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庆鹏;陈安珍;田金改;林瑞超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那木吉格-14中荜茇有效成分胡椒碱的含量.方法 Cl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检测波长为343nm[1].结果 胡椒碱在0.03096~0.5882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6%,RSD为1.09%.结论 本方法 简便可靠、分离度较好、结果 稳定,可用于那木吉格-14的质量控制.
作者:高丽梅;郑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3种测定安乃近片含量的方法,寻找一种有利于药品监管部门快速进行安乃近片的检验及评价的方法 .方法 分别采用近红外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容量分析法测定安乃近片中安乃近的含量.结果 碘量法与HPLC法、近红外光谱法测定安乃近片含量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近红外光谱法能对不同企业生产的安乃近片作出准确、快速、无损的定量测定,可用于药品的现场快速分析.
作者:刘雁鸣;蒋秋桃;陈志能;曾三平;饶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完善传染病诊断试剂评价用标准物质,保证产品质量.方法 以国家相关的法规和技术指导原则为依据,分析我国传染病诊断试剂评价用标准物质的现状.结果 与结论 只有不断完善评价用标准物质,才能保证产品质量,提升应急检验能力.
作者:李丽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制定脑血康片质量标准.方法 用TLC法进行定性鉴别,以凝血酶活性测定的方法,测定脑血康片中抗凝血酶的活性.结果 TLC可鉴别水蛭,抗凝血酶效价测定线性范围为剩余凝血酶单位在3~12单位·mL-1,平均回收率为98.9%,RSD为2.62%(n=6).结论 定性、定量方法 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脑血康片的质量标准.
作者:张莉;孙佳玲;刘莹;哈永红;赵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介绍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的发展、理论基础、在药物代谢动力学中的应用及展望.方法 总结了UPLC具有能缩短分析时间和减少溶剂消耗等诸多优势及在药物代谢动力学上的应用.结果 与结论 UPLC是一种柱效高、发展前景好的液相色谱技术,在药物代谢动力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朱凌;张双庆;李佐刚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蒙药比力洼-3中麻黄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5∶95),流速为0.8mL·min-1,检测波长为207nm[1].结果 盐酸麻黄碱在0.08232~0.823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36%,RSD为0.54%.结论 本方法 简便可靠、分离度较好、结果 稳定,可用于比力洼-3的质量控制.
作者:郭守芹;高丽梅;张德瑞;郑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以试纸为载体,建立中药材中有害重金属镉的快速检测方法 .方法 通过选择合适的载体和显色剂,制成镉试纸,镉试纸与不同浓度的镉标准溶液反应,形成标准色阶.结果 Cd2+含量在0.0~10.0μg·mL-1范围内显色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方法 低检出限为0.5μg·mL-1.结论 本方法 建立的镉检测方法 快速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现场的初步筛选.
作者:杜庆鹏;陈安珍;田金改;林瑞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对国家药品标准物质库实行科学管理.方法 从国家标准物质库的规划设计、库区间库位分配及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对其进行科学管理.结果 与结论 国家药品标准物质库的科学管理对标准物质规范化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丽华;马双成;宋玉娟;刘明理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对临床护士输注抗菌药物的调查,分析其在输注过程中的不当操作,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茵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记录表的形式,对我院100名临床护士抗茵药物的配制及输注情况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大部分护士使用抗茵药物比较规范,但仍存在一些不规范的问题需要改进.结论 临床护士对抗茵药物的使用操作存在误区,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减少抗茵药物使用不当的医源性因素,促进抗菌药物的安全、合理应用.
作者:张华锋;彭欢;罗婷;彭桂清;李丽;许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中药配方颗粒临床应用的科学性.方法 通过对中药传统理论分析和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的论述,对中药配方颗粒临床应用的科学性、产品质量的合法性进行讨论.结果 中药配方颗粒临床应用缺乏医学理论依据,质量保证措施粗犷,合法性有待于进一步确认.结论 目前,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大量推广应用的时机尚未成熟,临床应用医学理论有待商榷.
作者:高彩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近年来奥美拉唑不良反应报道,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近几年有关奥美拉唑不良反应文献资料进行综述.结果 其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心动过速、消化道出血、肝损害以及白细胞减少等.结论 临床应重视奥美拉唑不良反应的危害性,保证安全用药.
作者:许元;李成建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公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 在6个地区开展随机问卷调查.结果 我国公众饮食用药安全知识严重不足.结论 我国的食品药品安全教育体系建设需要改革和加强.
