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喜;田艳荣;邱茜茜;郭晖
目的:比较丙泊酚靶控输注静脉给药与手控静脉给药麻醉对无痛人流手术的影响。方法将300例人流手术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院靶控输注泵推注丙泊酚,靶质量浓度设定为6~7 mg/L,维持时靶质量浓度设定为4~5 mg/L,手术结束时停止输药;对照组院手控静脉推注给药,丙泊酚诱导量2~2.5 mg/L,手术期间追加丙泊酚50 mg左右;分别观察两组诱导、苏醒时间、总药量、麻醉效果及诱导前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诱导、苏醒时间、用药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诱导后平均动脉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下降更严重;麻醉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手术可减少麻醉用药量,缩短麻醉诱导、苏醒时间,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
作者:吴晓岗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对比七氟醚与亚麻醉剂量氯胺酮用于临床麻醉效果。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9月入诊该院的100例需实施麻醉的患者按照50例为一组分成两组,观察组使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照组使用七氟醚,观察并记录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观察组总体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其总体用药量较少、起效时间较短,完全阻滞时间同样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对照组中有9例出现恶心症状(P<0.01)。结论临床使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七氟醚,且不会引起不良反应症状发生,临床可推广应用。
作者:王洪宇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超声造影当前在甲状腺癌中的诊断鉴别情况和应用前景。方法选取该院在2013年5月-2014年5月所收治的148例被确诊为甲状腺癌且具有完全病理资料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超声造影当前在甲状腺癌中的诊断鉴别情况,并据此展望其应用前景。结果该研究当中甲状腺癌主要以乳头状腺癌和滤泡性癌为主,分别占53.24%和24.58%,超声诊断的正确率和实际情况比较接近,正确率为83.25%。此外,当前超声造影在诊断甲状腺癌的应用当中,具有显著的应用特点,可以服务于临床实践。结论当前,超声造影在甲状腺癌的诊断应用当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且在未来也具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值得临床推广、发扬使用。
作者:刘丽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对临床检验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分析与对策进行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该院实验室验收不合格血液标本276份,对其临床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总结不合格标本出现的原因与对策。结果该组276份不合格标本中来自5359份血液标本,不合格发生率为5.15%,276份不合格标本中包含有样本量少75份,抗凝不全标本56份,溶血标本32份,凝血标本27份,送检不及时导致样品不合格26份,容器不当标本13份受检者准备不足导致标本不合格16例,标签不合理样品16份,标本污染15份。结论导致临床检验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较多,相关医务工作者应做好预防对策,减少不合格标本的出现率,提高临床检验工作质量,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李明芬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CIK细胞中CD4+T细胞的Th1/Th2亚群分布情况。方法采用体外试验大规模扩增CIK细胞,采用磁珠法对其中的CD4+T细胞进行纯化处理。然后采用荧光定量RT-PCR、ELISA以及胞内染色法对培养前后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变化和分泌量、Th1/Th2细胞亚群定的比例进行检测。结果富集CD4+T细胞的纯度高达96%,在CIK细胞中,Th2亚群较PBMC显著降低,而Th0和Th1亚群的比例显著升高(P<0.05)。在CD4+TCIK细胞中,TGF-β和IL-10等Th2类细胞因子的分泌量明显降低(P<0.05),而IFN-γ和IL-2等Th1类细胞因子的分泌量明显增高(P<0.05)。结论CIK细胞中的CD4+T细胞具有明显的Th1优势,有利于推动抗肿瘤免疫反应的发展。
作者:胡文静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菌群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4年9月该院血液透析中心中心静脉置管患者398例的临床资料,了解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菌群分布,分析年龄、原发病、置管部位及留管时间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关系。结果在所有患者中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有52例,感染率达到13.1%。革兰氏阳性菌34例,占65.38%,以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氏阴性菌18例,占34.62%,以大肠埃希菌为主。患者年龄<50岁感染率7.48%,≥50岁感染率16.33%(P<0.05);糖尿病肾病感染率19.72%,非糖尿病肾病为9.38%(P<0.05);股静脉置管感染率24.14%,明显高于颈内静脉10.25%及锁骨下静脉5.26%(P<0.05);置管时间≥2周较≤1周、1~2周组患者感染率明显增高,18.43%(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高,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高龄、糖尿病肾病、置管时间≥2周及股静脉置管都为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危险诱因。
作者:郭林;贺小霞;刘学静 刊期: 2015年第15期
