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因芯片技术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胡蝶;廖静

关键词:基因芯片, 生物芯片技术, 肿瘤研究, 阵列, 生物技术, 自动化, 敏感性, 高通量, 并行
摘要:基因芯片又称DNA芯片、DNA阵列、DNA微集阵列等,是生物芯片技术的一种,具有快速、高效、高通量、高度并行性及高度敏感性、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基因芯片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项生物技术,前景十分乐观.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不同组织细胞微管蛋白-β的表达

    为了探讨体外培养的正常及肿瘤细胞微管蛋白-β的表达,将肺成纤维细胞(3T3)、胃癌细胞(BGC-823)、神经母细胞瘤株(SH-SY5Y)、大鼠胶质瘤细胞株(C6)、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株(BT325)体外培养,免疫荧光细胞染色检测微管蛋白-β的表达.发现:所有细胞均为微管蛋白-β免疫反应阳性.结果提示:微管蛋白-β阳性反应可发生在增生活跃的培养细胞.

    作者:历俊华;万虹;王忠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帕金森病临床诊断现状分析

    对944例门诊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的既往诊断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误诊原因.944例患者在病后<0.5年确诊者占35.1%,在病后0.5~<1.0年内确诊者为26.3%,在病后1.0~<2.0年内确诊者为17.6%,在病后2.0~<3.0年内确诊者为8.5%,在患病≥3.0年后确诊者为12.5%.发病年龄<40岁的患者规定为早发型帕金森病(young-onset Parkinson disease,YOPD),发病年龄≥40岁者规定为普通型PD.震颤型患者中YOPD确诊时间为(1.7±1.9)年,普通型PD确诊时间为(1.4±1.7)年,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异.僵直型患者中YOPD确诊时间为(2.6±2.4)年,普通型PD为(1.6±1.8)年,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僵直型患者中YOPD确诊时间较普通型PD晚.

    作者:马凯;李勇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不同价态的锰对老年大鼠体内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为观察不同价态的锰染毒后对18月龄大鼠体内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将大鼠经腹腔分别注射氯化锰(MnCl2·4H2O,Mn2+)、醋酸锰(C6H9O6 Mn·2H2O,Mn3+),连续染毒1个月后,测定大鼠脑、肝、心肌组织中的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不同价态锰染毒后大鼠脑组织MDA质量摩尔浓度、S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组织的S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MDA的质量摩尔浓度只有Mn2+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心肌组织的MDA质量摩尔浓度、SOD活性Mn2+组、Mn3+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提示:不同价态锰染毒对不同组织的毒性效应是不同的.

    作者:褚金花;耿荣;张淑华;刘迪;宣登峰;赵峰;张杰;李国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与左室肥厚的关系及随龄改变

    为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以下简称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和左室肥厚的关系及其随龄改变,抽取1995年2月至2002年7月间门诊高血压患者481例为高血压组,以同期体检健康者2 543例为对照组,年龄10~80岁,并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3级,每级中按性别分2组.采用惠普2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检测2组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E/A等指标.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高血压和正常对照组相比E/A显著下降,室间隔和左室后壁显著增厚(P<0.01).2个组的E/A均随年龄下降,而室间隔厚度随年龄增厚,且室间隔厚度和E/A呈显著负偏相关(P<0.01).在高血压分级组中,Ⅰ~Ⅲ级高血压组中男性的室间隔厚度均厚于女性(均P<0.01),Ⅰ、Ⅱ级高血压组中男性的左室后壁厚度厚于女性(P<0.05,P<0.01),Ⅰ级高血压组中女性的E/A低于男性(P<0.05).提示:左室舒张功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而且和高血压左室肥厚呈负偏相关关系,性别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马湘涛;华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中药髓复康调节大鼠大脑自由基含量的实验研究

    为检查脑撞击伤后,脑内自由基含量的变化及中药髓复康对这种变化的调节作用,并探讨髓复康脑保护作用的机制,将42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G)组、空白对照(BG)组和髓复康治疗(SG)组.后2组行顶骨环钻开窗术后,用自由下落的不锈钢重锤造成大脑皮质撞击伤模型.分别在损伤后6 h、3 d、7 d,取出损伤区脑组织,制备匀浆,检测匀浆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的质量摩尔浓度,并进行组间比较.发现:在脑撞击伤6 h后,BG和SG组大鼠损伤区脑组织内MDA的质量摩尔浓度和SOD的活性均明显增高,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撞击伤后3 d,BG组大鼠脑内MDA质量摩尔浓度明显增高,SOD活性明显增强;而SG组大鼠脑内的MDA增高,SOD降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伤后7 d,BG和SG组大鼠脑内SOD活性恢复到正常水平;而SG组大鼠脑内MDA的质量摩尔浓度持续增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果提示,脑撞击伤可以导致脑内自由基的蓄积,服用髓复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脑撞击伤诱发的自由基增高.

