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颌前牙缺失即刻种植修复的美学效果评价

郑雷;李国民

关键词:即刻种植修复, 延期种植修复, 美学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上颌前牙缺失即刻种植修复的美学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该门诊部收治的上颌前牙缺失患者102例,随机分为2组各51例,观察组进行即刻种植修复,对照组进行延期种植修复,比较成功率和美学效果.结果 两组种植体修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主观满意度为96.1%,明显高于对照组78.4%(P<0.05);观察组PES评分(10.82±2.41)分、WES评分(8.37±1.22)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即刻种植修复有效缩短了治疗时间,获得了理想的美学效果,值得应用.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CT与MRI早期诊断急性脑梗塞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计算机体层摄影(CT)与磁共振成像(MRI)影像技术在早期诊断急性脑梗塞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1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早期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CT、MRI 2种影像技术进行检查.比较2种方法的检出情况和不同时间段的诊断率情况.结果 MRI对腔隙性脑梗塞、缺血性脑梗塞诊断率分别为95.00%、86.84%,均明显高于CT(60.00%、42.11%,P<0.05);但对出血性脑梗塞诊断率与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内MRI的诊断率明显高于CT(P<0.05),但24 h后MRI的诊断率与C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CT相比,MRI早期诊断急性脑梗塞的诊断符合率更高,且在诊断不同类型急性脑梗塞上亦更具优势.

    作者:张元刚;代永亮;王丽;赵飞;张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替比夫定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

    目的 探讨替比夫定阻断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方便选择2000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该院就诊且分娩的乙肝产妇438例,其中338例HBsAg和HBeAg双阳性及HBV-DNA均大于5.0×104 IU/mL作为研究对象,妊娠期使用替比夫定治疗135例,未使用抗病毒药物者203例,评估婴儿HBV感染情况,并评估治疗安全性.结果 出生后第7~12个月,测新生儿乙肝两对半、HBV-DNA.未抗病毒治疗组HBsAg阳性率(3.44%)、HBV DNA阳性率(2.95%)均显著高于使用替比夫定抗病毒组(0.00%,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病毒治疗组与未抗病毒治疗组新生儿出生缺陷肌出生后生长发育无显著区别.结论 替比夫定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安全、可靠,未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作者:田建华;王洪;黄呈辉;陈玉梅;刘美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4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42例临床分析.方法 方便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4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患者作为试验组,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同期将该院42例采用克林霉素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并分析其细菌清除率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临床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4.7%、95.2%高于对照组26.2%、76.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3.8%、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低于对照组2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效果佳,其临床有效率高,细菌清除率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刘侃;陈如华;陈建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上颌前牙缺失即刻种植修复的美学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上颌前牙缺失即刻种植修复的美学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该门诊部收治的上颌前牙缺失患者102例,随机分为2组各51例,观察组进行即刻种植修复,对照组进行延期种植修复,比较成功率和美学效果.结果 两组种植体修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主观满意度为96.1%,明显高于对照组78.4%(P<0.05);观察组PES评分(10.82±2.41)分、WES评分(8.37±1.22)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即刻种植修复有效缩短了治疗时间,获得了理想的美学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郑雷;李国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复方消斑汤联合新八白散面膜治疗肾虚肝郁型黄褐斑的疗效探讨

    目的 观察复方消斑汤联合新八白散面膜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在2014年6月—2015年12月治疗的80例符合标准的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治疗组采用在常规治疗(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基础上口服复方消斑汤联合八白散面膜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日口服六味地黄丸,丹栀逍遥散,观察3个月后各组疗效,比较治疗结果 .结果3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75.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没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复方消斑汤联合八白散面膜治疗肾虚肝郁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高,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亮;景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诊断中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 比较分析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效果,阐明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医院于2016年1月—2017年3月接收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来该院身体检查的70名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接受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重点就两种指标的含量、阳性率及确诊情况等方面,对两组患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体内C反应蛋白的含量和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滴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种指标的阳性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确诊确诊率为95.71%(67/70),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结论 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效果显著,确诊率较高同时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广泛推行.

