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液pH在儿童泌尿道感染不同病原菌中的临床研究

刘静;冷倩;陆彪

关键词:泌尿道感染, 病原菌, 尿液pH值
摘要:目的 研究儿童泌尿道感染(UTI)常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其尿液pH值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180例UTI患儿尿培养阳性结果及感染后尿液pH值的临床资料,观察儿童UTI病原菌分布及不同菌属感染尿pH值的临床特征.结果 180例UTI息儿中,革兰阴性杆菌感染109例(61%),尿液pH值为6.3±0.2;革兰阳性球菌感染60例(33%),尿液pH值为6.2±0.1;真菌感染11例(占6%),尿液pH值为5.2±0.3.三种病原菌感染患儿尿液pH值比较,真菌感染尿液pH值明显偏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UTI不同病原菌其尿液pH值分布范围不同,可通过调整尿液pH值有效抑制致病菌的生长,提高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冷沉淀凝血因子在肇庆地区的应用现状调查及分析

    目的 探讨肇庆地区近4年来冷沉淀凝血因子的应用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制订无偿献血招募计划及临床用血指导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3年1月~2016年12月肇庆地区冷沉淀凝血因子的采集制备量、临床用血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1月~2016年12月年肇庆地区冷沉淀凝血因子的使用量从34 974 U增长到50 489 U,满足率由107%降至98%;将采集后13 h内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作为制备冷沉凝血因子淀的原料浆,辖区内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的原料新鲜冰冻血浆制备量合计增加3 270 200 ml,增幅由24%上升到36%,提高了冷沉淀凝血因子的制备量.结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成分输血的推行,肇庆地区冷沉淀凝血因子的使用数量将持续增多,因此血站在保障血液质量及服务的同时,应开展冷沉淀凝血因子使用情况的深入调查,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才能确保血液能得到合理有效利用,降低风险.

    作者:卢少芬;皮燕;陈馥如;何玉冰;罗怀雪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塞来昔布对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模型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建立脂多糖(LPS)诱导的RAW 264.7巨噬细胞炎症模型,探讨塞来昔布对其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培养小鼠RAW 264.7巨噬细胞,采用1μg/ml的LPS刺激小鼠RAW 264.7巨噬细胞24 h后,收集细胞培养基,采用Griess法测定一氧化氮(NO)及ELISA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从而建立LPS诱导的RAW 264.7巨噬细胞炎症模型.采用MTT法检测塞来昔布对LPS刺激的RAW 264.7巨噬细胞的毒性作用后,选用8.00 μmol/L塞来昔布预处理细胞1h,再加入1μg/ml LPS刺激细胞24 h,收集细胞培养基,测定培养基中炎症因子NO、TNF-α及PGE2的含量.结果 1μg/ml的LPS刺激RAW 264.7巨噬细胞24 h后,细胞形态出现明显变形,细胞培养基中炎症因子NO及TNF-α、PGE2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与DMSO溶剂对照组相比,8.00μmol/L塞来昔布组能明显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巨噬细胞炎性因子NO、TNF-α及PGE2的释放(均P<0.01).结论 成功建立LPS诱导的RAW 264.7巨噬细胞炎症模型,塞来昔布可明显抑制其炎症因子NO、TNF-α及PGE2的分泌.

    作者:庞逸敏;甘露;王献哲;苏棋;郭哲;何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B超引导改良两步扩张法建立皮肾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非积水肾结石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B超引导改良两步扩张法建立皮肾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非积水肾结石的方法和安全性,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非积水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采用B超引导改良两步扩张法建立皮肾通道PCNL治疗,B组采用常规B超引导逐级扩张法的PCNL治疗,比较两组的通道成功率、通道建立时间、手术时间、平均失血量、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A组与B组的结石清除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通道成功率高于B组,通道建立时间、手术时间短于B组,失血量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引导改良两步扩张法建立皮肾通道PCNL治疗非积水肾结石安全、可行,效果确切,具有通道建立简单、通道成功率高、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刘佛林;邹毓华;徐瑞权;袁源湖;伍耿青;谢昆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糠酸莫米松乳膏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糠酸莫米松乳膏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94例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44例患者仅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为对照组,50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用卡泊三醇软膏为观察组,评价不同用药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靶皮损面积、皮损面积评分、皮肤瘙痒评分以及湿疹指数评分、皮肤生理功能以及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湿疹及神经皮炎选用糠酸莫米松乳膏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可明显缩小靶皮损面积、减轻皮损程度,可改善皮肤瘙痒,效果显著.

