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环乳晕切口在乳腺纤维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吕发凯

关键词:环乳晕切口, 乳腺纤维瘤, 手术治疗,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环乳晕切口在乳腺纤维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2月-2013年1月收治乳腺纤维瘤患者90例,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采用放射状切口,试验组采用环乳晕切口。术后随访1年以上,对比两组在切口愈合情况、复发率、美观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两组切口愈合情况、复发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对乳房美观满意度明显较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纤维瘤手术中采用环乳晕切口可取得满意的美观效果,且不影响切口愈合,不增加复发,今后可将其推广应用。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综合治疗颈椎病108例报告

    目的:探讨中医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颈椎病患者108例,使用中医综合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愈76例(70.4%),显效18例(16.7%),有效11例(10.2%),无效3例(2.7%),总有效率97.3%。结论:颈椎病并非单一的治疗方法,必需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使治愈率提高,病程缩短,复发率减少。

    作者:麦合木提·阿木提;张起辉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曲美他嗪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2013年收治缺血性心肌病老年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所有患者均先采用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曲美他嗪治疗。结果:两组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显效22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有效率86.96%。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16例,无效11例,有效率76.09%。结论:在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曲美他嗪以进一步改善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的效果较为显著,对患者病情的改善疗效肯定。

    作者:谢德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颈内静脉置管126例并发症分析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发病率。方法:对本院ICU 2012年1月-2013年3月所做的126例颈内静脉置管采取回顾性研究,总结血肿、气胸及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病率。结果:置管中发生血肿3例(2.38%),误穿动脉12例(9.5%),气胸2例(1.59%)。置管后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者2例,导管意外脱落1例次。结论:经皮颈内静脉置管的并发症较少,在临床治疗,特别是重症患者的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彭晖;张倩;吴贤林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健康宣教对精神科患者返院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工作对精神科患者入院治疗康复出院后返院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入院并于当年康复出院、住院期间接受系统健康宣教工作的患者79例,作为健康宣教干预组,进行连续3年随访记录其复发返院情况;另外选择2006年入院并于当年康复出院、住院期间未接受过系统健康宣教工作的患者87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与干预组经3年随访复发返院情况。结果:经3年随访,干预组第1~3年的返院率分别为7.59%、24.05%、43.04%;对照组第1~3年的返院率分别为28.74%、48.28%、66.67%。干预组与对照组对应随访年限内返院率比较的χ2检验结果分别为12.28、10.46、9.30(P<0.05)。结论:健康宣教干预组3年随访期间返院率明显低于未接受过系统健康宣教的对照组,提示健康宣教工作有助于精神科住院患者的康复和降低出院患者的返院率。

    作者:贾建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加强血站与医院联系不断提高输血服务质量的研究

    目的: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研究迫切需要相关领域的新发展,尤其是作为当今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的输血领域,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和漏洞,这就需要广大医学工作者开拓新思路,逐渐加强血站与医院之间的联系,不断提高输血服务质量,造福当今医疗事业。

    作者:陆建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硫酸镁与孟鲁司特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儿支气管哮喘应用硫酸镁与孟鲁司特联合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支气管哮喘患儿142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1例,给予对照组硫酸镁治疗,给予研究组硫酸镁与孟鲁司特联合疗法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干咳、过敏性鼻炎、呼吸困难、心功能衰竭以及面部浮肿等常见临床表现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晕、呕吐、便秘和皮疹及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哮喘应用硫酸镁与孟鲁司特联合疗法的临床疗效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风英;吴倩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联合用药治疗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治疗胃溃疡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胃溃疡Hp感染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胶体果胶铋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观察组给予阿莫西林、埃索美拉唑、胶体果胶铋和左氧氟沙星。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Hp阳性率和胃溃疡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38/40),显效25例,有效13例;对照组总有效率70%,显效10例,有效18例,两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Hp阳性率分别为2.5%、15%,胃溃疡的复发率分别为10%、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阿莫西林、埃索美拉唑、胶体果胶铋及左氧氟沙星能有效清除Hp,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胃溃疡的复发率。

