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

王方娟

关键词:老年性心力衰竭, 临床特点, 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及有效护理措施。方法:收治老年性心力衰竭患者3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好转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老年性心力衰竭具有诱因复杂,临床表现不典型及病情重,变化快的特点,在护理时要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有效促进老年性心力衰竭的恢复。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内胚胎组织残留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漏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胚胎组织残留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8例流产或产后子宫收缩不良,不规则阴道出血的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结果:98例中超声发现有胚胎组织残留宫腔内41例,与临床清宫后病理结果对照,病理诊断44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3.2%(41/44)。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胚胎组织残留的诊断准确率较高,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并对清宫定位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符月美;虞素兰;沈薇;潘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乳突根治联合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乳突根治联合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胆脂瘤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乳突根治联合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患者满意率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突根治联合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可获得确切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皓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耐药性2657例分析

    目的:了解本区结核菌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近8年2657例肺结核病人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总耐药率42.8%,总耐多药率10.3%;耐药率由高到低为 INH 24.3%、SM 17.5%、RFP 14.9%、EMB 13.1%、PZA 11.5%、PAS 8.2%;在不同年龄组中,少年组、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耐药率分别为10.5%、49.2%、44.8%、35.2%,耐多药率分别为2.8%、12.4%、11.2%、9.5%;耐药率及耐多药率均以40~59岁年龄段高。结论:高耐药率以及耐药性趋向于一线抗痨药是沈阳市皇姑区胸科医院结核菌耐药特征。

    作者:孙燕;左根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全直肠系切除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直肠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运用传统的根治手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以及手术时患者的出血量显著的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出现吻合口瘘、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死亡、排尿功能障碍、勃起功能障碍和射精功能障碍的治疗组的人数分别为2例、4例、6例、4例、5例、6例、3例,对照组出现的人数分别为6例、10例、11例、7例、10例、12例、7例,治疗组的人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全直肠系模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复发率低,手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作者:林志扬;张伟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小儿氯胺酮麻醉术中发生胃胀气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氯胺酮麻醉术中发生胃胀气时使用胃管导入吸引减压法的疗效。方法:记录和分析41例患儿手术开始时、发生胃胀气时及胃管导入后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使用捻转插入的方法来防止胃管打折,双手配合向一个方向,如顺时针交替捻转插入,当看到胃管出口有大量气泡涌出时停止插入,以吸引器抽吸,可见大量气液混合物抽出。结果:经胃管导入减压后,腹腔压力降低,明显解决了呼吸困难的状况。结论:氯胺酮麻醉术中发生胃胀气时使用胃管导入吸引减压,是解决这种呼吸困难状况有效的方式。使用单纯氯胺酮麻醉术中胃胀气发生率明显高于氯胺酮复合芬太尼麻醉。

    作者:许鸿英;陈海敬;王建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早期诊断脑血管狭窄的方法及其治疗原则

    近年来,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高,脑血管病的患者数逐年攀升,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的疾病之一,而缺血性卒中在其形成病灶前,就已经先有脑血管狭窄的基础了。所以,如果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做好合理的治疗,就会大大减少缺血卒中的发病率,减少致残率。本文就脑血管狭窄的病因、诊断及治疗做一综述。

    作者:李海丽;安立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行穴位按摩及腹部按摩的护理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及腹部按摩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护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便秘患者185例,随机分成常规护理组58例,腹部按摩组62例,穴位按揉+腹部按摩组65例,并进行相应的护理,观察对便秘的治疗效果。结果:穴位按揉+腹部按摩组首次排便时间明显早于腹部按摩组和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按揉+腹部按摩组使用缓泻剂、排便困难、排便费时、大便干结、有残留感等症状明显改善,与腹部按摩组和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行穴位按摩及腹部按摩可以加快患者恢复,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目的:通过社区健康教育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遵医率和依从性,从而降低高血压的并发症和致残率。方法:对52例高血压患者定期集中健康教育,发放宣传册,制定合理的生活秩序,问卷形式做答。结果:教育后的遵医率和高血压基础知识知晓率均明显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的治疗和预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丁培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老年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及有效护理措施。方法:收治老年性心力衰竭患者3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好转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老年性心力衰竭具有诱因复杂,临床表现不典型及病情重,变化快的特点,在护理时要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有效促进老年性心力衰竭的恢复。

    作者:王方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数码电子阴道镜在社区医院妇科门诊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数码电子阴道镜在社区医院妇科门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患者5608例为对照组,14101例为观察组;观察组使用电子阴道镜检查,对照组则实施常规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比较两组患者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情况,并分析观察组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电子阴道镜图像特点。结果:观察组检出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检出宫颈癌的比率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电子阴道镜检出4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表现白色上皮17例(34.69%),白斑8例(16.33%),镶嵌样改变7例(14.29%),脑回样改变5例(10.20%),猪油样改变6例(12.24%),存在点状出血3例(6.12%),存在血管异常增生3例(6.12%);宫颈癌主要表现4例存在猪油状改变(50.00%),4例存在白色上皮及白斑改变(50.00%)。结论:社区医院使用数码电子阴道镜操作方便,可重复使用,具有无创无痛、避免交叉感染、缩小防癌筛查的人群范围等特点,有独特的优势。