    作者:吴海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小切口微创治疗新鲜跟腱断裂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小切口微创治疗新鲜跟腱断裂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6年6月收治120例新鲜跟腱断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微创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口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治疗后的完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侧小腿大周长差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新鲜跟腱断裂患者实施小切口微创治疗,不仅能减少术中感染、肌腱再断裂、术后粘连等并发症,还能改善患者两侧小腿大周长差,缩短完全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作者:林琅山;陈峰;杨正禄;刘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生殖道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与稽留流产的关系

    目的 探究生殖道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与稽留流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在本院确诊为稽留流产的患者40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正常妊娠自愿引产的孕妇4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对象的阴道分泌物、宫腔内吸出物、羊水做B族溶血性链球菌培养,并同时检测其他致病因素的可能性.结果 研究组的阴道分泌物和宫腔吸出物的B族溶血性链球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和解脲支原体加人型支原体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B族溶血性链球菌合并支原体感染、合并衣原体感染及衣原体抗体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的生殖道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与早期流产和中期无诱因流产无直接关系,因此不需要对生殖道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孕妇给予过早的干预治疗.但二者是否存在间接关系,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柯健;林赴兵;吴小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抢救重症呼吸衰竭老年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抢救重症呼吸衰竭老年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4例重症呼吸衰竭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机械通气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呼吸、心率,治疗用时以及临床效果.结 果观察组患者的PaO2、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HR、R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机械通气用时、有创通气用时、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成功撤机率高于对照组,再次插管率及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用于抢救重症呼吸衰竭老年患者的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建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重症开颅术后患者的体位护理对颅内压、平均动脉压及脑灌注压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重症开颅术后患者的体位护理对颅内压(ICP)、平均动脉压(MAP)及脑灌注压(CP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于我院接受开颅术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0°、10°、20°、30°以及40°体位的改变,分别比较不同体位时患者的ICP、MAP及CPP,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患者体位在0~40°时ICP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体位在0~40°时MAP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体位在0~30°时CPP水平分别为(69.7±5.5)、(70.2±4.4)、(71.1±3.9)和(74.5±3.6)mmHg,呈逐渐上升趋势,而体位在40°时患者CPP为(63.5±3.5)mmHg,显著低于0~30°时的CP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015,P=0.000;t=7.537,P=0.000;t=9.173,P=0.000;t=13.856,P=0.000).经相关性分析,体位与重症开颅术后患者ICP、MAP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732,P=0.000;r=0.757,P=0.000).结论 体位护理对重症开颅术后患者的ICP、MAP以及CPP均有一定影响,其中体位为30°~40°时患者ICP与MAP水平可能存在明显下降,同时CPP水平上升,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孙杰;刘炳兰;雷员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研究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56例冠心病U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醋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肌酐(SCr)水平以及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FIB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ALT及SC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醋治疗冠心病UAP效果显著,适合推广.

