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酸与左室肥厚的相关性

徐云飞

关键词:老年, 高血压患者, 血尿酸增高, 左室肥厚, 血尿酸水平, 临床研究, 疾病相关, 心血管, 关系, 分析
摘要:近年来,临床研究证实血尿酸增高与心血管疾病相关[1].为进一步了解其关系,现就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左室肥厚的相关性作一分析,报道如下.
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在难治性癫痫手术治疗中的定位意义

    难治性癫痫约占癫痫的20%~25%[1],主要是指临床上经正规抗癫痫药物治疗后发作仍无法满意控制者.其中10%~20%的患者可以通过接受癫痫外科治疗而获得良好的预后,而外科治疗成败的关键在于手术前定位的精确程度[2].视频脑电图(VEEG)能长程同步监测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脑电活动情况,为癫痫的发作起始区定位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我院于2005年1月至2010年7月应用长程VEEG仪对201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监测,经术前评估对其中97例行外科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丽;朱君明;陈书达;楼林;丁小华;冯晓燕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发挥内镜在急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作用

    急性肠梗阻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粘连、结肠肿瘤和嵌顿疝是其常见的原因[1-3].如不能及时、有效地解除梗阻,可致水、电解质紊乱以及肠壁缺血、坏死、穿孔、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过去,手术治疗是唯一的有效方法,但由于发生梗阻的患者一般全身情况较差,无法进行充分的肠道清洁准备,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较高.在肠梗阻的处理中,对梗阻上方胃肠道进行有效减压以及疏通、解除梗阻是治疗的关键,内镜技术在这两方面均可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对利用内镜技术治疗肠梗阻的价值和优势作一介绍.

    作者:吕宾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哮喘大鼠p38mRNA及磷酸化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

    目的 研究哮喘大鼠p38mRNA及磷酸化蛋白(P-p38)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 取SPF级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哮喘组(分为哮喘0.5、1、3、12h组,每组10只.培养各组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分别应用RT-PCR、Western Bloting技术检测各组大鼠PBMCs p38mRNA及P-p38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哮喘0.5、1、3h组PBMCs p38mRNA及P-p38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升高(均P<0.01),哮喘12h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正常对照组及哮喘0.5、3、12h组p38 mRNA及P-p38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哮喘1h组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 P-p38可能在哮喘气道炎症和重塑中发挥重要作用,深入研究p38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具体调控作用,可能对支气管哮喘的临床防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近波;吴成云;李智强;戴元荣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撬拨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中期疗效观察

    随着社会工业化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胸腰椎骨折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对其治疗尤其是手术治疗,一直是脊柱外科研究的热点和焦点.生物力学研究表明:椎弓根及椎体后上方与椎弓根相连的部分为应力集中的区域,当暴力作用于胸腰椎时,由于关节突关节的阻挡及胸腰段后突的作用,该区域向后移位是造成椎管内占位的主要原因.而伤椎固定对其直接推压复位,并可以显著提高骨折段的生物力学特性.近年来笔者采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撬拨复位固定法治疗胸腰椎骨折,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籍剑飞;裴斐;赵尹松;刘云海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的预防及护理

    下肢深静脉栓塞(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是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超过3.5%,2%~16%的患者可发生致命性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E)[1].我科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共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72例,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预防及护理对策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汝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48例临床分析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已成为Ia期胃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1].近年来,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辅助下D2根治术治疗的报道也逐年增多.我科自2008年8月至2010年2月共对48例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辅助下D2根治术,现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徐关根;许国权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漏斗胸手术治疗的护理配合

    小儿先天性漏斗胸是一种先天性胸骨凹陷型畸形,占小儿胸壁畸形的90%.目前钢板置入漏斗胸矫治术(NUSS术)为治疗漏斗胸的首选术式[1].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方式逐渐向复杂漏斗胸及漏斗胸合并其他复杂畸形的治疗方向发展,与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漏斗胸是目前手术治疗的热点之一.近年来我院对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漏斗胸患儿采用同期或二期NUSS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丽骊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超声下早孕期经腹绒毛膜穿刺术的临床价值

    关于早孕期的绒毛穿刺术,国内外早有各种报道,但目前国内真正开展此类产前诊断技术且真正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医院为数不多.现将我院近2年来行超声下经腹绒毛膜穿刺术的孕妇93例进行总结报道,旨在探讨经腹绒毛膜穿刺术的操作方法、诊断目的及临床价值.

