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丙酚对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的影响分析

谢万惠

关键词:异丙酚, 老年高血压, 高血压, 麻醉诱导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异丙酚对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的影响,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以该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需要进行择期手术的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硫苯妥钠进行麻醉诱导,实验组给予异丙酚做麻醉诱导,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 麻醉诱导后2 min,实验组血压下降高于对照组,P<0.05;插管后2 min,实验组血压和心率恢复,与治疗前比较无差异,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插管后10 min,两组患者血压和心率比较无差异,P >0.05.结论 异丙酚能够预防气管插管引起的血压升高,更好地保护患者的心肌,是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麻醉诱导的较好药物.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对策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分析针对护理风险的有效管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0年5月期间在该院住院的6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0例,观察组32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神经外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风险防范护理,比较住院期间两组之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褥疮、坠床、擅自外出、家属投诉、非计划性拔管护理风险事件与对照组比较,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策,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加强护患沟通,确保服务质量,可减少护理风险事件,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子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克罗米酚与来曲唑促排卵作用的临床研究及其前景分析

    目的 探讨来曲唑和克罗米酚对促排卵作用及前景分析.方法 拟行促排卵治疗的多女性排卵障碍患者60例,分为来曲唑(LE)组30例和克罗米酚组(CC)30例.于HCG日记录观察直径≥18mm卵泡数、子宫内膜厚度,比较两组排卵率、妊娠率、多胎率和早期流产率;并根据实验结果及国内外研究资料对2种药物作为促排卵药物的前景分析.结果 LE组和CC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与≥18 mm卵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卵率、妊娠率、多胎率及早期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有类似CC的促排卵作用、较优的妊娠率和较优的前景.

    作者:林美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埃索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症状缓解及黏膜愈合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埃索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症状缓解及黏膜愈合的效果.方法 该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随机抽取200例反流性食管炎症状患者,在服用埃索美拉唑治疗8周以后,仔细研究药物服用前后病人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变化以及黏膜愈合效果.结果 在使用埃索美拉唑治疗之后患者的反流性食管炎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黏膜愈合率高达94.1%,其中1.9%没有得到改善,也没有恶化情况发生.结论 使用埃索美拉唑8周之后,反流性食管炎症状得到了有效的缓解,而且黏膜有着很高的愈合率.

    作者:程立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具有抗炎、抗氧化及抑制肿瘤细胞生成和转移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新研究显示CC16与急性肺损伤(ALI)的发生密切相关,且CC16与sPLA2表达失衡在ALI发生中的作用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因此,揭示CC16的生物活性,探讨CC16在ALI发生中的作用,有望为ALI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及理论依据.

    作者:王晓燕;张新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应用积极心理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影响的探索

    目的 探讨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中应用积极心理学方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方法 对志愿参加实验的118名大学生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实验前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水平进行评估.研究组的实验对象进行为期2个月的积极心理学式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的实验对象不参加任何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结果 干预实施后,研究组与对照组间SCL-90阳性因子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干预实施前后SCL-90阳性因子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中应用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水平的影响有意义.

    作者:李光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境胆囊切除术后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06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163例腹腔境胆囊切除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81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82例患者采用整体围术期护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107.5±19.2)min、术中出血量(112.3±25.6) mL、术后排气时间(31.9±11.4)h、平均住院时间(6.2±1.3)d、镇痛药物的使用率59.8%、并发症发生率7.3%,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143.6±21.4) min、术中出血量(169.7±38.1)mL、术后排气时间(68.2±20.5)h、平均住院时间(8.3±2.4)d、镇痛药物的使用率82.7%、并发症发生率23.5%,而观察组患者满意度78(96.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65(80.2%),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境胆囊切除术后对患者行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减轻患者的术后痛苦,还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作者:李爱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54例腮腺良性肿瘤的治疗分析

    目的 对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手术的疗效及方式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 将2010年4月-2012年3月期间,来该院进行 就诊的腮腺良性肿瘤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为27例,分别叫对照组和观察组,将腮腺区域切除术应用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腮腺浅叶切除术.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过程顺利,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同时术后并发症的几率也显著减少.比较两组差异,分别为P<0.01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腮腺良性肿瘤的治疗上,区域性切除手术的疗效要显著高于腮腺浅叶切除术,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普及和应用.

    作者:侯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并心肌损害106例治疗探讨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并心肌损害患者使用1,6-二磷酸果糖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1,6-二磷酸果糖注射液静滴及对症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治疗,7d后评价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心肌酶谱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1,6-二磷酸果糖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者可以缩短心肌酶谱恢复正常时间,疗效肯定.

    作者:蔡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的镇静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静脉辅助硬膜外麻醉的镇痛效果及临床诊治意义.方法 将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2例硬膜外麻醉病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A、B两组组,每组各41例,其中A组采用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进行硬膜外麻醉,B组采用氟哌利多联合芬太尼进行硬膜外麻醉.观察并比较给药后不同时段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术后24h顺行性遗忘程度,并采用Ramsay法对其进行镇静效果评估.结果 虽然MAP、SPO2、HR等生命体征的相关数据指标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镇静效果和顺性遗忘程度显著优于B组(P<0.05).结论 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静脉辅助硬膜外麻醉,具有良好的麻醉及镇静性遗忘效果,不良反应少,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麻醉满意率.

    作者:张庆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2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术后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对28例患者随访2~8年,平均(5.1±0.3)年.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80.9±3.6)分,疼痛NPRS评分(0.6±0.3),髋关节总活动度(189.2±11.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有效方法,可以恢复患者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的Harris评分及髋关节总活动度,减轻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顾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PFNA与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对比性研究

    目的 研究比较PFNA与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09年4月-2011年4月7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PFNA组和DHS组,各35例,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与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皆有疗效,但PFNA疗效及安全性更高.