    作者:刘雪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奥沙利铂联合不同使用方法5-FU/FA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对比

    目的 研究奥沙利铂(L-OHP)联合不同使用方法 5-FU/FA(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对比.方法方便选择于2016年1—12月间该院收治的46例患者参与疗效评价,按照奥沙利铂联合不同使用方法5-FU/FA用药划分为ArmA方案组与ArmB方案组各23例,分析不同用药方案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rmA方案组,完全缓解1例(4.35%)、部分缓解14例(60.87%)、稳定7例(30.43%)、进展1例(4.35%);ArmB方案组,完全缓解1例(4.35%)、部分缓解15例(65.22%)、稳定6例(26.09%)、进展1例(4.35%).ArmA方案组与ArmB方案组完全缓解、 部分缓解、 稳定及进展百分比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0.406、0.465、0.000,P>0.05).ArmA方案组,发生恶心呕吐2例(8.70%)、腹泻3例(13.04%)、外周神经毒性反应1例(4.35%)、白细胞减少10例(43.48%);ArmB方案组恶心呕吐3例(13.04%)、腹泻2例(8.70%)、外周神经毒性反应1例(4.35%)、白细胞减少11例(47.8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72、0.972、0.000、0.381,P>0.05).结论 奥沙利铂(L-OHP)联合不同使用方法5-FU/FA(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不同方案用药后取得疗效结果比较无差异;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

    作者:王莹;孟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膀胱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膀胱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11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2例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方式,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收缩压(126.3±12.2)mmHg、平均动脉压(89.6±10.5)mmHg、舒张压(71.1±10.5)mmHg、心率(83.2±10.5)次/min以及血氧饱和度(94±4.0)%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免疫功能指标改善方面,实验组CD3+指数(61.8±7.5)%、CD4+指数(40.5±6.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膀胱癌手术患者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方式,能够改善患者的收缩压、平均动脉压,舒张压、心率等指标及免疫系统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丁俊;唐媛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麻在剖宫产术的应用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应用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麻的效果.方法 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方便选取的该院2014年1月—2017年6月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06名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3名,对照组行2 mL0.75%罗哌卡因腰麻,实验组行5 mL 0.2%罗哌卡因+2μg舒芬太尼腰麻,评估两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①实验组麻醉优良率98.11%显著高于对照组84.91%(P<0.05);②实验组麻醉后心率(87.28±9.76)次/min、平均动脉压(78.14±9.23)mmHg均优于对照组(93.97±11.05)次/min、(64.58±8.48)mmHg(P<0.05);③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32%显著低于对照组32.07%(P<0.05).结论 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麻在剖宫产术中麻醉效果确切,且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王伟;李查兵;陈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96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8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入选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记录检测结果 .结果观察组中COPD并呼吸衰竭急性期患者血清中TT3、TT4、FT3水平分别为(1.1±0.3)nmol/L、(96.1±32.6)nmol/L、(3.8±0.4)pmol/L,明显低于COPD并呼吸衰竭缓解期患者和对照组患者(P<0.05).3组患者血清中FT4、T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死亡病例血清TT3、TT4、FT3、FT4水平分别为(0.8±0.1)nmol/L、(80.5±15.1)nmol/L、(2.4±0.9)pmol/L、(11.6±3.2)pmol/L,明显低于存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H水平与存活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TT3、TT4、FT3水平明显低于健康者,检测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对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杨张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妊娠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妊娠产生的不良影响

