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利芳

关键词:轮状病毒肠炎, 小儿, 热毒宁注射液
摘要: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6月-2014年3月收治轮状病毒肠炎患儿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及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静滴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退热时间及止泻时间亦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可以缩短腹泻时间并及早退热,疗效肯定。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探究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在社区进行康复的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脑卒中患者92例,经过患者同意后对其进行调查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在接受护理干预前、接受护理干预30 d左右、接受护理干预90 d左右以及接受护理干预180 d左右进行检查,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在进行护理前,对照组与观察组在病情方面并无较大差别,在进行护理后,观察组在进行护理干预后的30 d、90 d以及180 d进行的治疗情况评定上均优于对照组,且差距越来越大。结论: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实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

    作者:邹芳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封闭加针刀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局部封闭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刀配合局部封闭,对照组仅采用针刀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3.33%,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治愈率53.33%,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针刀配合局部封闭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李文光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慢性根尖周炎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总结特殊人群慢性反复性根尖周炎治疗方法。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特殊人群慢性根尖周炎患者112例,采用根管内封碘仿或空管糊剂治疗。结果:治疗后2周,102例患者自觉症状消失,患牙能行使咀嚼功能,X线片示患牙根尖阴影区减小或消失。5例无效拔除。结论:全身因素对慢性根尖周炎病情变化有很大影响,碘仿及空管糊剂对慢性根尖周炎有一定疗效。

    作者:邓淑娟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患者并发卵巢囊肿16例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患者并发卵巢囊肿的情况。方法:52例患者采用枸橼酸他莫昔芬10 mg,2次/d,治疗12个月,定期盆腔B超复查。结果:卵巢囊肿总发病率30.77%。大囊肿(9 cm×8 cm×6 cm)发生于绝经前患者,小囊肿(2.6 cm×2 cm×2 cm)发生于绝经后患者。结论:他莫昔芬对绝经前及围绝经期女性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明显,而对绝经后女性的影响较小。

    作者:王思平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反流性食管炎患儿60例,采用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加用多潘立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周,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观察组胃镜检查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留栓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鼻饲管置管及固定方法在临床中应用与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留置胃管及改良固定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2年1-12月收治留置胃管患者195例,进行常规操作及护理作为传统组;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留置胃管患者333例,采用改良棉线固定方法和心理行为干预作为改良组,对比两组重复插管率、脱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改良组胃管意外脱管率、重复插管率明显少于传统组。结论:对留置胃管患者加强心理行为干预、棉线固定胃管则发生脱管数明显少于胶布固定者,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迎芬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685例60岁以上老年人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685例>60岁老年人的体重指数、血脂、血糖、肝功能及肾功能水平,指导老年人合理膳食、合理用药,为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方法:2013年健康体检的>60岁老年人685例,检测其身高、体重、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GLU)、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素(UREA)及肌酐(CRE)的水平。结果:685例体检人群中,不同性别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TC、TG、HDL-C、LDL-C、GLU、ALT、UREA、CRE异常分别为44.38%、29.34%、40.00%、34.74%、4.67%、23.50%、4.09%、28.32%、5.40%。不同性别体重指数(BMI)、TC、TG、CRE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LDL-C、GLU、ALT、URE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指标检测均值BMI、TC、TG、LDL-C、CR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GLU、ALT、URE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60岁老年人群TC、TG、HDL-C、GLU、UREA异常率较高,BMI、TC、TG、CRE异常率及检测均值男女间存在差异,应引起重视,建议对老年人定期检查并从合理膳食及运动等方面开展健康教育。

    作者:陈亚娟;于沛涛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重症肺炎患者血清HMGB1检测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血清中HMGB1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5例健康对照者、55例普通肺炎患者和40例重症肺炎患者的血清HMGB1水平及血清C-反应蛋白、血液白细胞计数;分析血清HMGB1水平与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等与肺炎的关系。结果:重症肺炎、普通肺炎患者血清中HMGB1、CRP、WBC水平均显著性高于健康对照组;重症肺炎患者血清HMGB1水平(17.2±11.66)ng/mL显著性高于普通肺炎患者(6.78±3.53)ng/mL,P<0.01;重症肺炎患者治疗后HMGB1水平(7.17±4.02)ng/mL显著低于治疗前(17.2±11.66)ng/mL,P<0.01。结论:肺炎患者血清HMGB1水平明显升高,血清HMGB1水平测定可作为评价肺炎病变和炎性反应程度的有效指标。

    作者:俞蕾;孙伟峰;刘洁;陈国千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路径式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路径式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58名护理实习生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名采取传统带教,观察组29名采取临床路径式教学,对两组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分别为(92.6±2.8)分和(94.6±3.2)分,对照组的两项成绩分别为(84.2±2.4)分和(86.4±3.0)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本次教学的满意度100%,对照组的满意度79.3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式教学法提高了教学质量,值得进一步借鉴推广。

