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采供血机构无偿献血者的档案管理

孙淑芳;闫慧芝

关键词:采供血机构, 献血档案, 管理
摘要:献血者档案是无偿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的真实记录,是采供血机构进行医疗、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正确处理输血引起医疗纠纷的第一手资料.在信息化技术发展的今天,以计算机管理系统为基础的新型档案管理也被广泛应用,因此,建立健全献血者原始档案,有针对性地加强献血者档案的管理和利用对深入开展无偿献血活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西药处方回顾性分析及持续改进意见

    目的 了解本院门诊西药处方使用合理性情况,寻找处方不合理的主要因素,为持续改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本院2014年1~12月的10 328张处方,将不合理处方归纳为11类,利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计算构成比与累计构成比,并绘制管理学上的帕累托图,据图分析影响处方合理性的主要、次要和一般因素.结果 门诊不合理处方中诊断不全、无适应证用药、违反抗菌药物使用原则、用法不适宜、遴选药品不适宜累计构成比为78.41%,为主要因素;用量不适宜构成比为7.31%,为次要因素;其余为一般因素.结论 应针对性进行有效干预和药学服务,结合医、药、护之力共同为患者的安全用药保驾护航.

    作者:游翠芳;陈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加快推动医药供给侧改革,助建“健康中国”——访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朝阳糖尿病医院院长王执礼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首次提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新目标和“大健康”发展战略,凸显了党和政府对保护国民健康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也提出了“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的思路.

    作者:詹洪春;王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采供血机构无偿献血者的档案管理

    献血者档案是无偿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的真实记录,是采供血机构进行医疗、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正确处理输血引起医疗纠纷的第一手资料.在信息化技术发展的今天,以计算机管理系统为基础的新型档案管理也被广泛应用,因此,建立健全献血者原始档案,有针对性地加强献血者档案的管理和利用对深入开展无偿献血活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者:孙淑芳;闫慧芝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医药领域供给侧改革如何“对症下药”?!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5次提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疑,“供给侧改革”的话题成了今年全国“两会”当之无愧的高频热点词汇.这项改革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五大任务,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作者:詹洪春;刘志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不同方法治疗中重度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高位结扎+腔内激光治疗+局部剥脱术与传统手术治疗中重度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64例中重度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将其相对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2例行传统高位结扎+剥脱术;B组32例行高位结扎+腔内激光治疗+局部剥脱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数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A组,切口数量少于A组,术后疼痛评分均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2%)明显低于A组(25.0%).结论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腔内激光治疗+局部剥脱术治疗中重度大隐静脉曲张较传统手术有优势.

    作者:邵立军;陈年进;卢朝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HPV感染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为宫颈癌的筛查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收集2012年9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宫颈癌患者200例,将其根据是否存在HPV感染分为HPV感染组和无HPV感染组,HPV感染组再分为单一感染组和多重感染组.结果 单一感染率、多重感染率分别为60.0%、11.0%.单一感染率高为HPV16,其次为HPV18、HPV58,其余亚型均<2%.多重感染以二重感染为主,且以HPV16±58比例高.在所有HPV感染中,大多数为含HPV16亚型的感染.多重感染组患者年龄与单一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感染组≥55岁的比例明显高于单一感染组(P<0.05),两组病理类型均以鳞癌为主,病理分期均以浸润癌为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感染与宫颈癌存在一定关系,这可能对宫颈癌的筛查、预后有指导作用.

    作者:刘学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阿托伐他汀钙片配合负压密闭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钙片配合负压密闭钻孔引流与传统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方法 纳入2011年1月~2014年1月因CSDH在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患者40例,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进行负压密闭钻孔引流,术后规律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照组进行传统钻孔引流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头痛VAS评分、术前血肿量、术后血肿量和术后颅内积气量.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头痛VAS评分、硬膜下血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血肿量为(8.45+6.11)ml、颅内积气(2±1.15)ml,VAS评分(1±0.55)分;对照组术后血肿量为(19.55±7.90)ml、颅内积气(12.05±8.15)ml、VAS评分(3±0.6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压密闭钻孔引流配合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能有效缓解患者头痛症状,降低气颅发生率,可作为临床治疗CSDH的治疗方式.

    作者:卢峰;林世水;魏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讲授和案例融合教学方法在免疫学教学中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讲授和案例融合教学方法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本校护理专业本科201 1级2班、2011级1班的学生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讲授和案例融合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价教学效果,并比较两组的考试成绩.结果 大多数学生(≥80.00%)认为讲授和案例融合教学方法能够将基础理论与临床问题相联系,有利于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多数学生(≥75.00%)认为此教学方法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提高思考、归纳能力;仅少数学生(<30.00%)认为该方法有利于科研意识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培养.实验组的平均成绩为(84.57±5.3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81±4.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讲授和案例融合教学方法可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及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陈俊;郭阳;杨敬宁;彭吉林;李平飞;赵俊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6月60名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使用人工方法将血液溶血,作为溶血标本,对照组试管里的血液不采用任何方法,作为正常标本.检测两组血清中的ALP、AST、ALT、LDH、CK、BUN、GLU、CHOL、TG、K+、Cr、UA等12项生化检验指标.结果 实验组的血清ALP、AST、ALT、LDH、CK、CHOL、K+测定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BUN、GLU、TG、Cr、UA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均有一定的影响,在检验过程中应尽可能地采取一些措施以避免溶血标本的出现,若已出现溶血标本,可以采用空白样品以便减少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必要时可以重新采集新鲜血清.

