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等中医药院校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建设模式研究

张昊旻

关键词:高等中医药院校, 特色, 重点学科, 建设模式
摘要:目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承担着中医药事业继承和发展的重要任务,其重点学科的建设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结合有关文献报道对国内高等中医药院校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的现状进行分析,对高等中医药院校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建设模式进行探讨,着重从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出发,整合学院资源、制定自身规划、完善评估体系,并提出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的相关措施。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喉罩七氟醚全麻与氯胺酮全麻联合骶管阻滞在小儿戴环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

    目的:对喉罩七氟醚全麻与氯胺酮全麻联合骶管阻滞在小儿戴环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2012年8月-2013年10月收治进行包皮环切术患儿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应用氯胺酮全麻联合骶管阻滞,研究组36例应用喉罩七氟醚吸入全麻联合骶管阻滞,并对两组的应用效果作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术后不良反应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麻醉后5分钟、手术时及手术结束后5分钟的 BP、HR、SPO2等指标、苏醒时间、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儿实施戴环包皮环切术时应用喉罩七氟醚吸入全麻联合骶管阻滞,针对其他麻醉方案而言,前者的麻醉方案起效快,且能够保证患儿在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更加平稳,术后平稳苏醒比较快,因此其更利于在小儿门诊手术中应用。

    作者:舒礼佩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断裂泪小管断端处的吻合方法及术后的临床观察。方法:收治泪小管断裂患者52例,采用硬膜外导管手术治疗,并在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的各种异常状况,记录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的手术进行得较为顺利,在手术期间没有出现较重的不良反应或是异常情况。通过随访调查,7个月后52例泪小管断裂患者中,50例吻合成功,2例失败,成功率高达96.1%。结论:泪小管断裂采用硬膜外导管作为内支撑物,直接缝合断端的组织物,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泪小管断裂处的吻合方法。

    作者:张小露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究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82例急性胃穿孔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使用胃大部分切除术、单纯修补术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等。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此外,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把单纯修补术应用在急性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的临床治疗中,手术成功率较高,而且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都较胃大部分切除术短,此外,还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可更加有效地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林如景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地屈孕酮联合心理干预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

    目的:了解地屈孕酮联合心理干预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57例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79例和对照组78例。心理干预组采用口服地屈孕酮及心理健康疏导,对照组采用口服地屈孕酮及常规指导,观察治疗前后SAS、SDS评分以及妊娠结局。结果:在口服地屈孕酮后通过心理疏导解除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心理干预组的SAS、SDS评分组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的评分,其终妊娠结局也有明显改善。结论:反复流产对患者在心理上造成很明显焦虑及恐惧,通过药物及心理疏导可以提高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妊娠结局。

    作者:朱莉;刘琴;刘玉芳;席予凡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多层螺旋CT对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分流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分流(AP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肝癌合并 APS 的影像学资料,分析 MSCT 诊断 APS 的能力。结果:MSCT 诊断 APS 的敏感度91.30%(21/23),特异度88.64%(78/88),准确度92.66%(101/109)。结论:MSCT在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分流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许春林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分析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性细胞癌(MTSCCa)的临床病理特点,为诊断与治疗MTSCCa提供参考。方法:对6例MTSCCa患者标本进行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总结患者眼观、镜检、免疫表型和特殊染色结果。结果:女性是MTSCCa的主要患病群体。MTSCCa临床症状不典型,是否具有小管状或(和)梭形细胞特征、丰富的细胞外黏液是判断该病的重要标准。免疫组化为复合性免疫表型。结论:MTSCCa是一种发病率极低的肿瘤,临床特征不具有典型性,误诊率较高。在临床诊断中,需要综合组织形态学、镜检、免疫组化等手段予以分析。

    作者:蒙兴茂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脉络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9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脉络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治疗方法:急性期给予胞二磷胆碱0.75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20%甘露醇静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第5天基础上加用脉络宁20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静滴治疗,连续治疗3周。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肿量(18.66±4.32)ml,治疗后血肿量(3.74±0.77)ml;对照组治疗前血肿量(18.63±4.33)ml,治疗后血肿量(6.66±0.88)ml。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神经功能评分(24.7±9.9)分,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10.4±7.5)分;对照组治疗前神经功能评分(23.9±9.7)分,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19.7±9.1)分。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络宁可以有效减少血肿量,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药物。

    作者:马振秀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2013年我院细菌培养结果与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2013年本院细菌培养结果与药敏试验结果。方法:分析2013年度微生物室对我院各科送检的2949份标本所分离的病原菌鉴定结果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2949份标本中,分离出细菌98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41株(75.1%),革兰阳性菌检出246株(24.9%)。革兰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分离率高(20%),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10%)。常见菌耐药严重。结论:应加强医院院内获得性感染病原菌的鉴定及药敏检测,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防止抗生素的滥用。

    作者:李伟;张宁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分析

    目的:探求和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特点。方法:随机选取60例冠心病患者,再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心内科的一般常规护理,包括生活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排泄护理和吸氧护理等;而观察组在采用心内科一般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心理辅导、用药指导、康复训练和自我监管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进行综合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血脂明显比对照组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中和后期恢复中都值得大力推荐。

