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科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联合饮食控制在脂肪肝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4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采用微生态制剂联合饮食控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9例症状消失,7例轻度,3例中度,1例重度,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2例腹胀,2例肝区不适,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脂肪肝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在微生态制剂基础上联合饮食控制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笑娟 刊期: 2014年第34期
慢性胃炎临床多见,病程迁延。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临床工作经验浅析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胃炎方面中药对的合理使用,以求抛砖引玉,互学共勉。
作者:姚永科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白血病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SCL-90量表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抑郁、焦虑、敌对、恐惧、躯体化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白血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
作者:王婷婷;王辉;赵月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妇科术后长期保留导尿拔管后重置尿管的因素有很多,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具体分析,比如了解患者术中情况,有无膀胱输尿管的过度牵拉、压迫、误伤等;患者是否存在尿路感染和损伤,患者的心理精神状态,是否掌握留置尿管期间的注意事项及健康知识等。根据患者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预先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尽量减少拔管后重置尿管的几率,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颜惠琴;郑珍珍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初次手法复位治疗后症状加重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原因与治疗。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初次复位后24 h自觉眩晕症状加重患者20例,再次行变位眼震试验,并根据诱发试验结果给予Epley管石复位法联合 Barbecue 翻滚复位法治疗。结果:二次变位眼震试验阴性的5例患者1周后有3例完全治愈,2例治疗有效;二次变位眼震试验均为阳性的15例患者1周后有11例完全治愈,4例治疗有效,治愈率73.3%。结论:Epley管石复位法联合Barbecue翻滚复位法治疗后半规管和水平半规管混合性BPPV疗效好。
作者:王佳佳;郝冬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住院患者30例,在饮食控制及降糖治疗基础上,30例患者均采用红花注射液20 mL及山莨菪碱10~30 mg分别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甲钴铵500μg肌内注射1次/d,2周为1个疗程。总疗程1~2个月。结果:患者症状基本消失25例(70%),5例患者临床症状减轻。体征基本恢复8例,明显恢复21例。治疗6个月后,随访26例患者中,18例治疗效果稳定。结论:红花注射液和山莨菪碱、甲钴铵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吕福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宫外孕患者8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进行开放手术。对两组的手术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手术时间相当,但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和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肠麻痹、切口感染、高碳酸血症、恶心呕吐和盆腔粘连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切口小、损伤小、出血少、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
作者:云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术后静滴对减轻成人扁桃体切除术后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4-7月收治扁桃体切除术后患者5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滴氟比洛芬酯。所有患者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术后第1天至术后第4天的疼痛指数进行评估,评估2次/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术后疼痛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减轻。治疗组的疼痛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术后1例患者出现呕吐。结论:氟比洛芬酯术后注射在成人扁桃体切除术后镇痛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且较为安全。
作者:王凯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超声评分法诊断胎儿肾积水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肾积水胎儿进行超声检查,将PAPD、肾实质厚度和肾盂肾盏形态分别进行超声评分并累计每个肾的总评分。根据随访结果将肾积水胎儿分为生理组和病理组,绘制超声评分法两组肾积水的操作者特征(ROC)曲线。结果:98例共108个肾积水,其中79个(78.80%)为生理性,29个(21.20%)为病理性。对于诊断胎儿病理性肾积水,ROC曲线显示超声评分法鉴别诊断肾积水曲线下面积96.4%,其取值6时为诊断病理性肾积水佳截断值,灵敏性81%,特异性94%。结论:超声评分法可用于临床鉴别诊断胎儿生理性与病理性肾积水。
作者:吕巧娣;刘淑华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比较经过深低温保存不同时限对心脏瓣膜生物力学的影响。促进生物瓣膜保存技术的提高。方法:制备5组主动脉瓣膜,通过程序性降温后置于深低温液氮中(-196℃)储存,经过2周、4周、6周、8周、10周深低温储存后,测定不同储存时限瓣膜生物力学指标。结果:各组瓣叶厚度、组织热皱缩温度及组织含水量随着组别呈逐渐递增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破坏强度及伸长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深低温保存时限不同对瓣膜组织的生物力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对瓣膜的破坏强度及伸长比影响大,据此得出深低温保存随着时间延长,对瓣膜生物力学影响越大,此结果为临床心脏瓣膜储存大时限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孙学军 刊期: 2014年第34期
