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繁可;申俊龙
目的 提高检测人员的检测水平,进而提升医疗器械技术监督水平.方法 结合工作实践进行分析与思考.结果与结论 检测人员应从了解设备的设计基本原理、熟悉设备的技术性能、掌握设备的临床应用基础知识,以及精通医疗器械标准等几个方面逐步深入学习.
作者:官辉煜;徐红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祖师麻注射液中紫丁香苷、祖师麻甲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使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溶液进行梯度洗脱,变化检测波长223、327nm,流速为1.00mL·min-1,柱温为30℃.结果 利用2004年A版<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计算软件生成祖师麻注射液指纹图谱,共有17个特征峰,各峰分离度良好,符合指纹图谱检测要求.结论 采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祖师麻注射液的质量.
作者:周颖;庞兴寿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碘对药物污染,确保安全用药,减少药物浪费.方法 模拟临床用药,观察比较药液变化.结果与结论 应当高度重视含碘消毒剂对药物的污染.
作者:张丽娟;宋吉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为加强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就目前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 必须加强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逐步形成国家、省、市、县4级技术监测网络体系,完善药品生产、经营单位和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才能有效保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深入开展.
作者:高宏亮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卡马西平片有关物质与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Thermo CPS-2HYPERSIL;流动相:甲醇-四氢呋喃-水(120:30:850),每1000mL中加0.2mL甲酸和0.5mL三乙胺;流速:1.5mL·min-1;检测波长:230nm;柱温:40℃.结果 卡马西平在0.10~0.40mg·m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 A= 5.7198×107C-4.3867×104,r= 0.9995;平均回收率为101.0%,RSD=0.4%(n=9).结论本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能更好地控制其质量.
作者:宋一;王冬;王磊;陈雨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江苏省医院制剂的现状,找寻目前我国医院制剂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发展趋势.方法 运用文献分析的方法.结果与结论 医院制剂发展空间尚存,必须加强生产管理,健全人才培养机制,运用医院制剂网络,与临床、企业紧密结合,帮助医院制剂摆脱目前的困境.
作者:王繁可;申俊龙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考察超声条件下不同浓度吐温-80对呋喃西林的增溶作用,筛选吐温-80的佳用量,提高呋喃西林溶液的稳定性.方法 用超声振荡仪将呋喃西林进一步粉碎成更细小的微粒,加入吐温-80做增溶剂配制呋喃西林溶液,样品置2~8℃的低温环境中冷贮3个月观察稳定性.结果 加入0.5%吐温-80制备的呋喃西林溶液析出结晶少于对照品;加入1.0%与2%吐温-80制备的呋喃西林溶液无结晶析出,含量符合规定. 结论 吐温-80能增加呋喃西林的溶解度,用于呋喃西林溶液的制备能提高制剂稳定性.
作者:常明泉;张幼林;袁胜浩;杨翠;陈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复方公英片中板蓝根、蒲公英的薄层鉴别方法及板蓝根中腺苷的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5%三乙胺溶液(8:92);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60nm;柱温为25℃.结果 腺苷在1.021~30.63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96.48%,RSD为1.18%(n=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该药的质量控制.
