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加强麻醉药品管理的几点做法

王璐;裴保香

关键词:麻醉药品, 身体依赖性, 危害社会, 人工冬眠, 连续使用, 麻醉前, 瘾癖, 临床, 剧痛, 管理, 给药, 毒性
摘要: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临床上主要用于因各种剧痛、人工冬眠及麻醉前给药.该类药品本身亦是毒性药品,如果使用不当,失之管理就会发生流弊,危害社会.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相关文献
  • 醋酸曲安奈德鼻喷剂长期应用对鼻粘膜影响动物实验

    目的:观察醋酸曲安奈德鼻喷剂长期应用对鼻粘膜和鼻纤毛有元损害作用.方法:杂种狗,高剂量组4只;低剂量组4只;对照组4只,鼻腔给药:0.64%醋酸曲安奈德鼻喷剂组每日一次,每次2个鼻孔各喷药1次(880ug);0.14%醋酸曲安奈德鼻喷剂每日一次,每次2个鼻孔各喷药1次(220ug,);0.9%生理盐水组每日一次,每次2个鼻孔各喷100ul.用药前后观察鼻腔粘膜,血常规,用药后,光镜和电镜观察鼻粘膜.结果:用药后,鼻粘膜三组间无差异,血常规无差异,光镜电镜未见鼻粘膜病损.结论:醋酸曲安奈德鼻喷剂长期应用对鼻粘膜无毒害作用.

    作者:翟所强;曹菊阳;孙建和;杨伟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浅谈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在我院中心摆药室应用的现状与前景

    当历史的脚步带着人类匆匆走向未来的时候,我们在不经意间募然发觉,计算机的应用正以惊人的速度深入到各个领域,网络也早已无可辩驳地成为21世纪热门的话题.

    作者:郭蔚;黄雨;陶文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β-受体阻断剂在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

    青光眼是具有病理性高眼压或正常眼压合并视乳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害及青光眼视野改变的一种严重的不可逆致盲眼病.据1987年全国盲目和低视力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青光眼盲人占盲人总数的8.8%,为第四位致盲眼病[1].

    作者:宦定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1112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了解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药品种类、损害部位、发生时间及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995年1月-2000年12月发生的1112例ADR进行分析.结果:ADR涉及药品种类多,损害部位范围广,ADR发生与年龄、性别有关.结论:实行ADR监测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和培红;周践;郭代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2001年《药物与临床》编委会名单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的研究

    目的:建立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快速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将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系列稀释后用灵敏度为0.5Eu/ml的鲎试剂试验.结果: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经稀释(1→150)后,对灵敏度为0.5Eu/ml的鲎试剂检查细菌内毒素无干扰.结论: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可用鲎试剂检查细菌内毒素.

    作者:王晓蕾;吕晓川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细菌生物被膜相关感染的治疗进展

    细菌生物被膜(Bacterial biofilm,BBF)是细菌为适应自然环境、有利于生存而特有的生命现象.由于生物被膜相关感染疾病的治疗非常棘手,本文综述了细菌生物被膜相关感染的治疗研究进展,包括有效药物的联合应用、单克隆抗体的研制、酶学调控、基因调控、新型生物医学材料的研制等.

    作者:裴斐;王睿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螺旋藻在医疗中的作用

    螺旋藻集中了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由于工业污染,导致汞,铅、镉和砷等重金属大量流入环境,长时间食用被重金属污染的食物,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作者:王华琼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心外科术后用甲氰咪胍预防应激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心外科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应用甲氰咪呱预防应激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甲氰咪胍预防应激性溃疡的34例患者,元一例发生应激性溃疡.结论:心外科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预防应激性溃疡单一使用甲氰咪胍可获得显著效果.

    作者:王艳红;谭次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抗高血压药临床应用的调查分析

    高血压是当代危害人类健康常见、严重的疾病之一.近年来,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发展迅速,新的降压药不断问世,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确能控制血压并减少心、脑、肾(包括心力衰竭、猝死、心肌梗塞)等合并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延长寿命.

