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晓东;龚晓丛;崔萌;陈洁;李琳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选择。方法收集我院大外科从2011年1月到2014年12月共收治股骨粗隆间间骨折46例,75岁以上半髋置换,60岁以上全髋置换。结果通过半髋或者全髋置换的手术,尽早缓解症状、早下床活动、老人生活质量提高。
作者:赵建民 刊期: 2015年第46期
0引言烧烫伤是临床上常见的小儿意外伤害之一,特别是1~5岁小儿由于缺乏生活知识及自身防护能力差,容易受伤。患儿伤后皮肤完整性受损大量血浆渗出,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电解质失调,休克发生率高,特别是大面积烧伤,为了采集有效量的血液标本,更好地配合抢救和治疗,对烧伤患儿首选股静脉采血,可成功获取有效的血液标本,且操作简单,采血速度快[1]。经过临床实践,我科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将一次性采血针头取代传统注射器进行股静脉采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使用方法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金凤;蒋秋萍;胡从云;任海燕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对急性酒精性胃粘膜出血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2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酒精性胃粘膜出血患者作为此次对照组研究对象,并对其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另选取同期同症4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采用奥美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简要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治疗效果更佳,P<0.05。结论临床对急性酒精性胃粘膜出血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帮助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可推广。
作者:史锐敏;武鹏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胃肠钡剂造影征象和CT的影像表现。方法参照手术病理结果,对29例经病理证实分别为良性、交界性及恶性GIST的钡剂造影及CT扫描的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不同性质GIST的钡剂造影及CT扫描影像特点。结果 GIST良性体积小,钡剂造影主要表现腔内小充盈缺损,蠕动波变小, CT平扫时密度多较为均匀,增强时呈均匀强化;交界性肿瘤体积较大,钡剂造影显示小溃疡,可见腔内较大充盈缺损,蠕动波消失,CT平扫一般密度不均匀,且增强呈不均强化;恶性肿瘤体积大,钡剂造影时一部分表现为龛影及较大充盈缺损,局部腔壁僵硬;另一部分仅表现为胃肠道受压。CT平扫显示跨壁或壁外巨大肿块,一般密度不均;增强扫描以不均匀强化为主。恶性肿瘤可发生肝脏、胰腺及周围腹膜等组织转移,但未见淋巴结转移。结论 GIST的钡剂造影缺乏特征性,但该检查对于发现病变,定位病变及初步定性还是有利的,CT影像有一定特征性,该检查对GIST的定位和准确定性有较大临床价值。
作者:李元芬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抑郁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自评焦虑量表(SAS)对200例患者进行评分测定,对脑梗死后抑郁焦虑状态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提示脑梗死后的危险因素包括不同病变部位、病程、婚姻状况、有无伴发疾病、脑梗死次数、家族史、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论脑卒中后的抑郁焦虑症状常见,且受多种因素影响,严重影响神经功能康复和日常能力的恢复,应予以重视。
作者:李杰;张垚 刊期: 2015年第46期
0引言腰椎间盘突出症又叫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椎4/5和腰5/骶1之间的椎间盘易发病,本病患者可出现腰痛、下肢放射痛、下肢知觉障碍、行动障碍、姿势改变等症状。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病机为肝肾不足,气血两虚,外邪乘虚而入,致使气血瘀阻而发病;或是外伤劳损与外感风寒湿热邪气,导致营卫失调、气血经络受损。
作者:何川;张朝驹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调查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发病率,探讨其与季节、年龄等因素的相关性,为临床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被诊断为肺炎的住院或门诊患儿,运用定量ELISA检测血MP特异性抗体IgM或运用PCR检测痰液MP-DNA。结果3年共检测肺炎儿童17514例,MP阳性者有3473例,阳性率为19.83%;≤1岁10.03%、~3岁20.47%、~7岁42.59%、>7岁55.99%;春季19.41%、夏季30.40%、秋季25.03%、冬季11.81%。结论 MP肺炎好发于学龄儿童,但婴幼儿的MP感染率并不低;本地区MP肺炎的发病季节以夏秋季为主。
作者:陶孝芬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辨证分型并给予温针灸,观察疗效。结果痊愈31例,有效2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结论温针灸对于原发性痛经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胡广权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果酒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来源,计算各分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当果酒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含量为0.151g/kg时,方法引入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06g/kg。结论该评定方法易于理解、便于操作,有助于控制测定结果更准确、可靠,可以应用于气相色谱法对其他物质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
作者:鲁莉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对医院内疑难病例会诊护理的管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采用回顾式分析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来我院治疗疑难病症的患者病历中选出51例,对患者所接受的会诊护理方法进行探讨,并调查会诊护理管理实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本次研究当中,满意度调查共分为四大类,包括用药指导满意度、心理指导满意度、会诊效果满意度、治疗效果满意度。其中用药指导总满意度为94.12%(48/51)、心理指导总满意度为98.04%(50/51)、会诊效果满意度为94.12%(48/51)、治疗效果满意度为100%(51/51)。结论利用会诊护理管理方法能够有效提升疑难病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其治疗效果,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米尔妮萨·麦麦提;阿达莱提·阿卜力孜;故丽尼沙汗·买土送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预防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对2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患者出现反跳进行原因分析。结果2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患者中,有15例由于洗胃时机不及时,8例阿托品使用不当,5例洗胃液选择不当而造成的。结论遵循尽早、彻底、反复的洗胃原则,一旦发现有反跳先兆,立即组织抢救,彻底洗胃,反复清洗皮肤是预防有机磷中毒反跳的关键环节,合理应用阿托品及胆碱酯酶复能剂可有效预防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的出现,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医院收治率较高的急危重症之一,及时有效地抢救患者的生命至为重要。2009年9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共收治农药中毒患者231例,其中有28例在抢救过程中出现反跳现象。现将其反跳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探讨预防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的有效护理对策。
