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分析

吴艳

关键词:儿童, 过敏性紫癜,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以本院实际诊治的病例为参考依据,分析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发病诱因、病程进展、临床表现,从而增加对该病的认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对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0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该病的诱因、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数据以及治疗结果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该病好发于3~12岁儿童,尤其7~12岁居多;冬春季发病占全年的78%;患儿常以皮肤紫癜,且有一定比例的患儿合并有肾脏损伤。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多为学龄期儿童,且集中在冬春季发病,常为感染所致,且患者可能存在消化道症状,因此,对于该病的诊治需做好提前防治,尤其是早期合理规范的诊断与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胆道梗阻的特点及治疗

    目的:研究老年胆道梗阻性疾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1995年5月-2010年5月收治>65岁胆道梗阻患者100例,对老年胆道梗阻的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研究分析。结果:3例良性梗阻和6例恶性梗阻死于术后并发症或者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导致老年胆道梗阻的成因比较复杂,而且病情发展速度,要加大治疗的手术强度,并做好充足的预防感染准备。

    作者:廖重五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超声诊断在产科的临床应用

    目的:比较探讨二维(2D)与四维(4D)超声在产科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超声检查的孕产妇2948例,分别采用2D与4D超声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胎儿畸形的检出率。结果:2D组检出唇腭裂25例,92.6%(25/27);神经系统畸形13例,81.3%(13/16);四肢畸形9例,56.3%(9/16);心脏异常9例,60.0%(9/15);腹裂8例,80%(8/10);胸、腹水7例,87.5%(7/8);淋巴囊肿6例,75%(6/8)。4D 组检出唇腭裂26例,96.3%(26/27);神经系统畸形16例,100%(16/16);四肢畸形14例,87.5%(14/16);心脏异常14例,93.3%(14/15);腹裂10例,100%(10/10);胸、腹水8例,100%(8/8);淋巴囊肿8例,100%(8/8)。其中4D组四肢畸形和心脏异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2D 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2D 超声相比,4D 超声对胎儿畸形的诊断率更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加以推广。

    作者:张晓林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亚临床甲减的早期干预在妊娠期妇女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减的早期干预在妊娠期妇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亚临床甲减妊娠期妇女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随机分成早期干预组和非干预组,探讨早期干预在亚临床甲减妊娠期妇女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干预组孕妇妊高征、剖宫产、羊水过多、早产、巨大胎儿、胎儿畸形、呼吸窘迫、死胎死产的发生率分别为9.80%、78.43%、9.80%、15.69%、7.84%、9.80%、5.88%、1.96%,与非干预组的39.21%、92.1%、35.29%、52.94%、25.49%、27.45%、19.61%、11.76%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干预能显著改善亚临床甲减妊娠期妇女甲状腺功能,同时改善妊娠孕妇和胎儿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郑靖洁;彭碧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征稿通知

    作者:《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社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中医及西医分别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中医及西医分别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平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中医组应用热毒宁治疗,西医组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观察两组退热时间、疱疹及口腔溃疡消退时间等指标,比较2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中医组退热时间明显优于西医组(P<0.05);西医组疱疹及口腔溃疡消退时间明显优于中医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和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手足口病各有优点,两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

    作者:林梅;李子雄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Sysmex XT-2000i血细胞分析仪两种进样模式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评估Sysmex XT-2000i血细胞分析仪两种进样模式(手动进样、自动进样)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评价两种进样模式本底计数、携带污染率和批内精密度符合要求得基础上,选取5份新鲜全血在两种进样模式下进行检测,以手动进样模式检测结果为参考,将两种进样模式的WBC、RBC、Hb、Hct、MCV、Plt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进样模式WBC、RBC、Hb、Hct、MCV、PLT的相对偏差和相关性均在允许范围内。结论:Sysmex XT-2000i血细胞分析仪两种进样模式检测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作者:王锐;孟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鲑降钙素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鲑降钙素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脊柱压缩骨折老年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围手术期加用鲑降钙素治疗。比较两组的住院费用、术后下地时间和骨密度差异,术后采用JOA评分系统评价脊柱功能,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住院费用、术后下地时间和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骨密度(0.798±0.110) g/cm3,对照组(0.756±0.112) g/cm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例出现消化道反应,发生率4.3%,经对症治疗后缓解,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压缩性骨折采用鲑降钙素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可提高骨密度,降低再发骨折的风险,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袁俊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硫酸镁在妊高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对硫酸镁在妊高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妊高症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硫酸镁进行静脉滴注,对比治疗前后症状以及血压改变。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在收缩压、舒张压以及蛋白尿方面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例发生产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5.00%。结论:对于妊高症采用硫酸镁进行治疗,临床疗效理想,能使血压得到有效降低,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发生抽搐以及脑血管意外概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秦明妮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重庆市沙坪坝区慢性病健康管理工作现状

    慢性病在我国目前已经成为居民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本文就本辖区内慢性病健康管理工作现状做一简单报告,期望对未来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张民;刘虹宏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卵巢囊腺瘤的CT与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卵巢囊腺瘤的CT及临床表现,探讨卵巢囊腺瘤的CT诊断。方法: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卵巢囊腺瘤患者15例,对其临床及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卵巢囊腺瘤中浆液性9例,黏液性6例。术前CT检查12例作出了正确诊断,3例误诊。结论:卵巢囊腺瘤分为浆液性与黏液性,CT对卵巢囊腺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丁玉瑛;辛艳民;郭英瑜;何晖;王锐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还原型谷光苷肽在消化道肿瘤晚期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光苷肽在消化道肿瘤晚期的临床应用。方法:2011年2月-2012年2月收治消化道肿瘤晚期接受化疗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在化疗同时给予肌苷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化疗同时给予还原型谷光苷肽治疗,连续用药14天,观察两组体温、消化道症状、口腔及脱发症状。结果:观察组白细胞、恶心、呕吐、肝功能不良反应程度及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道肿瘤晚期的患者应用还原型谷光苷肽,可有效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提高生存期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顺利完成化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徐庆锋;王鸿君;王兆坚;金増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基础护理的改进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和分析

