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爱建;傅国胜;何洪强;陈建平
随着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的广泛开展,心肌桥导致的心肌缺血已被逐渐认识并重视.心肌桥在特定条件下,可引起冠状动脉血流下降,继而导致心肌缺血、猝死等的发生.
作者:钟吉俊;高钱纲;刘威平;蔡海鹏;吕国菊;林祖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女性进入绝经期后,由于卵巢功能逐渐减退,体内雌激素分泌逐渐减少,内外生殖器相继发生一系列的退行性改变,造成宫颈组织变硬,弹性差,使宫内节育器(IUD)取出的难度加大,甚至失败[1].我院对绝经后妇女困难IuD取出者口服尼尔雌醇的临床效果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施美满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痰巨噬细胞中NF-κB p65的表达及血浆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稳定期中的变化与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32例COPD患者(均为急性加重后经治疗转为稳定期)及30例体检健康对照者,诱导痰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巨噬细胞中NF-κB p65的表达,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sICAM-1水平,然后作比较分析.结果 与对照者比较,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痰巨噬细胞中NF-κB p65的表达和血浆sICAM-1水平均明显较高(P<0.05或0.01);与稳定期比较,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痰巨噬细胞中NF-κB p65的表达和血浆sICAM-1水平均显著较高(均P<0.01).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痰巨噬细胞中NF-κ B p65的表达与血浆sICAM-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38,P<0.01).结论 NF-κB、sICAM-1在COPD急性加重期呈较高水平表达,两者在COPD气道炎症及阻塞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NF-κB可能是通过上调sICAM-1的表达而介导更频繁的白细胞黏附活动发挥作用的.
作者:汤小芳;刘进;钦光跃;汪强;冯耀荣;胡小帆;王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根治必须依赖于鼓室成形术,术后能否形成正常的中耳含气腔是评价鼓室成形术疗效的主要因素,任何影响咽鼓管功能的临床因素均能影响中耳腔的换气,终导致鼓室成形术疗效不理想.目前,关于咽鼓管功能障碍是否是绝对手术禁忌证尚存在争议[1].
作者:邹坚定;龚梁;熊华;陈建强;徐建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患者男,19岁,学生.因反复咯血伴活动后呼吸费力20d、左下肢酸痛5d人住我科.患者20d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咯血,量不多,活动后呼吸费力,服用罗红霉素等药物后无好转.5d前出现左下肢酸痛,在当地医院行深静脉B超检查,结果提示左侧胭静脉和胫后静脉血栓形成,CT肺血管造影(CTPA)提示双肺动脉栓塞,尤以左肺较为明显,而后转入本院.
作者:陈彦凡;徐晓梅;杨莉;陈成水;陈少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消化道间质瘤是临床常见的黏膜下肿瘤.由于黏膜下肿瘤多位于固有肌层,用高频电切除方法进行治疗风险很大,常可导致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而采用手术治疗则患者痛苦较大.我们应用内镜下皮圈套扎的方法治疗22例胃食管间质瘤的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琪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寿命的逐年延长,糖尿病发病率也逐年增加.近年来我们发现,伴有糖尿病的老年性白内障或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也越来越多.现对我院收治的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伴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吴仲新;朱国平;朱萍;张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Foxp3、CD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62例NSCLC患者术后的肺癌组织标本(NSCLC组)及27例正常肺组织(距离肿块边缘5cm以上正常肺组织或另一叶肺组织J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两组组织中Foxp3、CD3表达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分化程度、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与否)的关系.结果 NSCLC组Foxp3、CD3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多于正常对照组(P<0.01).两者显著相关(P<0.01).Foxp3阳性表达仅在不同分化程度间存在明显差异,低分化者Foxp3阳性细胞浸润量高于高、中分化者(P<0.05);CD3阳性表达仅在不同术后pTNM分期间存在明显差异,ⅢB期、Ⅳ期NSCLC组织中CD3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Foxp3表达与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无关(P>0.05),CD3阳性细胞数与NSCLC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呈线性正相关(P<0.01),Foxp3阳性细胞数与CD3阳性细胞数比值(Foxp3/CD3)与患者生存时间呈线性负相关(P<0.05).pTNM分期、CD3阳性细胞绝对数有统计学意义,可作为NSCL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NSCLC组织中CD3阳性细胞数低、Foxp3/CD3大者T细胞肿瘤免疫作用抑制,影响患者术后生存时间.联合检测术后肺癌组织中Foxp3、CD3,并结合患者术后病理分期可以更好地评估NSCLC患者手术预后.
作者:陶学芳;李和权;周建英;丁伟;范乘龙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先天性肝囊肿(CLC)是常见的肝良性疾病,常无症状,往往在其它手术中或常规影像检查时发现,随囊肿逐渐增大,可压迫邻近脏器而出现疼痛、闷胀、呕吐等症状,发生率15%~16%[1].近年来,随着超声、CT等影像检查的普及,CLC病例明显增多,发病率为2.5%~5.0%[1-2].笔者现对我院近8年来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45例CLC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分析.
作者:魏云海;张国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皮肤科的一种常见病,疼痛顽固而剧烈,患者生活质量低下.由于单纯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我科近年来采用半导体激光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殷华荣;周健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来临,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即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已越来越多,尤以主动脉瓣钙化患者的增多为明显.该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是心脏瓣膜纤维层退行性病变及钙盐沉积的结果 ,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晕厥和猝死,因此如何早期发现并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黄俊英;何晓清;宗方;金巧芳;陈艳;胡青英;贾利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男性精液质量下降,不育症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男性生殖健康面临严峻挑战.据统计,冈男性因素所致的不育约占50%[1-2],其中不能治愈者占男性不育的2%~3%[3],此类患者中多数只能求助于人类精子库达到生育目的 .