    作者:李秋馨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肛肠脓肿手术联合中医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肛肠脓肿手术联合中医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3年7月~2015年7月,本院共收治了90例肛肠脓肿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分别为(22.65±4.86)、(20.42±4.6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66±7.02)、(31.25±6.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满意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治疗联合中医治疗肛肠脓肿,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杨春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异常增量用药的联合干预机制在我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异常增量用药的联合干预机制在我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的作用.方法 设置异常增量预警标准,选取2013年1~12月的相关数据作为干预前对照,选取2014年1~12月的相关数据作为干预后结果.对2014年采用异常增量监测和专项处方点评的数据方法进行跟踪分析.药剂科对不合理处方的原因汇总分析,提出合理用药建议.医务科对不合理用药行为采取通报和考核等行政干预手段.结果 与2013年比较,2014年的联合干预数据结果显示,本院的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各项指标日趋合理,其中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和围手术期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环比下降3.3%、16.8%、54.9%,均达到了原卫生部的相关指标要求.塞克硝唑片、奥硝唑胶囊及注射用头孢噻肟的用量排名和金额占比均有所下降.结论 异常增量用药的联合干预机制可作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有效手段,其对不合理用药行为具有明显的遏制作用.

    作者:周慧;沈美龙;刘英姿;鞠长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滥用麻醉性镇痛药物的主要危害及防范措施分析

    麻醉性镇痛药物的合理使用会给患者的治疗带来极大的帮助,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滥用麻醉性镇痛药物也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及时发现麻醉性镇痛药物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分析医院常用的麻醉性镇痛药物的作用与危害性,且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减少麻醉性镇痛药物的滥用.

    作者:王晓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肾衰合并心血管病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肾衰合并心血管病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肾衰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整体护理.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肾衰合并心血管病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液透析期间的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李靖丽;宋艳玲;丁殊节;邹玉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社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和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社区糖尿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实施常规治疗,并给予社区健康教育;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情况和其他相关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健康教育后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健康教育加常规治疗3个月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正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健康教育加常规治疗6个月、12个月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健康教育后慢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社区健康教育可以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好的生活方式和改善服用药的剂量,有助于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可以延缓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盐酸美金刚改善帕金森病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盐酸美金刚改善帕金森病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69例帕金森病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4)与观察组(n=35).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美金刚治疗.比较两组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8、16周的MoCA评分及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优良率为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美金刚治疗帕金森病痴呆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水平及生活能力,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严志聪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

    目的 探讨胸膜孤立性纤维瘤(SFTP)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15年9月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FTP患者的MSCT表现,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7例SFTP较小病灶表现边界清楚,平扫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呈均匀轻-中度强化;2例SFTP病灶巨大,平扫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地图样”强化.结论 SFTP在临床上无特征性,但MSCT对诊断SFTP有重要价值.

    作者:徐翠芳;蔡黎黎;纪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腹主动脉瘤破裂死亡1例分析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腹主动脉瘤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其病因复杂多样,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其临床表现不易发现或难以确诊,致使许多患者因瘤体破裂而死亡,也使得腹主动脉瘤逐渐成为目前死亡率较高的“隐形杀手”.密切关注腹主动脉瘤与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在高危人群中尽早地检查并明确诊断,从而为患者提供宝贵的治疗时机.

    作者:权卓;苏柯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富马酸酮替芬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富马酸酮替芬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7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富马酸酮替芬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富马酸酮替芬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患者复发率.

    作者:胡丽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婆媳、妯娌共患子宫颈上皮内瘤变3例报告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能早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本文报道3例:一家婆母TCT首次示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15个月后示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后确诊宫颈癌.其大儿媳、二儿媳TCT均示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阴道镜活检病理示CINⅡ~Ⅲ,行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皆孕足月剖宫产,被提出婆母、妯娌都患有CIN,这是否与男性遗传有关有待验证.若TCT有问题,不仅女方直系亲属要查,男方直系亲属的配偶也要查,因为他们都是高危人群.要重视ASCUS的处理,对生殖道感染者的配偶也要同时规范对症治疗,以阻断CIN的发生及发展.

    作者:栾娟;徐广萍;周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核酸适配体在临床诊断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核酸适配体是一类能够高灵敏、高特异性地与靶标相结合的寡核普酸序列,包括小分子化合物、细胞膜表面受体、蛋白质、金属离子等,具有超强的结合能力、低免疫原性、高稳定性等特点,同时能与各种药物及载体结合,构建多元复合靶向给药系统,目前已用于肿瘤的靶向治疗.本文综述核酸适配体在临床诊断领域中的新研究进展,为肿瘤疾病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干预方向,同时也为核酸适配体更为广阔的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韦保娟;任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保健协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 当代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