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春辉
目的:了解我院抗茵药物的应用情况及细菌分离和耐药率的特点.方法:调取我院2009年抗茵药物的出库数据,采用限定日剂量法分析抗茵药物的应用情况,同时采用API半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及药敏卡进行病原茵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我院临床抗茵药物的使用以大环内酯类和氟喹诺酮类为主,其次是第二代头孢菌素和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同期临床分离的细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结论:我院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茵药物的耐药现象严重,应限制广谱抗茵药物的应用.
作者:沈兰瑛;李橙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对制、修订的BCYE琼脂培养基行业标准进行试验验证,探讨该标准的可操作性.方法:取不同厂家生产的培养基,按照说明书配制待检培养基,根据BCYE琼脂培养基行业标准的要求,进行理化试验和微生物试验.首先测定了培养基的pH值和水分等理化指标.然后复苏标准规定的质控菌株,经过菌种传代和茵液扩增等,将其培养物接种到待验证的BCYE琼脂培养基平皿中进行微生物试验.结果:BCYE琼脂培养基的pH值和水分均在标准规定的范围内,且各质控菌株生长良好,形态典型.结论:制、修订的BCYE琼脂培养基行业标准,可以作为一种推荐性的国家行业标准,能够满足我国医疗器械BCYE琼脂培养基监管的需要.
作者:曲守方;孙彬裕;黄杰;高尚先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用小鼠腘窝淋巴结试验(Popliteal lymph node assay,PLNA)以及检测淋巴细胞表面分子(CD4+/CD8+)来评价硫普罗宁注射液的免疫毒性.方法: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设阳性对照组(盐酸氯丙嗪20.83mg·kg-1 BW)、阴性对照组(氯化钠注射液)和硫普罗宁注射液(3.33、13.33、53.33mg·kg1BW)3个剂量组,采用小鼠腘窝淋巴结试验方法测定腘窝淋巴结重量及细胞指数,淋巴细胞亚群测定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法,观察不同剂量组与对照组的差别.结果:小鼠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硫普罗宁注射液后,PLN(腘窝淋巴结)重量指数、细胞指数未见统计学意义的改变,但随用药剂量的增大而表现为增加的趋势.CD4+/CD8+淋巴细胞的比例无明显变化.结论:硫普罗宁注射液有引起小鼠淋巴结肿大、增殖细胞的趋势.
作者:朱爱民;李昇刚;孙振平;方选;邵磊;扆雪涛;杨鹃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确定蒲公英花中总黄酮及总酚酸超声提取的佳工艺,进而实现对其天然功能性色素的工业化生产.方法:采用超声波提取技术,以对人体危害较轻的乙醇作为提取溶剂,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功率、温度等因素对蒲公英花中总黄酮及总酚酸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蒲公英花粉末用75%乙醇,料液比1:100,超声功率1OOW,在55℃的条件下超声提取30min,总黄酮与总酚酸成分的提取较为完全,为蒲公英花的佳超声提取条件.结论:此工艺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稳定可行,提取液色泽鲜黄、透亮,为蒲公英花中功能性色素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试验依据.
作者:李华峰;杨岚;刁海鹏;姜建成;冯磊;孙体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HPLC法测定药品有关物质时的操作要点.方法:分析HPLC法测定药品有关物质时的7个操作环节.结果:与结论只有规范化操作,才能使有关物质的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和一致.
作者:唐红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讨论在GLP条件下计算机化系统安全管理的一些问题和方法.方法:在GLP背景下,通过合理的系统安全设置来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系统安全.结果:与结论所有的用户能有效地工作而不产生数据损毁或影响整体运行及整体安全,保证机构的正常运行.
作者:张曦;沈连忠;李保文;范玉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为我国医疗器械标准制修订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我国医疗器械国家标准的采标情况、医疗器械标准类别的分布等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与结论应进一步加快医疗器械标准制修订工作,加大医疗器械标准的基础研究力度,重视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的管理和信息化建设.
作者:母瑞红;肖忆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麻仁润肠丸中木香烃内酯及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Lanbo(R)Kromasil C18柱;流动相:甲醇-水(65:3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25nm.结果:木香烃内酯在0.2339~1.169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04%,RSD=0.43% (n=6);去氢木香内酯在0.1696~0.84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8.62%,RSD=0.49%(n=6).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麻仁润肠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瑞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讨论中成药仿制“同”的思想.方法:从源头管理一致性、中间过程一致性、质量标准一致性探讨仿制要同,并对临床试验提出建议,保证中成药仿制的一致性.结果:与结论应强化源头管理、中间过程结合质量标准等全过程一致性理念,以保障中药仿制和原研的一致性.