    本文回顾总结了基础护理的改进和创新,丰富及完善护理理论,推动基础护理的发展,提高护理管理水平,以减少杜绝医疗差错事故,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改进方法有变铺床法为套床法、查对方法的改进、沟通方法的改进、健康教育的改进以及配送中心的成立等。

    作者:王素春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不同肺动脉分支水平肺动脉内栓子的显示率及其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不同肺动脉分支水平肺动脉内栓子的显示率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将收治的40例肺栓塞患者的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图像分别重建为0.75 mm、1.5 mm、3.0 mm和5.0 mm层厚,记录显示清楚的各分支水平的肺动脉内有无内栓子,比较四组图像对肺动脉分支和动脉内栓子的显示情况。结果:0.75 mm 和1.5 mm 层厚在各水平肺动脉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 mm 厚层优于5.0 mm 和3.0 mm(P<0.05)。血栓显示方面,0.75 mm 和1.5 mm 厚层在亚段以上肺动脉栓子的显示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 mm 与5.0 mm 层厚显示叶、段、亚段肺动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 mm 层厚的亚段肺动脉栓塞血管显示率显著优于3.0 mm(P<0.05)。结论:重建1.5 mm 层厚图像在显示周围肺动脉和亚段以上肺动脉内栓子方面具有良好的诊断作用,具有重要的诊断和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芙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脱细胞基质肛瘘填塞术治疗高位肛瘘100例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脱细胞基质肛瘘堵塞术治疗高位肛瘘的观察与护理。方法:2012年8月-2013年12月收治高位肛瘘患者100例,采用脱细胞基质肛瘘堵塞术治疗。常规组50例,予以常规临床护理;综合组50例,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等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综合组术后伤口疼痛程度、创口愈合时间、患者满意度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脱细胞基质肛瘘堵塞术治疗高位肛瘘具有较理想的临床疗效,而科学的、合理的综合护理干预则是全面保障临床治疗效果的重要前提。

    作者:冯培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肝炎后肝硬化1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肝炎后肝硬化的中西医结合疗效。方法:对18例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组(A组)和单纯西医治疗的对照组(B组)进行比较。结果:A组10例患儿中,痊愈9例,死亡1例,化验肝功能正常6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3例;B组8例患儿中,死亡3例,其他5例没有痊愈。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用西药治疗疗效高、死亡率低。

    作者:王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甲状腺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甲状腺手术患者57例,回顾性分析其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顺利接受治疗,康复出院。结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对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红梅;吴延香;金美玲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幼儿急疹并发多器官损伤6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幼儿急疹及其并发多器官损伤的临床分析。方法:2013年1-6月收治幼儿急疹患儿6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68例明确诊断的患儿仅表现发热及皮疹4例;除发热和皮疹外,全部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代谢性酸中毒;部分患儿可并发热性惊厥、心肌受累、肝功能损伤、呼吸道受累中的1种并发症,部分患儿可并发≥2种并发症。结论:幼儿急疹患儿临床上除了表现为发热及皮疹外,还有可能并发多器官的损伤,这些均需引起儿科医师的重视。

    作者:董海英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3种不同的方法治疗会阴水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寻找快速有效治疗会阴水肿的佳治疗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单盲法将120例会阴水肿产妇随机分成3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50%的硫酸镁湿热敷与微波理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使用50%的硫酸镁湿热敷或单纯使用微波理疗治疗会阴水肿,观察3组水肿消退的时间。结果:观察组与2个对照组比较,水肿消退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50%的硫酸镁湿热敷与微波理疗同时作用于会阴水肿的治疗护理方法具有水肿消退快、疗效好、时间短的优点。

    作者:谭祈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助产士有效沟通对阴道分娩软产道裂伤的影响

    目的:探讨助产士有效沟通对阴道分娩软产道裂伤的影响。方法:2013年1月-12月收治初产妇2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试验组实行助产士有效沟通,对照组单纯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产妇阴道裂伤情况、产妇分娩期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产妇害怕焦虑,紧张情绪明显减轻,努力配合情况明显提高,软产道裂伤发生程度明显降低,产妇满意度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士有效沟通能够减少软产道裂伤,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马瑞霞;赵新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关节及肌腱周围软组织肿块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关节及肌腱周围肿块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关节及肌腱周围肿块患者76例,回顾性分析其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检测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结果,分析其声像图特征及发生部位。结果:超声诊断关节及肌腱周围软组织肿块病变76例,其中腱鞘囊肿18例(25.28%),关节囊积液18例(25.28%),腘窝囊肿24例(31.58%),滑囊炎14例(18.42%),腱鞘巨细胞瘤1例(1.31%),腹壁外韧带样纤维瘤1例(1.31%)。结论:高频超声作为一种无创、快速、便于重复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应用诊断价值高,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多方位扫查的特点,能很好地显示病变的范围及特征,并可较好地区分出脂肪组织、肌肉组织及积液、血肿、血栓等,为判断肿块的组织学来源提供了准确的诊断依据。

    作者:江艳丽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