97.6%,对照组满意度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人文关怀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和临床疗效。

    作者:董俊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血府逐瘀汤加维生素B6治疗痛经120例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加维生素B6治疗痛经的效果。方法:收治120例痛经患者,采用血府逐瘀汤加维生素B6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84例患者(70%)治愈,28例(23.3%)患者有效,8例(6.7%)患者无效,总有效率93.3%。结论:血府逐瘀汤加维生素B6治疗痛经效果显著。

    作者:李建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