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67例临床观察

李深广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益肾饮
摘要: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9年6月~2010年6月入院治疗的13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了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益肾饮,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显效40例,有效2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可达92.5%;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26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76.1%.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好于单独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当代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圣·约翰草提取物片治疗癫痫伴发抑郁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圣·约翰草提取物片治疗癫痫伴发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0年12月间收治的56例癫痫伴发抑郁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圣·约翰草提取物片治疗,共计治疗4周,每周后均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量表(MESSS)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前后HAMD、MESSS评分比较,治疗第1周18例(32.14%)有效,第2周26例(46.43%)有效,第3周34例(60.71%)有效,第4周54例(96.43%)有效.治疗前与治疗中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无认知功能减退等不良反应.患者中无一例出现发作频率增加.结论 癫痫伴发抑郁普遍,圣·约翰草提取物片是一种较理想的抗抑郁药物,治疗癫痫疗效好,安全有效.

    作者:顾爱华;张松礼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67例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9年6月~2010年6月入院治疗的13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了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益肾饮,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显效40例,有效2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可达92.5%;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26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76.1%.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好于单独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深广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从PDCA理论视角谈公立医院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岗位设置

    公立医院的岗位设置改革是在事业单位改革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同步中进行,岗位设置工作是否科学、合法、合理,直接影响公立医院的人才资源战略,直接影响公立医院在即将全面开展的医疗体制改革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当前形势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PDCA方法来开展公立医院岗位设置工作,有利于公立医院在当前医改形势下实施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有利于提升公立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薛杨;梁琼;蒋敏慧;曾卫龙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开展处方点评提高处方质量

    目的 对比分析实行处方点评制度前后门诊处方质量的变化情况,包括用药的合理性以及处方书写的合格率.方法 对2010年及2011年同期门诊处方进行点评.结果 实行处方点评制度后处方质量明显提高,问题处方率从16.17%下降至3.17%.结论 通过处方点评,加强对执业医师用药合理性及处方书写的警示或干预,使医师处方更加科学、合理、规范.

    作者:包慧勇;汪学超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常见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使用的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常见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使用情况,为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出院病历500份,选择应用治疗心血管疾病常见药物的病历为调查资料,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计算药物利用指数(DUI),判断临床医师用药的合理性.结果 常见15种心血管疾病用药中,卡托普利、赖诺普利、尼莫地平DUI>1.0,其余12种药物DUI均≤1.0.结论 绝大多数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临床应用基本能做到合理用药.

    作者:侯忠玲;刘代娥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139例临床分析

    目的 对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 对139例妊娠并发子宫肌瘤行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患者,与单纯行剖宫产术的产妇进行对照.结果 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住院时间肌瘤剔除组与单纯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手术时间肌瘤剔除组与单纯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董明慧;王维香;许芙蓉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HBV PreS1-Ag、HBV-DNA、HBeAg之间的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HBV PreS1-Ag、HBV-DNA、HBeAg之间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 对6O例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为HBsAg阳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化学发光法及全自动酶免仪分别检测患者血清HBV-DNA、HBeAg及HBV PreS1-Ag.结果 6O例HBs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中,HBV PreS1-Ag的检出率为58.33%,HBV-DNA的检出率为61.67%,HBeAg的检出率为33.3%.HBV PreS1-Ag、HBV-DNA的检出率明显高于HBeAg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HBV PreS1-Ag与HBV-DNA在慢性乙肝及肝硬化患者血清中有相似的检出率,在反映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液中HBV的复制情况时,更加显著.

    作者:范英华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脉络宁在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评价脉络宁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2周后,随机分成脉络宁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静脉点滴脉络宁(30ml,每日一次),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案.14天后评价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脉络宁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显著(P关键词:脉络宁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药物治疗

    作者:朱绘虹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右侧颈内静脉置管误入胸腔引起严重并发症1例分析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是重大手术和危重患者抢救的重要手段之一,用于监测中心静脉压及快速补液.临床常以右颈内静脉穿刺为首选,然而穿刺置管的过程中,有可能因为导管进入胸腔引起严重并发症[1-2],应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黄锡强;李斌飞;张志刚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微波治疗口腔扁平苔藓66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观察微波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治疗的66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分组采取常规(对照组)用C微波(观察组)治疗.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33例患者痊愈15例,显效14例,进步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33例患者痊愈9例,显效8例,进步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81.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波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且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曹新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醒脑静治疗脑出血伴意识障碍100例观察

    目的 观察脑出血伴意识障碍患者应用醒脑静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脑出血伴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以醒脑静注射液加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为西医常规治疗;通过Glasgow昏迷计分法(GCS)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GCS评分亦明显提高.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伴意识障碍对意识障碍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均有较显著疗效.

