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红细胞压积对全血黏度关系的影响研究

朱增民

关键词:红细胞压积, 全血黏度, 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红细胞压积与全血黏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西安北方医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病人的血液流变资料,对不同红细胞压积值和血液黏度值进行比较与相关性分析.结果 高红细胞压积与高、中、低切变率的全血粘度相关系数分别为r=0.469、r=0.449、r=0.461和r=0.415,P均<0.01,即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性;低红细胞压积与高、中、低切变率的全血粘度相关系数分别为r=0.476、r=0.403、r=0.417和r=0.422,P均<0.01,两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结论 在排除其它可能影响全血粘度因素的情况下,红细胞压积是影响血液黏度的主要因素.
当代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HIE患儿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应用神经节苷脂静脉滴注,对照组应用胞二磷胆碱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各1次/d,疗程10~14d.结果 治疗组治疗组显效9例(占30.0%),有效15例(50.0%),无效6例(20.0%),总有效率24例(占80%);对照组显效6例(10.0%),有效12例(30%),无效12例(40.0%),总有效率18例(占60.0%).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温博贤;何杏勤;林凤莲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老年普外科合并内科疾病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普外科合并内科疾病的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普外科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老年胆囊结石合并有糖尿病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控制血糖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中血糖水平及术后血糖水平、手术耐受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围手术期内通过加强控制血糖护理可以短时间内使血糖降至理想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英旋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针灸治疗面瘫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针灸治疗面瘫的效果.方法 选取30例面瘫患者且根据其发病时间给予相应针灸治疗方法,同时对其进行观察与相关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急性期、静止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治疗总有效率分别达100.0%、100.0%、85.7%、66.7%,且治疗越及时其效果越好.结论 针灸治疗面瘫安全、简便易行且效果明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蒋天义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开放性颅脑损伤规范化院前急救30例体会

    目的 探讨开放性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 分析回顾30例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过程与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30例患者中,痊愈出院10例,轻度伤残者16例,长期昏迷者2例,死亡2例.结论 及时有效地对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规范化院前急救与护理,为后续治疗提供了前期的准备,争得抢救的有效时间,能有效地改善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作者:陈维生;曾景;施志国;严远森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交锁髓内钉在股骨下端骨折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在股骨下端骨折治疗中交锁髓内钉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股骨下端骨折患者13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其治疗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下端骨折能够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余建清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67例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9年6月~2010年6月入院治疗的13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了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益肾饮,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显效40例,有效2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可达92.5%;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26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76.1%.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好于单独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深广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慢性宫颈炎用淑润治疗的54例观察

    目的 慢性宫颈炎用淑润治疗的效果.方法 慢性宫颈炎病人54例,于第3天开始用药,临睡前由患者自己将淑润塞入阴道深处,每次1粒,隔天1次,9粒为1疗程,连用2疗程.月经期停用,每次月经干净后第3天复查,观察效果.结果 经2个疗程的治疗后,轻度22例中治愈8例,8例显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91.9%.中度18例中2例治愈,7例显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3%.重度14例中1例治愈,3例显效,5例无效,总有效率64%.结论 淑润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效果显著.

    作者:许爱萍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变态反应性鼻炎与细胞粘附分子的关系

    通过例举细胞粘附分子在变态反应性鼻炎中的表达,来指导临床治疗,即可以通过抑制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而达到治疗效果.

    作者:胡滨梅;刘密;李凡成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腕、踝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多排螺旋CT[MDCT]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腕、踝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40例腕、踝关节临床考虑骨折的外伤患者行螺旋CT扫描,并在工作站上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表面遮盖法(SSD)及容积再现(VR)后处理重组,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和2名骨科医生对后处理图像进行观察,并与X线片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CT发现骨折40例,X线发现骨折35例,X线共发现骨折40处,MPR、VP共发现51处.10例涉及关节面的骨折,VR、MPR显示佳,清晰显示骨折全貌.SSD很好的显示骨折脱位周围软组织、皮肤表面血管.6例石膏外固定患者运用MIP成像,对比平片得到更为清晰的三维图像.结论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腕、踝关节损伤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新宇;毛维轩;王晓玲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隐匿性出血及轻型胎盘早剥误诊病例分析

    本文通过对2例隐匿性出血及轻型胎盘早剥误诊病例的分析,归纳总结了对此类型的胎盘早剥的诊断要点,及与先兆早产的鉴别诊断方法.重点剖析此类型胎盘早剥的胎心监护图形特点,强调了腹部触诊的重要性,以期提高年轻医生对隐匿性胎盘早剥的诊断识别能力,更好地防范医疗纠纷.对于先兆早产做诊断时一定要注意与胎盘早剥进行鉴别,除了B超以外,更要注意胎心监护图形.

