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长托宁复合咪达唑仑用于高血压手术患者麻醉前的临床疗效

许承范

关键词:长托宁, 咪达唑仑, 高血压, 术前麻醉,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长托宁复合咪达唑仑的临床应用价值,观察其对高血压术前麻醉患者的影响。方法:收治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手术麻醉前应用阿托品复合咪达唑仑,试验组手术麻醉前应用长托宁复合咪达唑仑,统计两组口干、镇静程度,比较两组遗忘率。结果:用药90 min后,对照组口干、镇静评分分别为(2.1±0.6)分、(1.2±0.4)分,均低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遗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托宁复合咪达唑仑用于高血压手术患者麻醉前用药,效果较佳。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支气管哮喘雾化吸入药物治疗效果研究分析

    目的:分析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和硫酸沙丁胺醇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儿童64例,分析其初步情况,将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哮喘治疗,而观察组加用普米克令舒和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两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无论在治疗时间还是在疗效上更优于对照组。结论:哮喘儿童应用普米克令舒和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起效快,疗效好,可有效改善症状体征和肺功能。

    作者:瞿萍萍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糖尿病患者接种灭活流感病毒疫苗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接种灭活流感病毒疫苗的效果。方法: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糖尿病患者54例,所有患者均接种灭活流感病毒疫苗;分析接种疫苗1~2个月后本组患者疫苗接种有效率及血清产生自身抗体情况。结果:年龄<25岁患者接种疫苗后有效率高于年龄25~45岁患者和年龄>45岁患者,首次接种疫苗患者发生血清抗体率低于多次接种疫苗患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接种灭活流感病毒疫苗是预防感染流感病毒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何提高灭活流感病毒疫苗的接种有效性对糖尿病患者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作者:苏振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检测妊娠期女性沙眼衣原体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在检测妊娠期女性沙眼衣原体(Chlamydiae trachomatis,Ct)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Genebank公布的Cpn基因序列设计6条 LAMP 引物(2条内引物,2条外引物,2条环引物),优化并建立 LAMP 检测体系。收治 Ct 感染患者80例,进行LAMP法检测Ct DNA,同时用ELISA检测Ct特异性脂多糖抗原。结果:80例患者中,ELISA检测出阳性46例(57.5%),而LAMP检测出阳性56例(70.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0例患者中有51例服用过大环内酯类抗生素,ELISA 检测出阳性26例(50.9%),而 LAMP 检测出39例(76.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MP检测泌尿生殖道Ct感染方法简便、快捷,尤其是对服用过抗生素的患儿也具有较高的检出率。

    作者:刘玮;刘良专;王华丽;何璐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及预后分析

    目的:对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以及预后进行分析。方法: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110例,复发性急性胰腺炎作为观察组,单发性急性胰腺炎作为对照组,每组55例。对两组病因以及预后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中胆结石以及饮酒患者所占的比例54.5%,对照组50.9%,各种致病因素中,胆结石以及饮酒所占的比例高,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致病因素,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预后方面,由于酒精性、饮食不当以及高血脂症而引起的急性胰腺炎,其治愈率比较低,但对于胆源性而引起的急性胰腺炎,其治愈率比较高。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8.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复发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胆源性疾病、酒精摄入以及饮食问题与高脂血症等都是其致病因素,对于患者预后而言,胆结石以及饮酒的治疗有效率比较低,其他原因引起的治疗有效率比较高,应引起注意。

    作者:李麒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普洱市1256例中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探讨云南省普洱市中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旨在为普洱市的口腔健康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随机抽取普洱市的2个县,再从2个县中各随机抽取2个街道,并在4个街道设置4个点,对中老年人口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安排调查对象进行口腔检查,并对口腔检查结果进行记录统计。结果:男性患者出现楔形缺损、牙周病、牙石以及牙列缺失等口腔疾病的发病率明显比女性高,仅牙列缺损中男女无明显差异,其余几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龋、楔形缺损、牙石、牙周病、固定义齿、可摘局部中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5~54岁以及55~64岁,而牙列缺失、半/全口义齿则主要集中在年龄≥65岁;除牙周病发病率各组间不存在明显差异,其余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洱市的中老年人口腔健康情况并不理想,应当积极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口腔健康治疗和预防工作。

