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红;王炜芳;文载律;管希周;刘又宁
1 临床病例例1,男性,65岁.主因发作性胸痛5年,间断性头晕9 d,加重6 h于2001年6月9日入院.
作者:卢喜烈;石亚君;帅莉;易军;孙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α转化生长因子(TGFα)及其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特点,以及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并通过与已知预后因素的相关分析,研究它们各自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对84例导管浸润型乳腺癌标本进行TGFα-EGFR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标记,同时观察两者在非肿瘤及肿瘤组织的表达,并对结果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统计学分析.结果:TGFα和EGFR在癌旁组织上皮细胞中均有表达,分别在76.2%和17.8%浸润癌细胞中表达,在16.7%浸润癌细胞中同时表达.x2分析显示TGFα在浸润癌细胞中的表达只与ER阴性相关联,而EGFR的表达则与大体积肿瘤、炎性乳癌、腋窝淋巴结受累、不良肿瘤组织学分级(SBRⅢ级)以及雌孕激素受体阴性相关联.多变量统计分析显示,浸润癌细胞中TGFα的表达与炎性乳癌相关联(P=0.048),而EGFR的表达则与雌激素受体阴性相关联(P=0.002).结论:TGFα和EGF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在非肿瘤组织中明显不同,并与乳腺癌不良愈后因素相关联,提示他们在乳腺癌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马林;de ROQUANCOURT Anne;BERTHEAU Philippe;CHEVRET Sylvie;JANIN Anne;CALVO Fabien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 对象和方法1.1 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我军某地区1999年1月~2001年12月30000名女军人、女职工及女性家属.年龄小为23岁,大为98岁.
作者:戴燕;陈昌松;田燕平;陈永平;秦屹;卢伟;常香芬;樊毅;王东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及三羟基三甲基戊二酰辅酶A抑制剂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的作用机制.方法: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分6组处理.以酶联免疫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TNFα、IL-6、IL-8水平.结果:oxLDL(50 μg/ml)对TNFα、IL-6、IL-8分泌水平的增加于刺激后1 h即增至1.2~1.4倍(分别P>0.05,P<0.01,P<0.01),8 h达6.4~8.5倍,24 h仍高达1.26~5.05倍(均P<0.01).阿托伐他汀可完全逆转oxLDL的上述促细胞因子分泌作用.阿托伐他汀在浓度为0.05~1μmol/L范围内,使各因子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均P<0.05),此作用可被MVA阻止.结论:oxLDI可促进兔VSMC分泌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8,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基础及oxLDL刺激的细胞因子分泌对VSMC生物学功能发挥较全面调控效用.
作者:吴兴利;王士雯;杨中苏;徐雅琴;陈希迅;施伟伟;刘奕宇;高玉玲;赵玉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女性患者,47岁,因左眼上睑霰粒肿于2001年4月在本院门诊行手术摘除,术后左眼上睑皮下仍有小硬结且睑上缘皮下内侧出现一黄豆粒大小硬结,遂行理疗,但理疗后出现红肿且肿物逐渐增大.
作者:刘萍萍;王凤翔;姜彩辉;黄一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面神经监测的方法学以及术中监测时的电刺激强度和面神经预后的关系,在实现解剖保留面神经的基础上,分析影响面神经预后的因素.方法:报告了130例听神经瘤,129例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1例采用经迷路入路.术中使用Viking-IV型多导术中监测仪,监测自发和诱发面肌肌电图.结果:通过术中监测自发EMG结合单极恒压电刺激诱发EMG可以精确判断面神经的位置,面神经解剖率为94.61%.刺激量由大到小,距离由远及近,可以准确定位面神经.结论:长期随访发现诱发面肌肌电图的刺激强度与面神经功能呈负相关,阈刺激或接近阈刺激可诱发出肌电图者面神经功能恢复理想.
作者:卜博;周定标;许百男;张远征;余新光;魏少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大多数动物细胞的生长发育依赖于信号的反馈调节.发育中的细胞将多个空间性和时间性的限制信号整合后,对信号作用时间及定位进行准确、高效和多样性的调控,以保证动物发育的正常进行.错误的信号反馈调节将导致不良的发育反应.
作者:余雪松;李晓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临床病例患儿,男,10个月,因前额、四肢白斑于2001年4月来我院门诊就诊.
作者:周勇;陈桂德;漆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 临床病例男性患者,43岁.因腹部隐痛10余年,脾肿大7年入院.
作者:李志宏;陆江阳;王晓虹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与彩色、能量Doppler对比,探讨超声背向散射积分(IBS)和对比二次谐波(SHCI)技术在定量诊断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用HP-5500型超声仪检测55例老年男性患者,其中肾功能正常者32例(取40个肾脏),慢性肾功能不全23例(取40个肾脏),进行Doppler(彩色和能量)、IBS、SHCI、能量SHCI(PSHCI)和声学密度定量(AD)等检查比较.结果:①肾功不全组较正常者:AD峰值和曲线下面积显著增高(P<0.05),IBS、SHCI回声明显增强;PSHCI视觉判断肾皮、髓质血流灌注显著减少;②IBS、SHCI对肾皮、髓质识别更加清楚,PSHCI使流速较低的皮质外层边缘区灌注显像.结论:IBS、SHCI、PSHCI和AD技术提高了超声分辨率、改善了成像质量、降低了人为因素差异,使超声组织定征在无创诊断老年肾功能改变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新明;牟善初;周桂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建立一种更符合临床的筋膜间室综合征动物模型,以便于基础及临床研究.方法:用宽度和犬小腿肌腹长度相当的袖带包绕小腿,然后充气使实验肢体全长受压、缺血.12只犬随机分为两组,I组:袖带充气至40 kPa,压迫8 h;Ⅱ组:袖带充气至80 kPa,压迫8 h.结果:动态监测组织压并对神经、肌肉行组织学检查,发现实验动物肢体胫前筋膜间室内组织压远远超过4.0 kPa,神经、肌肉发生不可逆变性、坏死.结论:用充气袖带压迫法建立的动物模型是成功的,各项指标均达到筋膜间室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作者:王志刚;张伯勋;刘郑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女性患者,41岁.主因突发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6h来院急诊就诊.