    作者:吴黎黎;赵志斌;韩静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妊娠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于判断妊娠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类别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增强透射比浊法测定65例妊娠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Hs-CRP水平(其中细菌感染组35例,病毒感染组30例),同时测定血常规(WBC和N),并与正常健康妊娠期妇女相对照.结果 细菌感染组Hs-CRP浓度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病毒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Hs-CR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健康对照组Hs-CRP浓度在参考值范围内,未受到妊娠影响;细菌感染组,健康对照组病例的WBC和N均高于参考值上限,病毒感染组WBC在参考值范围内,但N高于参考值上限,且健康对照组WBC和N与参考值范围不符,失去对比意义.结论 Hs-CRP测定较之血常规(WBC和N)检测对于妊娠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类别的鉴别更具临床价值,对指导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贞文;钟志民;陈裕光;李帅兵;罗小春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 收集威海市解放军404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18例应用IABP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IABP的治疗效果.结果 总成功率72%,其中13例患者接受IABP治疗后,血流动力学稳定,无一例出现与IABP相关的肢体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死亡5例,其中死于心源性休克者占60%,14例患者均进行了冠脉造影,12例患者在出院前施行了冠脉血管重建.结论 早期IABP治疗可以有效地稳定多种高危AMI的血流动力学状态,联合冠脉血管重建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作者:张杰;张新峰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健康教育在肺结核患者中的重要作用

    目的 了解肺结核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分析健康教育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取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确诊为肺结核的68例患者进行分析,并采用发放肺结核知识问卷调查表和健康小册子、知识讲座、常规指导等方式进行调查和实施健康宣教.结果 健康教育宣教前和宣教后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结论 通过健康教育,可满足患者对肺结核知识的需求,使患者了解和掌握日常卫生保健知识,纠正不良饮食习惯,控制传染源,提高患者对治疗的耐心与信心,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作者:彭建彬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舌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分析评价舌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访收集46例舌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肿瘤侵犯中线、临床分期、手术治疗等),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46例舌鳞状细胞癌患者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76.1%和58.7%,单因素分析表明:不同病理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是否侵犯中线、是否手术治疗对生存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则只有是否手术治疗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改善舌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关键.

    作者:王斌;丁卫华;张海云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冠心病患者intermedin与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intermedin(IMD)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冠心病患者中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3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2组:稳定性心绞痛(SAP)组1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16例,同时设15例健康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ntermedin及hs-CRP水平.结果 冠心病患者中稳定性心绞痛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血浆IMD及血清hs-CRP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升高,但SAP组intermedin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hs-CRP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UAP组IMD和hs-CRP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UAP组hs-CRP高于SAP组,intermedin低于SAP组,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ntermedin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可以反应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变化,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冠心病的病变程度及预后.

    作者:金梅花;张青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2011年春夏季和田地区麻疹流行统计分析及预防

    麻疹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易引起暴发流行.麻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抗原性稳定,人感染后可产生持久的免疫力,人是惟一宿主,且有安全有效的疫苗加以预防,因此,消除麻疹在理论上和技术上是可行的.然而新疆和田地区2011年1月中旬发生的麻疹流行, 流行持续发病半年.2011年共采集血清学检测标本1260例,男性占709份,女性占551份,年龄小的26天,大的60岁.检测出麻疹抗体阳性948例,阴性312例.

    作者:张小兰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3月~2011年3月,11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采用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58例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24h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24h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24h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 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依那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房晓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支气管肺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被随机分为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组(观察组,n=30)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30).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治疗后退热、止咳、平喘、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止咳、平喘、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0.05).结论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见效快,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洪一鸣 刊期: 2011年第29期

  • 阿托伐他汀钙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作用及血清中细胞因子TNF-a、CRP、IL-4和IL-10的影响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影响及其降压效果.方法 82例高血压病(EH)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1例,每日晨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晚睡前服阿托伐他汀钙20mg;对照组41例,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疗程均12周.于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细胞因子TNF-a、IL-4和IL-10 及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RP水平的变化,并监测患者血压变化.结果 EH患者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3个月后,血清TNF-a、CRP和IL-4水平明显降低,IL-10水平升高.治疗组血压(BP)和脉压(PP)较对照组显著下降,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对EH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异常改变有良好的改善作用,但具体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硝苯地平控释片联用阿托伐他汀钙降压及改变脉压效果更显著,可作为高血压患者降压达标的辅助用药.

    作者:张青;金梅花 刊期: 2011年第29期

当代医学杂志

当代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