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按时取穴针灸对治疗失眠的效果作用。方法选取60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按时取穴针灸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辩证取穴针灸治疗,通过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PSQI评分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的PSQI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眠患者采用按时取穴针灸治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失眠症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赵淑潭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螺旋CT和MRI在隐性骨折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整群选取103例可疑隐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实施X线片,MRI,螺旋CT检查,经多名医师综合判定患者是否为隐性骨折,并分析MRI、CT对不同类型隐性骨折早期诊断的价值,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MRI对疲劳骨折、隐性创伤骨折和隐性骨内骨折早期诊断的敏感度要明显高于CT,而CT则对衰竭骨折的诊断有着较高的敏感度;就特异度而言,CT对疲劳骨折、衰竭骨折以及隐性创伤骨折的早期诊断均有较高的特异度。结论MRI、CT对不同类型的隐性骨折诊断中各有独特的优势,为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在临床上应将二者联合应用对隐性骨折的早期诊断。
作者:张富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3D-TVS在子宫畸形合并妊娠结局的评价。方法应用3D-TVS和TAS观察该院68例不同类型子宫畸形合并妊娠的患者子宫宫底及宫腔的形态,判断子宫畸形的种类,定位孕囊着床位置,评估早产和流产的风险。结果68例子宫发育畸形中不孕者19例,合并妊娠的患者49,其中合并习惯性流产11例,低体重儿8例,早产18例,11例足月产。结论3D-TVS联合TAS可以准确诊断子宫发育异常的种类,观察孕囊着床位置,评价妊娠结局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王雪伟;黄晓云;薛丹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使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9月于该院收治的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共90例,依据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口服芪苈强心胶囊)与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方法)各45例,比较以上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及痊愈情况。结果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经研究得出治疗组中患者的痊愈数量为28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例,治疗组总有效率95.6%高于对照组77.8%,因此,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的疗效,有统计学意。结论给予患者服用芪苈强心胶囊进行治疗,有利于患者的早日痊愈,恢复健康,其临床疗效具有使用价值。
作者:刘翔宇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评价替格瑞洛在氯吡格雷抵抗的急性STEMI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入选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期间STEMI患者97例,氯吡格雷负荷量口服24 h后,血小板抑制率<30%为替格瑞洛组,血小板抑制率>30%正常对照组。两组出院2周后复查ADP抑制率,观察1个月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严重出血及血栓事件发生率。结果入院后替格瑞洛组经TEG检测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24.5±5.1)%,正常对照组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52.5±7.1)%。出院2周门诊复查,替格瑞洛组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57.3±11.7)%,与入院后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月内,两组均未发生MACE、严重出血及血栓事件。结论替格瑞洛能够有效提高氯吡格雷抵抗的急性STEMI患者中ADP诱导的血小板聚合抑制率,不增加大出血,MACE发生率低。
作者:黄琼;义强;于力;毛幼林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对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抽选2011年1月-2014年12月该院治疗的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推拿手法治疗,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时期该院使用针刺治疗的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5.7%,对照组是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的腰椎间血液循环,减轻患者神经根的压迫,松懈病变组织的粘连,防止纤维化的形成,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顾云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早期纠正慢性肾脏病患者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意义。方法将该院于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符合慢性肾脏病2、3期且TCO2跃22 mmol/L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NaHCO3片1.0~1.5 g/d,分次口服,同时给予产碱的水果蔬菜。主要观察指标为血尿素氮、血肌酐、血pH值、血TCO2、电解质及血压。结果治疗组血pH值、血TCO2有所提高,血尿素氮、血肌酐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血pH值、血TCO2进一步下降,血尿素氮、血肌酐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电解质、血压均无明显变化。结论NaHCO3片和产碱的水果蔬菜饮食疗法能纠正血浆TCO2跃22 mmol/L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代谢性酸中毒,并延缓肾功能进展,具有肾脏保护作用,且不引起电解质紊乱及血压升高。
作者:田秋菊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比较逆行交锁髓内钉(RIIN)、微创内固定系统内固定(LCP)两种固定方法对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该院46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AO/OTA分型为A、B、C型患者,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RIIN)及锁定加压接骨板(LCP)治疗,以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作为术后评价标准。所有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随访9~26个月,RIIN与LCP在A型骨折中HSS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1.260,P>0.05);在B型骨折中HSS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1.471,P>0.05)。结论对于A型及B型损伤可以使用RIIN固定,而C型损伤,LISS具有明确使用适应征。
作者:魏健;梁春;莱安平;魏红 刊期: 2015年第15期
1.文章均应有作者署名,署名及排序由作者在投稿时确定,投稿后一般不得改动。通讯作者非第一作者时,须注明通讯作者;不注明者,默认第一作者为通讯作者。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临床上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方法、临床疗效以及术后患者的康复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我科接受治疗的98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实行手术治疗,对照组实行手法复位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10~30个月,观察组治疗的优良率为9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结论在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时,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刘应旭;朱春冀;吴晓晗;贺晓岚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以随机的方式从该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取62例并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观察组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社会能力、卫生能力进行评分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生活能力、社会能力、卫生能力的评分分别为(35.71±3.68)分、(26.55±3.47)分、(22.63±2.88)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姜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比较七氟醚预处理和后处理在经体外循环下(CPB)法洛氏四联症(TOF)根治手术中对患者心肌保护的效果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行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手术患者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对照组Ⅰ(n=16),2%七氟醚预处理组Ⅱ(n=16),2%七氟醚后处理组Ⅲ(n=16),其中对照组全程采取全凭静脉麻醉。