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提高外科患者腹部手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依从性护理体会

白爱荣

关键词:腹部手术, 术后, 下床活动, 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提高患者腹部外科手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依从性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影响腹部手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主要因素,针对影响因素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腹部手术患者实施缓解术后疼痛、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有效提高了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依从性,从而促进了患者康复。结论护理人员对术后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减轻心理压力,帮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使其积极配合临床治疗护理工作,促进术后早日康复,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提高外科患者腹部手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依从性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提高患者腹部外科手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依从性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影响腹部手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主要因素,针对影响因素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腹部手术患者实施缓解术后疼痛、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有效提高了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依从性,从而促进了患者康复。结论护理人员对术后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减轻心理压力,帮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使其积极配合临床治疗护理工作,促进术后早日康复,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白爱荣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基层医院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以笔者收治的160例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使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和血压监测情况进行绝对数和相对数统计分析。结果160例患者中,应用利尿剂者48例,使用率30%,应用β受体阻滞剂者45例,使用率28%,应用钙通道阻滞剂者140例,使用率87%,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抵制剂使用率28%,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使用率28%。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科学而规范的管理,使患者得到合理治疗。

    作者:李丽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医学整合课程教学在科室业务学习中的应用

    科室业务学习是当前临床医务工作人员获取新知识及巩固基础理论的重要途径,其对于医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水平的全面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该学习途径被广泛应用。如果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呆板,且课堂气氛枯燥乏味,则会严重影响到整体业务学习效果,因此,科室业务学习活动中,教学或培训方法需要灵活且富有趣味,则会易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其能够自主探讨业务学习知识,从而以提升医务工作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水平,这对于医院形象品牌的树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树群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血液常规检查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目的:探讨血液常规检查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检验科血常规200例检测结果,分析其准确度及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结果200例血常规检测结果,复检率为26.50%,分析影响因素有技术、人为因素及试剂和仪器等客观固有因素。结论血液常规检查受相关影响因素诸多,在检验前、中及后都应采取预防措施,提高血液常规检查结果质量。

    作者:张秉西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糖尿病合并异位ACTH综合征2例报道

    异位ACTH综合征患病率低,临床表现不典型,而易于漏诊。很多患者因高皮质醇血症、低钾性碱中毒导致病情进行性恶化,失去佳治疗机会,本文作者对2例糖尿病合并异位ACTH综合征进行报道,以期对异位ACTH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刘洋;柳沙利;苏阳;刘小庆;赵瑛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胆结石患者心理及疼痛影响的研究

    目的:分析讨论优质护理服务对胆结石患者心理及疼痛方面的影响。方法从我科随机抽取86例胆结石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然后从患者的焦虑状态、疼痛程度以及满意度等方面比较两组。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各项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胆结石患者实施有效的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杨建梅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27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分布与耐药分析

    目的:了解该院临床科室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分布特征及其耐药情况,为感染监控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临床分离到的27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对其标本来源、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较高的临床科室是ICU(29.4%),神经内科(19%),普外科(16.5%);临床标本以痰(71%)和分泌物(22.2%)为主;279株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9.6%和83.2%,部分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较高的多重耐药性和高耐药性,万古霉素、新生霉素和利奈唑胺仍为有效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佳药物,但仍需结合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菌素;医院应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和医院感染的监控,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阻止MRSA菌株的院内感染及播散流行。

    作者:叶莉雅;沈静;陆峰泉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经治疗后对小儿的护理。方法以我科收治150例的患有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儿童进行分析,采用对照实验法,将患病儿童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的日常护理,采取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对观察组儿童进行治疗并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一定时间后,比较两组患儿的喘息频率、并发症发病率以及患儿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情况。结果经一定时间的治疗和护理后,对照组患儿的喘息频率、并发症发病率、患儿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等方面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并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的提高患有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幼儿哮喘发病概率,加快患儿的康复速度。

    作者:李亮英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儿童福氏志贺菌中检出blaCTX-M-57型基因

    目的:了解唐山地区福氏志贺菌的耐药特征,明确其所携带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基因型。方法对唐山妇幼保健院2007年4月-11月收集的产ESBLs的19株福氏志贺菌,用PCR方法扩增ESBLs的耐药基因并测序。结果经PCR扩增及测序,其基因型别主要为CTX-M-14(17/19)、CTX-M-3(1/19)、CTX-M-57(1/19)和TEM-1(1/19)。结论唐山地区儿童福氏志贺菌所携带基因型主要为CTX-M-14,并检出少见的CTX-M-57基因型。

