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用药信息评价的综合管理体系运行效果评估

林颖;罗淑贞;李军;曾文谊

关键词:临床药学, 合理用药, 临床药师, 药品信息管理系统
摘要:目的:构建医院用药信息综合评价管理体系,促进合理用药指标达标.方法:在医院药品信息管理系统中,设置药品使用属性分类,包括抗菌药物、专科治疗用药及基础用药、辅助用药;根据基线调查结果,设定6项合理用药指标,量化分配到各专科;定期生成用药信息报表,对指标不达标科室的用药问题进行综合干预.结果:2011-2014年,医院药占比、抗菌药占比、辅助用药金额比率各项指标呈现整体下降趋势,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指标逐步达标.结论:用药信息评价的综合管理体系有助于合理用药整体达标,减少药品滥用,促进临床药学学科的发展.
中国药事杂志相关文献
  • 安徽省9家县级医院门诊患者基本药物认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基层门诊患者对基本药物的认知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安徽省9家县级医院的门诊患者以随机拦截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有1214位患者完成问卷调查.其中:384例(31.6%)患者听说过基本药物,知晓基本药物质量、疗效、报销比例、制度实施时间、不一定为廉价药等知识的分别占27.9%、24.9%、23.1%、20.9%和14.5%.文化程度,本人、家庭成员或朋友是否从事医疗行业,是否有了解基本药物的意愿等,是影响基本药物认知的主要因素.结论:县级门诊患者对基本药物认知度不高且不够深入,应进一步加强基本药物宣传,提高患者对基本药物的认知度.

    作者:王存慧;王珩;李念念;饶榆和;王玙璠;陈彩婷;王旭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金匮肾气片在门诊的合理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含毒性成分方剂金匮肾气片门诊治疗各种疾病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汇总2014年1-6月单用金匮肾气片处方59张(男性30例,女性29例),结合查阅文献分析用药的合理性.结果:金匮肾气片用药患者以50~89岁用药占主导地位(91.52%),单一诊断48例(81.36%),排前3位的依次为腰痛15例、肾功能不全9例、肾功能异常和耳鸣各6例(75.00%),其中9例患者日剂量符合说明书(2.16 g)推荐的剂量,与30例日剂量(3.08±1.07)g及腰痛患者11例的日剂量(3.53±1.51)g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门诊金匮肾气片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用药剂量偏大、用药频次偏多等情况,应加强对含毒性成分方剂的监管.

    作者:金蕾;杨耀芳;魏新萍;储继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Sandwich教学法在药事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药事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方法:引入Sandwich教学法,在本校2012级药学专业“药事管理学”课程教学中进行实践.结果与结论:在药事管理学的教学中,运用Sandwich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了知识运用能力.但是,对该方法实施效果的检验需要进一步观察.

    作者:王恒;刘雯霞;陈韩英;唐辉;王航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对中药饮片质量监管问题的思考

    目的:分析中药饮片质量监管现状,提出加强中药饮片质量监管的建议.方法:在分析中药饮片质量监管现状的基础上,参考相关文献,对中药饮片质量监管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结果与结论:应完善中药饮片相关法律法规,革新监管模式,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和扩大宣传力度,以提高中药饮片质量监管水平.

    作者:马爱迪;张雪;谢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丁基胶塞在注射剂领域中的选用策略

    目的:为制药企业选择合格的丁基胶塞提供指导.方法:简要介绍丁基胶塞的生产工艺、分类及特性,分析了普遍存在的丁基胶塞与药品的相容性问题,针对丁基胶塞的选择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丁基胶塞可能引起吸附、浸出物及微粒污染等相容性问题,制药企业应了解胶塞的工艺及特点,结合药物自身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胶塞.

