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方慧;彭昌海;刘华;伍世端
目的:分析研究平片式修补与疝环充填式修补在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平片式修补组和疝环充填式修补组,各19例。对比两组手术、下床活动、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疝环充填式修补术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均明显低于平片式修补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疝环充填式修补手术时间短、患者康复快、对患者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实施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晔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相关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预防策略。方法:2009年9月-2012年9月收治老年卒中患者80例,SAP 患者4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40例,总结其临床发病因素,分析治疗效果。结果:SAP发生与长期卧床,吞咽困难,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意识障碍,气管切开,日常生活能力(ADL)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标准评定<60分,鼻胃管,营养不良性低蛋白血症等相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结果比较,观察组死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SPA危险因素较多,多种危险因素共同存在,早期识别,正确诊断,及早干预治疗,降低慢性SAP的发生率与病死率。
作者:黄新武 刊期: 2014年第20期
近日从深圳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获悉,深圳已启动医疗人才评价制度改革试点,将打破传统以课题、科研论文为唯一导向的医疗人才评价体系,以临床技术为核心制定新的评价标准,遴选临床型实用医疗人才。
作者:《健康报》 刊期: 2014年第20期
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今年的人口日主题是“投资于年轻人”。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宣传司副司长宋树立透露,为迎接世界人口日,国家卫生卫计委启动“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并发布十条婚育新风,提出生男生女一样好,提倡住院分娩和母乳喂养。
作者:《健康报》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龙珠软膏保留灌肠治疗直肠炎的疗效。方法:2009-2010年收治直肠炎患者684例,采用中药联合龙珠软膏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疗效。结果:684例患者中,痊愈668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100%。结论:中药联合龙珠软膏保留灌肠治疗直肠炎的疗效显著。
作者:王革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住院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伴焦虑情绪的现状及原因与分析。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情绪测量表,对292例住院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住院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伴焦虑情绪发生率66.2%。结论: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伴焦虑情绪率相当高,原因比较多,需引起广大心血管内科医师及精神科医师的足够重视。
作者:马秀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大隐曲张手术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大隐静脉曲张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均行手术治疗。对照组在手术过程中对其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手术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其进行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6.7%,对照组静脉血栓的发生率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6.7%,对照组护理满意率7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其进行护理,可取得较理想临床效果,可降低手术过程中深静脉曲张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手术治疗有效率,并且能够使患者满意率得到有效提高,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可在临床上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母斐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高危人群中艾滋病的防治工作。方法:对1000例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讲解与宣传,增强高危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的基本知识了解。结果:展开防治工作后,艾滋病高危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了解程度得到极大的提高,且在行为、情绪上也得到一定的改善。结论:通过对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疾病知识的普及后,可显著改善其行为习惯与态度,对保障人群安全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崔言炬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的效果。方法:2004年1月-2014年1月收治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8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采用开腹手术,术后分别给予常规处理与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体温变化情况、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抗生素使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对照组治疗前后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体温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体温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②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③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91%,显著高于观察组(4.55%)(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用于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可有效缓解发热症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盛传进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宫颈腺癌的临床特征,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200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宫颈腺癌患者1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阴道镜检查显示,本组15例患者中,8例存在宫颈肥大以及不同程度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53.33%),其中4例患者上皮呈云雾状且伴随点状出现(50%),2例上皮呈云雾状伴随血管异常增生(25%),2例检查结果未见异常症状。7例宫颈内存在不明包块(46.67%)。通过病理学诊断,15例患者中有60%黏液腺癌,20%内膜样腺癌,20%腺鳞癌。结论:加强对各地区宫颈病变疾病的普查工作,该方式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检查结果异常的患者,应及时行临床病理学诊断,提高临床诊断率。
作者:缪国裕;丰裕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对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收治原发性胆囊癌患者22例,将临床治疗的资料进行分期统计,并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对随访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原发性胆囊癌易发于>50岁女性患者,这类高发人群建议将胆囊切除。其中有1、2期原发性胆囊癌9例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较好。9例3、4期原发性胆囊癌患者进行悉心全面呵护的治疗也有明显的好转。4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进行扩大根除治疗。经过治疗对胆囊癌患者寿命的延长、生活质量的提高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结论:无论是早期、中期还是晚期的胆囊癌患者都要进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更能够延长患者的寿命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当学;罗卿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微量元素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2011年6月-2013年5月收治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54例作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婴幼儿40例作对照组,对两组微量元素和免疫指标进行测定,分析患儿微量元素和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钙、铁、锌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gA、Ig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血清铁与IgA呈正相关,血清锌与IgA和IgG呈正相关。结论: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存在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缺乏和免疫功能紊乱,其中微量元素锌、铁与体液免疫功能低下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作者:慕桂芹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良性胆囊疾病患者183例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组103例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组80例实施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长,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早于开腹组,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在准确掌握适应证和认真操作下,并发症发生率可以控制在较低水平,开腹胆囊切除术适应证广,技术成熟,可应对复杂病变。
作者:王鹤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应用护理措施对人流术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2013年1-3月选择相同条件(包括孕龄、年龄、孕产次)的孕妇100例,分两组,观察组由1名护理人员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参与人流手术的全过程,对照组无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两组人流术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护理干预对人流手术者进行护理,对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术者满意度及投诉率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潘春芳;徐锦玲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产前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中的实施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86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产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入院时与产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产前 SAS 评分均较入院时有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98%(3/43),明显低于对照组27.91%(12/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中实施精心的产前护理,可有效改善缓解产妇焦虑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汪德荣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分析实施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乳腺癌患者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统计分析护理前后患者SAS 值和 SDS 值以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 SAS、SD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和随访3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朱晓英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作为血站血液质量检测体系的关键部门,血站检验科担任着十分重要的职责和任务。然而,如今血站检验科逐渐暴露出很多问题,尤其在质量管理方面,探索质量管理的途径方法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就从血站检验科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出发,探索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为医学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陆建伟 刊期: 2014年第20期
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近日组织召开2014年度卫生技术评估选题会,确定了今年卫生技术评估选题的5项基本原则。
作者:《健康报》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和氟西汀对抑郁症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抑郁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40例,通过药物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对照组40例,通过药物氟西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对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缓解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均有所下降,试验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且对第1周与第8周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得知,试验组有效率分别为18%、80%;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3%、7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此外,通过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检测(WCST)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比较,两组认知功能均有所提高,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抑郁症方面临床效果显著,起效快、有效率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陈晓玲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静脉麻醉方式在 B 超引导下麦默通乳房肿块旋切术中疗效。方法:为50例患者实施静脉麻醉,在 B 超引导下行乳房肿块旋切术,调查患者及手术者对此麻醉方式的满意度。结果:90%的患者对手术感到紧张,80%的患者对手术中可能发生的疼痛表示在意,通过改变传统的局部浸润麻醉方式,94%的患者对在静脉麻醉方式下行乳房肿块旋切手术表示满意。结论:静脉麻醉在B超引导下麦默通乳房肿块旋切术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薛惠 刊期: 2014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