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春琳;徐成斌
目的:制备邻苯二甲酸酐(phthalic anhydride, PA)大鼠哮喘模型,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CAM-1)与PA哮喘气道炎症的关系.方法:用PA免疫大鼠制备哮喘模型,观察哮喘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性细胞的变化及支气管肺组织的病理改变;用Northern杂交方法检测哮喘大鼠肺组织ICAM-1 mRNA的表达.结果:哮喘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性细胞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加,支气管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程度较对照组增加,支气管粘膜皱缩加重;哮喘大鼠肺组织ICAM-1 mRNA 比对照组表达增高,表达量与炎性细胞的改变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哮喘大鼠肺组织ICAM-1 mRNA表达量的增高不仅与哮喘气道炎症的发生有关,还与哮喘气道炎性细胞浸润的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
作者:赵振东;刘镜愉;丁丽华;陈明 刊期: 199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胎盘绒毛组织中内皮素-1(ET-1)mRNA的表达,探讨ET-1与妊高征的关系.方法:用地高辛标记的内皮素-1 cDNA探针对重度妊高征患者及正常对照组产妇胎盘绒毛组织总RNA行斑点印迹杂交.利用Leica QWIN图像处理及分析系统测量每个杂交点的平均光密度值.结果:妊高征组患者胎盘绒毛组织ET-1 mRNA的表达较正常妊娠组明显增高.结论:重度妊高征患者胎盘绒毛组织ET-1表达增强可能引起全身血管痉挛,导致妊高征,同时也可能与妊高征易并发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有关.
作者:佟秀琴;李诗兰;赵扬玉;张小为;王蔼明 刊期: 199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目前常用的美学修复材料各自的特点和适应证.方法:对139例患者分别进行的塑料、烤瓷、类瓷和铸瓷的修复各65件,共260件,进行了1年的临床观察和问卷式调查,用卡方数据进行比较处理.结果:塑料修复体在颜色、边缘密合度和基牙牙龈状态方面均逊色于烤瓷、类瓷和铸瓷修复体,差异有极显著性,而烤瓷和类瓷与铸瓷修复体在形态、边缘密合度和基牙牙龈状态方面效果相似,差异均无显著性,但铸瓷修复体的折断率明显高于烤瓷和类瓷者,烤瓷与铸瓷在颜色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塑料只能作为暂时固定修复材料,烤瓷、类瓷与铸瓷各有其相应的临床适应证,均有较高的临床修复价值.
作者:孙凤;魏克立;钱端申;张桂荣;郭小军;俞红 刊期: 199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氧流量对异氟烷的消耗量和体内摄取的影响.方法:24例异氟烷全身麻醉的病人,按新鲜氧流量不同随机分为3组.氧流量分别为2.0、1.0和0.3 L*min-1.以微量泵向呼吸环路吸入远端输入异氟烷,调节输入速度使肺泡异氟烷浓度维持在低肺泡有效浓度的1.1倍.监测异氟烷吸入及呼出体积分数,以吸-呼体积分数差作为摄取指标,观察异氟烷的消耗量及体内摄取量的变化.结果:异氟烷的消耗量随氧流量的增大而明显增加;体内摄取量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维持相同低肺泡有效浓度时,异氟烷的消耗量随着新鲜氧流量的增加而增加;体内对异氟烷的摄取量与新鲜氧流量的大小无关.
作者:戴旻;杨拔贤;许幸;杨天明 刊期: 1998年第06期
目的:构建高效真核表达载体以提高细胞因子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效率.方法:利用基因克隆技术构建了两个新的白细胞介素-6(IL-6)真核表达载体pAdCIIL-6和P335ciil-6.将它们瞬时转染COS-7细胞后,利用IL-6依赖株7TD1对上清中的IL-6进行检测.结果:两种新建载体分别能提高IL-6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效率5.5和3.4倍.结论:腺病毒的病毒相关Ⅰ和ⅡRNA(virus-associated Ⅰand ⅡRNA, VAⅠand VAⅡ)和腺伴随病毒(adeno associated virus, AAV) 的倒转末端重复序列(inverted terminal repeat, ITR)能提高细胞因子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刘红涛;袁勇;张颖妹;狄春辉;王应;马大龙 刊期: 1998年第06期
目的:确定脐血中高水平的造血因子的来源.方法:应用抗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单克隆抗体对19例健康产妇足月分娩的胎盘组织的冰冻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耳鼻咽喉科摘取的鼻息肉组织做对照.结果:胎盘郎汉斯细胞及合体细胞呈现阳性反应,而阴性对照无反应.结论:胎盘滋养层细胞可能是产生脐血中GM-CSF和G-CSF的主要细胞.
