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尼合买提
目的:对医院内疑难病例会诊护理的管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采用回顾式分析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来我院治疗疑难病症的患者病历中选出51例,对患者所接受的会诊护理方法进行探讨,并调查会诊护理管理实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本次研究当中,满意度调查共分为四大类,包括用药指导满意度、心理指导满意度、会诊效果满意度、治疗效果满意度。其中用药指导总满意度为94.12%(48/51)、心理指导总满意度为98.04%(50/51)、会诊效果满意度为94.12%(48/51)、治疗效果满意度为100%(51/51)。结论利用会诊护理管理方法能够有效提升疑难病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其治疗效果,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米尔妮萨·麦麦提;阿达莱提·阿卜力孜;故丽尼沙汗·买土送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美容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实施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乳房形状、切口瘢痕、色素沉着、乳头(晕)感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显著提高乳房良性肿瘤切除术后的美容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作者:刘波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截至发稿时收治的31例符合溶栓条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早期溶栓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31例患者中有22例实现冠脉再通,再通率为71%,结论早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显著,可提高冠脉再通率,降低病死率,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安全方便,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刘彩云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利用较为独特、有效的祖国传统医药学的理论与方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并将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5月至2015年2月4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病例,采用中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结果患者股骨头坏死症状改善效果明显;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改善幅度大。结论中药的活血化瘀、标本兼治,能改善因股骨头静脉回流受阻而引起股骨头内压增高水肿等症状,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此病的前景较广阔。
作者:孙凤欣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保护化疗肿瘤患者的外周静脉,减少反复穿刺带来患着的痛苦,预防和减少化疗所导致的静脉炎,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方法对48例肿瘤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从肘部静脉穿刺,将导管置入至上腔静脉或锁骨上静脉内。结果应用PICC导管48例,留置时间15~350d,平均l 47.9d,无并发症发生。结论PICC导管的应用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该穿刺技术容易掌握,穿刺成功率高。中心静脒导管留置时间长且安全。
作者:张海蓉;陈晓;钟演芳 刊期: 2015年第46期
沙星类药物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种广谱抗生素,具有多种优势,比如疗效好、生物利用度高等。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存在用药不合理(比如滥用等)的情况,导致患者发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给患者的生理、心理均造成不良影响,目前逐渐引起政府管理部门、医疗单位的重视。下文主要分析服用沙星类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并总结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旨在为后期合理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刘芳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胃肠钡剂造影征象和CT的影像表现。方法参照手术病理结果,对29例经病理证实分别为良性、交界性及恶性GIST的钡剂造影及CT扫描的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不同性质GIST的钡剂造影及CT扫描影像特点。结果 GIST良性体积小,钡剂造影主要表现腔内小充盈缺损,蠕动波变小, CT平扫时密度多较为均匀,增强时呈均匀强化;交界性肿瘤体积较大,钡剂造影显示小溃疡,可见腔内较大充盈缺损,蠕动波消失,CT平扫一般密度不均匀,且增强呈不均强化;恶性肿瘤体积大,钡剂造影时一部分表现为龛影及较大充盈缺损,局部腔壁僵硬;另一部分仅表现为胃肠道受压。CT平扫显示跨壁或壁外巨大肿块,一般密度不均;增强扫描以不均匀强化为主。恶性肿瘤可发生肝脏、胰腺及周围腹膜等组织转移,但未见淋巴结转移。结论 GIST的钡剂造影缺乏特征性,但该检查对于发现病变,定位病变及初步定性还是有利的,CT影像有一定特征性,该检查对GIST的定位和准确定性有较大临床价值。
作者:李元芬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了解本县生活饮用水细菌污染状况,为保障本县生活饮用水水质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分别对本县级和乡镇水厂的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进行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和余氯测定。结果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菌落总数合格率分别为89.37%,80.35%;总大肠菌群的合格率分别为99.50%,93.40%。结论城镇集中式供水明显优于农村分散式给水,地下水优于地表水,必须加强水源监察防护,扩大净水设施,严格消毒措施,改进水源,提高居民卫生防护意识。
作者:马秀新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妇产科中米非司酮应用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86例妇产科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米非司酮使用者的数量及治疗效果。结果286例妇产科患者中,应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的患者有136例,米非司酮使用率为47.55%。136例患者中,终止妊娠者40例,其中有效36例;子宫性疾病38例,其中有效33例;紧急避孕29例,其中有效24例;恶性肿瘤患者14例,其中有效11例;其他疾病15例,其中有效10例。136例使用米非司酮治疗的患者中,绝大部分在服药后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仅有1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5%。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如腹泻、腹痛、恶心等,对发生不良反应患者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后,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结论妇产科很多疾病的治疗中都可能应用到米非司酮,其具有见效快、安全性高、副作用少等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王效爱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研究宁夏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居住地自然资源生态移民搬迁前后生活状况,分析影响生态移民生活质量的各种相关因素。方法随机抽取三个较典型的沿黄经济区,即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灵武市郝家桥以及青铜峡市广武生态移民安置点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搬迁前后住房类型、饮水类型、做饭燃料、厕所类型均有变化(P<0.05)。搬迁后太阳能、有线电视、网络安装率较搬迁前均有升高(P<0.01)。②搬迁后总土地、耕地、山地、旱地和草场亩数较搬迁前减少,水浇地亩数有所增加(P<0.05)。③搬迁前总收入的变动幅度大于总支出,搬迁后总收入的变动幅度小于总支出。结论移民搬迁后生活环境、收支结构、安置模式均发生较大变化,但后续产业发展不平衡、就业的挤出效应对移民的生活质量均产生直接的影响。
作者:汤榕;邹玉忠;许静怡;张闽剑;罗桥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ARDS患者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记录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氧合指数(PaO2/FiO2)、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 O2)。结果无创机械通气成功组11例均为ARDS早期患者,治疗2 h后PaO2/FiO2、HR、PaO2、SaO2、RR都有明显好转。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失败组全为呼吸窘迫较严重的ARDS患者,治疗2 h后PaO2/FiO2、HR、PaO2、PaCO2、SaO2、RR无明显变化。结论无创机械通气对部分ARDS患者有良好的通气支持作用,尤其是ARDS的早期阶段。
