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国家药品标准物质库的科学管理

肖丽华;马双成;宋玉娟;刘明理

关键词:国家药品标准物质库, 管理
摘要:目的 对国家药品标准物质库实行科学管理.方法 从国家标准物质库的规划设计、库区间库位分配及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对其进行科学管理.结果 与结论 国家药品标准物质库的科学管理对标准物质规范化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药事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材中重金属镉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目的 以试纸为载体,建立中药材中有害重金属镉的快速检测方法 .方法 通过选择合适的载体和显色剂,制成镉试纸,镉试纸与不同浓度的镉标准溶液反应,形成标准色阶.结果 Cd2+含量在0.0~10.0μg·mL-1范围内显色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方法 低检出限为0.5μg·mL-1.结论 本方法 建立的镉检测方法 快速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现场的初步筛选.

    作者:杜庆鹏;陈安珍;田金改;林瑞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基于药师的角度对基本药物可及性情况的KAP调查

    目的 从药师角度了解基本药物可及性的情况.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共发放问卷700份,对全国多个省市的药师进行国家基本药物可及性情况的认知-态度-行为(KAP)的问卷调查.结果 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4.4%.药师对基本药物的认知率总体比较低,对国家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支持度并不高.结论 必须加强对药师的基本药物政策及学术认知培训,鼓励药师深入临床实践.

    作者:陈高洁;席晓宇;褚淑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作用药品检测车运行初见成效

    目的 总结药品检测车运行以来的工作经验.方法 介绍了以药品检测车为平台,充分发挥技术支撑的作用,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新的药品快速检测方法 .结果 与结论 通过实践证明,药品检测车已逐渐显现其在药品监督管理中的作用.

    作者:徐东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在药物代谢动力学中的应用

    目的 介绍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的发展、理论基础、在药物代谢动力学中的应用及展望.方法 总结了UPLC具有能缩短分析时间和减少溶剂消耗等诸多优势及在药物代谢动力学上的应用.结果 与结论 UPLC是一种柱效高、发展前景好的液相色谱技术,在药物代谢动力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朱凌;张双庆;李佐刚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浅谈生化药物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目的 介绍和分析生化药物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为生产者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近年的文献和专著,对生化药物生产工艺过程进行分析并介绍过程质量控制的方法 及相关技术.结果 与结论 生化药物的开发及应用逐渐受到重视,加强质量管理,尤其是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应引起更多的关注.

    作者:林昂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

    目的 总结近年来奥美拉唑不良反应报道,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近几年有关奥美拉唑不良反应文献资料进行综述.结果 其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心动过速、消化道出血、肝损害以及白细胞减少等.结论 临床应重视奥美拉唑不良反应的危害性,保证安全用药.

    作者:许元;李成建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近红外光谱法等三种方法 测定安乃近片含量的比较

    目的 比较3种测定安乃近片含量的方法,寻找一种有利于药品监管部门快速进行安乃近片的检验及评价的方法 .方法 分别采用近红外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容量分析法测定安乃近片中安乃近的含量.结果 碘量法与HPLC法、近红外光谱法测定安乃近片含量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近红外光谱法能对不同企业生产的安乃近片作出准确、快速、无损的定量测定,可用于药品的现场快速分析.

    作者:刘雁鸣;蒋秋桃;陈志能;曾三平;饶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分析报告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抗茵药物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月~2010年6月的门诊处方12000张,每月抽取2000张,对抗茵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结论 从抗茵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分级应用、用药途径、品种构成等方面进行分析.我院门诊抗茵药物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加强学习《抗茵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药学知识,指导临床用药和加大监管力度,使得抗茵药物的应用更加合理、有效.

    作者:刘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红花药材掺伪染色检测方法 的实验研究

    目的 确认红花药材中违法染色的色素或染料成分,建立相应的染色成分分析方法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以及对照试剂对照的方法,对染色成分进行鉴定;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染色物成分.结果 红花药材掺伪染色的主要色素或染料为柠檬黄、胭脂红、酸性红73、金橙Ⅱ;对65批红花药材进行了检测,其中40批检测出含有上述4种染色物.结论 建立的检测方法 可快速进行红花药材中掺伪染色的定性检测.

    作者:闵春艳;付凌燕;汪祺;鲁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脑血康片活性测定方法 的研究

    目的 制定脑血康片质量标准.方法 用TLC法进行定性鉴别,以凝血酶活性测定的方法,测定脑血康片中抗凝血酶的活性.结果 TLC可鉴别水蛭,抗凝血酶效价测定线性范围为剩余凝血酶单位在3~12单位·mL-1,平均回收率为98.9%,RSD为2.62%(n=6).结论 定性、定量方法 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脑血康片的质量标准.