作者:刘桂兰;于国青;虞有智;回允中 刊期: 199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非创伤性修复治疗(ART)技术和两种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恒磨牙浅龋的临床效果.方法:68例患者,152个恒磨牙Ⅰ类洞,9个Ⅱ类洞,用Fuji ⅨGP、Ketac-Molar两种玻璃离子水门汀和GK银汞合金充填龋洞,半年后对3种材料的固位、表面磨耗、边缘折裂、充填体颜色变化以及与自然牙颜色匹配等进行复查和对比评估.结果:两种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龋洞后半年未见继发龋和边缘折裂现象;材料颜色变暗,与自然牙颜色匹配性趋向协调,但表面磨耗较银汞合金明显.结论:ART技术和两种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恒磨牙浅龋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但尚需长期观察.
作者:洪伟;高炜;冯海兰 刊期: 199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机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用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机对128例患者行外科手术中自体血液回输.并对患者术前血、术中回收血、术后静脉血进行血常规化验及血液生化检验,对回收血做形态观察.结果:128例患者平均每例回收原血1 850 ml,经血液回收机处理后获得浓缩血615 ml,均回输给病人.术后血常规、多项生化检查及血浆电解质检查结果均达到正常水平.除3例因室颤、严重心功能不全死亡(与血液回收机无关)外,其余病人术后恢复顺利,结论: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机能有效减少术中血液的丢失,减少输血后并发症.
作者:张明礼;刘燕;宋乃庆;陶凉;吴栋;张仁尧;胡秉忠;陈鸿义 刊期: 199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对双香豆素加强阿霉素毒性的保护作用及其抗氧化机制.方法:小鼠随机分为以下各组:正常对照组,双香豆素组,阿霉素组,双香豆素+阿霉素组和BHA+双香豆素+阿霉素组,每组6只.血清醌还原酶(QR)、ALT、LDH和CK催化活性用酶动力学方法测定,肝丙二醛(MDA)含量按硫代巴比妥酸方法测定.结果:经双香豆素处理组血清QR催化活性显著降低.与单给阿霉素组比较,双香豆素能显著增强阿霉素所致的血清ALT、LDH、CK催化活性升高,肝MDA含量也增高 .BHA具有对抗双香豆素所引起的QR催化活性降低的作用,并具有显著降低双香豆素+阿霉素所导致的ALT、LDH、CK及肝MDA含量增高的作用.结论:双香豆素具有加强阿霉素对小鼠毒性的作用,而BHA对双香豆素加强阿霉素毒性则显示出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与BHA增强QR催化活性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王立新;林三仁 刊期: 1998年第06期
目的:评价附属比色板与实际光敏树脂材料色度的吻合程度.方法:收集了4种光敏树脂,将其制成圆形试件和比色板,分别测取圆形试件、自制比色板与附属比色板的色度值,计算三者间的色度差异.结果:附属比色板与相应的材料间存在明显的色度差异,远远超过肉眼的识别阈.结论:使用附属比色板可能导致临床比色失误,用同批号树脂自制比色板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Z100附属比色板与树脂色度吻合良好.
作者:高承志;王新知;曹越辉;姬爱平 刊期: 199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在正常足月妊娠和妊娠高血压时胎盘、脐带中的表达.方法:组织形态学观察,还原型辅酶Ⅱ酶组织化学和内皮型NOS(eNOS)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定量研究.结果:妊娠高血压者胎盘、脐带有纤维素样坏死等病理性改变,还原型辅酶Ⅱ酶组化及eNOS免疫组化示NOS表达明显减弱,且分布异常.结论:妊娠高血压者胎盘及脐带中eNOS表达减弱,导致NO产生减少,胎盘循环缺血,可能是妊高征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宋明清;刘斌 刊期: 199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动脉损伤后离体培养的平滑肌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和细胞周期时相的影响,了解大黄素抑制离体培养的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指数增长期的平滑肌细胞同步化于G0期后,加入20 mg*L-1大黄素于含胎牛血清10%(体积分数)的细胞培养液中,24 h后分别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时相测定和抗PCNA蛋白单克隆抗体染色.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用了大黄素以后,G0/G1期细胞百分比升高,S期细胞百分比下降,下降率为75.5%,平滑肌细胞抗PCNA单克隆抗体染色呈阴性.表明PCNA蛋白的表达受到抑制,细胞受阻于G0期.结论:抑制PCNA蛋白表达、阻滞细胞周期的移行是大黄素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尹春琳;徐成斌 刊期: 1998年第06期
目的:评价17997(20 mg*L-1)滴眼治疗实验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 HSK)的疗效及滴眼剂的刺激性.方法:建立兔眼HSK动物模型,以1 g*L-1无环鸟苷滴眼剂作为阳性对照,以0.15 mol*L-1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采用裂隙灯观察角膜病变情况并评分、病毒分离检测及透射电镜观察评价17997疗效.采用Draize眼刺激实验评价药物毒性.结果:17997(20 mg*L-1)可有效地治疗HSK,减轻角膜病变程度,缩短平均治愈时间,疗效与无环鸟苷相似.17997滴眼剂(20 mg*L-1)及其赋形剂的Draize评分结果表明,17997滴眼剂无眼刺激性.结论:广谱抗病毒药17997治疗实验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获得了与无环鸟苷相似的疗效,且无临床毒性.