    作者:闫永丽;张国洲;许克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社区糖尿病防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目的:探讨社区构建和实施糖尿病防治模式,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社区构建糖尿病监控和健康教育系统,并在社区选取1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控制不佳80例,控制良好80例,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和随访。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糖尿病知识的了解程度、治疗达标率。结果:干预后两组糖尿病知识了解程度及自我管理能力,均有显著增强,且两组治疗达标率均有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构建社区糖尿病防治模式中加入糖尿病监控和健康教育系统,能有效规范社区糖尿病模式,提高防治水平,加强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程度,改善治疗达标率,从而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钱文彬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老年偏头痛性眩晕的效果

    目的:对比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老年偏头痛性眩晕(MV)的治疗效果。方法:2011年10月-2013年3月收治MV 患者78例,随机分为3组,养血清脑组给予养血清脑颗粒4 g,3次/日。氟桂利嗪组给予氟桂利嗪5~10 mg,1次/晚。倍他司汀组给予倍他司汀4~8 mg/次,2~4次/日。治疗12周,观察头痛、眩晕指标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3组眩晕指标均显著改善。养血清脑颗粒对MV患者头痛指标的影响优于倍他司汀,对头痛时间、程度的影响优于氟桂利嗪,对眩晕频率的影响与氟桂利嗪相当,对眩晕时间的影响与倍他司汀、氟桂利嗪相当,对眩晕强度的作用优于氟桂利嗪。治疗后,3组间眩晕残障量表(DHI)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养血清脑颗粒对DHI分项情绪评分的改善作用优于倍他司汀和氟桂利嗪。养血清脑组不良反应轻,耐受性良好。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老年MV安全、有效。

    作者:周华祥;陈春富;许亮;王维;王国卿;曹玉玲;阎志慧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四平市2014年上半年孕产妇死亡监测分析报告

    目的:对每例死亡孕产妇病例进行了认真评审、分析,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四平市孕产妇死亡病例,明确根本死因,提出干预措施。结果:孕产妇死亡4例,死亡率62.06/10万。结论:采取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李睿;田雪;安璐璐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纤支镜治疗支气管扩张并感染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支气管镜下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5月-2013年7月收治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祛痰、补液、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纤支镜下局部灌洗。2周1个疗程,观察两组抗生素用药时间、临床症状及血清CRP(C-反应蛋白)值。结果:观察组痊愈率(13/40)和总有效率(37/40)均高于对照组(9/40)和(27/4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生素用药天数(10.35±4.56)天明显少于对照组(17.30±5.10)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CRP值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纤支镜治疗支气管扩张并感染能够有效缩短抗生素疗程,减轻患者炎性反应,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马孝忠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CT检查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例临床疑似阑尾炎患者的术前CT对照术后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4例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其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8例,阑尾坏疽伴穿孔2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4例。8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中,仅有2例CT显示不清,CT诊断率75%;2例阑尾坏疽伴穿孔CT检查均有异常;4例单纯性阑尾炎CT检查发现2例阑尾增粗,CT的诊断率50%。结论:CT能显示阑尾本身、周围组织改变及合并症,可显著提高急性阑尾炎的术前诊断准确率。

    作者:王庆荣;汪海滔;王禹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外科手术感染原因及处理的探讨

    目的:讨论外科手术感染的处理。方法:2013年6月-11月收治手术感染患者40例,分析手术感染原因,探讨其处理和预防。结果: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与手术性质、手术种类、抗生素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与年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呈正相关。结论:重视手术感染问题,有效处理能够预防手术感染。

    作者:程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晚期妊娠羊水过少的诊治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晚期妊娠羊水过少采取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晚期妊娠羊水过少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加入硫酸镁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羊水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胎儿脐动脉血流S/D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妊娠羊水过少采取B超进行诊断,同时静脉常规补液,再加硫酸镁治疗,可以使羊水量增多。

