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帝仕;黄美娜;翁翔
目的:探讨利用抗生素与不利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5月-2013年10月收治上呼吸道感染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清开灵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5%,对照组9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82%,对照组40.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上呼吸道感染进行治疗时,选用清开灵注射液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高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培兰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妊娠结局。方法: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妊娠期高血压患者50例,同时收集同期非妊娠期高血压产妇50例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组发生凝血功能异常4例(8.0%),过期妊娠6例(12.0%),HLELLP综合征3例(6.0%),产后出血5例(10.0%);对照组发生凝血功能异常1例(2.0%),过期妊娠1例(2.0%),发生产后出血1例(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治疗后动脉血压、24h尿蛋白明显低于治疗前,24h尿量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发生胎儿窘迫4例(8.0%),新生儿窒息10例(20.0%),低体重儿5例(10.0%),胎儿生长受限4例(8.0%),胎儿畸形5例(10.0%);对照组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畸形各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对母婴相关并发症关系密切,应引起临床的关注。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广播体操对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个精神科男病房,其中住院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21例,1个病房患者为对照组60例,另1个病房为广播体操组61例。做操前后采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精神病患者护理观察量表(NOSIE)评定疗效。结果:广播体操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广播体操运动能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陶宁蔚 刊期: 2014年第21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内科急症,常合并心律失常,且常常呈持续性、阵发性、多样性的变化,因此护理至关重要。故要求护士要学习心电图知识,严密观察心电监护的变化,及早提供信息,协助医生做好治疗,控制心律失常的发生,从而降低死亡率。
作者:张文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比较西格列汀和阿卡波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T2DM)的有效性与耐受性。方法:将60名患者随机分为西格列汀组(30例)和阿卡波糖组(30例),分别口服西格列汀100 mg,1次/日,阿卡波糖50 mg,3次/日。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体重指数(BMI)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 FPG、2hPG、HbA1c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格列汀组治疗后 FPG、HbA1c降低较阿卡波糖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血糖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MI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卡波糖组不良反应比西格列汀组多。结论:西格列汀和阿卡波糖均可有效改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FPG、2hPG及HbA1c。西格列汀降低FPG、HbA1c的作用优于阿卡波糖,对餐后血糖的降低程度相似。
作者:吴心池;唐伟;方铭;高远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2012年5月-2014年1月收治良性卵巢肿瘤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予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予腹腔镜下良性肿瘤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研究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作者:邓智丹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在我国,母婴保健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并预防宫内死胎的发生,降低围产儿死亡率。2012-2013年收治妊娠28周后胎死宫内患者31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以求探讨相关预防措施,从而降低其发生率,保障妇女的身心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作者:赵磊;郑雪湘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总结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疗效及探讨冠心病临床护理的对策。方法:收治冠心病患者7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74例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4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30%。结论:合理药物治疗及优质的护理干预能提高冠心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主动性,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控制病情。
作者:朱彩霞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甲亢心脏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临床诊断资料。结果:临床表现:21例甲亢症状典型,45例甲亢症状不典型;66例甲亢性心脏病中表现心力衰竭30例。误诊情况:66例甲亢性心脏病患者有16例误诊;16例误诊均因甲亢症状不典型;明确诊断者经抗甲亢治疗,均有效。误诊病例经确诊后经抗甲亢治疗,心力衰竭缓解较慢,心电图表现心房纤颤者,经治疗均未转为窦性心律。结论:甲亢心脏病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对原因不明的心律失常、心脏扩大以及心力衰竭患者,应尽早检查其甲状腺功能,以便早期发现和诊断甲亢心,减少误诊、漏诊。
作者:李志杰;张文书;张国平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分析应用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患者126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给予克罗米芬单药治疗,研究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比较两组性激素水平、血糖指标及排卵和妊娠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FSH、T、FINS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且排卵率69.84%及妊娠率23.80%均高于对照组的26.98%、11.11%,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患者临床疗效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王艳改 刊期: 2014年第21期
