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世卫组织:吸烟不能预防老年痴呆症

《健康报》

关键词:世卫组织, 吸烟, 预防, 老年痴呆症, 世界卫生组织, 阿尔兹海默, 烟草使用, 危险因素, 风险, 知识, 戒烟, 二手, 报告
摘要: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烟草使用知识概述》报告,公布了一项新的研究结果,确认吸烟是导致阿尔兹海默病(老年痴呆症)的危险因素。研究称,全球约有14%的老年痴呆症可归因于吸烟,接触二手烟也会增加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戒烟能降低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在产后出血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产后出血中的作用。方法:选取76例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则采用综合护理方式,观察两组产后出血量和子宫收缩情况。结果:试验组产后2小时、24小时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子宫收缩情况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产妇生产过程中,护理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够有效地减轻产后出血给产妇带来的危险。

    作者:单金花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明年医责险投保医院达8000家市场或迎井喷

    7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部署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7月1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司法部、中国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医疗责任保险工作的意见》。该《意见》指出,到2015年年底前,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医责险参保率应当达到100%;二级公立医院参保率应当达到90%以上。如果上述参保目标顺利实现,那么,医责险市场规模将呈现几何式增长。

    作者:《健康报》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艾司西酞普兰和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和氟西汀对抑郁症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抑郁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40例,通过药物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对照组40例,通过药物氟西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对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缓解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均有所下降,试验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且对第1周与第8周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得知,试验组有效率分别为18%、80%;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3%、7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此外,通过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检测(WCST)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比较,两组认知功能均有所提高,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抑郁症方面临床效果显著,起效快、有效率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陈晓玲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屈光误差分析

    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屈光误差形成原因,探讨控制误差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术前预测屈光度与术后屈光度存在0.50 D屈光误差78例,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屈光误差形成原因。结果:78例(78只眼)屈光误差,其中A超电脑自动测量取值31例,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22例,外伤性白内障13例,角膜疾患12例。结论:0.50~2.00 D误差所占比率大,如掌握好角膜屈率,眼轴长度测量技术采用正确的测定方法,此类误差可以避免。A超电脑自动测量取值存在不足之处,应采用自动测量与手工测量相结合取佳波形,波峰值采样取值,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采用A、B型超声联合对眼轴长度测定,反复测量,必要时双眼参照取值。角膜疾患也是致屈光误差的原因。

    作者:鲁诚;魏承丽;魏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四季抗病毒溶液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四季抗病毒溶液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收治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四季抗病毒溶液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达95%。结论:四季抗病毒溶液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显著。

    作者:郑速征;赵梁育;张丽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肿瘤患者抑郁症的调查和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肿瘤患者的抑郁症。方法:2013年2月-10月收治抑郁症肿瘤患者114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114例肿瘤患者中,患有抑郁症67例(58.77%)。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患者抑郁症患者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疾病分类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癌症患者要做到对症护理,尤其要有效缓解疼痛,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张燕;高海燕;野丽莉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高危人群中艾滋病的防治工作

    目的:探讨高危人群中艾滋病的防治工作。方法:对1000例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讲解与宣传,增强高危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的基本知识了解。结果:展开防治工作后,艾滋病高危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了解程度得到极大的提高,且在行为、情绪上也得到一定的改善。结论:通过对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疾病知识的普及后,可显著改善其行为习惯与态度,对保障人群安全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崔言炬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中国发布10条婚育新风含选择安全有效避孕方法等

    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今年的人口日主题是“投资于年轻人”。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宣传司副司长宋树立透露,为迎接世界人口日,国家卫生卫计委启动“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并发布十条婚育新风,提出生男生女一样好,提倡住院分娩和母乳喂养。

    作者:《健康报》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切开复位内固定和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股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和人工关节置换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和优缺点。方法:2006年1月-2011年5月收治股骨近端骨折患者65例。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和人工关节置换组,比较两组复位情况、临床效果和长期预后情况。结果:65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手术均获成功。两组术后药物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金属植入方式均可缩短病程,达到治疗骨折的目的。但两组也都存在缺陷。结论:临床过程中应该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不同采取差异化治疗。

    作者:高静波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中药联合龙珠软膏保留灌肠治疗直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龙珠软膏保留灌肠治疗直肠炎的疗效。方法:2009-2010年收治直肠炎患者684例,采用中药联合龙珠软膏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疗效。结果:684例患者中,痊愈668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100%。结论:中药联合龙珠软膏保留灌肠治疗直肠炎的疗效显著。