关键词是为了便于编制文献索引、检索和阅读而选取的能反映文章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本刊所刊发的每篇论文须选取4~8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尽量从美国NLM的M耘SH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 fcgidb=mesh)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建议排在后。中医药关键词应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编写的《中医药主题词表》中选取。有英文摘要的文章,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应特别注意首标关键词的选用,该词应反映全文主要的内容。应注意勿将副主题词当作关键词列出。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比较七氟醚预处理和后处理在经体外循环下(CPB)法洛氏四联症(TOF)根治手术中对患者心肌保护的效果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行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手术患者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对照组Ⅰ(n=16),2%七氟醚预处理组Ⅱ(n=16),2%七氟醚后处理组Ⅲ(n=16),其中对照组全程采取全凭静脉麻醉。采集手术切皮时,手术结束后6,12,24 h,测定患者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并记录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正性肌力药物使用情况。结果3组患者一般资料、术中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手术切皮前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基础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1组比较,2组,3组在手术结束后4,12,24 h血浆心肌肌钙蛋白测定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临床观察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3组在各时间点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以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作为心肌保护的指标时,七氟醚缺血预处理组和七氟醚缺血后处理组均能显著降低心肌肌钙蛋白的浓度,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起到心肌保护作用,而两种处理方法在心肌保护方面未见明显差异。
作者:王韬甫;宋志冰;刘功俭;刘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比较金黄散与比亚芬治疗放射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该院于2012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82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金黄散防治,给予对照组患者比亚芬防治,观察和比较两种方法治疗放射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接受不同治疗方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略低于对照组的97.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期间出现2例不良反应,对照组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金黄散用于治疗放射性皮炎,可减轻皮肤受损程度,缓解患者不适症状,其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均不逊于比亚芬,此外金黄散还具有购买方便、价格低廉等优势,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俐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中血常规检测中常见的误差来源,从而开展相应措施确保准确率。方法选取该院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住院并接受治疗80例血常规检验患者开展回顾性研究,运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对不同温度、不同采血部位和方法以及存放时间差异的样品进行比较。结果血常规的测定往往会受到存放时间、温度以及方法学的综合影响,标本在采集后4 h与及时测量相比较发现,在立刻测量WBC、RBC、PLT、HGB四指标数值分别为5.21×109/L、4.43×109/L、168.32×109/L以及118.47g/L与4 h后测量数值3.12×109/L、5.21×109/L、303.12×109/L、129.51g/L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与2 h数值间变化不大,2 h内进行相应测定为准确;标本室温保存以及在冰箱冷藏48 h内WBC总数变化不明显;自动稀释器和微量加样器采样结果基本一致,而一次性血红蛋白吸管的结果明显偏低,准确性差。结论医院需要加大对检验人员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熟悉掌握血液样品的各种影响因素,严格把控样本检测前后及过程中的质量关,降低人为因素误差。
作者:周贵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3D-TVS在子宫畸形合并妊娠结局的评价。方法应用3D-TVS和TAS观察该院68例不同类型子宫畸形合并妊娠的患者子宫宫底及宫腔的形态,判断子宫畸形的种类,定位孕囊着床位置,评估早产和流产的风险。结果68例子宫发育畸形中不孕者19例,合并妊娠的患者49,其中合并习惯性流产11例,低体重儿8例,早产18例,11例足月产。结论3D-TVS联合TAS可以准确诊断子宫发育异常的种类,观察孕囊着床位置,评价妊娠结局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王雪伟;黄晓云;薛丹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达拉奉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S组及±达拉奉组,制备SD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达拉奉组在造模后即刻和12h分别给予±达拉奉腹腔注射,假手术组和NS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比较3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SOD、MDA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NS组与±达拉奉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2.74±0.56)、(1.38±0.22)分均明显升高(P<0.05),而与NS组比较,±达拉奉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则明显下降(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NS组与±达拉奉组SOD活性分别为(113.29±7.61)、(144.93±10.48)U/mL明显下降(P<0.05),而与NS组相比较,±达拉奉组SOD活性明显增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NS组与±达拉奉组MDA水平分别为(3.71±1.24)、(2.25±0.98)nmol/mL明显升高(P<0.05),而与NS组相比较,±达拉奉组MDA水平明显下降。