作者:陈根;陈培铭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提高创伤性休克的院前急救处置能力,有效降低死亡率。方法对42例创伤性休克患者院前急救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2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中,40例有效并安全转运至医院治疗,2例院前死亡,抢救成功率95%。结论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及健全的急救机制,缩短急救半径能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有利条件,对提高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杜春喜 刊期: 2015年第46期
0引言临床药学是新兴的一门学科,它和药物治疗学、药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主要目的是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在我们二甲综合医院中,临床药学往往侧重于西药方面的工作,如血药浓度测定、对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监控、对抗生素类药品的联合应用进行指导、提倡给药方案个体化等等。而对中药的临床药学工作不太重视,本文就在我院二甲综合医院中如何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谈谈个人的体会。
作者:何润梅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我市维吾尔族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情况及与其相关的因素。方法纳入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门诊、住院及体检的维吾尔族患者639例进行肺功能检查,筛选出符合COPD诊断标准的患者,了解维吾尔族COPD患者肺功能分级与性别、年龄、BMI之间的关系。结果肺功能符合COPD诊断的229例,所有患者中,男性123人(53.7%),女性106人(46.3%),性别比例无显著差异性(P>0.05);属COPD肺功能1级的患者25例,2级134例,3级57例,4级13例,肺功能2级的患者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重度、极重度COPD患者占到30.6%;年龄小于45岁的28人,45岁至64岁的117人,大于65岁的84人,中年患者比例高于老年患者(P<0.01)高于青年患者(P<0.01);BMI指数小于18.5的4人;18.5~24.9的52人;大于25的173人,各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COPD患者肺功能分级以2级为主,且重度、极重度患者所占比例较高,男女性别比例之间无显著差异性,年龄分布以中老年患者居多,维吾尔族COPD患者中多伴有超重甚至肥胖(P<0.01)。
作者:张艳新;徐倩;杨卫江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分析与探讨在使用林可霉素注射剂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产生不良反应,从而对林可霉素在临床治疗中的常见的不良反应的种类以及产生频度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归纳,以期寻找到产生原因以及发展方向。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入院进行林可霉素注射剂治疗疾病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事实回顾性地分析与研究,进而找到不良反应存在的原因。结果通过分析和研究,发现在使用林可霉素注射剂进行临床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大剂量、较高浓度的药物会导致患者出现休克性死亡,后果十分严重。压患者体质的一些常见的不适应症状要远远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根据本次研究分析得出,临床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大剂量、较高浓度的药物可能是导致林可霉素注射剂产生频发及不良反应的原因。
作者:尹桂华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中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的临床效果。方法拟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孕妇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依托咪酯乳剂麻醉。每组为50例,术前10min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戊乙奎醚0.5 mg。实验组术前10min静脉泵注盐酸右美托咪定1μg/kg后相继以0.2mg/kg的速度静脉注射依托咪酯乳剂,注药时间>10s;对照组使用静注依托咪酯乳剂0.2 mg/kg体重,注药时间>10s,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注射痛发生率、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依托咪酯乳剂的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镇静效果(镇痛优良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可大大减轻依托咪酯乳剂的注射痛、缩短手术时间、缩短患者术后的苏醒时间及减少依托咪酯乳剂的用量,疗效显著。
作者:韩红坤;马勇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穴位注射预防胃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96例采用化疗方法治疗胃癌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并经过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将9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人。针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注射法预防化疗所带来的呕吐恶心。针对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采取艾灸法和穴位注射法进行预防。结果经过5天的治疗,实验组中被评为恶心呕吐症状0级的患者有44例,1级的有3例,2级的有1例,无3级和4级,有效例数为47,占比97.92%。对照组中被评为恶心呕吐症状0级的患者有30例,1级的有10例,2级的有6例,3级的有2例,无4级,有效例数为40例,占比83.33%。两组评级为0级例数、1级例数和有效例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神阙穴联合胃复安双足三里穴注射可以成为胃癌化疗治疗的辅助,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恶心呕吐的副作用。
作者:张燕华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感觉和运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ASIA分级提高≥级率为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0%(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可促进运动感觉功能的恢复,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杰;鲁贵生;高晓鹏;王占敏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于我院行妊娠期治疗的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产科常规干预,观察组进行综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发生剖宫产、羊水过多、妊高症、胆汁淤积症的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50.0% vs18.75%、43.75% vs 12.5%、25.0% vs6.25%、12.5% vs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发生早产、窒息、高胆红素血症明显少于对照组(18.75% vs 6.25%、25.0% vs 6.25%、31.25% vs 6.25%、6.25% vs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增加孕产妇及胎儿发生各类并发症的几率,综合干预有助于改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分娩结局。
作者:黄昭惠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总结心内科病房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和管理措施。方法分析心内科病房护理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管理措施。结果实施有效的管理方法可规避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结论实施科学的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的安全。
作者:文皓 刊期: 2015年第4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