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海市白鹤社区实施糖尿病信息化管理的研究

陈华星;陈忠辉;陈慧芳;黄方红

关键词:糖尿病, 信息化管理, 家庭医生
摘要:目的:探讨上海市白鹤社区实施糖尿病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成效,为社区糖尿病信息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政府为主导成立糖尿病信息化管理中心,建立基于政务网的信息化管理网络,积极探索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开展糖尿病专项管理.结果:通过管理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由69.91%上升到82.27%,血糖监测率由58.3%上升到78.2%,血糖达标率由42.36%上升到57.82%,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由34.27%上升到59.88%.结论:建立社区糖尿病信息化管理中心是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疾病管理的有效途径,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在农村地区具有可推广性.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敦煌市2009~2010年伤害监测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敦煌市伤害事件的分布规律和有关危险因素,为伤害预防与控制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3家综合性医院作为哨点医院,采用统一标准,对在哨点医院首次就诊并被诊断为某种伤害的病例进行统一监测.结果:2年内报告有效病例6746例,男女性别比2.15:1;40.90%的伤害病例年龄25~44岁;职业构成中农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1801例;伤害发生主要原因为跌倒/坠落2897例.结论:青壮年人群的职业伤害和交通伤害及老年人、儿童的跌落伤害为干预重点.

    作者:王磊;杨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静脉丙种球蛋白两种疗法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两种方法的疗效.方法:收治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62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治疗组3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IVIG 1天疗法[1g/(kg·日)],B组(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IVIG 3天疗法[0.4g/(kg·日),连用3天].观察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动态变化及黄疸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48小时,72小时血清总胆红素较对照组降低(P<0.01),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缩短(P<0.01),减少住院天数.结论:1天疗法疗效明显优于3天疗法,应用IVIG 1g/(kg·日)单剂大剂量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更有效、简便.

    作者:肖俊华;牛玉红;赵志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异位妊娠误诊后行人工流产46例分析

    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由于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腹腔镜的应用,异位妊娠的确诊率明显提高.但是仍有部分异位妊娠患者误诊为宫内孕而行人工流产术.2005年3月~2011年3月收治异位妊娠误诊为宫内孕而行人工流产术患者46例,现就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石莉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胃癌28例的X线钡餐造影和CT诊断的影像学价值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X线钡餐造影和CT检查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胃癌患者28例,分别进行X线钡餐和CT检查,对比分析各种检查相应的影像学特征及表现.结果:28例胃癌患者中,X线钡餐发现胃癌18例(64.3%),CT检查全部阳性.X线表现,4例出现明显充盈缺损;12例胃腔变窄,皱襞消失;胃壁僵硬18例,4例为溃疡龛影,形状不规则;7例表现为示胃小区及胃小沟结构紊乱,增粗.CT表现,胃壁增厚26例,黏膜表面凹凸不平24例,腔内有分叶状、结节状、菜花状肿块9例,出现溃疡环堤16例,胃腔狭窄4例,黏膜皱襞集中、融合、破坏3例,胃壁僵硬8例,出现淋巴结转移22例,其他脏器转移6例.结论:X线平片和CT诊断胃癌均各具自己的优势,临床应将二者联合应用,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很大.

    作者:冯玉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农村社区开展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体会

    作者:杨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急诊手术治疗结肠癌34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我国结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保持上升趋势.大部分结肠癌患者多选择限期手术进行治疗,但仍有部分中晚期结肠癌患者不得不选择急诊手术进行治疗.2000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结肠癌患者34例,因病情需要行急诊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疗效分析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类以持久地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常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由于目前各科医生对此类患者,识别率较低,故常常造成对此类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延误,并由此造成巨大的医药费资源浪费.因此,提高当代各科医生对躯体形式障碍的识别能力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王惠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胃肠道营养的护理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早期胃肠道营养护理的实用方法.方法:5年来对32例严重烧伤患者实行了早期营养液消化道管饲方法,同时加用促胃动力药物.营养液喂养方法,本着尽早开始,少量多餐、全面、平衡、循序渐进的原则.结果:32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有较好的耐受性,在提供足够营养成分的同时也减少了血浆及全血的输入量,保持了水、电解质的平衡,有利于休克复苏.结论:烧伤面积在50%以上的大面积烧伤患者,伤后早期恢复肠道营养方法实用,疗效可靠,有利于休克复苏和全病程的治疗.