    作者:张榕华;黄朝发;黄小荣;郑桂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生活质量和舒适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生活质量和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分析漳州市人民医院2014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15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56例和舒适护理组10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措施,舒适护理组给予舒适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和舒适度评价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护理前,舒适护理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舒适护理组患者舒适度为98.0%,高于对照组的6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应用,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洪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及评估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84例有移位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石膏外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优良率、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优良率为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疼痛、踝关节稳定性、行走能力、跑步能力、工作能力、活动范围、放射学结果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的效果更为可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少峰;方祥仔;黎家妹;黄雪章;黎银英;梁素娟;钟惠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癫痫伴情绪障碍者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癫痫伴情绪障碍者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脑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癫痫患者60例作为癫痫组,同期健康体检人员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观察癫痫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情况,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SDS、SAS评分,观察癫痫组患者SDS、SAS评分与临床特征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情况,观察癫痫组患者的SDS、SAS评分的Logistic回归分析情况.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婚姻状态和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内5-HT功率相对较低比例低于正常的比例,发作频率≤2次/年比例>2次/年的比例,抗癫痫两种药物及以上比例高于单用药的比例(x2=48.74、50.00、22.31,P<0.05).癫痫组的SDS、S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1 1.50、12.36,P<0.05),癫痫组患者的SAS评分与抗癫痫药物种数成正相关(r=-0.328,P<0.05),SDS评分与癫痫发作频率、病程成正相关,与脑内5-HT功率成负相关(r=0.209、0.214、-0.189,P<0.05),抗癫痫药物的种数是癫痫患者焦虑的影响因素(x2=11.024,P<0.01),癫痫发作频率、病程、脑内5-HT功率是癫痫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697、10.789、-11.052,P<0.01).结论 癫痫患者使用抗癫痫药物的种数越多越容易出现焦虑,癫痫的发作次数越多、病程越长、脑内5-HT功率越低越易出现抑郁.

    作者:黄波;李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尿液pH在儿童泌尿道感染不同病原菌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儿童泌尿道感染(UTI)常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其尿液pH值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180例UTI患儿尿培养阳性结果及感染后尿液pH值的临床资料,观察儿童UTI病原菌分布及不同菌属感染尿pH值的临床特征.结果 180例UTI息儿中,革兰阴性杆菌感染109例(61%),尿液pH值为6.3±0.2;革兰阳性球菌感染60例(33%),尿液pH值为6.2±0.1;真菌感染11例(占6%),尿液pH值为5.2±0.3.三种病原菌感染患儿尿液pH值比较,真菌感染尿液pH值明显偏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UTI不同病原菌其尿液pH值分布范围不同,可通过调整尿液pH值有效抑制致病菌的生长,提高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静;冷倩;陆彪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头部亚低温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头部亚低温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n=55)与对照组(n=55).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头部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颅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2、5、7天,观察组患者的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0.9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73%(x2=7.674,P=0.006).两组患者治疗前的GCS和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总有效率为9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x2=5.636,P=0.018).结论 头部亚低温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能有效降低患者的颅内压及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预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方浩威;林菡;余映丽;黄晓芸;王明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改良床上洗头法在肝癌TACE治疗卧床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改良床上洗头法”在肝癌TACE治疗卧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12月在本院进行TACE治疗的卧床肝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简易床上洗头盆洗头法”洗头,观察组采用“改良床上洗头盆洗头法”洗头,比较两组洗头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洗头时间为(15.122.41)min,床单浸湿范围为(6.51±1.23)cm×cm,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0.43±1.32)min和(30.15±3.56) cm×cm;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床上洗头盆洗头法”不仅节约了护理人员的时间,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周碧云;陈殷琴;彭碧文;陈巧雅;唐彩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生殖道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关系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生殖道感染和胎膜早破的关系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11月在我院分娩的100例胎膜早破孕妇作为研究组,并选择100例胎膜未早破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者的宫颈分泌物及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测.观察两组孕妇衣原体、支原体、真菌、细菌性阴道病及滴虫的感染情况;比较两组不同感染类型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 研究组孕妇的真菌、滴虫、支原体、细菌性阴道病和衣原体的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早产率、新生儿肺炎、绒毛膜羊膜炎、产褥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支原体阳性孕妇的早产、新生儿肺炎及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支原体阴性孕妇;衣原体阳性孕妇的早产、新生儿肺炎、绒毛膜羊膜炎、产褥感染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孕妇;真菌阳性孕妇的早产、新生儿肺炎、绒毛膜羊膜炎及产褥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孕妇;细菌性阴道病阳性的孕妇的早产、产褥感染、新生儿肺炎及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孕妇;滴虫阳性的孕妇的新生儿肺炎、产褥感染、早产及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滴虫阴性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殖道感染会诱发胎膜早破,增加胎膜早破的发生概率,且会对妊娠结局带来不良影响.