作者:李生;李宝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笔者根据作者在德国工作学习期间收集的信息资料,介绍了该国在较为发达的卫生事业中进行中医教育的发展简况,分析德国民众对中医药的接触、了解,大致可分为萌始阶段、初创阶段和发展阶段;根据德国中医发展教育特点,概括为大学院校讲授、社会力量办学、媒体普及教育.并针对中医教育在德国的现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应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高境外教学质量,编写较高水平教材等对策.了解和研究德国中医教育开展的情况,对于我国更好地进行中医对外教育必将有所启迪.
作者:王发渭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 临床病例女性,58岁.因咳嗽、发热、咯血2月就诊.自2000年10月无诱因出现咳嗽,伴发热,体温37~38.2℃.喀血痰伴有盗汗及乏力,体重减轻约1.5kg.
作者:胡红;王炜芳;文载律;管希周;刘又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笔者从我军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现行医疗保障体制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军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突出保障对象的重点和主次;多渠道筹集保障经费,对医疗费用的结算进行改革;更新观念,医疗保障水平耍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相适应;触及单位、个人的实际利益;加强医患间的双相控制和充分利用国家深化劳动就业、人事制度、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契机,减轻军队负担是现阶段军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
作者:韩进;石青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用重复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模型的海马切片观察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形态学特点.方法:用重复双侧颈总动脉夹闭方法制作不完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于造模后24 h、72 h、7 d取材,HE染色及原位DNA末端标记法观察海马切片的病理改变.结果:造模后7 d,海马锥体细胞出现广泛的细胞坏死,以CA1区明显.使用原位DNA末端标记法,在坏死神经元的邻近部位以及CA2,CA3区,齿状回可见部分膜结构完整的神经细胞核内出现特征性阳性颗粒,为细胞核内DNA链断裂所引起的凋亡细胞.结论:海马神经元的迟发性死亡表现为坏死与凋亡共存现象,海马CA1段锥体细胞的病理改变以坏死为主,齿状回颗粒细胞的改变以凋亡为主.对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病因,生物学过程,及与神经系统退行性变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蔡竖平;桂秋萍;韩志涛;罗平;王鲁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笔者从学科建设角度,在总结学位点学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对我院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学科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提出了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强化学科管理,推动学位授权点的建设;建立学科评估体系,实行科学有效的管理等建议.
作者:夏蕾;蔡金华;姚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对国产胰岛素泵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采用国产圣唐型和进口MiniMed 507型胰岛素泵进行应用前后比较.结果:两种泵其降血糖效果及低血糖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国产及进口胰岛素泵具有相同的降血糖效果,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作者:吕肖锋;武晋晓;彭雁;王仑;贺颖;李艳玲;王素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了解APA微囊化牛嗜铬细胞(APA-BCCs)蛛网膜下植入引起正常羊脑脊液中儿茶酚胺(cate cholamine,CA)和亮氨酸脑啡肽(leucine-enkephlin,I-EK)含量的变化,分析APA-BCCs移植镇痛的可能机制及APA微囊的免疫保护效应.方法:以手术方法分别将APA-BCCs、BCCs或空微囊植入正常羊脊髓蛛网膜下,测定移植前后不同时间羊脑脊液中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肾上腺素(epmephrine,E)和L-EK的含量.结果:与移植前羊脑脊液中NE、E和L-EK的水平相比,空微囊植入未能升高;BCCs植入可在7 d内升高;APA-BCCs植入可明显升高超过28d(P<0.05).结论:蛛网膜下植入BCCs能显著升高宿主羊脑脊液中CA和L-EK的水平,这可能与BCCs蛛网膜下移植的镇痛效应有关;APA微囊包裹有利于BCCs在异种动物体内较长期地分泌镇痛物质.
作者:郭水龙;薛毅珑;崔忻;李新建;罗芸;何立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LRP16基因编码蛋白的基本生物学特征及其在真核细胞中的分布.方法:以Internet为操作平台、以国际公共生物数据库为实验材料、应用生物学软件为研究工具对LRP16编码蛋白进行了全方位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在此基础上,将该基因的编码序列重组到pEGFP-N1真核表达中,融合在绿色荧光蛋白(GFP)的N端转染HeLa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荧光分布.结果:LRP16编码产物主要与一些RNA病毒产生的与核酸结合的非结构蛋白有较高相似性,含有与功能未知的Motif:Hismacro、DUF27、A1pp相似的结构域.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发现GFP分布于细胞核内.结论:LRP16基因编码一种起源古老、进化缓慢的核蛋白因子,在细胞多种生命活动过程中应有重要作用.
作者:韩为东;楼方定;于力;韩小平;王全顺;李楠;周春喜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