    作者:向长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我院实施子宫肌瘤手术临床路径管理及按病种付费定额结算的探讨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妇科4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的文件明确规定,为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在妇科要组织开展子宫腺肌病、卵巢良性肿瘤、宫颈癌和输卵管妊娠等妇科4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的试点工作.我院根据卫生部制定的临床路径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制订了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住院手术的临床路径,并进行总费用控制,与市医疗保险事业处合作,实行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参保患者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手术临床路径管理,按病种付费,定额结算的办法,通过实施这一办法,大大降低了患者住院费用,减轻了参保人的负担,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王素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手术的麻醉研究

    嗜铬细胞瘤是分泌儿茶酚胺的肿瘤,来源于肾上腺髓质、椎旁交感神经链、副神经节、化学感受器,颈动脉体,膀胱嗜铬组织等.约80%生于肾上腺髓质,由于肿瘤细胞分泌大量血管活性药物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临床上可引起高血压,心律失常及代谢紊乱等一系列症状.

    作者:段宏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腹腔脏器挫裂伤超声表现

    目的:探讨腹腔脏器挫裂伤超声图像表现.方法:对58例腹腔脏器挫裂伤超声检查.结果:脾挫裂伤36例,肝挫裂伤8例,肾挫裂伤4例,肝脾均挫裂伤3例,肾挫裂伤4例,胸挫裂伤7例.结论:经腹超声检查腹腔脏器挫裂伤,腹腔脏器挫裂伤具有准确性.

    作者:刘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糖尿病合并结核病的治疗

    作者:陈效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考点必读与试题演练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淄博市孕前保健妇女常见传染病感染现状调查

    孕前保健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先天残疾重要手段,是为准备怀孕的夫妇提供健康教育与咨询、健康状况评估、健康指导为主要内容的保健服务.孕前保健是婚前保健的延续,是孕产期保健的前移.近年来,由于强制婚检的取消,预防出生缺陷的第1道防线缺失,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因此,积极开展孕前保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孕产妇死亡率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举措.对妊娠前乙肝病毒、梅毒螺旋体、HIV感染者进行现状调查,针对性干预是孕前保健的重要内容,可有效阻断或减少这些传染病病原体母婴垂直传播,改善妊娠结局.传染性疾病会影响妇女的妊娠结局.妊娠前准确评估并干预可有效降低围妊娠期风险,减少母婴垂直传播.

    作者:高秀风;范秀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对年轻肿瘤患者人性化护理模式探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年轻肿瘤患者术后生活的影响.方法:将年轻乳腺肿瘤患者60例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治疗组接受人性化护理模式.结果:两组治疗前焦虑自评得分无明显差异,经过护理后都有明显下降,但是治疗组的下降幅度更大(P<0.05).治疗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年轻肿瘤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模式能缓解焦虑程度,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韦焕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11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上呼吸道感染患者2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20ml,3次/日;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150mg,3次/日;疗程5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9%,对照组总有效率72.9%,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

    作者:谢志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孕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患者进行早期监测,采取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结果:31例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患者,经过治疗护理,无1例在妊娠期母胎死亡.结论:有效的护理和治疗措施,是预防感染、心力衰竭、降低母胎死亡发生率发生的必要措施.

    作者:边秀娟;毛亚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确诊为血管性痴呆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B组应用丹参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采用HDS评分量表进行评分,判断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A组治疗后HDS评分平均提高6.9±4.1,与B组3.7±4.3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组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

    作者:秦建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年轻护士护理程序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随着医疗服务行业的不断发展,我院年轻护士不断增多.为了满足患者的需要,对年轻护士的培养必须加快步伐,有效地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自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以来,专业化的整体护理被提上桌面,要体现护理专业性.护理程序由20世纪80年代初期引入我国,是护理专业化的重要标志[1],无论是对护理专业、护理人员、护理对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年轻护士,步入临床时间不长,缺乏经验,理论知识常常难以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在运用护理程序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作者:秦静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我国护理继续教育现存问题及对策分析

    护理继续教育是继护士学校医学教育毕业后,为提高其临床护理理论知识、操作技术、工作方法、科研能力而进行的以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为主的一种终身性护理学教育[1].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及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传统的以诊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及护理人员在校接受的一次性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专业和临床的需要.为满足全社会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护士必须不断地更新、补充和提高知识水平与业务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跟得上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满足临床对护理的需要.护理人员参加继续护理学教育,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也是应尽的义务[2].现就我国护理继续教育现存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为临床探寻有效的、合理的护理继续教育方法提供参考.

    作者:刘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