    作者:解左平;沈晓燕;金社红;张秀兰;袁华;范佳鸣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术中保温对开胸手术患者恢复期的影响及护理

    体温的恒定是维持机体各项生理功能的基本保证,正常体温通常保持在(37±0.2)℃,体温剧变会引起代谢功能的紊乱甚至死亡.低温虽然可以降低器官的氧需和氧耗,但会产生寒战、心律失常、凝血机制障碍、酸碱平衡紊乱以及麻醉苏醒延迟等并发症[1].开胸手术由于手术创伤大,时间长,创面长时间的暴露,大量补液及麻醉药物对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的影响等因素都会造成体温变化.现对我院开胸手术患者术中保温对恢复期的影响及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陶海微;梁海霞;应小妮;陈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经面神经隐窝径路显微解剖及人工耳蜗植入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经面神经隐窝径路的局部显微解剖结构,并探讨其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30例(60侧)国人尸体头颅进行面神经隐窝的显微解剖测量;经面神经隐窝入路,对10例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施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结果 面神经锥段到鼓索隆起距离为(5.29±0.42)mm;在圆窗、卵圆窗平面,面神经乳突段到鼓索神经的距离分别为(2.95±0.23)mm和(3.84±0.25)mm;锥隆起到圆窗龛和卵圆窗的距离分别为(3.71±0.15)mm和(1.23±0.10)mm;圆窗龛到面神经乳突段距离为(3.82±0.31)mm;卵圆窗到圆窗龛距离为(1.91±0.16)mm.10例耳聋患者均经面神经隐窝径路成功植入了人工耳蜗,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圆窗龛、卵圆窗、锥隆起、面神经、鼓索神经、水平半规管等是经面神经隐窝径路的重要解剖标志,掌握此局部显微解剖结构将有助于经面神经隐窝径路施行人工耳蜗植入术.

    作者:蔡志毅;李志海;陶宝鸿;章华元;储洪娟;叶星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小剂量激素加环磷酰胺治疗IgA肾病(CKD3~4期)合并中、大量蛋白尿患者20例疗效观察

    IgA肾病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在我国占原发肾小球疾病的40%~47.2%,不同患者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出现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1].本病临床表现各不相同,疾病表现呈多样化.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受损.由于疾病反复性及药物的副作用,许多患者排斥激素加细胞毒药物的治疗,尤其是慢性肾脏病(CKD)3~4期的患者,是否使用免疫抑制治疗一直存在争议.现将笔者近年来采用小剂量激素加环磷酰胺治疗的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并与未使用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疗效作一对照,报道如下.

    作者:余戈平;王芝芩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新生儿泪囊炎泪道探通术治疗时机选择

    新生儿泪囊炎是新生儿的常见病之一,在手法按压和泪道冲洗等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时,探通术治疗几乎是必须的,而且效果已得到肯定.尽管临床既往默认或多年来各方推荐的泪道探通术治疗时机为出生后3~6个月,甚至周岁以后,但却常常延长了患儿的病程,增加了患儿和家长的痛苦,甚至形成慢性化脓性病灶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现对在我科接受过探通术治疗的新生儿泪囊炎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王虹;王鸿静;濮清岚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血浆脑钠肽水平在中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介入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早期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在中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治疗方案选择中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取129例中危NSTE-ACS患者,根据BNP水平和症状发作至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时间分为4组:BNP值≥80ng/dl、症状发作至行PCI的时间≥48h为组1,共31例;BNP值≥80ng/dl、症状发作至行PCI的时间<48h,为组2,共33例; BNP值<80ng/dl、症状发作至行PCI的时间≥48h为组3,共32例; BNP值<80ng/dl、症状发作至行PCI的时间<48h为组4,共33例.检查介入治疗术前和术后1年超声心动图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壁运动指数(WMSI)和Tei指数.结果 组1、组2患者介入治疗后1年LVDS、LVEF、WMSI和Tei指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均P<0.05),而组3、组4患者介入治疗1年后LVDD、LVDS、LVEF、WMSI及Tei指数较之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BNP值≥80ng/dl的中危NSTE-ACS患者,介入治疗能改善其术后1年的心功能,早期介入治疗优于延迟介入治疗;BNP值<80ng/dl的中危NSTE-ACS患者其介入治疗的价值尚有待考证.