    作者:冯颖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大鼠梗阻性黄疸模型定量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RTE)的弥散定量分析功能对大鼠梗阻性黄疸模型肝脏改变的定量化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30只2.5~3.0个月龄,体质量280~330 g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甲组(实验组)与乙组(对照组),每组15只.甲组大鼠行手术制作可复性梗阻性黄疸动物模型,乙组大鼠仅行假手术.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2周及解除梗阻后2周采用带有组织弥散定量分析软件的超声诊断仪对动物模型进行RTE检查,并对弹性图像进行弥散定量分析;比较分析造模前、造模后2周、解除梗阻后2周两组大鼠%AREA和MEAN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造模前及解除梗阻后2周时两组大鼠的%AREA值及MEAN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大鼠造模后2周%AREA及MEAN值分别为42.60±3.69、93.20±2.54,与乙组的25.40±1.40、108.00±4.9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30、4.328,P=0.019、0.047);甲组大鼠造模后2周时%AREA和MEAN值分别与造模前及解除梗黄后2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TE的弥散定量分析功能可反映梗黄引起的肝脏改变,梗黄后肝脏ROI区MEAN及%AREA可有显著改变,其可作为梗阻性黄疸程度的定量化评定参考指标.

    作者:孟晔;肖阳;刘勇;王涛;奚克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新标准下妊娠期糖尿病孕期体重指数控制的研究

    目的 研究新标准下妊娠期糖尿病孕期体重指数(BMI)控制的临床意义.方法 从2015年7月~2016年7月于我院进行定期产检并住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选出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妊娠前BMI的不同将其分成低体重组(10例)、正常组(24例)、超重组(15例)以及肥胖组(13例).另外,再按照所有患者早孕至妊娠终止前的BMI增幅的不同将其分成A组(19例)、B组(22例)、C组(11例).分别观察统计所有入选患者的妊娠期并发症以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并讨论妊娠期糖尿病孕期BMI控制的临床意义.结果 体重正常组患者的妊娠期并发症为12.50%,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4.17%,明显低于低体重组的50.00%、30.00%,与超重组的40.00%、33.34%以及肥胖组的61.54%与53.85%.B组患者的妊娠期并发症为16.00%,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A组的45.46%、36.36%与C组的53.33%、4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孕前BMI、孕期BMI增长幅度越大,则妊娠期并发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概率越高,因此,叮嘱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孕期BMI控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张明芳;吴珊;戴红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股骨转子下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

    股骨转子下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创伤类型,多发生于暴力作用下或骨质疏松的患者,由于股骨转子下骨折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导致股骨转子下骨折一直是临床治疗的棘手问题.临床认为如何在术后重建内后侧皮质是治疗的关键问题.随着临床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改变,效果越来越好.本文对股骨转子下骨折的分型和治疗进行综述,探讨股骨转子下骨折治疗的现状和进展,进一步为临床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提供思路.

    作者:黄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不同护理模式在小儿高热中的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对小儿高热患者分别行常规与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小儿高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干预组患儿体温为(37.5±0.2)℃,低于对照组的(38.3±0.2)℃(P<0.05);干预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干预组患儿护理总满意度为98.0%,高于对照组的84.0%(P<0.05);干预组患儿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低于对照组的20.0% (P<0.05).结论 临床中针对小儿高热患儿,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明显促进患儿康复,改善患儿高热症状,提高患儿 家长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何婷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保健协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 当代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