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执业药师继续教育问题的探讨

孟凡莉;黄泰康

关键词:执业药师, 继续教育, 现状
摘要:目的 提高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的水平.方法 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对执业药师、相关专家进行访谈.对我国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对更有效地实施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 应从内容、形式、师资、经费、时间、评估、考核等各个方面做出精心安排,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的效果.
中国药事杂志相关文献
  • 相关国家药品价格监管模式之比较

    目的 为采用科学监管手段解决药价虚高问题提供参考.方法 比较了相关国家药价监管模式,分析我国目前药价虚高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建议.结果与结论 形成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实施药品出厂价透明、推进医药分业改革、构建统一配送的物流平台,是解决药价虚高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梦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临床药师干预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对比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临床药师参与外科各科室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对比分析临床药师对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作用.方法 收集临床药师参与使用前2005年7~11月外科手术病历746份,参与使用后2007年11月~2008年2月手术病历521份,分别采用用药频度(DDDs)排序法原理对比用药频度,分析用药合理性.结果 临床药师参与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后,其选药、用药时机、用法、剂量、用药方式趋于合理,用药时间大幅缩短;各类手术日趋符合卫生部<抗菌药物指导原则>要求.但仍存在选药广谱、用药疗程偏长、剂量偏大、不必要的联合用药等问题.结论 临床药师的监督作用仍需加强.

    作者:杜素芬;李玉珍;吴萍;张虹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一叶萩碱的研究进展

    目的 为进一步展开一叶萩碱的研发工作奠定基础. 方法查阅并总结有关一叶萩碱的文献资料. 结果与结论 综述了一叶萩碱的物化性质、提取分离和生物活性等研究现状,相关质量分析工作尚需完善.

    作者:刘毅;岳志华;张娜;李婕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成本效果分析在药事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阐述成本效果分析在药事管理中的具体实施与完善的建议.方法 论述成本效果分析的内容,探讨当前我国药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阐述成本效果分析在我国药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结果与结论 成本效果分析在我国药事管理中尚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以促进我国药事管理工作的发展.

    作者:杨帅;田侃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毛发中大麻类物质的检测

    目的 对毛发中大麻类物质的检测方法进行综述.方法 参考国内外近期的有关文献,介绍了毛发中大麻类物质分析的基本理论及发展概况,从毛发样品的采集、预处理、分析方法、优势和不足等几方面概述了毛发分析的过程.结果 毛发作为生物检材具有不易造假,可反映药物长期滥用的情况等特点.结论 毛发作为生物检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陈华;左宁;南楠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研究

    目的 建立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 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采用2个不同生产厂家的鲎试剂对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进行研究.结果 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大不干扰浓度为1.34mg·mL-1,细菌内毒素限值为0.096EU·mg-1.结论 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控制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的质量是可行的.

    作者:于婷;蔡彤;张国来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我国药物警戒信息与风险控制措施的分析与探讨(一)

    目的 对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已发布的22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警戒信息中涉及的品种及风险点进行了梳理,并对我国已尝试开展的药品风险控制措施进行了系统分析.方法 探讨了针对药品风险因素我国从药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和药品风险效益评估两个不同角度已采取的多种药品风险控制模式,提出积极开展药品上市后研究并制定相关技术指南、出台上市后评价法规并制定技术评价规范、制定相对统一共同遵循的风险控制原则和尺度.结果与结论 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药品风险管理模式是今后药品风险管理研究的内容及方向.

    作者:张力;王钢力;林瑞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烧伤病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抗菌药物使用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之间的关系,为防治烧伤病区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2001~2008年6月烧伤病区平均每日每百张床位所消耗各类抗菌药物的每日约定剂量、平均住院日以及同期导致烧伤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对7种抗菌药的耐药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近年来烧伤病区使用的抗菌药物中,氨基糖苷类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第一代头孢菌素类使用量上升幅度较大;同期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的耐药率呈波动上升趋势,耐药率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在烧伤临床抗感染治疗中减少大环内酯类的使用量可以降低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的耐药水平;调整第一代头孢菌素的使用量也可以影响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庆大霉素的耐药水平.

    作者:曾庆源;熊珍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RP-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磷酸西他列汀药物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人血浆中磷酸西他列汀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Symmetrix ODS-H 为分析柱,甲醇-0.1%高氯酸水溶液(40∶6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68nm,采用外标法定量测定.结果 进样浓度在5~50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3,方法回收率为96.1%~100.9%.低检测限为2μg·mL-1.日间、日内精密度均小于4%.结论 此方法操作简便、灵敏,重复性好,适用于人血浆中磷酸西他列汀含量的测定.