    作者:池菊芳;郭航远;彭放;杨彪;刘龙斌;邢杨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观察

    白内障是致盲的主要眼病,抗青光眼术后因眼内环境的改变会出现白内障或加重原有白内障,严重影响视力.此类患者术前存在浅前房、虹膜后粘连、瞳孔变形僵直、上方巩膜滤过泡、角膜内皮及晶体悬韧带损伤等改变[1],白内障手术难度大,同时还需考虑白内障手术效果和对原青光眼滤过泡的保护,以防止青光眼的复发.近年来,我院对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经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俊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黄芪联合窄波紫外线B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银屑病是一种遗传相关免疫介导的疾病.窄波紫外线B(NB-UVB,波长311nm)照射是治疗银屑病的一种重要手段[1].近年来,笔者采用黄芪注射液联合NB-UVB照射治疗银屑病,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淑娇;陈美珍;李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输尿管留置双J管并发症护理及对策

    双J管具有良好的内引流和支架作用,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主要应用于肾盂、输尿管和膀胱手术后,以利于患者的恢复,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风险,需要认真预防、正确处理.近年来对留置双J管患者笔者采取风险管理对策,控制了风险事件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芳;耿娇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36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胃癌根治术患者360例,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及χ2检验统计方法来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诸多因素与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仅年龄、术前血CEA、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度、神经侵犯及术后辅助化疗周期数为独立预后因素(P<0.05).另外,p53蛋白与以上各因素及预后均无相关性.结论 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年龄、术前血CEA、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度、神经侵犯以及术后辅助化疗是影响其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术后辅以个体化、足量疗程的化疗是改善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徐琦;应杰儿;余传定;王晓稼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女性尿失禁疗效分析

    尿失禁是中老年女性较普遍、也较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约10%~80%的妇女有尿失禁症状[1],严重影响了其生活质量,其中较常见的女性尿失禁主要是压力性尿失禁[2].近年来,我院采用盆底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光耀;陈跃英;井元恒;许新民;张逸;周守军;翁旭东;胡文豪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卵巢黄体破裂中的应用

    卵巢黄体破裂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多发生在月经的中后期,常表现为下腹剧烈疼痛而就诊.因缺乏典型临床表现,极易与异位妊娠、盆腔炎性包块、卵巢囊肿蒂扭转、急性阑尾炎等混淆.笔者通过对53例卵巢黄体破裂出血患者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阴道超声诊断本病的超声特征及诊断价值.

    作者:张丽珍;水旭娟;王琴晓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溴隐亭对垂体GH3细胞的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联合溴隐亭对垂体腺瘤GH3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在无血清的培养条件下,将GH3细胞分成3组:对照组、溴隐亭组、NGF+溴隐亭组,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药物干预后GH3细胞的成活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NGF干预后GH3细胞的形态无明显改变.单独溴隐亭治疗对GH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而NGF干预后2、4、6d分别再给予溴隐亭治疗则对GH3细胞增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其中NGF干预后4d及6d时溴隐亭的抑制效果更明显.结论 NGF能促进溴隐亭对GH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作者:苏志鹏;蒋小龙;王成德;刘洁;陈云祥;李群;吴近森;吴哲褒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浙江医学杂志

浙江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