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提高涉药刑事案件查办效能的探讨

何海鸥;李青峰

关键词:涉药犯罪, 药监执法, 刑事司法
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改变涉药犯罪案件发生多、受到查处少、刑事追诉少的局面.方法:以药监执法实务为切入口,对影响涉药刑事案件查办效能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为提高药监部门涉药刑事案件查办效能提供思路.
中国药事杂志相关文献
  • 丹芪养血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芍药苷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完善丹芪养血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15:85);检测波长:230nm;流速:1mL·min1.结果:芍药苷在0.134~2.14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RSD为1.0%(n=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丹芪养血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晓红;冯玛莉;刘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推动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跨越发展的几点体会

    目的:为基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近来湘西州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做法、体会.结果:与结论抓监管,保安全;抓法制,保规范;抓学习,强素质;抓党建,树模范;抓项目,强基础;抓氛围,创和谐;抓产业,促发展;抓改革,强职责,是推进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跨越式发展的有效措施.

    作者:田春林;田欣;杨红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蛋黄磷脂酰胆碱中有机溶剂残留量

    目的: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蛋黄磷脂酰胆碱中乙醇和丙酮的残留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在100%二甲基聚硅氧烷毛细管色谱柱上,采用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为250℃,检测器温度为280℃,载气为N2,外标法定量.结果:乙醇线性范围为80.58~805.8μg ·mL-1,r=0.99978 (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3.3% (RSD=0.64%,n=6).丙酮线性范围为8.058~80.58μg·mL-1,r=0.99991(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7.0% (RSD=0.69%,n=6).结论:实验证明该法简便快捷,能准确有效地控制产品的质量.

    作者:伍良涌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我院住院病例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掌握临床用药动态,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每月随机抽查住院病例医嘱,查找不合理用药问题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476份住院医嘱中,共发现不合理处方326例,其中多数为抗茵药物应用不合理.结论:我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用药,临床药师通过处方点评能够督促临床医生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张韶辉;杨爱霞;何伟;刘亭;谭伟;黄铁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超声波提取蒲公英花中总黄酮及总酚酸的试验研究

    目的:确定蒲公英花中总黄酮及总酚酸超声提取的佳工艺,进而实现对其天然功能性色素的工业化生产.方法:采用超声波提取技术,以对人体危害较轻的乙醇作为提取溶剂,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功率、温度等因素对蒲公英花中总黄酮及总酚酸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蒲公英花粉末用75%乙醇,料液比1:100,超声功率1OOW,在55℃的条件下超声提取30min,总黄酮与总酚酸成分的提取较为完全,为蒲公英花的佳超声提取条件.结论:此工艺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稳定可行,提取液色泽鲜黄、透亮,为蒲公英花中功能性色素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试验依据.

    作者:李华峰;杨岚;刁海鹏;姜建成;冯磊;孙体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对中药仿制“同”的思考

    目的:讨论中成药仿制“同”的思想.方法:从源头管理一致性、中间过程一致性、质量标准一致性探讨仿制要同,并对临床试验提出建议,保证中成药仿制的一致性.结果:与结论应强化源头管理、中间过程结合质量标准等全过程一致性理念,以保障中药仿制和原研的一致性.

    作者:李鸿彬;陆文亮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13200张门急诊处方点评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门急诊处方书写质量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依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对我院2010年抽查的13200张门急诊处方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等多项处方基本指标超标,处方不合格率为7.6%,不规范处方占不合格处方的75.6%;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占不合格处方的24.4%.结论:我院门急诊处方书写质量及合理用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张景峰;张勤;杨志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药品广告对公众影响力的调查及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药品广告对公众的影响力.方法:对药品广告对公众的影响力进行问卷调研,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与结论药品广告不是公众选择药品的主要依据,可通过确保医务人员全面公正的接受药品信息、加强药店从业人员教育与培训等措施来加强监管.

    作者:白玉萍;陈蕾;张弛;李延敏;王华;黄志禄;杨悦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提高涉药刑事案件查办效能的探讨

    目的:探讨如何改变涉药犯罪案件发生多、受到查处少、刑事追诉少的局面.方法:以药监执法实务为切入口,对影响涉药刑事案件查办效能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为提高药监部门涉药刑事案件查办效能提供思路.

    作者:何海鸥;李青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谈我院临床路径在电子病历系统中的管理模式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在电子病历中的应用.方法:将临床路径项目内容嵌入电子病历系统.结果:能方便快捷地记录临床路径要求的各项内容,提高工作效率,且能对临床路径执行过程中的一些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和对比.结论:为实施临床路径的科学性、规范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提供依据,使之能更好地推广并为临床工作服务.

    作者:官东秀;谭跃;俸小平;凌政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HPLC法测定麻仁润肠丸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麻仁润肠丸中木香烃内酯及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Lanbo(R)Kromasil C18柱;流动相:甲醇-水(65:3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25nm.结果:木香烃内酯在0.2339~1.169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04%,RSD=0.43% (n=6);去氢木香内酯在0.1696~0.84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8.62%,RSD=0.49%(n=6).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麻仁润肠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瑞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2008~2010年我国生物制品生产企业GMP检查缺陷项目分析

    目的:对我国生物制品企业GMP检查中缺陷项进行分析,为生产企业GMP实施和执行提供参考.方法:对我国生物制品企业2008~2010年期间GMP检查的缺陷项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只有真正理解和发掘GMP的真髓,不断提高人员的素质,才能把基础工作做扎实.