    作者:赵厚玺;王艳兰;杨发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肺结核肺叶切除19例的护理

    目的:总结19例肺结核肺叶切除后临床护理效果,护理重点包括:术前充分准备,做好有效沟通,全麻后的护理,呼吸道管理,引流液的观察,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本组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出现轻度皮下气肿3例,早期肺扩张不全2例,经协助患者有效咳嗽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后,肺扩张良好。19例患者均好转出院。

    作者:王素春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硫酸镁与孟鲁司特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儿支气管哮喘应用硫酸镁与孟鲁司特联合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支气管哮喘患儿142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1例,给予对照组硫酸镁治疗,给予研究组硫酸镁与孟鲁司特联合疗法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干咳、过敏性鼻炎、呼吸困难、心功能衰竭以及面部浮肿等常见临床表现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晕、呕吐、便秘和皮疹及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哮喘应用硫酸镁与孟鲁司特联合疗法的临床疗效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风英;吴倩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重型脑出血患者86例的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对重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急救护理措施和应用效果。方法:2011-2013年收治重型脑出血患者8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对重型脑出血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结果:本次研究有74例脑出血患者顺利抢救,抢救成功率86.0%。结论:对重型脑出血患者除了及时有效的临床急救,临床观察和精心的护理也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可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和降低伤残、死亡率。

    作者:关祥芝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直肠癌延误诊治的影响因素及临床处理对策

    目的:研究探讨导致直肠癌延误诊治的主要原因以及相应的临床处理措施。方法:收治延误诊治的直肠癌患者1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患者延误诊治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因素,并针对不同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临床处理措施,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统计治疗有效率并进行5~7年的随访。结果:经再次检查确诊的患者,按病理类型分类,高分化腺癌2例,中分化腺癌10例,低分化腺癌4例,黏液腺癌1例,乳头状腺癌2例;按照直肠癌的Dukes改良分期标准分类,B2期8例,C1期6例,C2期3例,D期2例。根据患者的病情分别实施化疗(2例),直肠癌根治术(12例),姑息手术(5例)。治疗后,对患者进行5~7年的随访,患者的1年生存率78.9%(15/19),3年生存率52.6%(10/19),5年生存率26.3%(5/19)。结论:导致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发生延误的原因涉及到患者自身对相关疾病知识和医疗常识的匮乏、医护工作者的医疗水平、医生在诊断中的疏忽等。医院要从提高直肠癌的临床检测技术和加强医护工作者的责任心培养,强化对相关疾病知识的普及入手,降低直肠癌延误诊断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

    作者:袁小雨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56例的综合气道护理

    目的:通过加强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的综合气道管理,有效预防及控制肺内感染发生。方法:对56例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患者,采用综合气管护理方法,即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加用气道持续湿化并振动排痰机辅助排痰,观察患者疗效。结果:综合气道护理有效保证了气道黏膜湿化及通畅,促进痰液有效排出,预防并减少肺内感染的发生,提高治愈率。结论:加用持续气道湿化及机械振动辅助排痰的综合气道护理是脑出血术后气管切开患者预防肺内感染的有效方法。

    作者:姜华;李冬梅;池健;麻亚晶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濮阳地区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状况分析

    目的:分析本地区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方法:采用酸性罗氏培养法对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标本进行抗结核药物耐药分析。结果:412例结核培养阳性标本中,158例耐药,总耐药率38.35%(158/412)。单耐药108例,单耐药率26.21%(108/412),以耐链霉素(SM/S)多10.92%(45/412),158例耐药标本中至少耐异烟肼(INH/H)、利福平(RFP/R)两种药的有20例,耐多药率4.85%(20/412)。结论:本地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状况值得重视,应进一步加强结核病患者的归口管理,推行全程化疗督导。

    作者:朱琳;冯宗欣;刘焕春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Focus超声刀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Focus超声刀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Auchincloss术式)患者80例,分为Focus超声刀组40例和电刀组4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检出淋巴结数目、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等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Focus 超声刀组手术时间(110.7±9.5)min,术中出血量(93.5±8.2)mL,引流管留置时间(11.5±1.4)d,与电刀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检出数目(18.4±1.9)个,皮下积液发生率(5%)与电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ocus超声刀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Auchincloss术式)中比传统电刀具有明显优势,安全、有效,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作者:谢靖;张超杰;李洋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对溶血标本影响肝功能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分析

