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颈腺癌15例临床病理观察

缪国裕;丰裕芳

关键词:宫颈腺癌, 临床病理, 诊断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宫颈腺癌的临床特征,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200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宫颈腺癌患者1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阴道镜检查显示,本组15例患者中,8例存在宫颈肥大以及不同程度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53.33%),其中4例患者上皮呈云雾状且伴随点状出现(50%),2例上皮呈云雾状伴随血管异常增生(25%),2例检查结果未见异常症状。7例宫颈内存在不明包块(46.67%)。通过病理学诊断,15例患者中有60%黏液腺癌,20%内膜样腺癌,20%腺鳞癌。结论:加强对各地区宫颈病变疾病的普查工作,该方式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检查结果异常的患者,应及时行临床病理学诊断,提高临床诊断率。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炎性标记物在急性肺脓肿早期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观察急性肺脓肿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及 C反应蛋白(CRP)情况,同时,对比肺结核及肺癌患者3种炎症指标水平,了解联合炎症指标检测在肺脓肿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免疫比浊法对16例肺脓肿患者的血清 PCT 进行检测,同时应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计数WBC。并与肺结核组、肺癌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肺脓肿患者血清PCT、CRP及IL-6的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组血清PCT及CRP水平高于肺癌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水平较肺癌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组血清PCT水平较肺脓肿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水平低于肺脓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水平与CRP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54,P<0.01);血清PCT水平与IL-6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65,P<0.01)。结论:联合PCT、CRP及IL-6检测可以成为肺脓肿鉴别诊断的依据,并为临床决定是否使用抗菌素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李云飞;周国旗;黄天银;刘振锋;刘代顺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伴发焦虑情绪的调查及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住院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伴焦虑情绪的现状及原因与分析。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情绪测量表,对292例住院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住院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伴焦虑情绪发生率66.2%。结论: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伴焦虑情绪率相当高,原因比较多,需引起广大心血管内科医师及精神科医师的足够重视。

    作者:马秀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艾司西酞普兰和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和氟西汀对抑郁症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抑郁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40例,通过药物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对照组40例,通过药物氟西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对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缓解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均有所下降,试验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且对第1周与第8周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得知,试验组有效率分别为18%、80%;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3%、7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此外,通过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检测(WCST)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比较,两组认知功能均有所提高,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抑郁症方面临床效果显著,起效快、有效率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陈晓玲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抗原二联检测试剂盒在检测女性宫颈分泌物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探讨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抗原二联检测试剂盒(乳胶免疫层析法)(以下简称淋球菌/衣原体二联检测试剂)检测女性宫颈分泌物中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的临床应用。方法:收治疑为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女性感染者558例,对其宫颈分泌物标本进行检测。淋球菌以培养法为金标准,沙眼衣原体以杭州艾康沙眼衣原体免疫层析试剂为对照,不符的标本用PCR确认,进行评价淋球菌/衣原体二联检测试剂的临床性能。结果:淋球菌/衣原体二联检测试剂检测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的敏感性分别为96.88%和94.12%,特异性分别为95.75%和99.15%,准确性分别为95.88%和98.39%。结论:淋球菌/衣原体二联检测试剂操作简单、快速、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有效性,适宜基层计生站孕前检测和妇保院普查应用。

    作者:朱冬梅;于云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3例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良性胆囊疾病患者183例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组103例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组80例实施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长,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早于开腹组,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在准确掌握适应证和认真操作下,并发症发生率可以控制在较低水平,开腹胆囊切除术适应证广,技术成熟,可应对复杂病变。

    作者:王鹤峰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观察总结50例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控制情况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总结血压控制相关经验,以指导临床更好地控制血透患者血压。方法:2013年1月-5月收治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50例,将患者分为血压控制较好组(9例)和血压控制一般组(41例),并对两组相关参数进行比较。结果:血压控制较好组与血压控制一般组相比较,在年龄、性别、透析次数、降压药物数量、血红蛋白、血肌酐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控制较好组在透析次数上多于血压控制一般组,同时血压控制较好组在血红蛋白、血肌酐水平方面也均优于血压控制一般组。结论:对于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控制不良可能与透析不充分相关。

    作者:陈彤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推拿结合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推拿结合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并比较推拿结合针灸、玻璃酸钠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推拿结合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相世和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美容横纹小切口不缝皮阑尾切除108例的体会

    目的:探讨美容横纹小切口不缝皮阑尾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1998年5月-2012年7月收治施行不缝皮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患者108例,观察疗效。结果:除个别病例出现切口内线头肉芽肿外,无其他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美容横纹小切口不缝皮阑尾切除术具有手术损伤小、基本无出血、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较轻、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等优点,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红领;潘建芬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伊托必利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胆囊切除术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伊托必利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胆囊切除术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2月-2014年2月收治胆囊切除术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比分析两组在用药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时间,观察出现不良反应的现象。结果:两组在接受治疗前的临床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接受1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在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明显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1周后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托必利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胆囊切除术后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作者:陈振亚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消毒供应室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root cause analysis,RCA)提高消毒供应室工作安全质量,降低安全风险。方法:通过对已发生的安全风险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找出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制定一系列对策及改进措施,对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前后的安全风险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后管腔类器械清洗质量不合格率由11.23%下降至0.63%,湿包发生率由18%下降至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来器械标签与器械不相符发生率0。结论:使用根本原因分析法能有效地实行质量持续改进,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风险意识,降低消毒供应室安全风险的发生。