    作者:张廷玖;庾明;王枰稀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小切口切开法重睑术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小切口切开法重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重睑手术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6例,观察组74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切开重睑术,观察组患者采取小切口切开重睑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拆线时间、手术费用以及患者对手术的满意效果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拆线时间以及手术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手术效果感到非常满意和满意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切开法重睑术是一种损伤小、易操作、效果好的手术方式.

    作者:孙慧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对比分析

    目的 对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进行比较,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进行诊治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09年10月-2011年11月于该院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的30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的影像资料.对2种方法评价冠状动脉结果进行分析,分析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及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显示情况,同时比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各分支的分布.结果 30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480节段冠状动脉(直径≥1.5 mm)图像中,64SCT提供优良图可供分析为447节段.可评估率93.2%,不可评估节段6.8%,多因心率(律)异常所致(4.8%)湿示84处斑块,以硬斑(钙化)居多,多发生于前降支.前降支MSCT直径的测量与冠脉造影相关性比较好.另外,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同样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两者检测结果在阳性率、阴性率以及敏感性和特异性上,均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层螺旋CT冠脉造影在心率控制较好的情况下,其准确率较高.64MSCT冠状动脉成像简便易行、安全可靠,是风险较小的无创性检查,可作为冠心病高危人群普查筛选的首选方法之一.

    作者:李德志;何锡洪;杨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实验技术人员在中医院校生物化学实验室开放中的作用

    正常实验教学结合实验室开放的模式是目前中医院校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实验室开放质量的提高与实验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密切相关.实验技术人员在其中发挥骨干作用,是提高开放教学质量的重要动力.

    作者:吴世代;刘如玉;林凡;秦崇涛;黄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甲状腺激素联合中药治疗甲状腺功能降低危重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激素联合中药治疗甲状腺功能降低危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1月-2011年1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功能降低危重症患者74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甲状腺激素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的显效率为24.32%,研究组的显效率为59.46%,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促甲状腺激素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而甲状腺素则较治疗前有显著上升.其中,研究组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的改善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的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甲状腺激素联合中药治疗甲状腺功能降低危重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促进甲状腺功能恢复,缩短治疗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萍;温晓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10例学龄前儿童黏液囊肿手术的心理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黏液囊肿手术的心理护理要点.方法 收集学龄前儿童黏液囊肿手术10例的心理护理资料.结果 经过做好心理护理,患儿主动配合,无哭闹,手术顺利,手术时间在10~15 min,出血少.术后愈合良好.医生及家长对手术配合满意.结论 学龄前儿童虽然年纪小,但经过良好的心理护理,是可以主动配合门诊手术室局部浸润麻醉下的黏液囊肿手术的.

    作者:梁建英;吴英;刘河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比较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并探讨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在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该院在2008年12月-2011年12月间所收治的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病例,共128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采取异氟醚吸入麻醉和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的方式来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患者麻醉诱导以及气管插管时患者的血压和心律变化,停药之后患者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以及拔管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进行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而言,运用丙泊酚反馈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的方式来进行术中麻醉患者具有苏醒快、拔管早、血流动力学无显著影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今后的临床手术治疗过程中值得推广.

    作者:罗俊能;张战良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铜绿假单胞菌医院分布及药敏分析

    目的 探讨该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控制医院感染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1 036株并采用英国先德荧光快速微生物分析鉴定/药敏系统进行鉴定并进行药敏实验,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2010年版操作和判读结果采用WHNET5.4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以重症ICU检出率高,其次为神经外科,标本分布以痰液为主,该菌主要对磺胺、庆大耐药,耐药率为75.1%和48.8%.对美罗培南耐药率低,耐药率2.9%.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比较严重,医院应加强对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合理使用抗生素,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韩晶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瑞芬太尼合并丙泊酚全麻与氯胺酮用于剖宫产全麻比较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作为一种短效阿片类药物复合丙泊酚应用于剖宫产全麻对于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与氯胺酮应用于剖宫产全麻对于产妇及新生儿影响的比较.方法 选择ASA Ⅰ ~Ⅱ级,孕37~41周择期剖宫产产妇5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n=25):采用丙泊酚1~1.5 mg/kg,瑞芬太尼1ug/kg(静脉缓推1~2 min注射完),司可林1~2 mg/kg全麻诱导;B组(n=25):采用氯胺酮1~2 mg/kg,司可林1~2 mg/kg全麻诱导.记录两组产妇诱导前(T0)、气管插管后(T1)、胎儿娩出时(T2)、手术结束时(T3)的血压,心率;记录两组新生儿1、5 min的Apgar评分及新生儿娩出时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A组产妇血流动力学较B组更为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分析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剖宫产全麻对产妇及新生儿安全有效,且较氯胺酮全麻能更好的维持产妇的血流动力学稳定.

    作者:李晓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足踝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性注射

    现代医学主要是从微观方面来了解肢体肿胀的,很多人就认为炎症将导致损伤后的肢体使微循环发生改变,以及对创伤进行手术之后发生分子生物学因素改变和局部病理的生化,在骨伤科患者中,足踝部肿胀是极为常见的,即使肿胀程度不同,但其病情的发展与后是时相同的.在临床治疗足踝部损伤及炎症的治疗通常采用治疗性注射,这种技术在临床上简易但临床效果较好.该文就踝关节;足底筋膜;跗骨窦;趾间间隙;跗骨管以及第一跖趾关节的病理诊断与治疗进行说明与分析.

    作者:何双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