作者:陈坤杰;张林燕 刊期: 2015年第46期
手术室是医院对病人进行手术治疗和抢救的主要场所和各种病原体集中的场所,细菌病毒污染、化学消毒剂和挥发性麻醉剂对空气的污染以及锐器刺伤、噪音等危害工作人员健康的因素大量存在,因此,如何运用一套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保证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充分做好护士日常工作中的职业防护,保证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胡兆勤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加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异位妊娠52例,给予甲氨蝶呤50mg/m2体表面积肌肉注射,米非司酮50mg,每日2次口服,并配合中药共治疗5天,复查血β-HCG下降情况,结果52例患者中,血β-HCG明显下降47例;血β-HCG下降<15%5例。结论 MTX加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疗异位妊娠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黎荣娥 刊期: 2015年第46期
随着我国经济以及科技的发展,机能学实验不仅需要实际实验,还需要虚拟实验加以辅助教学,实际实验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发展、要求,虚拟实验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虚拟实验室的建立更是适应了机能学实验教学的发展要求,填补实际实验的不足,将实际实验所不能实施、不能尝试的实验加以强化、延展,放大机能学实验教学的功能。本文就虚拟实验的特点、虚拟实验运用于机能学实验教学的优越性、注意要点三个方面加以简要分析。
作者:席晅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观察乙肝扶正颗粒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病例,应用乙肝扶正颗粒联合干扰素进行治疗与单独应用干扰素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总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及肝功能、病毒标志物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基本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肝功能恢复方面,两组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转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乙肝扶正颗粒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疗效,乙肝扶正颗粒能明显提高干扰素的抗病毒疗效,减轻其不良反应。
作者:张恒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讨结核结节疾病同肺内肿瘤结节疾病实施X线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2月至2015年02月结核结节以及肺内肿瘤结节患者124例。针对所有患者于临床实施胸部正位X线检查、侧位X线检查以及实施CT检查,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检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临床鉴别诊断后发现,患有结核结节的患者74例,患有肺内肿瘤结节的患者50例。患者的结节大小为0.7厘米-3.1厘米,平均大小为(1.87±0.29)厘米;针对74例结核结节患者,于患者中左肺上叶尖后段发生病变的患者18例,于右肺发生病变的患者56例。针对50例肺内肿瘤结节患者,于中左肺发生病变的患者16例,于右肺发生病变的患者34例。结论临床采用X线对结核结节疾病以及肺内肿瘤结节疾病实施鉴别诊断,能够发挥显著的效果,临床配合选择CT检查的方法,可以显著提高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姚洪雷 刊期: 2015年第46期
0引言临床药学是新兴的一门学科,它和药物治疗学、药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主要目的是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在我们二甲综合医院中,临床药学往往侧重于西药方面的工作,如血药浓度测定、对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监控、对抗生素类药品的联合应用进行指导、提倡给药方案个体化等等。而对中药的临床药学工作不太重视,本文就在我院二甲综合医院中如何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谈谈个人的体会。
作者:何润梅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治疗的效果优于开腹肌瘤剥除术,而且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较少。
作者:谢春华 刊期: 2015年第46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妇产科中米非司酮应用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86例妇产科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米非司酮使用者的数量及治疗效果。结果286例妇产科患者中,应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的患者有136例,米非司酮使用率为47.55%。136例患者中,终止妊娠者40例,其中有效36例;子宫性疾病38例,其中有效33例;紧急避孕29例,其中有效24例;恶性肿瘤患者14例,其中有效11例;其他疾病15例,其中有效10例。136例使用米非司酮治疗的患者中,绝大部分在服药后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仅有1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5%。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如腹泻、腹痛、恶心等,对发生不良反应患者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后,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结论妇产科很多疾病的治疗中都可能应用到米非司酮,其具有见效快、安全性高、副作用少等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王效爱 刊期: 2015年第46期
妇产科术后疼痛会让患者多项指标出现波动,而且患者的情绪会有所影响,这些对于产科手术患者的康复具有极其不利的影响。在妇产科中,手术是某些疾病的唯一方法,所以手术的疼痛评估和护理是妇产科中比较重要的内容。本文就对妇产科手术后疼痛控制产生影响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究,对于改善患者的术后疼痛感提出了一些本人的体会。
作者:茆明 刊期: 2015年第4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