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富远
1临床资料选择经口服常规抗心绞痛药物(硝酸酯类)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治疗5天,心绞痛症状未控制者.19例UAP(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符合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WHO)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和诊断标准.发作时常规心电图有缺血性ST段或(和)T波改变,变异性心绞痛则表现为ST段上移.其中男14例,女5例.年龄58.20±11.50岁,病程3.15±1.30年.初发劳力型心绞痛15例,恶化劳力型心绞痛3例,变异性心绞痛1例,均经血清心肌酶学检查除外心肌梗死.合并高血压5例,合并糖尿病4例,合并心力衰竭、心房纤颤各1例.
作者:孟祥宏;卢广民;黄智龙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是一种严重并具有潜在危险的急症状态,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症状加剧,发作频繁,持续时间长,或心绞痛出现于休息时,发作一般持续15分钟以上,伴有心电图ST段压低或升高,或无变化,无新近出现的异常Q波,亦无血清酶的升高,患者可为单支冠脉病变,也可有多支冠脉病变,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特别是老年病人同时存在基础ST段压低等高危情况时预后不良.肝素治疗UAP效果肯定,但用药过多可导致自发性出血,一般病人肝素治疗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0%,老年妇女、肾功能不全者为25%~50%.为探索基层医院如何安全有效地使用肝素治疗老年UAP,我们用小剂量肝素钠治疗老年UAP并与复方丹参进行比较.
作者:韦伟国;蒋惠贞 刊期: 2003年第11期
董氏熟谙伤寒、温病学说,擅治热病,尤于小儿高热惊搐,强调指出:不可一见神昏抽搐,即速投金石重镇,冰麝开窍,此乃舍本逐末,须分在经在腑,袭卫入气,热盛在经,投白虎以泄热;热实腑结,用承气以泻火;风温初感,宜银翘以透解,此为常法.急重疫病又须据证应变.
作者:董廷瑶 刊期: 2003年第11期
咯血是临床常见病症,中等量以上咯血以支气管扩张多见.由于肺有双重血液循环,肺血管破裂为主要的咯血原因,所以在无禁忌证情况下,垂体后叶素为首选药物.但是该药半衰期短,且疗效与剂量有关,增加剂量可提高疗效,但不良反应亦随之增加,难于达到理想的效果.酚妥拉明用于咯血的治疗,疗效确切,但仍有部分患者达不到治疗效果.笔者应用垂体后叶素持续静滴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29例,取得满意疗效,不良反应少,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光虎;马丕勇 刊期: 2003年第11期
自发性膀胱破裂临床少见,以轻微体表外伤引起膀胱周围感染继而破裂,尿液沿耻骨后间隙坐骨大孔到髋关节周围、大腿外侧合并严重感染更为罕见,极易误诊.作者于1997年11月23日收治1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庆申 刊期: 2003年第11期
3年来,我们共收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136例,其中并发低渗血症20例,占14.7%,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清岭;牛桂芳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一、判定标准(一)密切接触者1.飞机(1)一般情况下,民用航空器舱内非典病人或疑似病人座位的同排和前后各三排座位的全部旅客以及在上述区域内提供客舱服务的乘务员.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湿温表证解后,病情往往向两个方面发展:一是化热化火,或热胜于湿,发展成白虎汤证;一是湿重于热,向着发热缠绵,昏沉困倦,口不渴或渴不多饮,四肢烦疼的湿温证方向发展.除上述症象以外,在体检时客观上的体温虽较高(39℃或39℃以上),但病人自己只觉昏沉憋闷,并不知道有这样的高热,也无烦躁现象.
作者:马云翔 刊期: 2003年第11期
1临床资料本组300例,男135例,女165例,年龄55~82岁(平均年龄70岁),均有明确的发病时间和典型的胸痛症状,且持续时间小于15分钟,本组病人均符合WHO的心绞痛的临床护理诊断标准.
作者:殷玉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现将我院1997年以来经异搏定、心律平、三磷酸腺苷(ATP)、硫酸镁、西地兰治疗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PSVT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作者:魏琦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又称梗死前综合征,是一种具有潜在危险的疾病,可导致心源性猝死或急性心肌梗死.应用随机对照法,比较阿司匹林与噻氯匹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祝远芝;黄永兰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数日前与同行老友相见,谈论起临床思维话题,他讲述了一个亲身经历的病例,很有启发,节录于下:
作者:于秋玲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温热病是多种热性病的总称,许多急性传染性热性病都概括在内.也包括了具有卫、气、营、血证,而又不属于急性传染病的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等.早在<内经>中,对热性病的治疗总则即已提得很明白.迨至汉代张仲景,对传染性热性病,不仅用六经来归纳分析证候,辨识其性质与转归,而且具体提出汗、清、吐、下4种排泄毒素的疗法,从理论和实践上发展了热病治则,对后世的启迪很大.
作者:朱良春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是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斑块下出血或破裂,激发新的血栓形成,致冠状动脉不完全阻塞,而引起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由于其极易转化为心肌梗死或心脏猝死,故临床上对UAP的有效治疗备受重视.我院应用普乐林治疗UAP60例,疗效满意.
作者:王艳霞;王菁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为内科常见急症之一,若发生于老年者,病情更为凶险.1990~2001年间,我院共收治32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周忠卫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11期
10余年前笔者曾与一知名学者,讨论中医学术问题.他说,近几十年有价值的是姜春华(1908~1992)教授关于温病治疗应扭转截断的文章,您以为如何?
作者:单书健 刊期: 2003年第11期
1临床资料我科自2003年2月~4月17日,共收治非典37例,其中男24例,女13例,年龄15~79岁,平均36.8岁,病程长10天,短1天,平均4.22天,有基础病变5例.全部病例均以发热为主症,入院时腋探体温40℃以上4例,39~40℃有15例,38.5~39℃有13例,38℃有5例.
作者:朱敏 刊期: 200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