    目的 探讨妊娠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妊娠产生的不良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甲减、妊娠合并甲亢的孕妇,其中妊娠合并甲减者,妊娠合并甲亢者50名,选择正常的孕妇100各作为对照.分析妊娠合并甲减组、妊娠合并甲亢组和正常组TSH、FT3、FT4;妊娠合并甲减组、妊娠合并甲亢组和正常组妊娠并发症及围生儿结局;妊娠甲状腺功能异常组和正常组不良妊娠结局;不同TSH水平妇女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妊娠合并甲减组、妊娠合并甲亢组和正常组FT3、FT4、TSH、白蛋白分别为[(3.02±0.57)pmol/L、(10.25±2.37)pmol/L、(17.52±5.32)mU/L、(27.53±3.64)g/L]、[(10.52±2.35)pmol/L、(35.36±12.57)pmol/L、(0.05±0.21)mU/L、(32.36±4.17)g/L]、[(5.97±1.25)pmol/L、(17.56±2.68)pmol/L、(2.36±1.57)mU/L、(37.25±5.34)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合并甲减组、妊娠合并甲亢组和正常组终止孕周及出生体重分别为[(32.68±3.28)周、(2513.68±725.41)g]、[(34.05±4.56)周、(2576.37±623.47)g]、[(36.31±2.48)周、(2927.45±725.11)g].结论 妊娠甲状腺功能异常包括甲减和甲亢等疾病,临床医生应该提高甲状腺功能异常妊娠患者的认知度,对高危人群进行孕前筛查,使甲状腺相关激素维持一定水平,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作者:彭舟丽;张建霞;吴玲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脑电图、脑电地形图、CT及磁共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脑电图、 脑电地形图、CT及磁共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1月—2017年6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100例中枢神经感染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观察组,对患者行脑电图、脑电地形图、CT以及磁共振诊断,并且同期抽取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测诊断结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行磁共振检测阳性率为98.00%、脑电地形图检测阳性率为90.00%、脑电图检测阳性率为85.00%、CT检测阳性率为56.00%,检测成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检测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使用磁共振诊断、脑电地形图诊断以及脑电图的诊断阳性率,均明显高于CT诊断成效;观察组患者的脑电图诊断、脑电地形图诊断以及CT诊断和磁共振诊断阳性率均明显的高于后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行脑电图、脑电地形图、CT及磁共振诊断,均具有显著治疗成效,脑电图以及脑电地形图还有磁共振检查,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早期病症诊断以及患者的具体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后期的诊疗成效,均明显优于脑电图或者脑电地形图和CT诊断方法.

    作者:陈岩;杨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防治化疗后白细胞下降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防治化疗后白细胞下降的治疗效果,为以后的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27例癌症化疗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64例,对照组63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患者显效29例,有效30例,总有效率为92.19%,对照组患者显效20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为71.43%,经x2检验,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7.5±2.5)d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12.5±3.5)d,观察组患者感染率1.56%(1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9.52%(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癌症化疗后的患者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进行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白细胞恢复速度快,感染率低,值得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杨桂菊;王伟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配合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部掌骨颈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配合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部掌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手部掌骨颈骨折患者9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8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循证护理法配合微型钢板内固定法进行恢复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法配合克氏针内固定法进行恢复治疗,将两者的临床效果、并发症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和总结.结果 观察组48例手部掌骨颈骨折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之后,总有效率为95.83%;而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感染率为6.25%,肌腱粘连和关节僵硬率为0.00%,而对照组分别为18.75%、10.41%和6.25%,观察组的并发症率普遍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手术患者的术后24 h疼痛评分为(2.5±0.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1±0.5)分,而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7.5±2.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1.4±4.5)分,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在治疗手部掌骨颈骨折时,可以采用循证护理配合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治疗方法,能有效并积极地使患者恢复健康,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单艳;郭玲;周荔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个性化疼痛护理在肿瘤介入术后疼痛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为肿瘤介入术后疼痛患者实施个性化疼痛护理,分析其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该院在2014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50例肿瘤介入术患者实施研究,将其分为常规组和个性组,每组25例.为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开展护理工作,个性组患者联合运用常规护理措施及个性化疼痛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VDS评分、VAS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个性组患者和常规组患者护理前VDS评分[(4.7±1.8)分vs(4.8±1.9)分]和VAS评分[(5.7±2.4)分vs(5.5±2.2)分]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个性组患者V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1.8±1.2)分vs(3.5±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个性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2.1±1.8)分vs(3.9±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0%)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64.0%),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肿瘤介入术患者运用个性化疼痛护理,能够获得显著的效果,不仅可以对患者疼痛感进行缓解,还可以将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提高.

