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观察

邹岩明;姚元英;李荣;辛辉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 普罗布考, 冠心病,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冠180例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瑞舒伐他汀组和普罗布考组,各组均60例,治疗6个月.联合组给予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片治疗,瑞舒伐他汀组只给予瑞舒伐他汀口服,普罗布考组只给予普罗布考治疗.统计各组的治疗有效率,检测血清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计算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评估三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瑞舒伐他汀组和普罗布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瑞舒伐他汀组与普罗布考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前后的血总胆固醇、血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前后的血总胆固醇及血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罗布考组治疗前后的血低密度脂蛋白、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的血低密度脂蛋白、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瑞舒伐他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的血总胆固醇、血高密度脂蛋白、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普罗布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的血总胆固醇、血高密度脂蛋白、血低密度脂蛋白、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普罗布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与普罗布考组联合治疗可有效抗动脉硬化,较单独给药可显著提高疗效,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B超引导改良两步扩张法建立皮肾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非积水肾结石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B超引导改良两步扩张法建立皮肾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非积水肾结石的方法和安全性,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非积水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采用B超引导改良两步扩张法建立皮肾通道PCNL治疗,B组采用常规B超引导逐级扩张法的PCNL治疗,比较两组的通道成功率、通道建立时间、手术时间、平均失血量、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A组与B组的结石清除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通道成功率高于B组,通道建立时间、手术时间短于B组,失血量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引导改良两步扩张法建立皮肾通道PCNL治疗非积水肾结石安全、可行,效果确切,具有通道建立简单、通道成功率高、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刘佛林;邹毓华;徐瑞权;袁源湖;伍耿青;谢昆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尿液pH在儿童泌尿道感染不同病原菌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儿童泌尿道感染(UTI)常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其尿液pH值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180例UTI患儿尿培养阳性结果及感染后尿液pH值的临床资料,观察儿童UTI病原菌分布及不同菌属感染尿pH值的临床特征.结果 180例UTI息儿中,革兰阴性杆菌感染109例(61%),尿液pH值为6.3±0.2;革兰阳性球菌感染60例(33%),尿液pH值为6.2±0.1;真菌感染11例(占6%),尿液pH值为5.2±0.3.三种病原菌感染患儿尿液pH值比较,真菌感染尿液pH值明显偏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UTI不同病原菌其尿液pH值分布范围不同,可通过调整尿液pH值有效抑制致病菌的生长,提高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静;冷倩;陆彪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珠海市斗门区某医院443例道路交通伤害住院死亡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某医院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病例流行特征,为道路交通伤害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国际疾病ICD-10死亡原因分类,对2008年1月~2015年12月在某医院因道路交通伤害住院死亡的443例病例资料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观察的主要指标信息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伤害诊断信息、住院信息、死亡信息等.结果 2008~2015年珠海市某医院因道路交通伤害住院病例共计10 974例,其中死亡病例数443例,平均病死率达4.0%,各年度病死率无显著变化趋势(P>0.05).男性道路交通伤害病死率(4.4%)显著高于女性(3.1%) (OR=1.449,P<0.01).道路交通伤害死亡居各种伤害死亡原因的首位,其构成比高达63.5%,各年度构成比无明显变化趋势(P>0.05).摩托车为首位道路交通伤害原因,占55.0%.男性摩托车伤害死亡构成比(88.1%)显著高于女性(11.9%)(P<0.01).青壮年组摩托车伤害死亡构成比(76.4%)明显高于其他各年龄组(P<0.01).结论 道路交通伤害以男性青壮年、骑摩托车人员为高发人群.应继续针对本地区道路交通伤害的类型和分布特征,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降低道路交通伤害的发生率和致死率.

    作者:张煌辉;刘宏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4月~2016年8月收治的74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为基本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使用氯吡格雷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阿加曲班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炎性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4.71±0.63)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81.82±2.33)分,白细胞介素-8水平为(0.36±0.28)ng/ml,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为(0.40±0.19)ng/ml,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可明显改善神经缺损及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杨玉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及评估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84例有移位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石膏外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优良率、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优良率为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疼痛、踝关节稳定性、行走能力、跑步能力、工作能力、活动范围、放射学结果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的效果更为可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少峰;方祥仔;黎家妹;黄雪章;黎银英;梁素娟;钟惠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高龄急性脑梗死9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脑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Barthel评分.结果 治疗组患者脑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低于对照组的19.6%(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高于对照组的71.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Barthel评分在药物治疗前后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急性脑梗死疾病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方式治疗,能够使神经功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大幅度改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安全性和总有效率.

    作者:方明;章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老年HCC患者肝切除术后大量腹水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治疗对策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HCC)肝切除术后大量腹水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HCC并行肝切除的102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腹水生成量分为大量腹水组和非大量腹水组,分析并筛选肝切除术后大量腹水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02例中19例发生大量腹水,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低蛋白血症,血小板计数,术中出血量以及合并肝硬化、门静脉癌栓与术后大量腹水形成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表明,术前低蛋白血症、术前血小板减少(<100×l09/L)及术中出血量≥600 ml是术后发生大量腹水的独立危险因素(OR=2.172,2.430,3.985,P<0.05).大量腹水组与非大量腹水组比较,其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等术后观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析老年HCC患者行肝切除术后大量腹水形成的相关因素,有助于围术期对腹水形成的相关因素积极防范并处理,从而降低术后发生率并提高患者预后.