    作者:黄长胜;孙丛晓;韩凤岳;杨琳;陈亚亮;刘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小鼠急性重复缺氧后心脏匀浆中出现的一种新物质

    对小鼠进行急性重复性缺氧,并测定未缺氧小鼠及缺氧小鼠心脏匀浆高效液相色谱图.发现小鼠缺氧后,心脏匀浆中出现一种新物质,且随小鼠缺氧耐受的增加,该物质的生成量增大.提示:该物质是与缺氧密切相关的物质,可能是一种能抵抗缺氧、增强耐受的物质抗缺氧因子,也可能是机体在抵抗缺氧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

    作者:王桥;宋学英;刘永利;吕国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围体外循环期挥发麻醉药血/气分配系数的动态变化

    为观察围体外循环(CPB)期挥发麻醉药血/气分配系数(λB/G)的变化规律,选择6例接受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分别于诱导前、切皮时、主动脉插管时、CPB复温开始时即刻、CPB停机时和缝皮时采集桡动脉血,并记录每个时点患者的肛温和红细胞比容.用2次平衡法同时测定地氟醚、异氟醚和氟烷在上述各时点的λB/G,测定温度为当时的肛温.发现:挥发麻醉药λB/G在围CPB期不同时点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PB停机和缝皮时的λB/G明显小于诱导前基础水平(P<0.05),而复温时的λB/G与诱导前基础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挥发麻醉药λB/G在心血管麻醉围CPB期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并受到患者体温和血液稀释的综合影响.

    作者:周建新;刘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新生儿沙门菌感染及严重并发症1例报告

    患儿,女,足月顺产,于出生第3天在新生儿室出现高热、呕吐及腹泻,于1996年5月入院.

    作者:王秀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3582例卵巢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析

    为探讨卵巢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对北京妇产医院1982年1月至1999年12月收治的卵巢肿瘤的病理资料,按WHO标准进行登记统计.结果:18年共收治3582例卵巢肿瘤患者,按良恶性分类,良性肿瘤3068例,占85.65%;恶性肿瘤及交界性肿瘤514例,占14.35%(其中恶性肿瘤419例;占11.70%;交界性肿瘤95例,占2.65%);按组织学类型分类,上皮性肿瘤1362例,占38.02%;生殖细胞肿瘤1908例,占53.27%;性索间质肿瘤280例,占7.81%;转移性肿瘤18例,占0.50%;非特异性软组织肿瘤14例,占0.40%.恶性卵巢肿瘤中,以上皮性肿瘤所占比例高,占66.73%,其次为生殖细胞肿瘤占16.95%,性索间质肿瘤占13.03%.20岁以前的恶性卵巢肿瘤中,生殖细胞肿瘤占71.87%;恶性上皮性肿瘤的平均年龄(47.8±11.0)岁.结果提示:卵巢生殖细胞肿瘤较上皮肿瘤更常见,恶性肿瘤中以上皮性肿瘤常见,20岁以前的卵巢肿瘤中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占多数.

    作者:汤丽荣;段微;范逢晓;徐小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微创手术入路治疗扣带回肿瘤27例报告

    为总结经大脑半球间裂微创手术入路治疗扣带回肿瘤的效果,对天坛医院神经外科2001年1月至2003年4月间经手术治疗的扣带回肿瘤2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27例中手术全切22例,近全切除5例;病理上以低分级胶质瘤为主(n=25),术后除2例出现对侧肢体轻偏瘫外,其余患者肢体活动均正常,术后认知功能良好.提示:扣带回肿瘤多见于中青年人,肿瘤常局限于扣带回内生长,一般不侵犯邻近的区域,病理上以低分级胶质瘤为主,沿大脑半球间裂入路可以达到安全切除病变的目的,该手术入路符合微创手术的理念.

    作者:王磊;张懋植;赵继宗;张伟;孟国路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儿茶提取物抗流感病毒作用的小鼠体内实验研究

    用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A/FM/1/47(H1N1)感染小鼠,制备小鼠肺炎模型,研究儿茶提取物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高剂量组对感染小鼠具有很好的死亡保护作用(P<0.05),高、中剂量组均可明显延长感染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高剂量组(12.5 g/L)的肺指数、肺指数抑制率和肺病变程度与阳性药物(病毒唑)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该儿茶提取物在小鼠体内具有有效的抗流感病毒作用.

    作者:郑群;平国玲;赵文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肺动脉内恶性间叶瘤1例

    患者男性,45岁,于2001年7月因活动后胸闷、气短2年,加重20 d入院,伴有胸痛、间断性下肢浮肿,无咯血.查体:血压13.3/9.3 kPa(1 kPa=7.5 mmHg),颈静脉充盈,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0次/min,律齐,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Ⅲ/6级收缩期喷射样杂音,肝脾不大,双下肢不肿.超声心动图及CT检查提示主肺动脉占位、心包积液.右心导管检查提示肺动脉内阻塞性病变,血栓可能性大,肺动脉压9.3/3.3 kPa、右室压16/3.3 kPa、右房压3.1/2.8 kPa.