作者:张欣宗;盛慧强;姚康寿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的疾病,膀胱出口梗阻(BOO)及其继发性膀胱功能改变是症状性BPH的两个主要病理要素.近年来,有创性的压力一流率测定被公认为诊断BOO的金标准[1],并用来评价BOO的程度,但其自身的局限性、创伤性限制了临床应用,尤其对于年老体弱及存在较严重的其他并发症者并不适用.
作者:王超洋;洪剑波;胡凌云;陈臻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超声引导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的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87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分别采用超声引导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48例,观察组)和X线引导穿刺置管引流(39例,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黄疸消退情况.结果 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45例(93.8%).发生并发症2例(4.2%);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29例(74.3%),发生并发症8例(20.5%).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黄疸消退情况相似.结论 采用超声引导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是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可明显缓解黄疸,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余武亮;殷琪琦;蒋天安;郭文凤;王永琪;马亚;胡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耳鼻咽喉科或儿科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以发热伴扁桃体炎症的IM就诊较为多见,但以急性鼻窦炎为首发症状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较为罕见,易导致漏诊或误诊.我院近年来收治以急性鼻窦炎为首发症状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5例,现对其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以加强认识,避免误诊及漏诊,报道如下.
作者:王小红;吴月超;刘蓉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心外膜脂肪平均厚度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228例行冠脉造影的患者,并根据检查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各114例.采用CT技术测量心外膜脂肪厚度,并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LDL-C、HDL-C及心外膜脂肪平均厚度.将上述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行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两组患者心外膜脂肪平均厚度是否仍有差异.结果 (1)冠心病组心外膜脂肪平均厚度为(6.27±2.85)mm,非冠心病组为(4.24±2.59)mm,冠心病组患者心外膜脂肪厚度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示,在均衡其它因素后,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间心外膜脂肪平均厚度的差异依然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外膜脂肪平均厚度与冠心病相关,可被视为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作者:黄明远;魏大臻;张素勤;吴连拼;黄隐青;唐疾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下尿路梗阻性疾病中常见及重要的病症,可引起一系列膀胱出口梗阻症状并继发膀胱功能的损害,严重时可导致急性或慢性尿潴留.
作者:沈利杨;翟芳同;高继康;马国琦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间歇性雄激素阻断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将72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根据BMI分为超重组(32例)和非超重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方法治疗又称之为去势治疗.分别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12个月时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水平(FNS),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然后作组间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 去势后6个月两组患者FNS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均P<0.01);去势后12个月超重组患者FNS水平仍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但较去势后6个月显著下降(P<0.01),非超重组患者FNS水平较去势后6个月显著下降(P<0.01).两组患者去势后6个月IRI均显著升高(P<0.01);去势后12个月超重组患者IRI仍较去势前明显升高(P<0.05),但去势后6个月显著下降(P<0.01),非超重组患者IRI较去势后6个月显著下降(P<0.01).结论 间歇性雄激素阻断会促使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但进入治疗间歇期后胰岛素抵抗又可逐渐恢复正常.
作者:陈伟;刘奕;谢辉;余志贤;张方毅;陈盛烨;王思齐;翁志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对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狗模型的T管窦道形成的影响.方法 制作狗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模型,分为对照组、糖皮质激素短期使用组、糖皮质激素中长期使用组,每组8只.测量胆总管直径、大网膜长度及有无变异、胃和横结肠的蠕动次数.制模2周后再次开腹,检测T管寞道长度和完整性;以窦道的加压注水量作为窦道所能承受的压力指标,分析不同组问的差异以及多种因素对加压注水量的影响.结果 3组之间胆总管直径、胃蠕动次数、横结肠蠕动次数、大网膜长度及窦道长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糖皮质激素短期使用组的T管窦道形成完整;而糖皮质激素中长期使用组有50%窦道不完整:完整的T管窦道行加压注水,3组间加压注水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其它的所有因素中对T管窦道加压注水量影响大的是大网膜长度,两者呈正相关(P<0.01).结论 中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明显阻碍T管窦道的形成,影响窦道的完整性和坚固程度;而短期应用对T管窦道形成的影响较小.
作者:王李华;周一农;钱军;陆炜;徐天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大鼠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模型P13K/Akt信号转导途径与Th1/Th2的关系,探讨地塞米松对P13K/Akt信号转导途径及大鼠气道炎症的调控.方法 取SPF级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组、渥曼宁青霉素组,每组8只.以卵白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建立大鼠哮喘模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BALF中IL-4、IL-12含量;免疫组化MaxvisionTM法测定肺组织中P-Akt蛋白的表达量并观察其表达位置;Western blot测定肺组织匀浆中p-Akt蛋白的含量:并对各检测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其他3组大鼠IL-4含量显著增高、IL-12含量显著降低(均P<0.01);而且地塞米松组及渥曼宁青霉素组IL-4含量显著低于哮喘组、IL-12含量明显高于哮喘组(P<0.05或0.01).(2)与对照组比较,其他3组大鼠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及光密度值均显著增高(均P<0.01);而且地塞米松组及渥曼宁青霉素组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及光密度值均显著低于哮喘组(均P<0.01).(3)肺组织中p-Akt蛋白含量与IL-4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918,P<0.01),与IL-12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868,P<0.0).结论 哮喘大鼠模型中出现了P13K-Akt通路的激活,其Th1/Th2失衡可能与P13K/Akt通路的激活有关.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抑制P13K/Akt通路,改善Th1/Th2失衡,从而减轻哮喘气道炎症.
作者:徐慧;戴元荣;夏晓东;何剑波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