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富帅;赵丽丽;姜洪波;张延赤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分别在2周、4周、6周、8周、12周测量两组患者的坐位血压,分析比较血压的变化,试验总时间3个月。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血压在第12周降低,下降幅度分别为 SBP(10.1±4.9)mmHg,DBP(2.0±3.8)mmHg,其中,SBP 下降幅度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BP虽然有所下降,但幅度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过3个月的健康教育,对照组37例患者中,3例并发脑卒中,2例并发冠心病,5例因血压控制不佳而增加药物剂量,不良事件发生率27%;而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38例患者,只有1例出现脑卒中,1例发现冠心病,不良事件发生率5%(χ2=64.87,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可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得以稳定和有效控制,能进一步改善并巩固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能够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对高血压患者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孙桂军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白血病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SCL-90量表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抑郁、焦虑、敌对、恐惧、躯体化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白血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
作者:王婷婷;王辉;赵月 刊期: 2014年第34期
随着肺癌脑转移发病率的升高,其西医治疗无外乎手术、化疗、放疗,但是许多患者发现时已经失去了手术的机会,且放疗、化疗有效率低,不良反应大,中医中药的增效减毒治疗的干预,使西医治疗更加顺利、有效。所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将是今后医学发展的趋势,也是研究的热点。
作者:梁婷;耿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2月-2006年5月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80例,随机分成传统治疗组和小切口治疗组,各40例,传统治疗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方法进行治疗,小切口组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结果:小切口组切口长度(2.7±0.5)cm,手术时间(33.2±6.5)min,术中出血量(30.1±15.4) mL,住院时间(4.1±1.1)d,发生并发症1例,并发症发生率2.5%;传统治疗组切口长度(6.4±0.5)cm,手术时间(52.6±7.8)min,术中出血量(96.6±22.2)mL,住院时间(6.3±0.5)d,发生并发症7例,并发症发生率1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旭东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护理改善创伤后截瘫患者康复期的生活质量。方法:2012年9月-2013年9月随机选取创伤后截瘫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个案管理护理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个案管理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生存质量总值及康复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在生存质量总值、生理维度与心理维度等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康复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创伤后截瘫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案管理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和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康复依从性。
作者:杨燕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指导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结果的影响。方法:对27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早期系统的康复指导训练,适时解释患者提出的疑问,使患者术前即熟知康复必备手册的内容,术后随时评价各阶段的功能锻炼状况并及时纠正,予以指导正确的锻炼方法。结果:27例患者临床治愈出院,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定期随访,无并发症发生,功能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提高。结论:早期系统全面的康复宣教及正确指导,极大地调动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功能锻炼的积极性,保证了功能锻炼的正确性,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周树花;于清霞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经验,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80例,采用肿瘤切除+乙状结肠吻合+吻合口近端结肠造瘘13例(16.25%);单纯结肠造瘘8例(10.0%);单纯结肠造瘘,Ⅱ期肿瘤切除术11例(13.75%);术中结肠灌洗+肿瘤根治性切除+乙状结肠/直肠上段端吻合术28例(35.0%);肿瘤切除+近端结肠造瘘,Ⅱ期消化道重建术20例(20.0%)。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中2例发生吻合口瘘,均是术中结肠灌洗+肿瘤根治性切除+乙状结肠/直肠上段端吻合术式,肿瘤切除+近端结肠造瘘、Ⅱ期消化道重建术式中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术中结肠灌洗+肿瘤根治性切除+乙状结肠/直肠上段端吻合术式和肿瘤切除术+乙状结肠吻合+吻合口近端结肠造瘘术式、肿瘤切除+近端结肠造瘘术式,单纯结肠造瘘及Ⅱ期肿瘤切除术式、Ⅱ期消化道重建术式症状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高于单纯结肠造瘘术式。结论:手术治疗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应该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选择具体术式。
作者:冯亚光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讨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手术室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2011年9月-2013年8月收治经手术室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后,观察组健康教育达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住院费用等都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在手术室手术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其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姜仙英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观察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8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有效率89.29%,无效率10.71%;低钠血症程度越严重的患者治疗效果越差,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腹水患者合并低钠血症的患者极易发生并发症,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积极预防及治疗低钠血症,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玉兵 刊期: 2014年第34期