    作者:陈丽华;罗全;朱光凝;何珊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人参皂苷Rg3对表达多耐药基因的晚期胃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3对表达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lutathione-s-transferase π,GST-π)、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拓扑异构酶Ⅱ(Topoisomerase Ⅱ,Topo-Ⅱ)等多耐药基因的晚期胃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晚期胃癌组织中 GST-π、P-gP、Topo-Ⅱ蛋白的表达情况,选取48例初治胃癌组织中≥2个耐药基因蛋白表达阳性患者纳入试验,随机分为治疗组(25人)和对照组(23人),治疗组给予人参皂苷Rg3+奥沙利铂+替吉奥方案为主的化疗,对照组给予奥沙利铂+替吉奥方案为主的化疗,比较两组间生存期的差别。结果: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23.000±1.655)个月,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时间(13.000±1.497)个月,两组间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参皂苷Rg3能较明显地延长有多耐药基因表达的晚期胃癌患者生存期,可能具有逆转晚期胃癌铂类化疗药物耐药的能力。

    作者:王沛;陈国荣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2年2月-2013年3月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用门冬胰岛素30,B组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分别治疗12周,观察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血糖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FBG、2h PBG、HbA1c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之间比较,FBG、2h PBG、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低,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作者:冯亚葵;钟琼仙;李海英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内观认知疗法对酒依赖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内观认知疗法对酒依赖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收治酒依赖男性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内观认知疗法8周,于8周末对两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患者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SCL-90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内观认知疗法能降低酒依赖患者的饮酒渴求,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作者:邹丽君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儿科门诊上呼吸道感染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3年抗生素合理应用的效果。方法:2010年、2011年和2012年随机抽取儿科上呼吸道感染的门诊处方各1000人份,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10年1000人份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100%;2011年960人份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96.7%;2012年879人份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87.9%。结论:儿科门诊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普遍使用了抗生素,但使用呈逐年下降之势,但静脉用药的比例仍较高。

    作者:桂蔓青;王俊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颅脑外伤手术麻醉处理的临床体会

    目的:总结颅脑外伤手术麻醉处理经验。方法: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颅脑外伤患者76例,男46例,女30例,年龄13~77岁,平均55.5岁。疾病类型:硬膜下血肿11例,硬膜外血肿36例,颅内血肿25例,其他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结果:本组76例患者麻醉效果均满意,术毕意识障碍仍存在者3例,行气管切开或保留气管插管。其他73例患者麻醉诱导过程平稳,术毕能迅速恢复苏醒状态。本组术后有11例患者由于并发症严重,术后几日意识障碍仍存在。经过治疗,76例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6例,死亡9例,病死率11.8%。结论:采用异丙酚、咪达唑仑、维库溴胺、芬太尼麻醉治疗颅脑损伤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春红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中医治疗内科脾肠病症的疗效观察分析

    目的:对中医治疗内科脾肠病症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2月随机抽取脾肠病症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西药进行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中药辨证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内科脾肠病症不仅大大提高了脾肠病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激发脾肠病症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与生物医学相结合,使患者的生存质量有了极大的改善,做到了标本兼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覃崇宁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护理体会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较为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本病预后良好,但极易复发。良好的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复发。主要护理措施包括饮食护理、病情观察、皮肤护理、药物应用的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等。本文就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护理体会做一简单介绍。

    作者:王全蕊;张洪莹;陈倩倩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奥美拉唑预防急腹症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急腹症患者早期预防性应用奥美拉唑对术后应激性溃疡(SU)的预防效果。方法:2年间收治急腹症行腹部手术患者3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后常规予以奥美拉唑注射液40mg/次,2次/日,静滴;对照组手术后予以西咪替丁注射液0.4g/次,2次/日,静滴。观察并记录手术后7天急性SU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SU的发生率高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1,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腹症患者术后尽早应用奥美拉唑可以有效预防SU的发生,且不良反应少,较为安全、经济、可靠。

    作者:周纯智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影响儿科病房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及防范措施

    目的:分析儿科病房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提出具体的防护措施。方法:2008年5月-2013年5月收治存在护理风险的患者69例,对患者的病历资料和护理风险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内容繁多、压力较大、沟通不当、护理记录不完善等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其中发现护理资料填写不完整与风险告知不及时所占的几率相对较高,分别占50.72%、43.47%。结论:儿科应建立完善的护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并根据其工作的实际情况,申请新的员工名额,缓解其工作压力,达到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目的。

    作者:张亚娟;杨水萍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稳心颗粒联用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室性早搏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用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室性早搏患者50例,应用稳心颗粒,1袋/次,温开水速服,3次/日;美托洛尔,12.5mg/次,口服,2次/日。4周1个疗程。观察服药前后的效果。结果:50例患者中,显效32例(64%),有效15例(30%),无效3例(6%),总有效率94%,无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稳心颗粒联用小剂量美托洛尔能较好地控制室性早搏的发作,安全性能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钟进锋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1月-2013年7月收治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5例,控制内科疾患后,置入PFNA内固定。观察其疗效。结果:35例患者均获随访,X线片示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4.5个月,平均3.6个月。术后髋关节功能参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26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94.3%。结论:PFNA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方法,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固定可靠、操作简便、较早恢复患肢功能等优点。

    作者:徐刚;刘国强;闫亮;陈晟;谢垒 刊期: 2014年第15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