作者:朱则今;吴静安;陶佩珍;王淑琴 刊期: 199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bcl-2 mRNA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斑点杂交技术研究正常和增生前列腺组织中bcl-2 mRNA表达情况,并加以比较,同时采用原位杂交技术了解bcl-2 mRNA在增生前列腺中表达.结果:bcl-2 mRNA在增生前列腺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在正常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增生组织中平均表达值是正常组织的(1.71±0.72)倍;原位杂交显示:bcl-2 mRNA主要在前列腺上皮组织中表达,并呈现由基底细胞向表层上皮细胞表达逐渐减弱趋势.结论:bcl-2 mRNA 在增生组织中高表达表明增生前列腺上皮细胞抗凋亡作用强于正常组织,提示bcl-2参与前列腺细胞增殖与凋亡过程,增生前列腺中bcl-2高表达可能是诱发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重要病因.
作者:王晓峰;姜辉;叶海云;许清泉;朱积川;侯树坤 刊期: 1998年第06期
有关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技术应用研究的重点,是利用其能够短时间内在体外扩增出数百万个特异性靶DNA序列拷贝的特点,对感染者体内含量极低的病原体核酸模板(如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等)进行量化测定,从而为病毒、支原体、细菌等人类致病因子相关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有力的实验室依据.本文建立了一种利用核酸固相杂交及酶免疫技术(EIA)量化测定HBV-DNA的PCR扩增产物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灵敏、特异、准确、快速、简便,并可量化反映病毒模板量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HBV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仝文斌;高巍;费然;冯百芳;陶其敏 刊期: 1998年第06期
1 资料与方法1985年至1996年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外科诊断为原发性直肠癌并接受局部切除治疗的患者共17例,随访16例,其中男5例,女11例.中位年龄59岁(35~69岁).随访中位时间61个月(12~138个月).
作者:罗斌;王文治 刊期: 1998年第06期
微量白蛋白尿筛查的可靠性受检测方法本身及标本保存条件的影响.
作者:王鸥;郭晓蕙;惠岩;高妍 刊期: 199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角膜基质细胞在内毒素作用下表达核转录因子NF-κB的情况.方法:取体外培养的2~3代人角膜基质细胞,分别加入0.2、1.0、5.0、25 mg*L-1内毒素培养6 h;1.0 mg*L-1内毒素培养1.5、3、6、12、24 h,采用免疫荧光抗体染色,流式细胞仪计数的检测方法,观察NF-κB的表达水平.细胞爬片经免疫荧光染色后摄像.结果:角膜基质细胞NF-κB的基础表达率为9.4%.内毒素作用后,随时间和浓度递增,于6 h和药物质量浓度为5 mg*L-1时高,阳性率分别为21.7%和48.0%,其后下降.用药前,核转录因子分布于细胞浆内.内毒素作用后,细胞浆内NF-κB增多,核内也出现阳性表达.结论:核转录因子NF-κB存在于体外培养的人角膜基质细胞中,能够被内毒素激活,可能是角膜炎症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调控因素.
作者:赵锦;吴静安;孙兴才 刊期: 1998年第06期
1 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健康对照组214例,均为女性,年龄21~68岁,平均47岁.共分为5个年龄组,21~30岁(44例)、31~40岁(70例)、41~50岁(31例)、51~60岁(35例)、61~68岁(34例).乳癌根治术前组共56例,年龄32~89岁,平均48岁,按UICC分期,Ⅰ期20例,Ⅱ期26例,Ⅲ期7例,Ⅳ期3例,均为首发病例.乳癌根治术后组,为1995年7月至1997年6月检测的369例乳癌根治术后的患者,共629例血清标本.年龄34~90岁,平均50岁,随诊时间1~24个月,平均10.2个月.其中无复发转移346例,确诊为局部复发2例,有远处转移者21例.
作者:冯疏影;徐玉秀;朱鹰;夏铁安 刊期: 1998年第06期
目的:用卵巢癌抗独特型单链抗体6B11 scFv代替肿瘤抗原免疫动物,观察是否诱导动物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方法:将6B11 scFv交联钥孔虫戚虫血蓝素,辅以弗氏佐剂反复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血清.采用间接法ELISA,竞争抑制ELISA及免疫流式细胞法分析抗血清特性.结果:经ELISA检测显示,由6B11 scFv刺激产生的抗-抗独特型单链抗体(Ab3)能与6B11 scFv和卵巢癌组织抗原OC166-9特异性结合.竞争抑制ELISA表明,Ab3能有效抑制卵巢癌单抗COC166-9(Ab1)与OC166-9的特异性结合.免疫流式分析结果可见, Ab3能与表达卵巢癌抗原的人卵巢癌细胞系OV1细胞表面结合而不能与无卵巢癌抗原表达的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表面结合.从以上结果可以证明Ab3与Ab1的抗原结合特性相同.结论:6B11 scFv能代替卵巢癌抗原诱导动物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具有模拟抗原的作用,为6B11 scFv作为卵巢癌抗独特型单链抗体疫苗的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刘玉英;钱和年;冯捷;付天云;叶雪;姚煜 刊期: 199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