    作者:孙旭;汤瑶;闻镍;于敏;李佐刚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对部分中西药说明书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为规范药品说明书提供信息.方法 收集近2年来本院及附近医院临床常用药品说明书676份,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部分国产西药和中成药说明书中的项目未能按国家规定标注,缺项严重.特别是药物过量、不良反应、禁忌证、孕妇及哺乳期用药、儿童用药、老年患者用药、药理毒性、药代动力学、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等10项内容缺项多.进口药品说明书项目标注优于国产西药;国产西药优于中成药;注射制剂优于口服制剂;口服制剂优于外用制剂.结论 不规范的药品说明书影响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周舍典;林羽慧;周甘平;梁平;黄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简述我国进口药品注册检验工作的历史、现状及展望

    目的 介绍我国进口药品注册检验工作.方法 从法律法规、工作内容、指导原则等多方面简要介绍进口药品注册检验管理的方法与经验.结果与结论 通过对现阶段管理方式的分析,为进一步改进我国进口药品注册检验工作提供建议.

    作者:王岩;马双成;王雅雯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鱼鳔丸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 建立鱼鳔丸中当归、五味子、肉苁蓉的薄层鉴别方法及山茱萸中马钱苷的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Agilent TC-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12∶88);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40nm;柱温25℃.结果 马钱苷在0.1632~1.63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98.1%,RSD为0.58%(n=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该药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燕;郑笑为;汪琪;鲁静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浅谈医疗器械产品标准档案的建立

    目的 为完善医疗器械产品标准档案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疗器械标准从收集、建立到保管等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实际操作方法和建议.结果与结论 医疗器械监管工作已步入科学、有序的轨道.医疗器械标准及其档案的建立是医疗器械监管工作的一部分.

    作者:罗幼明;罗杜鹃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三种治疗下呼吸道感染药物的经济学评价

    目的 评价下呼吸道感染中的3种治疗方案所产生的药物经济学效果.方法 选择374例下呼吸道感染病例并分成3组,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对阿奇霉素组(A)、左氧氟沙星组(B)和头孢哌酮组(C)治疗方案进行分析.结果 3组治疗方案的有效率分别为94.08%、96.39%和93.14%;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5.84%、15.54%和15.66%.结论 左氧氟沙星组(B)为佳的治疗方案,开展药物经济学分析有利于临床合理用药和选用佳治疗方案.

    作者:章登飞;王凤山;俞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现行《药品管理法》中假药定义剖析

    目的 探讨现行立法中假药定义存在的问题,为<药品管理法>的修订和完善提供参考.方法 主要采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并结合各种类型药品的特点和药品标准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结果与结论 现行<药品管理法>中的假药定义不能有效地适用于各种类型药品的假药判定,需要进行改进.

    作者:于培明;郭昆鹏;白腾飞;韩慧丽;赵丹丹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重视和做好药品GMP重新认证工作

    目的 为做好GMP重新认证工作,执行好新标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药品GMP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比较药品重新认证和首次认证的不同,分析GMP认证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 提出了重新认证现场检查应关注的重点内容.结论 药品GMP认证是药品安全监管和药品质量源头控制的重要措施.

    作者:姚茂斌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关于执业药师继续教育问题的探讨

    目的 提高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的水平.方法 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对执业药师、相关专家进行访谈.对我国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对更有效地实施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 应从内容、形式、师资、经费、时间、评估、考核等各个方面做出精心安排,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的效果.

    作者:孟凡莉;黄泰康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健全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公众饮食安全

    目的 为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简要回顾了食品安全典型事例,分析了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结果与结论 必须健全食品安全法律、监管、标准、检测、事故预防和处理、诚信意识、信息网络、宣传教育、中介服务等九大体系,才能确保公众饮食安全.

    作者:唐小鹏;王东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关于《中国药典》及《临床用药须知》不妥之处的讨论

    目的 对<中国药典>及<临床用药须知>不妥之处进行讨论.方法 根据有关文献,主要对<临床用药须知>中的血药浓度单位不统一、不符合<中国药典>的有关内容、一些药学名词不统一、有些内容前后矛盾、学术用语欠规范、未采用药品通用名及其他不妥之处加以阐述. 结果 <中国药典>和<临床用药须知>2005年版尚存在一些欠妥之处.结论 希望以后再版时考虑予以修订.

    作者:刘琨;刘蜀宝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住院病人发药模式的探讨

    目的 探讨目前情况下对我国住院病人执行较佳的发药模式.方法 以复旦大学两家附属医院住院病人的发药情况为背景,对单剂量发药工作流程中的问题加以分析,并结合工作经验与药品的质量管理技术提出解决办法及建议,以保证药品的质量,促进安全用药.结果 国内医院的单剂量摆药还存在缺陷,易出现药品质量问题.其工作模式有待改进.结论 单剂量摆药制仍不能保证药品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应实行合格的单剂量包装,但这会导致医疗成本的提高.

    作者:夏卫英;许寅;方忠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中国药事杂志

中国药事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