    作者:郑芳如;黄瑜;周兰贞;张剑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解放军第152中心医院2423例病区抗菌药物点评结果汇总分析

    目的:通过对医院病区使用抗菌药物病例点评结果的汇总分析,了解医院病区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此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汇总医院2014年度12个月的病区抗菌药物点评结果共2423份,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对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结果:通过全年的专项整治,医院病区抗菌药物点评的合格率从1月份的28.93%上升到12月份的79.70%,抗菌药物使用率由66.37%下降到55.6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1月份的48.56下降到12月份的32.82.结论:医院2014年度病区抗菌药物使用的合格率有较大提高,临床药师在住院患者合理用药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崔满仓;刘弘;赵红占;张海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零售药店推行药品电子监管存在的困难及建议

    目的:对零售药店实施药品电子监管存在的难点进行分析,为电子监管的有效实施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方法:结合基层工作实际和有关文献进行研究、总结.结果与结论:当前,在基层零售药店推行药品电子监管还存在一定难度,需要不断加强宣传,提高消费者对于药品电子监管的认知度.

    作者:易斌;尹良周;张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氟喹诺酮类药物在医院骨科感染应用中的循证医学证据评价

    目的:基于循证药学原则评价氟喹诺酮类药物在我院骨科感染应用的合理性,为临床医师合理应用该类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循证药学方法,检索有关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等文献资料,统计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750例住院患者中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骨科感染病例,评价其在骨科感染应用的合理性.结果:750例病例中溶媒不适宜34例,给药频次不适宜158例,年龄禁忌18例,无药敏结果支持136例,混合配伍39例,发生不良反应8例.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在我院骨科感染应用中存在少数不合理用药现象,临床医师应考虑骨科患者用药的特殊性,规范合理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

    作者:秦娜;魏立伟;张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突破血脑屏障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

    血脑屏障阻碍药物渗透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近年来,纳米递药系统的研究表明,药物-载体可以受体、运载体、吸附介导的胞吞非侵袭手段,或血脑屏障瞬时开放等多种机制跨越血脑屏障并释药达到病灶部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跨血脑屏障纳米递药系统的研究进展,采用多种策略联合应用,使纳米递药系统存在巨大潜力,开发新型无毒脑靶向纳米制剂和材料将获得极大的发展和应用空间.

    作者:马一星;叶青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改进措施的探讨

    目的:探讨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改进措施.方法: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改进措施.结果:加强宣传贯彻、引入信息化管理、强化监督检查、做好内审及管理评审等,是不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措施.结论:应不断改进、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与检测质量.

    作者:张莉;孟庆妍;李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医药院校与非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发展状况比较研究

    目的:分析9所医药院校与42所211非医药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招生规模、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就业领域特征等专业建设信息,尝试找出医药类院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差距与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建议和方案.方法:通过市场调研、文献检索和对比分析等方法,找出医药院校相比非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差距.结果:42所211非医药类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具有理论课程体系完整、专业定位宽泛、就业领域广阔等特点;而9所医药类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具有依托医药行业就业、课程结构有待完善、专业特色不突出等问题.结论: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要与社会人才需求相匹配,课程体系建设要医药、营销两者结合,教师实践与学生实践结合,并融合医药特色课程.

    作者:王淑玲;郝丽盼;杨盼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青少年滥用成瘾性药品防范措施分析

    目的:了解国内外防范青少年滥用成瘾性药品所采取措施,结合青少年滥用成瘾性药品特点及我国实际,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完善我国青少年滥用成瘾性药品的监管体系.方法:利用文献分析和资料分析法,探讨美国、英国、中国香港这三个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在青少年滥用成瘾性药品监管方面的措施及政策法规,分析我国青少年滥用成瘾性药品监管方面的不足及面临的实际问题,完善我国青少年滥用成瘾性药品的监管措施.结果: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青少年滥用成瘾性药品监管工作有自己的特点,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结论:应合理优化青少年滥用成瘾性药品各项监管政策的投入比例;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积极推进预防教育,提高宣传力度;完善成瘾性药品流通渠道的管理措施及政策法规.

    作者:高亚;刘佐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基于用药信息评价的综合管理体系运行效果评估

    目的:构建医院用药信息综合评价管理体系,促进合理用药指标达标.方法:在医院药品信息管理系统中,设置药品使用属性分类,包括抗菌药物、专科治疗用药及基础用药、辅助用药;根据基线调查结果,设定6项合理用药指标,量化分配到各专科;定期生成用药信息报表,对指标不达标科室的用药问题进行综合干预.结果:2011-2014年,医院药占比、抗菌药占比、辅助用药金额比率各项指标呈现整体下降趋势,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指标逐步达标.结论:用药信息评价的综合管理体系有助于合理用药整体达标,减少药品滥用,促进临床药学学科的发展.