    作者:杨芝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85例女童单纯乳房早发育随访分析

    目的 分析女童单纯乳房早发育治疗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1年4月—2017年2月收治的单纯乳房早发育女童患儿85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实验组.另选取85例单纯乳房早发育女童设为对照组.为实验组患儿采取中成药治疗搭配饮食护理,为对照组忠儿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分析忠儿乳房肿块消退率.结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4~5岁患者有31例,乳房消退率为93.55%,6~7岁27例,乳房消退率为88.89%,8岁以上患儿27例,乳房消退率为96.3%,实验组患者乳房总消退率为78.83%,患者乳房肿块消退率为83.53%,每隔3个月为患者进行一次随访复查,根据患者初诊时的年龄,随访时间在6~48个月不等,调查发现,有16例患儿进展为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其余59例第二性征正常.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实验组患者乳房肿块消退率为92.94%,对照组患者乳房肿块消退率为78.82%.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单纯乳房早发育女童患者采取中成药搭配合理饮食护理干预的措施,能够有效延缓乳房发育,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儿对治疗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王蕾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B超对肝血管瘤的诊断应用分析

    目的 总结B超对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探讨B超与强化CT在肝血管瘤诊断中的优势.方法 方便选取该医院自2015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来该院查体及就诊的的肝血管瘤患者83例,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均进行了超声与CT检测,对83例患者的检测结果 进行分析,重点计算2种检查方法对患者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等指标.结果83例肝脏血管瘤患者经过B超和强化CT的检测后,经过对比结果发现,B超检查肝脏血管瘤的准确性与敏感性分别为94.0%(78/83)、96.1%(74/77),CT检查的准确性为96.4%(80/83),敏感性为97.4%(76/78),2种方法的检出率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8、0.74,P>0.05).CT诊断的特异性为80.0%(4/5),高于B超检查的66.7%(4/6),但是无差异统计学意义(x2=0.92,P>0.05).超声检查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3.98%,显著高于CT检查的满意率8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1,P<0.05).结论 B超对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较高,可作为肝脏疾病查体及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范传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Ph阴性MPN患者JAK2、CALR或MPL基因突变检测及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Ph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JAK2、CALR或MPL基因突变情况及相关临床特症,加强对MPN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月菏泽市立医院就诊的105例Ph阴性MPN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治疗、预后情况.结果 105例Ph阴性MPN患者中,中位发病年龄65岁,约半数患者无症状,大多首发以头痛、眩晕、疲乏、视力障碍、肢端麻木等神经症状、出血、血栓形成、腹痛、脾大等症状为主.39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中30例JAK2V 617F突变(突变率77%),42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中22例JAK2V617F突变(突变率52%),11例CALR突变(突变率26%),1例MPL W515L/K突变(突变率2%).24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患者中18例携带有JAK2 V617F突变(突变率75%).PV患者中,JAK2 V617F野生型血小板、白细胞数低于JAK2 V617F突变阳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T患者中JAK2 V617F突变阳性患者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血管事件发生率、危险度分层高于CALR突变阳性患者(P<0.05).MPN治疗主要包括:抗血栓治疗,放血疗法,细胞减少治疗.并发症主要为骨髓造血衰竭及血栓形成、出血等.结论 JAK2 V617F、CALR、MPL突变基因检测对MPN诊断、分类及预后有直接影响.对于PV和PT,治疗主要是预防血栓、出血等并发症,减缓疾病的进展;PMF治疗目标是对生存影响的评估.

    作者:孙福金;刘南;陈伟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老年性下睑内翻两种手术矫正方法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老年性下睑内翻采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矫正的方法 及治疗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1年7月—2016年7月期间该院收治的94例老年性下睑内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所行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将应用眼轮匝肌折叠缩短手术治疗的47例患者纳入实验组,将应用皮肤及眼轮匝肌切除手术治疗的47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矫正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47例患者恢复情况均符合痊愈标准,痊愈率达到了100.00%,无1例患者于随访期间病情复发;对照组的47例患者有42例符合痊愈标准,痊愈率达到了89.36%,有5例患者于随访期间病情复发,复发率为10.64%,将两组患者的痊愈情况及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方面,应用眼轮匝肌折叠缩短手术治疗效果更佳,不但提高了下睑内翻的矫正效果,且利于控制病情复发,值得推广.

    作者:周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老年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内分泌综合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老年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内分泌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该研究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4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使用内分泌综合治疗方法,回顾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VAS评分以及骨密度等相关参数.结果 观察组以87.5%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0.0%的治疗总有效率;在VAS评分方面,观察组以(2.72±1.03)分低于对照组(5.31±1.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不同部位的骨密度参数指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内分泌综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度,增加骨密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常光宇;李湘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