    作者:王革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曲美他嗪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3年7月收治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0例,分成3组,对照组①为常规治疗,对照组②在常规基础上加曲美他嗪治疗,试验组选用曲美他嗪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均连续用药2个月后进行各项指标检查并作相关记录,对比3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相比于2个对照组,用药后各项临床指标有了明显改善,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绞痛发作频率均有所减少,心绞痛剧烈程度略有降低,心电图异常比例减少,有效率显著提高。对照组②的疗效比对照组①略好,又逊于试验组。结论:曲美他嗪联合瑞舒伐他汀可用于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作者:张璐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艾司西酞普兰与阿普唑仑治疗社交恐惧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阿普唑仑治疗社交恐惧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7例社交恐惧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及阿普唑仑组,疗程均12周。疗效评定采用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LSAS)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四级疗效评定,以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艾司西酞普兰组显效率73.5%,有效率85.3%;阿普唑仑组显效率69.7%,有效率84.8%,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少于阿普唑仑组。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社交恐惧症疗效肯定且比阿普唑仑不良反应少。

    作者:郑梅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静脉麻醉在B超引导下麦默通乳房肿块旋切术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静脉麻醉方式在 B 超引导下麦默通乳房肿块旋切术中疗效。方法:为50例患者实施静脉麻醉,在 B 超引导下行乳房肿块旋切术,调查患者及手术者对此麻醉方式的满意度。结果:90%的患者对手术感到紧张,80%的患者对手术中可能发生的疼痛表示在意,通过改变传统的局部浸润麻醉方式,94%的患者对在静脉麻醉方式下行乳房肿块旋切手术表示满意。结论:静脉麻醉在B超引导下麦默通乳房肿块旋切术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薛惠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中药莱菔子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近年来,莱菔子中芥子碱硫氰酸盐的降压作用和莱菔子素的抗癌作用成为研究热点,还有些学者提出莱菔子中的多糖类成分可开发成保健食品。本文主要对莱菔子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马东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老年慢性卒中相关性肺炎临床特点及预防策略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相关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预防策略。方法:2009年9月-2012年9月收治老年卒中患者80例,SAP 患者4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40例,总结其临床发病因素,分析治疗效果。结果:SAP发生与长期卧床,吞咽困难,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意识障碍,气管切开,日常生活能力(ADL)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标准评定<60分,鼻胃管,营养不良性低蛋白血症等相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结果比较,观察组死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SPA危险因素较多,多种危险因素共同存在,早期识别,正确诊断,及早干预治疗,降低慢性SAP的发生率与病死率。

    作者:黄新武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索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效果。方法:2012年1月-12月15例住院患者发生跌倒,根据不良事件报告表,对其相关因素进行调查,通过分析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评价2013年1月-12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护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效果显著。

    作者:邱素芬;林洁清;陈海花;谭素勤;冯凤谊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慢性前列腺炎对男性健康的影响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对男性健康的影响。方法:收治慢性前列腺炎患者200例作为研究组,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表进行男性健康的质量评估,同时随机抽取1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在体貌特征及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没有太大差异,但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三个方面,研究组的健康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影响男性健康的因素有经济收入、生活满意度等。结论:慢性前列腺炎在各个方面对男性的健康存在着负面影响,临床医生应该对之足够重视。

    作者:杨海帆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治疗策略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术后感染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2003年1月-2013年1月收治锁骨骨折术后发生感染患者52例,分别采用钢板、弹性髓内钉、克斯针、螺钉或钢丝固定,对其感染原因分析,得出防治方法。对锁骨骨折术后感染病灶行彻底清创,负压或灌洗引流,及时拆除内固定,必要时更换外固定,皮瓣覆盖创面等治疗。结果:通过病灶清除、负压或灌洗引流、拆除内固定、更换固定方式、皮瓣覆盖创面等治疗,感染均得到控制,平均拔管时间23天。结论:锁骨骨折手术后感染原因较多,应积极预防,早期发现,及时行病灶清创、引流、拆除内固定、更换固定方式及皮瓣覆盖创面等治疗方法,及时控制感染。

    作者:郑水长;张绍安;魏新军;程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消毒供应室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root cause analysis,RCA)提高消毒供应室工作安全质量,降低安全风险。方法:通过对已发生的安全风险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找出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制定一系列对策及改进措施,对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前后的安全风险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后管腔类器械清洗质量不合格率由11.23%下降至0.63%,湿包发生率由18%下降至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来器械标签与器械不相符发生率0。结论:使用根本原因分析法能有效地实行质量持续改进,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风险意识,降低消毒供应室安全风险的发生。

    作者:范文玲;谢丽锦;颜坚秀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伴发焦虑情绪的调查及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住院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伴焦虑情绪的现状及原因与分析。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情绪测量表,对292例住院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住院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伴焦虑情绪发生率66.2%。结论: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伴焦虑情绪率相当高,原因比较多,需引起广大心血管内科医师及精神科医师的足够重视。

    作者:马秀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