采集手术切皮时,手术结束后6,12,24 h,测定患者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并记录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正性肌力药物使用情况。结果3组患者一般资料、术中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手术切皮前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基础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1组比较,2组,3组在手术结束后4,12,24 h血浆心肌肌钙蛋白测定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临床观察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3组在各时间点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以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作为心肌保护的指标时,七氟醚缺血预处理组和七氟醚缺血后处理组均能显著降低心肌肌钙蛋白的浓度,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起到心肌保护作用,而两种处理方法在心肌保护方面未见明显差异。
作者:王韬甫;宋志冰;刘功俭;刘苏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坦索罗辛联合速尿在ESWL后辅助排石中的疗效。方法入组研究对象156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排石药(A组),排石药+盐酸坦索罗辛(B组),排石药+盐酸坦索罗辛+速尿片(C组)。结果口服中药排石药+盐酸坦索罗辛组在排石时间,疼痛评分,清石率,绞痛复发率,疼痛药物应用及不良反应方面较其他两组有明显优势。结论坦索罗辛联合速尿可有效缩短排石时间,提高清石率,减轻疼痛强度,降低肾绞痛再发率,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张自刚;奚晓龙;邴建勇 刊期: 2015年第15期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而逐年增加,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安全。高血压性脑出血作为脑出血主要的类型,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制定出更加合理科学的预防与治疗措施是医学界着重探讨的问题。该综述通过研究高血压脑出血病理及病理生理变化,希望能为高血压脑出血的预防与治疗带来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吴建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应用舒肝颗粒治疗更年期综合症妇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于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更年期综合症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服用尼尔雌醇进行治疗,观察组服用舒肝颗粒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Kupperman、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Kupperman、抑郁评分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治疗后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舒肝颗粒治疗更年期综合症妇女的临床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可有效改善更年期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患者抑郁情绪,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周春秋 刊期: 2015年第15期
论文若系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项目或攻关课题(作者应附证书或文件复印件,并按期编号保存),或者曾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报告,可在题名页标注脚注(左下角)。曾在国内学术会议上报告的论文一般不必注明。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热性惊厥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小儿热性惊厥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方式,通过确定护理诊断,查阅相关文献,选择佳护理证据,制定个体化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再次发生惊厥频率为8.9%,实验组无再次惊厥的发生,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98%VS87%,P=0.003)。结论循证护理在小儿热性惊厥护理中可协助护理人员制定高效准确的护理措施,减少再次出现惊厥的频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明霞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菌群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4年9月该院血液透析中心中心静脉置管患者398例的临床资料,了解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菌群分布,分析年龄、原发病、置管部位及留管时间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关系。结果在所有患者中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有52例,感染率达到13.1%。革兰氏阳性菌34例,占65.38%,以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氏阴性菌18例,占34.62%,以大肠埃希菌为主。患者年龄<50岁感染率7.48%,≥50岁感染率16.33%(P<0.05);糖尿病肾病感染率19.72%,非糖尿病肾病为9.38%(P<0.05);股静脉置管感染率24.14%,明显高于颈内静脉10.25%及锁骨下静脉5.26%(P<0.05);置管时间≥2周较≤1周、1~2周组患者感染率明显增高,18.43%(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高,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高龄、糖尿病肾病、置管时间≥2周及股静脉置管都为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危险诱因。
作者:郭林;贺小霞;刘学静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该研究主要对比帕利哌酮缓释片和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该项研究对于年龄≥65岁,PANSS≥70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配进入帕利哌酮缓释片组和利培酮口服液组,并分别用两种药物进行治疗,人际和社会功能量表(PSP)来评价在急性期治疗患者的疗效。结果显示其平行轮廓检验F=0.523,P=0.451,说明两组患者PANSS总评分的总体轮廓平行。结论采用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彭新贤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心脏彩超观察围生期心肌病治疗转归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了35例围生期心肌病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6个月后的心脏结构及功能改变,测定了左心室舒张末期经(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经(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收缩率(FS)、二尖瓣峰值速度比率(E/A)、心室等容舒张期和等容收缩期之和与心室射血时间比值(Tei指数)、综合病程、病史、临床表现综合分析。结果围生期心肌病患者治疗前左心室扩大、Tei指数增高者检出率均为100%,明显高于治疗后及随访6个月后;治疗前LVEF、LVFS测值减低者检出率均为100%,明显低于治疗后及随访6个月后。治疗前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膜口反流的检出率分别为100%,74.3%,57.1%,51.4%,明显高于治疗后及随访6个月后。结论心脏彩超能够观察围生期心肌病的临床转归,对围生期心肌病的诊断、鉴别诊断、预后评估及治疗后随访观察均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红霞 刊期: 201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