脑卒中和癫痫是临床工作中的常见病,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研究发现,两种疾病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本文简要探讨脑卒中与癫痫发作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李大立;张晓毅;张晓霞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突出症采取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联合臭氧进行治疗的细节及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5月-2013年5月收治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0例,回顾性分析经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复合臭氧的临床情况。患者在C臂机引导下,经颈前行颈椎间隙穿刺至靶点,感觉运动测试后,采用神经射频仪对靶点加热热凝,在70℃、80℃、86℃、90℃连续治疗4个周期,每周期60 s,高温度点300 s。每个椎间盘给予45~50μg/mL 臭氧3 mL,对疗效、并发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本组经1年随访,优180例,良13例,可13例,差4例,优良率91.9%,术后吞咽疼痛30例,血肿2例,无脊髓损伤及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结论:C臂引导下经颈前路穿刺射频热凝靶点热凝联合臭氧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是有效、安全的微创治疗,具有操作简单、效果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李靖;吴成富;余四海 刊期: 2014年第34期
本院近几年来对45岁以下临床护理人员技能进行了规范化培训,使之操作流程熟练、正确完成一定的培训任务,但存在护士操作机械化、注重流程化、缺乏临床的实用性及护患的沟通力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此问题的思索得出,在今后应重点提高护士的应变能力。
作者:刘蕙菁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医院供应室一般使用浸泡法、煮沸润滑法、擦拭法及喷雾浸润法对轴节类手术器械进行润滑保养。本文拟对这4种方法的原理、成本及润滑保养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提出建议。方法:将400件有轴节的手术器械随机分为4组,每组100件,分别采取浸泡法、煮沸润滑法、擦拭法及喷雾浸润法润滑,分别对其润滑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浸泡法合格率95%,返锈率10%;煮沸润滑法合格率97%,返锈率10%;擦拭法合格率80%,返锈率21%;喷雾浸润法合格率96%,返锈率5%。结论:经过对比分析,结合医院的实际及多年工作经验,认为喷雾润滑法应成为基层医院供应室对轴节类手术器械的首选润滑方法。
作者:唐秋华;潘卫霞;黄敏珊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窄谱UV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方法:2013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玫瑰糠疹患者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窄谱UVB照射,每2天1次,同时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胶囊75 mg/次,3次/d;对照组仅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胶囊75 mg/次,3次/d。两组疗程皆4周。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4%,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窄谱UVB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玫瑰糠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吴佳理;陈利远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护理改善创伤后截瘫患者康复期的生活质量。方法:2012年9月-2013年9月随机选取创伤后截瘫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个案管理护理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个案管理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生存质量总值及康复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在生存质量总值、生理维度与心理维度等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康复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创伤后截瘫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案管理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和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康复依从性。
作者:杨燕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本文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以下简称《精神卫生法》)实施后精神专科医院医疗纠纷特征与防范对策。发生医患纠纷的原因主要是《精神卫生法》知晓率低和医患沟通有效性低。防范对策:提高民众知晓率、加强《精神卫生法》和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提高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加强法律、法规的培训;注重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医患沟通有效性;重视患者及家属知情权;加强医疗文书书写质量;完善安全防范制度,加强隐患排查。此法实施后精神专科医院医患纠纷特征仍以医院服务问题为主,必须重视服务能力的提高,才能有效防范和解决医患纠纷。
作者:赵富帅;赵丽丽;姜洪波;张延赤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在治疗重症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62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治疗联合普通的吸痰方法,两组给予同等的营养支持及抗炎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及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呼吸频率(R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重症肺炎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手段,可显著地改善血氧饱和度,提高重症肺炎的治愈率,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作者:王伟航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全面分析面向基层医疗机构培养的专科临床及护理专业学生预防医学课程学习现状及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能掌握现状,提出预防医学课程教学内容调整方案,评价新课程教学方案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通过同一调查问卷调查对照班及实验班,以对照班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能掌握情况,通过对比分析课程新教学方案取得效果。结果:对照班掌握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薄弱;实验班通过新教学方案学习后,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技能均明显优于对照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班学生基层公共卫生技能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班,新的教学方案具有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作者:邓宇;何坪;刘峰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维生素A佐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救治的感染性肺炎患儿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口服维生素A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3%,对照组总有效率73.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气促、呛奶及肺部湿啰音等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维生素A佐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疗效显著,能迅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作者:吴立成 刊期: 2014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