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庆梅
药品库存的管理关系医院药品的库存成本控制,医院内若存放过多药品,不仅造成资金积压,使成本上升,而且在药品存放过程中又易因管理不当而产生过期或变质等损失,造成资金与储存空间的浪费.然而药品存量过少,造成临床缺药又会影响医疗业务,损及病患权益.如何管理药品库存,做到库存存储时间短、积压资金少又能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就是三级库存管理要针对和解决的重点难题.
作者:陈丽斌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观察羌活胜湿汤配合针剂、哑铃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和哑铃功能锻炼;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口服羌活胜湿汤.治疗周期相同,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羌活胜湿汤配合针刺、哑铃治疗肩周炎标本兼治,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赵作义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尘肺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620例尘肺病患者对症治疗,并辅之心理护理、氧疗护理、排疾护理、井发症护理以及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指导.结果:620例患者1~2周时间,病情有所好转,减轻了其痛苦.结论:职业性尘肺病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只能对症治疗,辅之以科学、细致的护理,减轻或缓解患者症状,延缓患者的生命.
作者:李洪美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宣传指导母乳喂养,掌握母乳喂养知识,提高母乳喂养比率.方法:门诊直接询问乳母进行调查.结论:母乳喂养与混合喂养,人工喂养比较,对婴儿体重影响和营养不良发生均有显著差异.
作者:林安静;宋晓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总结股骨头骨折应用可吸收材料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至2010年,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头骨折患者16例,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除去失访1例,剩余15例按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其中优6例,占40.0%,良6例,占40.0%,一般2例,占13.3%,差1例,占7.7%.结论:采用可吸收材料治疗股骨头骨折,固定可靠.疗效满意,是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马宁;孙宣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中的作用.方法: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门诊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56例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本组病例均顺利的按照护理干预内容完成3个月的调整,中途无一例退出,3个月内无一例患者出现糖尿病加重,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糖尿病合并感染等急性并发症.护理干预前与护理干预后观察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胰岛素用量、糖化血红蛋白比较P<O.01有显著差异性.结论: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决心,积极配合治疗;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是干预的主要内客,可以从生活中对疾病进行治疗,减少药物的应用,防范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郭俊红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胞磷胆碱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炎的疗效,并了解高热、抽搐、呼衰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38例急性脑炎患者,用胞磷胆碱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高热、抽搐、呼衰的动态变化.结果:治疗组三大主症(高热、抽搐、呼衰)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34例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室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预后中治疗组不同程度后遗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胞磷胆碱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炎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罗最容;蒋定平;周新云 刊期: 2011年第20期
将3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基础治疗相同的情况下,治疗组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血脂、24h尿蛋白定量(UAE)的影响.治疗组以上各项指标均有显著下降,而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丹红注射液具有降低糖尿病患者尿蛋白排泄率的作用,对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改善有帮助.
作者:王月侠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了解腹部闭合性肝损伤的治疗方法,总结临床治疗闭合性肝损伤的经验.方法:对30例腹部闭合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组与非手术治疗组在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输血量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非手术治疗对I-Ⅱ级肝损伤的治疗效果比较突出,而手术治疗对Ⅲ级以上的肝损伤的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张家平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对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对照组给予病毒唑进行疗效分析.结果:平均住院天数减少、发热、咳嗽等症状及肺部啰音消失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总有效率97.2%,对照组总有效率81.8%,2组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是治疗小儿肺炎的理想药物.
作者:李庆范 刊期: 2011年第20期
报道CBL教学方法在医学专业课程中的组织实施方法.发现CBL教学法有利于学生临床思维的建立,在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蔚江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治疗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LC并发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2例LC并发症患者中10例胆痿,8例术后出血,2例胆道结石残留,2例胆管损伤,22例患者均无切口感染现象.结论:医护人员应熟悉LC的操作方法,严格遵循LC绝对禁忌证的规定,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前应进行严格的病例筛选,术前的病例筛选对于保障LC手术的安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王强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应用无痛性胃镜检查术使患者在无知觉的情况下接受胃镜检查及治疗,减轻患者痛苦.方法:术前常规禁食、禁水6~8h,口服利多卡因胶浆1OML,备好监护仪,氧气,急救药品及气管插管等抢救设备,给予胃镜检查、治疗,术中监测并记录病人的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变化.结果:在胃镜检查中加强监测,适量应用麻醉镇静药物是安全的,能使病人无痛苦、安全、顺利地完成检查.
作者:杨平;汤海涛;杜军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至2009年进行结核性胸膜炎穿刺手术的患者300例,采用前后对照的方法,2008年1~12月未实施护理干预的124例患者为对照组,2009年1~12月实施护理干预的176例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主要由医生管理,护士只进行常规的护理指导,实验组除常规护理指导外,同时实施系统、规范的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胸水吸收情况、结核病中毒症状是否缓解、麻醉及疼痛的耐受能力、胸膜是否发生粘连包裹、穿刺部位皮肤是否感染,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胸水的不完全吸收、结核病的中毒应状、胸膜粘连包裹、穿刺部位感染,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以上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治疗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很好的效果,缩短了患者的住院疗程,减轻其经济负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素菊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下颌骨切除患者的围术期的护理方法,为改进和提高下颌骨切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78例下颌骨切除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的临床资料和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对其围术期进行护理时的注意事项.结果:分析发现对于整个围术期护理得比较好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对不同的下颌骨切除患者,应该选排拾当的方式,做好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能明显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帕岁西汀(赛乐特)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临床确诊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帕岁西汀(赛乐特)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对照组单独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总疗程4周,观察疗效.结果:2组临床症状均能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89.98%,对照组69.93%,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以帕岁西汀(赛乐特)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IBS疗效肯定.
作者:陈彩云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了解我院2007年至2010年老年尿路感染患者致病细菌及其耐药性研究调查情况.方法:对我院2007年至2009年的380例老年尿路感染患者取中段尿进行细菌培养.按照全国临床检验中心操作规程鉴定菌种,应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按NCCLS标准判断结果.结果:380例患者尿细菌培养分离出400株细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男女感染率间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其中以大肠埃希菌占多数,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头孢由松、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而对喹诺酮类、头孢噻肟、头袍哌酮、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结论:老年人尿路感染的致病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男女感染率不同.常呈多重耐药性.抗菌药物的应用应当依据尿培养结果选择敏感药物,合理应用抗生素.
作者:马章林;楼许柏;焦继光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分析32例需要复育的男性患者在显微镜下进行输精管吻合术的临床体会.方法:采用闭合式双层吻合法进行输精管吻合术,通过术后8周的精液常规检查评定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手术后,输精管复通率为100%,随访表明术后妊娠率为81.25%.结论:研究证明在显微镜下进行输精管吻合术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强调输精管吻合手术应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有足够的临床根据.
作者:严天海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采用双侧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我院采用双侧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的86例胫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井以同期采用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86例胫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达94.17%,略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赖坤聪;李振平;卢渊铭;况光荣;孔禄生 刊期: 2011年第20期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分为通心络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冠心病常规治疗,通心络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4粒/次,3次/d,治疗8周.测定治疗前后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6-酮-前列腺素Fla(6-Keto-PGFIa)及血栓素B2(TXB2)的水平.结果:治疗后通心络组NO和6-Keto-PGFla分别为(86.20±15.20)μmol/L和(113.78士34.5)8μg/L,较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通心络组ET-1和TXB2分别为(64.04士20.24)μg/L和(70.90士11.34)μg/L,较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有效改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其机制可能与纠正ET/NO、TXA2/PG12的失衡有关.
作者:胡建华 刊期: 2011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