    作者:马东光;张爱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BCYE琼脂培养基行业标准的验证试验

    目的:对制、修订的BCYE琼脂培养基行业标准进行试验验证,探讨该标准的可操作性.方法:取不同厂家生产的培养基,按照说明书配制待检培养基,根据BCYE琼脂培养基行业标准的要求,进行理化试验和微生物试验.首先测定了培养基的pH值和水分等理化指标.然后复苏标准规定的质控菌株,经过菌种传代和茵液扩增等,将其培养物接种到待验证的BCYE琼脂培养基平皿中进行微生物试验.结果:BCYE琼脂培养基的pH值和水分均在标准规定的范围内,且各质控菌株生长良好,形态典型.结论:制、修订的BCYE琼脂培养基行业标准,可以作为一种推荐性的国家行业标准,能够满足我国医疗器械BCYE琼脂培养基监管的需要.

    作者:曲守方;孙彬裕;黄杰;高尚先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P-糖蛋白新研究进展

    目的:介绍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结构、功能以及当今的发展趋势.方法:总结了目前P-gp的生理功能、底物和抑制剂的体外研究及在药物代谢学上的作用发展状况.结果:与结论P-gp是一种ATP依赖性外向膜转运蛋白,广泛存在于各组织和器官中,参与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对P-gp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的了解许多药物的摄取、代谢和排泄过程,揭示多药耐药的分子机制,为逆转多药耐药性提供可能,对于许多疾病的治疗以及新药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闻镍;张双庆;朱凌;于敏;李佐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192种中成药说明书中特殊人群用药信息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研中成药说明书中特殊人群用药信息标注,以促进中成药说明书的规范,更好地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2006年6月SFDA发布的《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撰写指导原则》,对本院在用的192种中成药说明书中特殊人群用药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在用的187种非儿童专用中成药说明书中对儿童用药、老年用药和妊娠期妇女及哺乳期妇女用药进行了说明的分别为36.90%、25.67%和61.50%,未对三类特殊人群用药做任何说明的中成药说明书占34.76%.结论:目前中成药说明书对特殊人群用药信息的标注存在信息量不足,过于简单和描述不准确等问题,应进一步完善其说明书管理.

    作者:王翔岩;李英涛;张翠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我院2009年住院病人医嘱不合理用药药历分析

    目的:了解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病人医嘱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2009年临床药师每月抽查审核出院病历,根据病人的临床诊断,结合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报告单等,判定用药的合理性,对不合理用药病历作出统计分析.结果:2009年共计抽查审核病历5785份,不合理用药127份,占住院病历的2.2%.结论:本院用药基本合理,但还存在缺陷,需进一步规范.

    作者:李玉珍;赵艳侠;杜素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品有关物质时的操作要点

    目的:探讨HPLC法测定药品有关物质时的操作要点.方法:分析HPLC法测定药品有关物质时的7个操作环节.结果:与结论只有规范化操作,才能使有关物质的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和一致.

    作者:唐红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硫普罗宁注射液腘窝淋巴结试验研究

    目的:用小鼠腘窝淋巴结试验(Popliteal lymph node assay,PLNA)以及检测淋巴细胞表面分子(CD4+/CD8+)来评价硫普罗宁注射液的免疫毒性.方法: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设阳性对照组(盐酸氯丙嗪20.83mg·kg-1 BW)、阴性对照组(氯化钠注射液)和硫普罗宁注射液(3.33、13.33、53.33mg·kg1BW)3个剂量组,采用小鼠腘窝淋巴结试验方法测定腘窝淋巴结重量及细胞指数,淋巴细胞亚群测定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法,观察不同剂量组与对照组的差别.结果:小鼠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硫普罗宁注射液后,PLN(腘窝淋巴结)重量指数、细胞指数未见统计学意义的改变,但随用药剂量的增大而表现为增加的趋势.CD4+/CD8+淋巴细胞的比例无明显变化.结论:硫普罗宁注射液有引起小鼠淋巴结肿大、增殖细胞的趋势.

    作者:朱爱民;李昇刚;孙振平;方选;邵磊;扆雪涛;杨鹃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GLP实验室计算机化系统的安全讨论

    目的:讨论在GLP条件下计算机化系统安全管理的一些问题和方法.方法:在GLP背景下,通过合理的系统安全设置来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系统安全.结果:与结论所有的用户能有效地工作而不产生数据损毁或影响整体运行及整体安全,保证机构的正常运行.

    作者:张曦;沈连忠;李保文;范玉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注射用头孢噻肟钠致死亡1例

    目的:注意头孢噻肟钠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方法:从1例死亡病例的用药过程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头孢噻肟钠发生过敏性休克较为罕见,且病情发展迅速.提醒临床医务人员使用前要严格按规定进行皮试,对于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体质的患者应严密观察用药过程中的反应,以减少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作者:谢春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中国药事杂志

中国药事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