    作者:段爱多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不同因素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因素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24例,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73例,克氏针加外固定架2例,T形钢板48例,克氏钉1例。所有患者随访6~48个月,应用Cooney腕关节评分及影像学评分手段评价手术疗效,并对影响术后预后的不同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 Logistic 分析。结果:Cooney 腕关节评分优100例,良23例,可1例,优良率99.19%;影像学评分中优72例,良44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93.55%。Cooney腕关节评分经单因素及Logistic分析认为骨折分型与骨折复位为显著影响因素(P<0.05)。Batra影像学评分经单因素及Logistic分析认为年龄为显著影响因素(P<0.05)。结论:骨折分型可对术后腕功能活动产生影响,年龄是术后预后影像学评分的影响因素。

    作者:邓吉长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乌海市海勃湾区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口腔疾病调查与分析

    目的:调查糖尿病患者人群中的各种口腔疾病的患病率,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降低患病率。方法:调查3年来就诊的30~76岁糖尿病患者104例,进行口腔疾病的各种分类,采用国际通行的调查方法。结果:在104例中,龋齿患者18例(17.31%),牙周炎患者24例(23.08%),牙龈炎患者12例(11.54%),牙列缺损患者43例(41.35%),牙列缺失患者7例(6.73%)。结论:糖尿病患者口腔卫生及口腔组织健康情况相对较差,应着重加强口腔卫生以及口腔健康的宣传工作。

    作者:郑雪玲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避免和减少护理差错的措施

    护理差错是指在护理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因责任心不强,违反操作规程或技术问题等原因造成工作失误,但是经过纠正未给患者造成严重后果或未造成任何后果的医疗纠纷。在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当今,重提如何避免或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很有必要。

    作者:杨昌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利多卡因表面麻醉与静脉用药预防气管插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应用利多卡因预防气管插管反应的有效性实用性。方法:选择 ASAⅠ~Ⅱ级患者45例,年龄18~60岁,随机分为3组,A组无表面麻醉、无静脉注射利多卡因,B组2%利多卡因3 ml咽喉部气管内表面麻醉,C组2%利多卡因1 mg/kg静脉注射。记录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前(即准备行气管插管时)以及气管插管后1min血压、心率的变化以及呛咳反应的情况。结果:3组患者气管插管前SBP、DBP、HR均明显下降(P<0.001),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气管插管后1 min较麻醉诱导前及气管插管前SBP、DBP、HR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气管插管时出现呛咳反应8例。B组患者气管插管后1分钟较气管插管前SBP、DBP、HR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较诱导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时出现呛咳反应2例。C组患者气管插管反应不大,气管插管后1 min较气管插管前SBP、DBP、HR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时没有出现呛咳反应。结论:利多卡因静脉注射与表面麻醉均能预防气管插管反应,但静脉注射较表面麻醉更能有效预防气管插管反应,且给药方便实用性强。

    作者:程慧;彭云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濮阳地区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状况分析

    目的:分析本地区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方法:采用酸性罗氏培养法对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标本进行抗结核药物耐药分析。结果:412例结核培养阳性标本中,158例耐药,总耐药率38.35%(158/412)。单耐药108例,单耐药率26.21%(108/412),以耐链霉素(SM/S)多10.92%(45/412),158例耐药标本中至少耐异烟肼(INH/H)、利福平(RFP/R)两种药的有20例,耐多药率4.85%(20/412)。结论:本地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状况值得重视,应进一步加强结核病患者的归口管理,推行全程化疗督导。

    作者:朱琳;冯宗欣;刘焕春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研究评价抗CCP抗体检测在RA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38例血清标本抗CCP抗体以及 RFIg-A、RFIg-G、RFIg-M。结果:抗 CCP 抗体特异性高达94.8%,敏感性94.5%;RF 敏感性97.2%,特异性71.6%。结论: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特异性很高,联合RF的检测能明显提高RA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李玉梅;高翔;邱迟娥;宗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