    作者:殷美玲;徐晓武;莫淡荷;朱丽姬;朱晓敏;何汝娇;陈琼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其效果。方法:2011年4月起对本院30名内科护理人员进行风险管理培训,主要对其风险管理意识进行培训,以风险意识调查表、患者满意度以及医患纠纷投诉率作为判定标准。结果:培训前后护理人员有了明显的改变,主要包括对风险因素的普遍认识,对风险的整体认识,对待风险管理所做的行动取向以及对待风险管理的态度明显高于培训前,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医患纠纷投诉率明显减少。结论:实行风险管理培训对护理工作的展开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Mile手术与保肛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比较

    目的:分析比较Mile手术与保肛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直肠癌患者60例,对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Mile手术疗法;试验组采用保肛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的临床疗效要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直肠癌患者采用保肛手术进行治疗较常规Mile手术疗法更好,不仅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使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覃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效果分析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利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传统组接受单纯的传统西医方法治疗;中西医组在接受传统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通过对比治疗效果,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特点。结果:通过对比,中西医组总有效率达到85%,而传统组总有效率4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组优于传统组。结论:利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肺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可以减轻化疗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作者:付亚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食用富硒全麦粉对高血糖、高血脂防治作用的观察

    目的:观察食用富硒全麦粉食物对高血糖、高血脂的影响,结合当地情况,建立餐饮保健的有效方法。方法:对确诊的高血糖、高血脂患者,用富硒全小麦食物取代以面食为主的主食,并定期复查血糖、血脂,进行配对、对照研究。结果:两组治疗前在各项指标基本一致,观察结束后症状均有所缓解,但观察组(食用富硒全小麦食品组)血糖、血脂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富硒全小麦食物对高血糖、高血脂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明山;周莹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莫西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2月-2012年8月收治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43例,静滴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4g,1次/日。患者体温正常>48小时后改口服莫西沙星片剂,疗程7~10天。同时所有患者均给予吸氧、平喘及祛痰等常规治疗。结果:43例老年患者中,显效23例(53.49%),有效17例(39.53%),总有效率93.02%。结论:莫西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安全有效,值得借鉴。

    作者:张海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院前急救医疗纠纷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

    目的: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首要环节,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如患者病情急、病种复杂、车载急救设备有限、工作环境差等,存在很大医疗风险。因此,研究分析院前急救医疗纠纷多发的各种风险因素,针对性地提出防范对策,有利于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减少或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更好地完成急救任务。

    作者:姜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吉尼致美宫内节育器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吉尼致美宫内节育器的避孕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收治人流手术后放置吉尼致美宫内节育器妇女24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为人流手术后即时放置吉尼致美宫内节育器的妇女,对照组为同期经期间放置吉尼致美宫内节育器的妇女,分析两组妇女在放置后的不良反应与避孕效果。结果:人流手术后放置吉尼致美宫内节育器1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放置1年内避孕效果和节育器脱落两组比较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吉尼致美宫内节育器在人流手术后即时放置和经期间放置的避孕效果一样,放置3个月后没有不良反应出现,因此应在人流手术后即时放置。

    作者:周金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抗血小板聚集及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40mg/日,静滴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丹红注射液40ml/日,两组均连续治疗14天。结果:观察组显效18例(45.0%),有效19例(47.5%),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显效7例(17.5%),有效21例(52.5%),无效12例,总有效率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光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乌头类中药临床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

    目的:临床分析乌头类中药在应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与其影响因素。方法:共有乌头类中药中毒事件6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患者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包括药物剂量不合适、制剂方法不正确、配伍使用不合理、炮制煎煮方法不正确、不清楚其使用适应证和患者体质等。结论:乌头类中药在临床使用中,会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因此在临床中一定要对药物有充分认识,加强其临床应用合理性,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性。

    作者:吴伯姝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电针配合眼针等综合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电针配合眼针、五官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体针取穴:攒竹、阳白、丝竹空、四白、下关、迎香、地仓、颊车、合谷(健侧)、足三里(双侧)、太聪(双侧)。眼针取穴:上焦区、肺区、心区、肾区、脾区。TDP取患侧面部。五官超短波电极置于翳风穴、下关穴。结果:痊愈率91.7%,总有效率100%。结论:综合治疗,可缩短病程,提高疗效,优于单一疗法。

    作者:杨舫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