    作者:徐建;李敬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治疗的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氢氯噻嗪治疗.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血压变异性.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24 h DBPV及24 h SBPV检测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24 h SBP及24 h DBP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临床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缬沙坦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提升患者血压控制效果,降低血压变异度,临床普及及进一步推广价值高.

    作者:李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生活质量和舒适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生活质量和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分析漳州市人民医院2014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15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56例和舒适护理组10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措施,舒适护理组给予舒适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和舒适度评价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护理前,舒适护理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舒适护理组患者舒适度为98.0%,高于对照组的6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应用,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洪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冠180例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瑞舒伐他汀组和普罗布考组,各组均60例,治疗6个月.联合组给予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片治疗,瑞舒伐他汀组只给予瑞舒伐他汀口服,普罗布考组只给予普罗布考治疗.统计各组的治疗有效率,检测血清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计算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评估三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瑞舒伐他汀组和普罗布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瑞舒伐他汀组与普罗布考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前后的血总胆固醇、血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前后的血总胆固醇及血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罗布考组治疗前后的血低密度脂蛋白、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的血低密度脂蛋白、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瑞舒伐他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的血总胆固醇、血高密度脂蛋白、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普罗布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的血总胆固醇、血高密度脂蛋白、血低密度脂蛋白、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普罗布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与普罗布考组联合治疗可有效抗动脉硬化,较单独给药可显著提高疗效,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邹岩明;姚元英;李荣;辛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补佳乐联合维生素E对绝经后子宫脱垂术前阴道壁情况的改善效果

    目的 探讨补佳乐联合维生素E对绝经后子宫脱垂术前阴道壁情况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60例我院2014年3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绝经后子宫脱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30例患者直接行子宫脱垂术(阴式子宫切除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作为对照组,另30例患者术前应用补佳乐联合维生素E治疗,再行子宫脱垂术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阴道内条件、治疗情况、并发症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等.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MI、KI、阴道黏膜厚度、FSH以及E2水平及VH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仅VH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所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3%、13.3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绝经后子宫脱垂患者行子宫脱垂术时,术前给予补佳乐联合维生素E治疗可有效改善阴道内环境,调节激素水平,更符合手术条件,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高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男性无精子症患者血清生殖激素水平与睾丸生精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男性无精子症患者血清生殖激素水平含量与睾丸生精功能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期间确诊的144例患者,将其中94例无精子症患者为试验组,50例生育健康男性为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根据穿刺结果分为A组(穿刺无精子组)31例、B组(穿刺有精子组)63例.比较各组患者在精液常规、血清生殖激素水平的差异及其与睾丸生精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A组FSH、LH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睾酮值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B组与对照组相比各激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激素水平与睾丸生精功能呈现出负相关(FSH:r=-0.572,P=0.000;LH:r=-0.431,P=0.000),睾酮T与睾丸生精功能成正相关(r=0.313,P=0.014).PRL、E2与睾丸生精功能无相关性.结论 FSH与无精子症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作为睾丸穿刺前的预判指标,对无精子症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程国隆;宋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公众基础急救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调查研究

    目的 综合调查佛山市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公众基础急救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评估其在日常生活所发生的意外事件中自救以及施救的本领,为在家庭、社区、中介人群中开展不同形式的培训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 选取在本地区2014年8月~2015年12月家庭服务机构、中介、社区中抽取家庭服务从业人员140人作为研究对象,140人中有4个不同层面的人群,主要包括老人和患者护理、婴幼儿看护、家庭保洁以及家庭烹饪.采取面对面问卷调查法并选拔在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附属陈村医院的高等院校实习生作为调研员.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140例调查对象(家庭服务机构、中介以及社区等家庭服务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卫生知识、食品安全知识及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结果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4个不同层面的人群在正确呼救掌握度、知晓基础急救知识度、了解心肺复苏度、需求急救知识与技能度以及愿意接受急救技能专业培训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个不同层面的人群在在掌握简单急救工具使用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不同层面的人群在掌握心肺复苏操作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佛山市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公众基础急救知识与技能掌握水平较低,需要加强公众急救意识,普及相关急救知识.