结论±达拉奉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韩春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具体措施,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将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该院分娩的692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促进母乳喂养的措施,对两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高达100%,对照组281例喂养成功,成功率为81.2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入院待产时,做好宣教工作,向产妇及家属介绍母乳喂养的好处;缓解产妇的心理压力;在分娩前,帮助产妇做好乳房准备;分娩后,协助产妇做到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做好母婴同室及出院护理等措施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莉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比较MRI与关节镜检查对半月板损伤的临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两年来该院就诊并拟诊为半月板损伤的患者共82例,其中左膝35例,右膝47例,分别进行MRI与关节镜检查。结果关节镜检查阳性79例,阴性3例,MRI检查阳性77例,阴性5例,以临床诊断结果为基准,关节镜检查诊断半月板损伤的敏感性为93.90%,准确性为98.70%,特异性为100.00%,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MRI检查诊断半月板损伤的敏感性为96.20%(P>0.05),准确性为95.12%(P>0.05),特异性为66.67%(P<0.05)。结论MRI能较准确的诊断半月板损伤,较关节镜检查具有无创特点,推荐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岳瑞杰;张建保;吴丽;刘备军;高翔;潘小磊;冯谊;高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分析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术后康复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观察组给予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伤愈合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促进功能恢复和骨伤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沈晖扬;钟志刚;陈树鑫 刊期: 2015年第15期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而逐年增加,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安全。高血压性脑出血作为脑出血主要的类型,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制定出更加合理科学的预防与治疗措施是医学界着重探讨的问题。该综述通过研究高血压脑出血病理及病理生理变化,希望能为高血压脑出血的预防与治疗带来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吴建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1.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句,应使用汉字。例如:二倍体、一氧化碳、十一五规划、十二指肠等。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在输尿管结石患者中,应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30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方案,观察组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石直径在1 cm以上,观察组的结石排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直径在1 cm以下,两组结石排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位于输尿管上段,两组在结石排净率上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位于输尿管中下段,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排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输尿管结石患者而言,两种治疗方案各有利弊,应该根据病情合理选择。如果结石位于上段且直径在1 cm以下,可以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如果结石位于中下段且直径在1 cm以上,优先推荐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
作者:白红庆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巨幼细胞贫血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自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伴发巨幼细胞贫血,将其分为观察组(n=67)和对照组(n=53)。实验室检查患者叶酸(FA)和维生素B12的水平,胃镜检查时取胃黏膜组织作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查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结果经胃镜+病理检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维生素B12、叶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感染率为67.16%,对照组Hp感染率为69.81%;Hp阳性患者的维生素B12水平及叶酸水平均显著低于Hp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阳性患者的血清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显著低于Hp阴性患者,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巨幼细胞贫血有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诱发巨幼细胞贫血,巨幼细胞贫血能加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情。
作者:王义霞;黄燕;兰巧云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脑钠肽、乳酸水平与预后的关系,为重症肺炎患者的救治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收集重症肺炎患者116例,根据是否存活分为死亡组(n=48)和存活组(n=68)。比较两组患者在入院时、治疗后第3、5、7 d时血脑钠肽、乳酸水平变化和APACHEⅡ评分变化情况。并对血脑钠肽、乳酸水平与APACHEⅡ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存活组入院后第3、5、7 d APACHE II评分、血乳酸、BNP水平明显低于入院时(P<0.05);死亡组入院后第3、5、7天 APACHE II评分、血乳酸、BNP水平明显高于入院时。存活组入院后不同时间点的APACHE II评分、血乳酸、BNP水平均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 BNP与A-PACHE II评分呈明显的相关性(r=0.846,P=0.00),乳酸水平与APACHE II评分呈弱的相关性(r=0.364,P=0.00)。结论动态检测BNP水平能更好的预测重症肺炎患者的预后,而血乳酸动态监测可作为辅助指标,以指导治疗,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钱军;姜楠 刊期: 201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