    作者:杨光会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长春市宽城区兴业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长春市宽城区兴业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用药情况。方法:资料来源于“686”项目,采用EXCEL提取重性精神疾病信息管理系统中的相关数据,运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8例重性精神疾病病例中,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111例(66.1%),不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57例(33.9%)。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111例中,使用抗精神病药前3位分别是利培酮21例(18.9%)、氯氮平17例(15.3%)、奥氮平15例(13.5%);接受单一抗精神病药治疗105例(94.6%),同时使用2种抗精神病药6例(5.4%);单一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74例SDSS总评分为(9.57±3.39)分,单一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31例SDSS总评分为(13.84±4.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仍不足;利培酮、氯氮平、奥氮平(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是治疗重性精神疾病的主要品种;奋乃静、氯丙嗪、舒必利等典型抗精神病药使用相对较少;单一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的社会功能明显好于单一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

    作者:丁秀君;段洪斌;曹禹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室满意度调查分析及对策

    目的:了解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满意度,有效促进各个科室间的内部沟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方法: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每月由专人对本院20个临床科室的工作人员做满意度调查,并对调查结果整理分析。结果:临床科室工作人员对供应室服务态度的满意度95.3%,对回收下放情况满意度95%,对有关业务的满意度96.5%,对无菌物品质量满意度98%。结论:通过专项满意度调查,有效增进了和各个临床科室间的沟通与了解。消毒供应中心转变服务理念,优化完善各项服务模式,满足了各个临床科室的要求,服务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作者:王芳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盆底重建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高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护理经验。方法:21例患者全部应用Prolift盆底悬吊系统行全盆底悬吊术,合并阴道膨出者部分采用阴道修补术,合并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采用改良后的TVT-O方法行尿道中断无张力悬吊。结果:33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均于术后2~5 d拔出尿管。术后随访结果表明,预后良好。结论:盆底重建术围手术期给予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使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患者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

    作者:郭鑫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静脉留置针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静脉留置针的价值。方法:收治需进行无痛人流术的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80例和对照组120例。观察组应用静脉留置针穿刺静脉,对照组应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针穿刺静脉。比较两组穿刺部位针头有无脱出或移位、局部有无肿胀或疼痛、药液有无渗漏等情况发生及再次穿刺情况。结果:观察组均顺利完成了手术,发生液体外渗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针头脱出、局部肿胀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再次穿刺率为零。结论:与一次性输液针相比,静脉留置针避免了让患者反复穿刺,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血管损伤,减少了护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值得在无痛人流术中推广使用。

    作者:邱梅霞;穆娟;张宏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加强血站检验科预防医源性感染的管理与措施

    在血站,检验科对于预防医源感染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加强血站检验科预防医源性感染的管理与措施。

    作者:相恒泉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粘连性肠梗阻60例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时机与方法。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0例,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48例患者进行了肠切除吻合手术与开腹粘连松解手术,1年内复发6例。粘连松解肠排列手术12例,无复发现象,1例患者发生术后肠瘘。结论:肠切除吻合术与开腹粘连松解术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主要方式,肠排列术具有较低的复发率。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操作简单,需要注重适应证与禁忌证。上述3种治疗方法均值得推广与运用。

    作者:卢开成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冠心病综合性社区康复治疗对预后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社区康复治疗措施对预后的影响及意义。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冠心病患者76例,依据临床处治措施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措施,观察组采用综合性社区康复治疗,比较两组实施前后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在血压值、临床症状改善率、CI值、汉密顿评分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综合性社区康复治疗有利于患者症状改善和心功能康复,对预后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欧阳涛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女性经前期乳痛症5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女性经前期乳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12月收治经前期乳痛症患者50例,运用穴位埋线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50例患者中,临床治愈40例,显效与有效共8例,无效2例。结论: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女性经前期乳痛症疗效显著且后遗效应强大,此种方法简便、可行、价廉、效佳,具有进一步临床研究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文;赵绛波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小儿轮状病毒腹泻心肌酶谱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临床上用于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的初步筛查及诊断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腹泻患儿200例,对他们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查后将出现轮状病毒抗原阳性的112例患儿列为观察组;另外88例轮状病毒抗原阴性的患儿列为对照组,抽取所有患儿的血液样本,使用分析测定仪进行心肌酶谱5项检测。结果:观察组中出现心肌酶谱异常80例,发生率71.43%,心肌酶谱5项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且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数据都处于正常水平。结论:心肌酶谱与轮状病毒腹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使用可以及早发现幼儿的心肌损害,为病情的控制和后续的治疗提供必要的参考和数据,对确保患儿的生命健康安全至关重要,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章蔚维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高频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乳腺癌患者6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超声表现为不均匀低回声实性占位、细点状钙化、血流丰富。高频超声诊断乳腺癌与病理符合率88.9%。结论:高频超声检查无创又简单方便,对乳腺癌检出率和诊断率有一定价值。

    作者:祁艳征;邢方 刊期: 2014年第31期

  • 中医“腑以通为用”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腑以通为用”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采取中医“腑以通为用”的治疗原理,根据病症发作情况不同,以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向为前提,帮助患者解除生命危机,恢复正常生活状态。结果:中医治疗的综合性方案,让患者病死率减少了11.7%。结论:“腑以通为用”的治疗原理,起到了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清热解毒、通里攻下的治疗效果,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取得了显著疗效。

    作者:唐玲玲;孙敏娴;嵇征鸿 刊期: 2014年第31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