    目的:分析溶血标本对肝功能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方法: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集体检者49例,所有患者血液样本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样本为溶血样本,对照组样本为未溶血样本,分析两组样本肝功能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标本肝功能 ALP、DBIL、TBIL、γ-GT 检验结果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ALB、AST、ALT检验结果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标本对肝功能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影响,在临床血样标本检验中避免发生溶血现象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作者:刘彩丽;李岚;赵慧敏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相关因素的临床探析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相关因素,为以后临床制定防范措施提供可靠数据。方法:2011-2012年收治热性惊厥复发患儿5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本院同期收治热性惊厥无复发患儿50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患儿热性惊厥发热的因素包括首次发作年龄、惊厥次数、体温、脑电图异常、围生期异常以及家族癫痫病史;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相关影响因素有首次发作年龄、体温偏低、生活环境恶劣、家族癫痫病史以及复杂性惊厥等。结论:导致患儿出现热性惊厥复发的因素多种多样,对于存在高危潜在风险因素的热性惊厥患儿需要密切观察,通过合理的方法来避免出现惊厥复发。

    作者:田发书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后腹腔镜肾脏低温保护下部分切除术临床分析

    目的:探索简单易行且安全有效的后腹腔镜下肾脏低温保护技术。方法:选取20例后腹腔镜肾脏低温保护下部分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在后腹腔镜肾脏低温保护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对照组行常规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比较两组直肠温度和肾脏温度变化以及肾功能在手术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20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无继发出血、感染及漏尿。研究组冷缺血时间(45.2±5.8)分钟,平均低肾脏温度(15.72±2.93)℃。研究组术前ECT示患肾肾小球滤过率(GFR)(33.57±1.07) mL/min,术后1个月患肾GFR(24.91±5.50)mL/min。对照组术前ECT示患肾GFR(35.65±0.45)mL/min,术后1个月患肾GFR(15.50±5.90)mL/min。患者术后随访1~16个月,未见局部复发、无转移。结论:后腹腔镜下肾脏低温保护技术简单易行、效果确切。

    作者:孙大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哈巴河县萨尔塔木乡贫血孕妇121例分析

    目的:了解孕妇贫血情况。方法:对哈巴河县萨尔塔木乡121例贫血孕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1-2013年孕妇675例,贫血孕妇121例,发病率18%。中度以下贫血(血红蛋白<90 g/L)84例,占贫血孕妇70%,贫血程度较重。哈萨克族孕妇的贫血患病率明显高于汉族。牧区孕妇患贫血人员明显高于农业村。结论:孕妇贫血的发病率较高,还需我们进一步加大宣传,对农牧民的不良生活习惯予以干预,同时对患病孕妇积极治疗,保障新生儿的身体和智力的正常发育。

    作者:向绍志;巴合提汗·哈怕斯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环乳晕切口在乳腺纤维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环乳晕切口在乳腺纤维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2月-2013年1月收治乳腺纤维瘤患者90例,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采用放射状切口,试验组采用环乳晕切口。术后随访1年以上,对比两组在切口愈合情况、复发率、美观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两组切口愈合情况、复发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对乳房美观满意度明显较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纤维瘤手术中采用环乳晕切口可取得满意的美观效果,且不影响切口愈合,不增加复发,今后可将其推广应用。

    作者:吕发凯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与QT离散度的关系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与QT离散度(QTd)的关系,阐明在高血压治疗中逆转心肌肥厚的意义。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0例,根据有无左心室肥厚分为两组,其中左心室肥厚者78例为LVH组;无左心室肥厚者8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左心室改变及QTd差异。结果:LVH组与观察组QT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伴有左室肥厚者的复极离散度明显大于无左室肥厚者。

    作者:蔡录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不同类型高血压采用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方案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替米沙坦治疗不同类型高血压的不同用药方案及其治疗效果,为其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方法: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非杓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根据患者在院接受治疗的不同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于上午8时行替米沙坦治疗,治疗组于晚8时行替米沙坦治疗,用药剂量均80 mg/次,1次/日,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24小时无创动态血压监测情况及治疗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杓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替米沙坦治疗,于晚8时用药效果更佳,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压类型,促进昼夜节律的恢复。

    作者:王束秀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应用超声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2009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6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超声图像资料。结果:64例胆囊息肉样病变中胆固醇性息肉73.4%(47/64)、炎性息肉6.25%(4/64)、腺肌增生症4.69%(3/64)、腺瘤15.6%(10/64)。结论:超声诊断胆囊息肉可依据息肉大小、数目等情况,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指导临床手术切除以及随访观察。

    作者:高鸣;胡爱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