作者:植达诗;牟晓崟;袁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复方氨基葡萄糖片中盐酸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软骨素含量HPLC测定方法.方法 均采用C18色谱柱,盐酸氨基葡萄糖以0.68%醋酸缓冲溶液-甲醇(82:1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0nm,流速为1.0 mL·min-1,进样量为10μL.硫酸软骨素 以0.005mol·L-1辛烷磺酸钠水溶液-乙腈(9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195nm;流速为0.5mL·min-1;进样量为10μL. 结果 盐酸氨基葡萄糖浓度在0.5061~4.100mg·mL-1范围内与β-异构体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59%,RSD=1.21%(n=6).硫酸软骨素的进样浓度在170.7~1001.5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87%,RSD=1.05%(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狄平平;劳苑子;赵立平;万维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做好做细药品注册检验工作.方法 以国家相关的技术指导原则和样品检验及相关的验证试验数据为依据,将资料审核、药品检验中发现的问题汇总上报国家药品评审部门.结果与结论 药品注册检验为国家药品技术评审提供来自实验室一线的评审依据,是保证药品评审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波;徐东;赵兰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氨酚葡锌片中盐酸二氧丙嗪的含量均匀度及含量.方法 以C18化学键合硅胶为固定相,以水-乙腈-三乙胺 (90:10: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6nm.结果 平均加样回收率盐酸二氧丙嗪为100.5%,RSD=1.48%(n=9).盐酸二氧丙嗪在0.08~0.8μg·mL-1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 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
作者:贾首时;王原瑞;杨秀艳;崔雪丹;刘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08年收集到的85例ADR病例,根据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抗感染药类别、ADR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85例ADR主要与抗感染药特别是β-内酰胺类药物的使用、中药注射剂的质量、静脉给药方式、合并用药、老年患者及婴幼儿的体质等因素有关;ADR常见的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其次为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损害等.结论 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杜素芬;徐银芬;杨晓兰;张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的释放量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Agilent C18柱,流动相为1%冰醋酸-甲醇(50:50),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80nm,柱温为30℃.结果 阿司匹林在16.225~162.25mg·L-1的范围里线性关系良好(r=1.0000,n=6),测得平均回收率为99.56%,RSD=0.32%(n=6).结论 本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
作者:吴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促进药品零售经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方法 分析了药品零售企业存在的问题,探讨规范发展的措施.结果与结论 处理好发展与规范经营的关系对药品零售企业和监管部门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赵爱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首批还原型谷胱甘肽中氧化型谷胱甘肽杂质对照品.方法 以茚三酮试验进行鉴别,应用液质联用仪、红外光谱仪对氧化型谷胱甘肽进行结构确证,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2种流动相体系进行纯度测定比较,用质量平衡法计算含量.结果 确证了氧化型谷胱甘肽原料的结构,并确定首批氧化型谷胱甘肽对照品含量为93.6%.结论 首批氧化型谷胱甘肽国家对照品(批号:140746-200801)的建立方便了还原型谷胱甘肽中氧化型谷胱甘肽杂质的定性和定量控制.
作者:王悦;郝苏丽;杨化新;范慧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加强对药品零售企业的有效监管,确保消费者的用药安全.方法 分析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药品零售企业的监管与实施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工作的现况,以及药品零售企业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结果与结论 强制GSP认证不能有效监管药品零售企业的药品经营质量,应当将GSP认证变为GSP检查,建立对药品零售企业的GSP长效监管机制,并调整<药品经营许可证>发放条件.
作者:王倩楠;叶桦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制定复方清肝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栀子、羚羊角、大血藤进行鉴别.结果各品种的薄层色谱特征明显,专属性强.结论 该方法可以准确地进行定性鉴别,能有效的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毕雪艳;李晓敏;郄冰冰;郭瑞锋;刘广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为培养高素质的药品监管人才,提升我国药品监管工作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从吸引人才、人才培训及制定管理规范3个方面举例分析FDA对专业监管人才的培养.结果与结论 我国药监部门可以借鉴FDA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先进经验,吸引各个不同专业领域的人才,加强高水平的专业培训并制定严格的药品监管工作规范.
作者:洪兰;叶桦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对药包材监督抽验工作提出建议,更好地发挥监管作用,提高药包材质量.方法 对上海连续几年监督抽验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 药包材的监督抽验是有效的监管手段,对提高药包材整体质量水平有促进作用.
作者:陆维怡;杨会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对FDA在新药临床和审批过程中与药品申办者的会议沟通机制进行介绍,为我国提供相应的参考.方法 查阅FDA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一系列的指南文件.结果与结论 该会议机制以其法制化、规范化、透明化的特点,确保了新药审评的效率及质量,值得我国借鉴.
作者:江莹;陈永法;邵蓉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