服药时应适当饮水送服,切忌干吞药片,以免药物附于食管壁,对黏膜造成损伤,甚至引起溃疡出血。在服用某些药物时要多饮水,对溶解度小而服用剂量较大的药物,增加饮水量可以增加其溶出速度和药量,进而增强药效。对于刺激性的药物,若胃中没有足够的水分稀释,会造成局部药物浓度过大而刺激性增大,导致胃部溃疡。在服用下列药物时,宜多饮水。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观察FJ-008B妇科臭氧治疗仪治疗妇科常见阴道炎及宫颈疾患的疗效。方法:对503例阴道炎和宫颈疾病使用FJ-008B妇科臭氧治疗仪臭氧水冲洗阴道5分钟后,经治疗探头导入仪器产生浓度200~400 mg/h的臭氧气雾混合体在阴道内喷射治疗15分钟,1次/日,10天1个疗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FJ-008B妇科臭氧治疗仪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宫颈纳囊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无创伤及不良反应。结论:FJ-008B妇科臭氧治疗仪是非药物治疗妇科常见阴道炎的一种方法,效果明显。
作者:徐菽涓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分析经胸腔镜下行肺癌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举措。方法:2010年3月-2013年6月收治肺癌患者50例,采取经胸腔镜下行肺癌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比不同护理模式满意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满意度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并发症发生率8%,显著低于对照组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主要以心律失常、呼吸衰竭、肺部感染、脓胸、皮下血肿为主,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对于促使肺癌肺叶切除术患者尽早恢复有积极意义,可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陈敏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3月-2013年5月收治胆结石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结果:经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6%,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项指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8%,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9.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胆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而且术中痛苦小,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映良;段中华;王正富;王忠云;李红梅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赛肤润预防老年卧床患者臀红的临床效果,为预防老年卧床患者臀红提供简单、可靠的方法。方法:把100例老年卧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试验组采用赛肤润作为臀部护理用品,对照组使用爽身粉作为臀部护理用品。对比临床观察效果。结果:试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83,P<0.05)。结论:赛肤润对老年卧床患者臀红预防作用明显优于爽身粉。
作者:胡雅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治疗复杂原发性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2月-2014年3月收治肝叶切除治疗的原发性肝胆管结石患者55例,所有患者均经B超及CT检查检查确诊,均行胆道探查肝叶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本组55例患者均行肝切除手术,所有患者均成功取石,手术时间(185.5±50.6)分钟,术中出血(250±200)ml,术后无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其中切口感染1例,发生胆瘘1例。经过3~15个月的随访,术后复发1例,复发率1.8%,优良率98.2%。结论:肝叶切除治疗复杂原发性肝胆管结石复发率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兰钫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P选择素(P-selectin)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脑供血不足患者40例,健康对照者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统一测定血清中P选择素的水平。运用t检验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P选择素显著高于脑供血不足组和对照组,脑供血不足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选择素水平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展判定有重要价值。
作者:梁智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观察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保乳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早期乳腺癌患者48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24例进行根治术,对乙组24例进行保乳手术。观察甲组和乙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乙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甲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甲组,治疗满意度高于甲组,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均低于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保乳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术中出血较少,治疗快速,且治疗满意度较高,术后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较低。
作者:杨海洲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讨论老年人上消化道穿孔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12年12月-2014年2月收治老年上消化道穿孔手术患者60例,全面回顾分析其手术资料及临床治疗方法,总结进行临床手术治疗的要求及注意事项。结果:通过不同手术治疗,治愈率92%,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针对老年上消化道穿孔手术的患者一定要进行及时的诊断,掌握准确的手术时机,在选择手术方法时,要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手术分析,降低临床手术死亡率,可以有效的保证患者的健康。
作者:王加法 刊期: 2014年第21期
年逾九旬仍奋战在手术台上的“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卧雪爬冰、翻山溜索守护藏区人民健康的“美乡村医生”布琼……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