    作者:郭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非甾体类抗炎药消化道毒副作用临床分析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是临床上退热、消炎、止痛和抗风湿常用药.该药种类繁多,适应征广,毒副作用大,易引起消化道、肝、肾、及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现在将我院620例服用NSAIDs的患者中出现的上消化道不良反应综合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黄晓舞;黄次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单次静滴埃本膦酸钠注射液耐受性试验

    目的: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中评价单剂静滴埃本膦酸钠注射液的安全性、耐受性.方法:根据新药临床试验指导原则设计试验方案,并获得解放军总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按照赫尔辛基宣言和GCP指导原则,试验前由研究人员向受试者解释研究性质、目的、风险及其权益,受试者须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选择18~50岁健康成人.经体检及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方可入选.用区组随机化设计方法,按随机表将36名受试者随机分配至1mg、2mg、3mg、4mg、5mg和6mg剂量组,每组6名受试者,男女各半.观察指标为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结果:单剂静滴埃本膦酸钠注射液1~6mg,志愿者体温、脉搏、呼吸频率、血压、心电图、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各项指标测定值均在正常范围内,仅见血磷降低、发热、出汗、骨痛肌痛、血钙降低等与药物可能有关的一过性轻微不良反应.该不良反应于给药后1~2周内恢复正常.结论:36名健康受试者单次静滴埃本膦酸钠注射液大剂量至6mg比较安全、耐受性较好.

    作者:王睿;方翼;王中孝;薛俊峰;王雅芹;朱曼;陈蕾;王培兰;张歆刚;李新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军卫1号网络管理系统在我院中药房药品管理与计价工作中的应用体会

    本文介绍了军卫1号网络管理系统在我院中药房药品管理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该系统的应用提高了药品划价的准确率,核算统计快速准确,查询方便.使我院药品管理步入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作者:杨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展望生物新技术在未来药学领域中的应用

    正是得益于生物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给医药科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尤其是举世瞩目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后续的研究不仅在阐述生命活动、遗传学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对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药物的研发将产生重大影响.

    作者:曹瑞山;王东晓;刘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现代冠心病治疗方式的合理选择

    现代冠心病治疗的三条主线--药物治疗、介人性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每一具体病例而言,在决定治疗主线以前,应先行冠状动脉造影,然后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来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胡大一;李瑞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伊贝沙坦(国产)与缬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疗效观察--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通过伊贝沙坦(南京京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与缬沙坦(北京诺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对比研究来评论伊贝沙坦(国产)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3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被随机、双盲分为两组,经口服安慰剂2周后,分别每日口服1次伊贝沙坦75~150mg(A组)或缬沙坦80~160mg(B组),治疗4周,观察用药前后坐位血压、心率变化,对比用药前后实验室检查,记录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伊贝沙坦组舒张压降低13.3±8.7mmHg,缬沙坦组舒张压降低16.5±9.3mmHg.总有效率A组为76.0%,B组为84.0%.在药物的初始剂量下即能达到有效血压控制的患者数A组为72.0%,B组为68.0%.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为11.54%,B组为14.81%.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压下降有显著差异(P<0.01),心率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降压幅度与总有效率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口服伊贝沙坦75~150mg,每日1次,对轻、中度高血压病降压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史军;刘国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生物粘附制剂的进展

    生物粘附制剂(bioadhesive preparation)是一类以水凝胶聚合物制成的,通过生物粘附作用(biaodhesion)长时间粘附于粘膜而发挥治疗效果的药物制剂.

    作者:马凤彩;刘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浅谈加强麻醉药品管理的几点做法

    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临床上主要用于因各种剧痛、人工冬眠及麻醉前给药.该类药品本身亦是毒性药品,如果使用不当,失之管理就会发生流弊,危害社会.

    作者:王璐;裴保香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重组链激酶加速溶栓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目的:评价国产重组链激酶(r-SK)加速溶栓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34例AMI患者,采用静脉滴注r-SK,30分钟滴注150万单位,用r-SK前不使用激素.结果:梗塞相关血管再通率为73.53%(25/34),5周病死率为5.88%(2/34);过敏反应为8.82%(3/34),低血压发生率为2.94%(1/34),未出现严重出血及并发症.结论:国产r-SK加速溶栓法治疗AMI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计达;沈洪;孟庆义;陈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阿斯咪唑引起的变态反应

    阿斯咪唑(息斯敏·西安扬森)为无中枢镇静和抗胆碱作用的强效和长效组胺H1受体拮抗剂,对过敏性鼻炎,急、慢性荨麻疹,过敏性结膜炎等均有较好疗效.随着临床应用的日趋广泛,其毒副反应的报道也渐渐增多,今就其不良反应有关文献,综合浅述如下:

    作者:陶文筠;黄雨;郭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