    作者:高志;路天怡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外源性巯基物质抗氧化及对胰腺腺细胞保护作用的形态学观察

    为观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时外源性巯基物质的抗氧化作用及其对胰腺腺细胞的保护作用,将雄性Wistar大鼠(n=45)随机分成3组:A组:ANP动物生理盐水治疗组(n=18),B组:ANP动物硫普罗宁治疗组(n=18),C组:假手术组(n=9).动物分别于手术后4、6、12 h时间点杀死(A、B组各时间点各6只,C组3只),检测胰腺组织中丙二醛(MDA)的质量摩尔浓度,并观察胰腺组织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ANP时胰腺组织中MDA的质量摩尔浓度明显升高,外源性巯基物质能抑制腺组织中MDA的增加;ANP时胰腺组织细胞损伤严重,外源性巯基物质能减轻胰腺组织细胞的损伤,尤其能减轻腺细胞粗面内质网的损伤.提示:ANP时外源性巯基物质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并能保护胰腺组织细胞,尤其是保护腺细胞内质网结构的作用突出.

    作者:崔培林;周婷婷;孙异临;杨昭徐;张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大肠癌组织端粒酶活性检测

    为研究大肠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大肠癌预防、诊断、治疗方面的临床价值.采用端粒重复扩增法(TRAP)检测40例大肠癌组织及其中10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的端粒酶活性.发现:40例大肠癌组织中,34例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阳性率为85%,10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均为阴性.2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端粒酶活性与大肠癌部位、细胞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提示:端粒酶普遍存在于大肠癌组织中,可作为大肠癌的基因标志物.检测大肠病变组织端粒酶活性有可能对大肠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有一定作用.

    作者:田德清;于跃明;单保恩;李春仲;王桂英;安广权;马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基因芯片技术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基因芯片又称DNA芯片、DNA阵列、DNA微集阵列等,是生物芯片技术的一种,具有快速、高效、高通量、高度并行性及高度敏感性、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基因芯片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项生物技术,前景十分乐观.

    作者:胡蝶;廖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及其在低氧研究领域内的进展

    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s)是目前国内外生命科学领域内研究的热点问题,它是一类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且在生物进化上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即从酵母到哺乳动物具有相同的MKKKs→MKKs→MAPKs的3级级联激活模式.MAPKs激活通路在真核细胞的信号转导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参与细胞的增生、分化和凋亡等.本文就MAPKs激活通路的组成、分类及其在低氧研究中的进展等做一简要概述.

    作者:王一松;李俊发;吕国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大鼠和豚鼠离体心脏起搏及表面电图记录电极的制作和应用

    离体心脏灌流方法在生理、病理生理及药理学研究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便于在研究中多方面获得心电活动的信息,本室研制了大鼠和豚鼠离体心脏起搏及表面电图记录电极[1,2],此电极使用简单方便,组织损伤小,性能稳定.

    作者:刘萍;钮伟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甜杏仁调节血脂作用的研究

    为了探讨甜杏仁对脂质代谢的影响,采用大鼠高脂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甜杏仁的降脂作用.结果:不同剂量的甜杏仁组与对照组相比,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分别为P<0.05、P<0.01、P<0.05),提示甜杏仁具有一定的降脂作用.

    作者:王晖;张淑华;郭爱民;刘峥;张锦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培养原始生殖细胞的新方法--Sertoli细胞的应用

    为探讨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 cell,SCs)对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PGCs)的增生与生长是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用SCs和同源生殖嵴成纤维细胞分别与PGCs共培养.结果发现:与SCs共培养的PGCs集落多于与同源生殖嵴成纤维细胞共培养的PGCs集落,传代次数也多于同源生殖嵴成纤维细胞.提示:SCs能提高原始生殖细胞在体外的增生能力.

    作者:路欣;许晴;梁元晶;史小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电切手术前后子宫VEGF、KDR表达及MVD的变化

    为探讨子宫内膜电切手术的分子学机制,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经宫颈子宫内膜电切手术(TCRE)前后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KDR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值的变化,并以正常增生中晚期子宫内膜为对照.结果:单纯增生电切术前子宫内膜VEGF、KDR的表达和MVD与手术后子宫内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纯子宫内膜增生手术后子宫内膜的VEGF、KDR表达和MVD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提示:子宫内膜电切手术对子宫内膜VEGF及KDR的表达起降调节作用,并影响术后子宫内膜的微血管生成.

    作者:杨保军;冯力民;张华;孙海梅;景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