儿科护士不仅要熟练掌握各种静脉采血技术,还要懂得灵活运用,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病情等适时采用不同采血技巧,以达到减轻患儿痛苦、保护血管、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护患关系融洽等目的。
作者:孙海霞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妇科术后长期保留导尿拔管后重置尿管的因素有很多,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具体分析,比如了解患者术中情况,有无膀胱输尿管的过度牵拉、压迫、误伤等;患者是否存在尿路感染和损伤,患者的心理精神状态,是否掌握留置尿管期间的注意事项及健康知识等。根据患者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预先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尽量减少拔管后重置尿管的几率,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颜惠琴;郑珍珍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全面分析面向基层医疗机构培养的专科临床及护理专业学生预防医学课程学习现状及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能掌握现状,提出预防医学课程教学内容调整方案,评价新课程教学方案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通过同一调查问卷调查对照班及实验班,以对照班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能掌握情况,通过对比分析课程新教学方案取得效果。结果:对照班掌握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薄弱;实验班通过新教学方案学习后,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技能均明显优于对照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班学生基层公共卫生技能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班,新的教学方案具有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作者:邓宇;何坪;刘峰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肠癌临床疗效,总结其经验。方法:收治晚期及复发性结肠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联合治疗,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应用治疗晚期结肠癌的药物不良反应较低,近期疗效较好,可以有效改善晚期结肠癌化疗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康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异丙酚在剖宫产后无痛上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3年9月收治宫内留置安舒环的剖宫产后妇女54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放置安舒环前予以米索前列醇和异丙酚,对照组单纯应用米索前列醇,对比分析两组的上环情况及疼痛情况。结果:两组的宫颈扩张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用于剖宫产后无痛上环术安全可靠,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荣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作者:《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社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宫颈疾病普查中的价值。方法: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将探头轻轻置入受检者阴道后穹隆部,进行纵、横多切面多方位扫查。结果:本组接受检查的1026例妇女中,共检出宫颈疾病640例,阳性率62.38%。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显示宫颈各层次结构及血流分布状况,对及时发现宫颈病变有重要临床意义,可作为妇科普查常规方法。
作者:李彩翠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中药健脾补肾法治疗慢性肾脏病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9月-2012年9月收治慢性肾脏疾病患者100例,证型分类主证气阴两虚证,兼证为湿浊、水湿。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诊治经过,评价其疗效。结果:100例临床病例,显效9例,有效56例,稳定3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结论:中药健脾补肾法可有效减轻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气阴两虚主要症候。
作者:朱俊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高危妊娠孕妇的产前护理需求以及采用护理干预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7月-2014年6月收治高危妊娠孕妇100例,首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护理需求;然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高危妊娠孕妇中,对胎儿发育情况的护理需求高(72.0%);对社会支持的需求低(4.0%)。观察组的T-AI指标和S-AI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高危妊娠孕妇的产前护理需求,并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身心状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丽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血清CA19-9、CEA、TGF-α和TGF-β1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胰腺癌患者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血清 CA19-9、CEA、TGF-α和 TGF-β1水平检测,并与35例正常人比较。结果:胰腺癌患者血清 CA19-9、CEA、TGF-α和 TGF-β1水平均非常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1)。且血清 CA19-9水平与CEA、TGF-α、TGF-β1水平呈正相关(r=0.4925、0.6015、0.5984,P<0.01)。结论:对胰腺癌患者进行血清CA19-9、CEA、TGF-α和TGF-β1水平的检测并分析其变化情况,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陆学安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金属烤瓷冠用于修复氟斑牙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前牙的美观修复情况。方法:16例氟斑牙患者要求前牙美观,采用金属烤瓷冠对98颗氟斑牙进行美容修复,进行3年随访,综合评价。结果:随访3年,98颗金属烤瓷冠修复后色泽形态良好,功能良好。结论:金属烤瓷冠修复前牙具有美观、色泽逼真、光滑耐磨等特点,金属烤瓷冠对氟斑牙美容修复有着良好的修复效果。
作者:唐春科 刊期: 2014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