    作者:范文玲;谢丽锦;颜坚秀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明年医责险投保医院达8000家市场或迎井喷

    7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部署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7月1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司法部、中国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医疗责任保险工作的意见》。该《意见》指出,到2015年年底前,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医责险参保率应当达到100%;二级公立医院参保率应当达到90%以上。如果上述参保目标顺利实现,那么,医责险市场规模将呈现几何式增长。

    作者:《健康报》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脱套伤创面一期植皮的临床应用

    目的:通过介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肢体脱套伤创面的应用,减少感染几率、促进创面愈合,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治肢体脱套伤患者17例,一期行手术清创,剥脱皮肤反取皮植皮,安装VSD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7~10天,视创面情况植皮,再次予以VSD 覆盖。结果:取得了用传统方法治疗脱套伤创面无法达到的优良效果。13例脱套皮肤存活。另4例患者,由于创面软组织毁损严重或感染较重、血运欠佳,再一次清创后,予以拉网植皮、点状植皮、肌皮瓣转移等,继续负压闭式引流,所植皮肤基本成活。结论:VSD能够促进创面愈合,缩短疗程,疗效远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柏帆;韩小松;王世强;徐林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全科医生参与高血压自我管理的效果

    目的:评价全科医生全程参与高血压自我管理并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设立对照的方法,对干预组进行规范的高血压管理1年,比较干预前后的血压控制情况及行为方式改变情况,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在血压控制率及控制情况上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科医生参与的规范自我管理可以提高高血压管理小组成员对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是一种规范、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

    作者:陈黎;顾亚琴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Foley管作为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后肾造瘘管的综合性评价

    目的:综合性评价 Foley 管作为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后肾造瘘管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011年3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收治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168例,根据术后使用肾造瘘管的种类,随机分为Foley管组(82例)和普通肾造瘘管组(86例),比较两组间术后出血时间、血红蛋白下降值、输血率、需介入止血率、术后第2天和第5天疼痛分值(VAS值)等指标。结果:Foley管组的术后出血时间、血红蛋白下降值均低于普通肾造瘘管组(P<0.05),术后第2天疼痛分值(VAS值)及输血率、介入止血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疼痛分值(VAS值)高于普通肾造瘘管组(P<0.05)。结论:Foley管作为肾造瘘管可减少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出血,但并不适用于较大肾动脉分支损伤的治疗,留管时间长将加重疼痛。

    作者:胡志雄;杨帝宽;吴保忠;刘明建;车晓娟;肖剑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的联合麻醉(CSEA)用于老年患者下肢多种骨折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收治下肢骨折老年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麻醉方法为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方法为小剂量轻比重CSEA方法,观察麻醉后患者SBP、DBP及HR的变化,对比分析所用手术时间以及麻醉效果等。结果:患者麻醉后不同时间点的SBP、DBP及HR较麻醉前略有下降,但仅SBP的数值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5.5±2.6)分钟和麻药用量(4.1±2.8) ml,分别少于对照组的(12.2±3.5)分钟、(12.3±3.5) 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作用时间便于调控,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小剂量轻比重的联合麻醉可以安全地应用于老年人下肢骨折手术的麻醉。

    作者:张锋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宫颈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对宫颈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一个基本的探讨研究,旨在对此病症进行一个深刻的认识,普及相关知识,大程度上预防此病症的发生。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宫颈癌患者510例,222例经过HC2检测为HPV-DNA阳性,288例经检测为HPV阴性。以阳性组为研究组,以阴性组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研究组和对照组成员的信息,对获取的数据资料通过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宫颈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其营养条件状况、卫生习惯、分娩的次数、受教育程度等各种因素有关。结论:低的教育背景和经济收入、营养状况不佳和健康卫生习惯的缺乏等与宫颈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具有协同的相关性,脑力劳动工作者不容易感染宫颈高危人乳头瘤病毒。

    作者:姚吾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实境横截面检查联合床边查房在提高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实境横截面检查联合床边查房在提高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中的应用。方法:2013年1月-12月选取低年资护士38名,实行实境横截面检查联合床边护理查房模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工作指导及考核。结果:实施后护士核心能力测评结果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实境横截面检查联合床边护理查房模式有利于提高低年资护士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及其分析、判断问题、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促进护患关系的改善,真正提高了年轻护士的核心能力。

    作者:陈芳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实施产前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产前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中的实施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86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产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入院时与产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产前 SAS 评分均较入院时有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98%(3/43),明显低于对照组27.91%(12/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中实施精心的产前护理,可有效改善缓解产妇焦虑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汪德荣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低甲状腺摄碘率甲亢的131I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摄碘率<30%甲亢患者131I的治疗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经甲亢131I治疗患者844例,将甲状腺摄碘率<30%的患者作为试验组,而将甲状腺摄碘率>30%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治疗,并对治疗后的甲亢治愈率和甲减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在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两组的甲低发生率和治愈率并无明显的差异。结论:131I治疗适用于低甲状腺摄碘率甲亢患者且疗效显著。

    作者:刘敏 刊期: 2014年第20期

  • 乳牙龋齿的危害及预防

    儿童乳牙龋齿比较严重,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且大都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严重危害着乳牙生长发育和牙齿的咀嚼功能,因而必须加强对儿童乳牙龋齿的预防和治疗。本文主要分析国内儿童乳牙龋齿的现状,阐述造成乳牙龋齿的原因及其危害,提出了预防乳牙龋齿的措施,旨在降低乳牙龋齿发生率,保证乳牙健康。

    作者:胡志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