    作者:王晶晶;高春燕;高庆双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体检发现高血压400例分析

    目的:分析对体检发现高血压患者进行生活方式的指导和护理宣教的效果评价。方法对我科发现的4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患者在护理宣传教育前后和随访过程中的血压变化情况和生活方式改变情况。结果体检人群中高血压患者在护理宣教前、护理宣教后、随访3个月后、随访6个月后以及随访1年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吸烟、每日运动小于半小时、不合理饮食、心理失衡、体重指数、病情掌握等的情况均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体检人群中高血压患者合理的生活方式指导和护理宣传教育,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和血压。

    作者:曾芳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的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以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还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快其康复速度。

    作者:邱晓敏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化瘀通络解毒中药治疗IgA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了解探析IgA肾病患者接受化瘀通络解毒中药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本院近年来收治经中医辨证分型为血阻络型IgA肾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抽取80例并以其接受治疗方案差异为标准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0例,应用常规西医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化瘀通络解毒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各项指标情况。结果完成2个疗程后评估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2.5%,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无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IgA肾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中医辨证化瘀通络解毒方案进行治疗能够取得令人满意临床疗效,明显改善患者临床指标,保障预后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秦佑胜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浅析多层螺旋CT诊断小肠疾病的临床价值

    目的:观察和分析多层螺旋CT在小肠疾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怀疑为小肠疾病的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和胃肠道造影检查,并与终的临床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和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本组80例患者经手术、内镜及病理活检等检查措施进行综合诊断结果显示,小肠疾病患者共有40例,占(50.0%);多层螺旋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均明显高于胃肠道造影检查,(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在小肠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良好的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岩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放环后不规则阴道出血38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与研究放环后不规则阴道出血临床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38例放环后不规则阴道出血患者,采用随机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环养血颗粒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止血芳酸片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68%,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放环后不规则阴道出血方面,环养血颗粒与止血芳酸片相比效果更优。

    作者:沈岩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二氧化锆修复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评价二氧化锆材质修复体应用于口腔修复中的效果、美观性。方法将在我院牙科门诊接受口腔修复的适应症牙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选用二氧化锆修复体)和对照组(40例,选用树脂牙修复),对比两组的修复效果、牙体美观性。结果经比较,观察组的修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修复后3月内观察组的外观不良率显著更低(p<0.05)。结论基于二氧化锆修复体的口腔修复效果好、牙体美观性佳,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钟达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老年住院病人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率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病人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率。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间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数量为100例,通过使用微型营养评价精法(MNA-SF)的方法对所有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并测定患者的营养指标,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不良患者数量20例,占比为20%,营养不良风险患者50例,占比为50%,营养正常患者的数量为30例,占比为30%。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占比明显高于心脏疾病、糖尿病以及肾脏疾病患者的占比。结论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不良以及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率较高,而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情况尤其严重。

    作者:刘晨霞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异位妊娠急性腹腔内出血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急性腹腔内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6例异位妊娠急性腹腔出血患者的护理对策以及手术方式等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找出佳护理方案。结果经过积极救治以及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干预,3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一例死亡,其中有14例患者出血量小于2500mL,22例患者出血量高于2500mL。结论对异位妊娠患者给予严密的病情监护,及时判断病情发展情况并及时建立静脉通路维持循环功能,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增加患者的生存率,结合心理护理等措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自然;杨玲;李姗姗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社区护理互助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社区护理互助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对102例我科室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互助模式,控制影响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治疗一年后,对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做评估。结果经过开展全面干预的护理互助模式,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有效提高了,其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给糖尿病患者实施全面干预的社区护理互助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增加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任素霞;孙利花;史翱翔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1例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患者的护理体会

    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口服、外用和注射等途径进入人体而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反应。重症药疹多指重症多形红斑型(SJS)、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TEN)及剥脱性皮炎型(ED)等,是较为严重的药物反应,主要特点是病情急、病势凶、死亡率高。科收治1例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患者护理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辨证施治,精心护理,取得很好效果,现总结体会。

    作者:刘珍 刊期: 2015年第70期

  • 56例依达拉奉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运用依达拉奉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近两年时间诊疗的56例急性脑梗死病例分组,对照组28例单纯予阿司匹林用药,观察组28例选择阿司匹林与依达拉奉方案联合治疗,针对两组的总体治疗情况作比较和评估。结果方案实施前,两组的NIHSS、ADL评分比较基本相当,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观察组两项评分相比对照组均有更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期间,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症状。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联用依达拉奉与阿司匹林方案治疗,药效理想、安全,且利于促进患者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适合在临床推广。

    作者:段庆希 刊期: 2015年第70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