    作者:林颖;罗淑贞;李军;曾文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阿莫西林颗粒评价性抽验结果及质量评价

    目的:评价阿莫西林颗粒的质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方法:按照法定标准方法结合探索性研究进行样品检验,统计分析检验结果,对阿莫西林颗粒的质量现状进行评价;探索性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有关物质的含量.结果:按法定标准方法检验,51批样品全部符合规定,有1批溶化性检查项不符合规定,合格率98%.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现行标准存在不足,部分样品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结论:现行法定标准中干燥失重、溶化性检查项有待进一步完善;从安全性方面考虑,需进一步优化制剂工艺;通过探索性研究,建议增加有关物质检查项,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

    作者:张胜波;于秀敏;薛雯;孔令洋;王庆银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职药学专业学生就业SWOT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高职药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探究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方法:采用SWOT分析方法.结果:现阶段,高职药学专业学生有一定的就业优势但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以及学校就业服务不完善等因素,影响了就业率与就业效果.结论:通过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完善学校就业服务等途径,可以提高其就业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作者:李卫平;汤君燕;李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品管圈在降低病区药房调剂内部差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降低病区药房调剂内部差错的方法,提升药学服务质量.方法:以“降低病区药房调剂内部差错”为主题,通过圈员的头脑风暴,采取一系列对策,如重新设计发药盘与发药筐、制作易混淆药品图谱、增加一品双规的醒目标识、调剂实行双人交叉核对、实行责任药柜、改进退药流程等,并在后评价活动的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结果:通过品管圈10大步骤实施各项活动后,在有形成果方面,与活动前比较病区药房调剂内部差错下降56.7%,目标达标率113.3%,同时修订完善了病区药房调剂SOP;无形成果方面,增强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了工作效率,获得广大医护人员赞誉.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降低病区药房调剂内部差错,增强员工的团队意识,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

    作者:林志航;庄权权;林燕芳;张清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药品检验实验室三级四线监督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目的:为药品检验实验室监督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提供参考.方法:详细介绍三级四线监督体系建立的背景和运行情况.结果:建立和实施三级四线监督体系,确保了实验室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保证了检验等各项活动的质量.结论:三级四线监督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

    作者:杨德忠;张莉;阮桂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临床药师参与肾病综合征并发胃肠道感染患者的药学实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肾病综合征患者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肾病综合征并发胃肠道感染患者的治疗过程,与医师讨论并选择合适的药物,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药物疗效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实施药学服务.结果:临床药师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患者用药依从性和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提高,提升了医疗质量.结论:临床药师在肾病综合征患者合理用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唐景财;阎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大七厘丸中酸可溶性重金属和总重金属的含量测定

    目的:测定大七厘丸中总重金属和酸可溶性重金属的含量.方法:直接使用微波消解并以人工胃液对制剂进行样品前处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全定量模式分别测定大七厘丸中总重金属和酸可溶性重金属的含量.结果:同批样品中酸可溶性重金属含量远低于总重金属含量.结论:酸可溶性重金属含量限度可作为大七厘丸及其他含重金属元素中成药的质控指标之一.

    作者:吴良发;吴燕红;许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2014年滨湖医院门急诊药房退药处方分析及措施

    目的:分析门急诊药房退药原因,为减少退药寻找方法,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降低医院退药的隐性成本.方法:对我院2014年门急诊647张退药处方按退药科室、退药原因、退药品种、退药剂型进行统计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结果:退药原因主要是患者拒用、改变治疗方案、医生操作失误及不良反应4个因素,占总退药原因的94.7%;退药科室以急诊儿科、急诊内科为突出;退药品种主要是抗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退药剂型以注射剂为主.结论:临床退药现象难以避免,应通过建立完善的退药制度、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开展并完善药学服务及改善服务流程等措施,从而有效地减少退药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黄琼;张灵;张露露;吕忱;吴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药事杂志

中国药事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