    作者:张莉;孙佳玲;刘莹;哈永红;赵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从多国视角看成本效果阈值的应用现状

    目的 通过各国成本效果阈值的横向比较,为我国的成本效果阈值设定提供一定的经验与启示.方法 归纳总结药物经济学利用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成本效果阈值及其相关规定的现状.结果 各国成本效果阈值都不尽相同,成本效果阈值的设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结论 不能简单地借鉴国外经验,必须在充分考虑我国具体情况的基础上设定科学合理的成本效果阈值.

    作者:宗欣;孙利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浅谈国家药品标准物质库的科学管理

    目的 对国家药品标准物质库实行科学管理.方法 从国家标准物质库的规划设计、库区间库位分配及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对其进行科学管理.结果 与结论 国家药品标准物质库的科学管理对标准物质规范化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丽华;马双成;宋玉娟;刘明理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标准物质在我国传染病诊断试剂质量评价中的作用及意义

    目的 完善传染病诊断试剂评价用标准物质,保证产品质量.方法 以国家相关的法规和技术指导原则为依据,分析我国传染病诊断试剂评价用标准物质的现状.结果 与结论 只有不断完善评价用标准物质,才能保证产品质量,提升应急检验能力.

    作者:李丽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HPLC法测定比力洼-3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蒙药比力洼-3中麻黄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5∶95),流速为0.8mL·min-1,检测波长为207nm[1].结果 盐酸麻黄碱在0.08232~0.823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36%,RSD为0.54%.结论 本方法 简便可靠、分离度较好、结果 稳定,可用于比力洼-3的质量控制.

    作者:郭守芹;高丽梅;张德瑞;郑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2010年六安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我市各医院及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情况,探讨引起ADR的因素.方法 对我市2010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平台的8614例ADR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 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 4686例占54.4%,中药制剂引起的ADR 1343例占15.6%.结论 应加大ADR监测工作力度,大限度的保障临床用药安全、合理、有效,尽量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武为宝;刘文丽;武培璐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护士静脉输注抗菌药物操作中存在问题及分析

    目的 通过对临床护士输注抗菌药物的调查,分析其在输注过程中的不当操作,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茵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记录表的形式,对我院100名临床护士抗茵药物的配制及输注情况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大部分护士使用抗茵药物比较规范,但仍存在一些不规范的问题需要改进.结论 临床护士对抗茵药物的使用操作存在误区,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减少抗茵药物使用不当的医源性因素,促进抗菌药物的安全、合理应用.

    作者:张华锋;彭欢;罗婷;彭桂清;李丽;许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风险评估在国家药品评价抽验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国家药品评价抽验工作中如何进行风险评估.方法 介绍国内外药品风险评估概况及在国家药品评价抽验工作中引入风险评估理念的背景和风险指数的计算原理,对国家评价抽验品种进行风险指数的计算.结果 通过在国家药品评价抽验工作中尝试性地进行风险指数的计算,了解了同一品种不同企业的产品质量等级.结论 风险评估结果 为监管决策提供了一定的技术依据,但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作者:郭志鑫;黄志禄;张弛;朱嘉亮;姜雄平;徐万魁;杨悦;李延敏;杨玉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HPLC法测定复方甘草片中磷酸可待因含量

    目的 建立复方甘草片中磷酸可待因的含量测定法.方法 色谱柱:Phenomenex C8;流动相:0.05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0.0025mol·L-1庚烷磺酸钠水溶液-乙腈(18∶18∶5);检测波长:220nm,流速:1.5mL·min-1,进样量:10μL.结果 磷酸可待因在1.998~9.990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n=6);平均回收率为100.0% (n=9,RSD为2.0%).结论 本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结果 准确.

    作者:郑淑凤;杨红绢;李群鑫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HPLC法测定那木吉格-14中胡椒碱的含量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那木吉格-14中荜茇有效成分胡椒碱的含量.方法 Cl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检测波长为343nm[1].结果 胡椒碱在0.03096~0.5882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6%,RSD为1.09%.结论 本方法 简便可靠、分离度较好、结果 稳定,可用于那木吉格-14的质量控制.

    作者:高丽梅;郑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实验动物设施环境检测实验室的建立

    目的 为食品药品的检验工作提供条件保障.方法 介绍实验动物设施环境检测实验室建立的过程及其对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发展的重要意义.结果 获得了进行实验动物设施环境检测的资质.结论 应总结工作经验,提高环境检测实验室对内对外进行环境检测服务的质量.

    作者:李萌;王金恒;张鑫;范文平;贺争鸣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中国药事杂志

中国药事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