    作者:黄显峰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 收集威海市解放军404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18例应用IABP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IABP的治疗效果.结果 总成功率72%,其中13例患者接受IABP治疗后,血流动力学稳定,无一例出现与IABP相关的肢体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死亡5例,其中死于心源性休克者占60%,14例患者均进行了冠脉造影,12例患者在出院前施行了冠脉血管重建.结论 早期IABP治疗可以有效地稳定多种高危AMI的血流动力学状态,联合冠脉血管重建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作者:张杰;张新峰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社区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的多因素分析

    子宫颈癌在全球和我国,都是危害妇女健康且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为提高社区妇女宫颈癌的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提高健康水平,按照北京市两癌筛查工作要求,对我社区25~65岁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将所有个案数据上机,采取多元回归方法,探索性地分析教育状况、年龄、生育史等对宫颈癌的影响作用.

    作者:甄冬云;吴晓云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全程健康教育在妇科病房优质护理的应用

    目的 探讨全程健康教育在妇科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妇科所有入院的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分别在入院、术前、术日、术后、出院时针对不同阶段妇科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结果 本组共收集有效评价表678份,健康教育满意642份,满意度例占95%.本组所有患者对妇科护理人员满意度100%.结论 全程健康满足了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提高了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满意度.

    作者:郑循香;杨俊华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临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常见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分离情况及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细菌鉴定用美国Dade Behring Microsca微生物鉴定仪,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2010年5月~2011年5月临床共分离出的428株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315株、不动杆菌属64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26株;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在各类临床标本分离结果显示,以痰及支气管分泌物分离率高(72.2%),其次是分泌(12.1%)、中段尿(9.6%);铜绿假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高,为89.21%,其次是头孢他啶(66.03%),哌拉西林(65.08%);不动杆菌属对氨曲南耐药率较高,为76.56%,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51.43%,55.87%;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及米诺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8.46%,19.23%、3.85%.结论 非发酵菌的检出率高,且对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感染.

    作者:梁伟;李娟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动物组织线粒体DNA研究进展

    线粒体基因组也叫线粒体DNA(mtDNA,Mitochondrial DNA),结构与细菌DNA相似,呈双链环状,可独立编码一些蛋白质,是核外遗传物质,人们在线粒体中已发现RNA、DNA聚合酶、RNA聚合酶、tRNA、核糖体等全套装备,说明线粒体具有独立的遗传体系.

    作者:樊贺明;杨明妍;毕峰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健康教育在肺结核患者中的重要作用

    目的 了解肺结核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分析健康教育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取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确诊为肺结核的68例患者进行分析,并采用发放肺结核知识问卷调查表和健康小册子、知识讲座、常规指导等方式进行调查和实施健康宣教.结果 健康教育宣教前和宣教后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结论 通过健康教育,可满足患者对肺结核知识的需求,使患者了解和掌握日常卫生保健知识,纠正不良饮食习惯,控制传染源,提高患者对治疗的耐心与信心,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作者:彭建彬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2011年春夏季和田地区麻疹流行统计分析及预防

    麻疹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易引起暴发流行.麻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抗原性稳定,人感染后可产生持久的免疫力,人是惟一宿主,且有安全有效的疫苗加以预防,因此,消除麻疹在理论上和技术上是可行的.然而新疆和田地区2011年1月中旬发生的麻疹流行, 流行持续发病半年.2011年共采集血清学检测标本1260例,男性占709份,女性占551份,年龄小的26天,大的60岁.检测出麻疹抗体阳性948例,阴性312例.

    作者:张小兰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从PDCA理论视角谈公立医院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岗位设置

    公立医院的岗位设置改革是在事业单位改革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同步中进行,岗位设置工作是否科学、合法、合理,直接影响公立医院的人才资源战略,直接影响公立医院在即将全面开展的医疗体制改革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当前形势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PDCA方法来开展公立医院岗位设置工作,有利于公立医院在当前医改形势下实施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有利于提升公立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薛杨;梁琼;蒋敏慧;曾卫龙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贝那普利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慢性肾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贝那普利联合百令胶囊)和对照组(贝那普利普利),两组均给予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控制血压等基础治疗.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贝那普利联合百令胶囊0.2g,每次5粒,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10mg,每日1次.疗程3个月.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有明显差异(P<0.05),血尿素氮和血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慢性肾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辉锋;夏祖生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加强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

    本文分析了加强临床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和临床医学本科生如何顺利开展创新实验,提高其综合素质,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作者:姜维华;朱辛明;马春园;朱晴 刊期: 2011年第29期

当代医学杂志

当代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