作者:李鸿彬;陆文亮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综述肠道细胞色素P450和P-糖蛋白(P-gp)对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影响,包括CYP450、Pgp的作用及CYP与Pgp的联合作用.方法:收集、阅读并分析近十年来关于肠道细胞CYP450和Pgp影响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文献.结果:CYP450和Pgp在胃肠道均具有高表达,且两者的底物具有显著的重叠性,所以肠道细胞CYP450对已吸收药物的生物转化作用和肠道细胞中Pgp对已吸收药物的主动外排作用是影响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重要因素.结论:肠道细胞CYP450和Pgp对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具有重要影响.
作者:刘宏明;连传宝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药品广告对公众的影响力.方法:对药品广告对公众的影响力进行问卷调研,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与结论药品广告不是公众选择药品的主要依据,可通过确保医务人员全面公正的接受药品信息、加强药店从业人员教育与培训等措施来加强监管.
作者:白玉萍;陈蕾;张弛;李延敏;王华;黄志禄;杨悦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掌握临床用药动态,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每月随机抽查住院病例医嘱,查找不合理用药问题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476份住院医嘱中,共发现不合理处方326例,其中多数为抗茵药物应用不合理.结论:我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用药,临床药师通过处方点评能够督促临床医生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张韶辉;杨爱霞;何伟;刘亭;谭伟;黄铁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在电子病历中的应用.方法:将临床路径项目内容嵌入电子病历系统.结果:能方便快捷地记录临床路径要求的各项内容,提高工作效率,且能对临床路径执行过程中的一些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和对比.结论:为实施临床路径的科学性、规范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提供依据,使之能更好地推广并为临床工作服务.
作者:官东秀;谭跃;俸小平;凌政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北合欢中槲皮素和山奈素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甲醇-0.4%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nm;柱温35℃.结果:槲皮素在0.0088~0.526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n=6)为98.8%,RSD=3.0%.山奈素在0.0242~1.4496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n=6)为100.5%,RSD=2.0%.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评价北合欢的质控方法.
作者:郭美玲;孙佳玲;孙公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了解我院门急诊处方书写质量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依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对我院2010年抽查的13200张门急诊处方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等多项处方基本指标超标,处方不合格率为7.6%,不规范处方占不合格处方的75.6%;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占不合格处方的24.4%.结论:我院门急诊处方书写质量及合理用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张景峰;张勤;杨志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利用近红外光谱法测定洛伐他汀胶囊含量.方法:采集洛伐他汀胶囊NIR光谱,采用偏小二乘法(PLS)进行回归,通过建立洛伐他汀胶囊NIR光谱与HPLC法测定值之间的多元校正模型,测定洛伐他汀胶囊的含量.结果:定量模型的外部验证决定系数R2为95.8,外部验证均方差(RMSEP)为0.457,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为0.542.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无损,结果准确,适用于药品的现场快检.
作者:郄冰冰;王润彪;郭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基本药物招标采购中,除了价格以外项目的评标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收集各地基本药物招标采购的评标方式,重点分析“双信封”招标中经济技术标的评价体系.结果:各省药品质量类型划分不统一,同一指标在各地评标中分值差异较大,某些指标不合理.结论:应建立统一规范、科学合理的药品质量类型分类,科学筛选指标,合理设计评价方法.
作者:王倩楠;叶桦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如何改变涉药犯罪案件发生多、受到查处少、刑事追诉少的局面.方法:以药监执法实务为切入口,对影响涉药刑事案件查办效能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为提高药监部门涉药刑事案件查办效能提供思路.
作者:何海鸥;李青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介绍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结构、功能以及当今的发展趋势.方法:总结了目前P-gp的生理功能、底物和抑制剂的体外研究及在药物代谢学上的作用发展状况.结果:与结论P-gp是一种ATP依赖性外向膜转运蛋白,广泛存在于各组织和器官中,参与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对P-gp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的了解许多药物的摄取、代谢和排泄过程,揭示多药耐药的分子机制,为逆转多药耐药性提供可能,对于许多疾病的治疗以及新药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闻镍;张双庆;朱凌;于敏;李佐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调研中成药说明书中特殊人群用药信息标注,以促进中成药说明书的规范,更好地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2006年6月SFDA发布的《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撰写指导原则》,对本院在用的192种中成药说明书中特殊人群用药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在用的187种非儿童专用中成药说明书中对儿童用药、老年用药和妊娠期妇女及哺乳期妇女用药进行了说明的分别为36.90%、25.67%和61.50%,未对三类特殊人群用药做任何说明的中成药说明书占34.76%.结论:目前中成药说明书对特殊人群用药信息的标注存在信息量不足,过于简单和描述不准确等问题,应进一步完善其说明书管理.
作者:王翔岩;李英涛;张翠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