    作者:龚焕球;吴玉欢;张桂芬;何敏滢;梁绮荧;朱柳宜;萧佩仪;邓霞;李崇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普瑞巴林治疗重度非疱疹性皮肤触诱发痛2例的病例分析

    皮肤触诱发痛是指非伤害性刺激引起正常皮肤的疼痛感觉.本文对2例重度非疱疹性皮肤触诱发痛患者,予口服普瑞巴林75~150 mg,2次/日,连用2周后,缓慢停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睡眠干扰评分(SIS)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疼痛严重程度、睡眠质量以及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发现普瑞巴林治疗后,患者疼痛程度以及睡眠质量评分均有明显改善,无药物不良反应.普瑞巴林可以改善重度非疱疹性皮肤触诱发痛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

    作者:陈江瑛;邓婉青;张素平;闫振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胡世平老师治疗不寐临床经验

    在中医门诊科不寐症是其中为常见的一种临床病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往往以入睡困难,易醒以及早醒为主.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不断增大,不寐症的发病率也呈逐年升高趋势,因此,寻求合理有效的不寐症治疗方案对提高人们的正常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胡世平老师对眩晕、脾胃病、脂肪肝、不寐、多寐等常见的疑难病症,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其对于不寐的治疗,在辨证用药的同时,胡老师尤其善用祛湿宁神之法,不失为治疗不寐之症之圭臬.

    作者:张云城;胡世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大鼠梗阻性黄疸模型定量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RTE)的弥散定量分析功能对大鼠梗阻性黄疸模型肝脏改变的定量化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30只2.5~3.0个月龄,体质量280~330 g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甲组(实验组)与乙组(对照组),每组15只.甲组大鼠行手术制作可复性梗阻性黄疸动物模型,乙组大鼠仅行假手术.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2周及解除梗阻后2周采用带有组织弥散定量分析软件的超声诊断仪对动物模型进行RTE检查,并对弹性图像进行弥散定量分析;比较分析造模前、造模后2周、解除梗阻后2周两组大鼠%AREA和MEAN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造模前及解除梗阻后2周时两组大鼠的%AREA值及MEAN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大鼠造模后2周%AREA及MEAN值分别为42.60±3.69、93.20±2.54,与乙组的25.40±1.40、108.00±4.9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30、4.328,P=0.019、0.047);甲组大鼠造模后2周时%AREA和MEAN值分别与造模前及解除梗黄后2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TE的弥散定量分析功能可反映梗黄引起的肝脏改变,梗黄后肝脏ROI区MEAN及%AREA可有显著改变,其可作为梗阻性黄疸程度的定量化评定参考指标.

    作者:孟晔;肖阳;刘勇;王涛;奚克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不同护理模式在小儿高热中的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对小儿高热患者分别行常规与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小儿高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干预组患儿体温为(37.5±0.2)℃,低于对照组的(38.3±0.2)℃(P<0.05);干预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干预组患儿护理总满意度为98.0%,高于对照组的84.0%(P<0.05);干预组患儿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低于对照组的20.0% (P<0.05).结论 临床中针对小儿高热患儿,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明显促进患儿康复,改善患儿高热症状,提高患儿 家长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何婷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抢救重症呼吸衰竭老年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抢救重症呼吸衰竭老年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4例重症呼吸衰竭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机械通气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呼吸、心率,治疗用时以及临床效果.结 果观察组患者的PaO2、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HR、R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机械通气用时、有创通气用时、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成功撤机率高于对照组,再次插管率及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用于抢救重症呼吸衰竭老年患者的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建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西甲硅油和达克罗宁在无痛胃镜检查视野改善中的比较

    目的 比较西甲硅油乳剂和达克罗宁胶浆在无痛胃镜中各部位视野改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9月收治的门诊及住院行无痛胃镜的2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西甲硅油组和达克罗宁组,每组80例.对照组检查前未使用辅助药物,西甲硅油乳剂组检查前10~15 min口服含25%西甲硅油乳剂生理盐水20 ml,达克罗宁组检查前口服盐酸达克罗宁胶浆10 ml,检查时记录各组胃镜下视野情况.结果 对照组需要人工冲洗的概率为72.50%,同西甲硅油组、达克罗宁组的21.25%、18.75%比较,明显较高(P<0.05);西甲硅油组、达克罗宁组食管、胃各部位的清晰度优于对照组(P<0.01);西甲硅油组和达克罗宁组相比,食管腔内视野改善效果稍差(P<0.05),但其他各部位视野改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胃镜不使用黏膜清洁剂时内镜下视野差,推荐检查前常规使用西甲硅油乳剂或盐酸达克罗宁胶浆.两者均可有效改善视野,减少内镜下冲洗次数.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对视野的改善优于西甲硅油乳剂,但从药物经济学的角度来考虑,西甲硅油乳剂比达克罗宁胶浆更值得推广.

    作者:杨智炜;王胜炳;汪福群;赖尚导;曾小倩;蓝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PDCA循环理论在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理论在儿科静脉留置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行外周静脉留置针治疗的患儿180例为研究对象,以2014年1~12月PDCA循环理论应用前的90例为对照组,以2015年1~12月PDCA循环理论应用后的9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静脉留置针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PDCA循环理论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非计划拔管率、留置针相关并发症和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92.78±3.45)h长于对照组(87.96±4.62)h,观察组患儿非计划拔管率及留置针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和6.6%,低于对照组的18.9%和22.2%,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7.8%,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PDCA循环理论对静脉留置针患儿进行护理,能够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降低非计划拔管率和留置针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对治疗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刘丽;蔡珊珊;彭飞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保健协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 当代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