作者:罗存回;蒋秋桃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无细胞蛋白合成系统作为一种不培养细胞,仍可表达外源mRNA或DNA的蛋白合成系统,逐渐引起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关注,为此本文特将一些应用方面的新进展加以概述.方法 无细胞蛋白合成系统是首先将细胞破碎,离心回收,再加入氨基酸、ATP和GTP,制备成没有细胞但仍可合成蛋白质的系统.结果 随着技术的逐步改进,无细胞蛋白合成系统在蛋白合成方面显示出了优于其它传统蛋白合成系统的优点,并被用于高通量药物筛选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结论 随着无细胞表达系统的成功应用,其在科研和生物制药生产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杨英超;辛晓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复方甘草片中磷酸可待因的含量测定法.方法 色谱柱:Phenomenex C8;流动相:0.05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0.0025mol·L-1庚烷磺酸钠水溶液-乙腈(18∶18∶5);检测波长:220nm,流速:1.5mL·min-1,进样量:10μL.结果 磷酸可待因在1.998~9.990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n=6);平均回收率为100.0% (n=9,RSD为2.0%).结论 本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结果 准确.
作者:郑淑凤;杨红绢;李群鑫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抗茵药物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月~2010年6月的门诊处方12000张,每月抽取2000张,对抗茵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结论 从抗茵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分级应用、用药途径、品种构成等方面进行分析.我院门诊抗茵药物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加强学习《抗茵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药学知识,指导临床用药和加大监管力度,使得抗茵药物的应用更加合理、有效.
作者:刘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复方骨肽注射液中多肽含量的氨基酸分析法.方法 氨基酸水解方法:6mol·L-1盐酸110℃水解22h;氨基酸衍生方法:异硫氰酸苯酯(PITC)法;HPLC条件:Agilent Eclipse AAA色谱柱;流动相A:0.1mol·L-1乙酸钠(用冰醋酸调至pH 6.5)-乙腈(97∶3);流动相B:乙腈-水(4∶1);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结果 18种氨基酸的线性、精密度及稳定性良好;除水解样品中的胱氨酸与色氨酸外,其他氨基酸的回收率均达到定量要求.结论 方法 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复方骨肽注射液中多肽的定量分析方法 .
作者:田洪斌;赵可意;孙佳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从药师角度了解基本药物可及性的情况.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共发放问卷700份,对全国多个省市的药师进行国家基本药物可及性情况的认知-态度-行为(KAP)的问卷调查.结果 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4.4%.药师对基本药物的认知率总体比较低,对国家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支持度并不高.结论 必须加强对药师的基本药物政策及学术认知培训,鼓励药师深入临床实践.
作者:陈高洁;席晓宇;褚淑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对我国武汉地区0~3岁临床婴幼儿腹泻沙门茵进行了分离、鉴定、耐药性和分子分型分析.方法 超广谱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是临床上用于治疗侵袭性沙门茵感染的重要抗生素,对这些抗生素的耐药性传播已引起了广泛的重视,本研究从3746例儿科临床门诊病人粪便样本中共检出221(5.9%)株沙门茵,分别属于29个血清型,抗生素的耐药谱在不同血清型间存在明显差异.环丙沙星耐药株多为鼠伤寒沙门茵,且均对4种以上非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22株环丙沙星耐药鼠伤寒沙门茵中19株位于同一个脉冲场群中.在18株沙门茵中检出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机制aac-(6') -Ib-cr,其中4株茵中还携带qnr基因.在7株茵中检出质粒介导的超广谱-内酰胺酶类CTX-M-14编码基因,其中2株茵对环丙沙星的敏感性下降.结果 与结论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不适于在当地用于侵袭性鼠伤寒沙门茵感染治疗,同时应对头孢曲松耐药-氟喹诺酮敏感性下降的菌株进行积极的主动监测.
作者:林兰;丁宏;崔生辉;张庆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确认红花药材中违法染色的色素或染料成分,建立相应的染色成分分析方法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以及对照试剂对照的方法,对染色成分进行鉴定;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染色物成分.结果 红花药材掺伪染色的主要色素或染料为柠檬黄、胭脂红、酸性红73、金橙Ⅱ;对65批红花药材进行了检测,其中40批检测出含有上述4种染色物.结论 建立的检测方法 可快速进行红花药材中掺伪染色的定性检测.
作者:闵春艳;付凌燕;汪祺;鲁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药检系统科研成果的特点,为药检系统科研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整理“十一五”期间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引领全国药检系统及相关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所实现的科研成果,对药检系统科研成果的特点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 与结论 药检系统的科研成果具有社会公益性强、应用性强、科研服务于检定工作等特点.
作者:杨英;刘增顺;王艳;张瑞;李冠民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