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36例的观察与护理

付瑞菊

关键词:腹腔镜, 并发症,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选取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20例进行研究,观察术后发生的相关并发症,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此组患者经调查分析其中并发症中术后出血,占35%,经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干预后,此组患者的并发症均得到控制,均在不同时间内出院。结论对于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要及时观察,采取早期发现、早期处理的原则,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年人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年患者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观察灯盏花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中年患者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用灯盏花注射液,对照组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周期为1个疗程(14天)。结果80例患者中患有高血压病58例(72.5%),冠心病49例(61.3%),糖尿病52例(65%),高血脂症59例(73.8%),烟酒嗜好50例(62.5%)。常见临床类型有:单纯运动性偏瘫46例,单纯感觉性卒中21例,无任何症状者13例,病灶部位主要位于基底节区(65例)。两组患者经1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减少腔隙性脑梗死发病率的关键在于防治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灯盏花注射液可明显改善中年患者腔隙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预后。

    作者:李男;李庆旭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精神科护理缺陷的分析及防范

    通过分析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缺陷,找出原因,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就如何做好精神科护理工作,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总结和介绍。

    作者:刘玉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围产期胎膜早破的17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围产期胎膜早破的发生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75例围产期胎膜早破病例资料,分析其发生因素及临床特点。结果引起围产期胎膜早破由生殖道感染、羊膜腔压力异常等因素引起,围产期胎膜早破治疗后难产56例(32.0%),胎儿窘迫26例(14.86%)、早产儿22例(12.57%)及感染16例(9.14%),围产儿死亡2例(1.15%),自然分娩53例(30.28%)。结论围产期胎膜早破所致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增多,应加强围产期知识宣传与指导,预防围产期胎膜早破的发生,减少剖宫产,降低难产率,提高正常分娩质量。

    作者:王丽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大面积脑梗塞的患者63例进行分析讨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动态信息,为患者建立有效的护理计划,实施相关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康复护理等,终均达到预期目标,出院时评估患者的神经、运动以及生活能力。结果此组患者在出院时对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能力进行评分与入院时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大面积脑梗塞的患者进行早期治疗和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对大限度的恢复健康,减低致残率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海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治疗的效果以及重要性分析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疗效及重要性。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82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77例患者脊髓功能较手术前有不同程度恢复,3例无明显改善,2例瘫痪。结论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时要积极评估患者整体状况,依据损伤情况合理选择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争取早期手术,以及早恢复患者脊髓功能,增强术后效果。

    作者:李绪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术前患者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感染现状分析

    目的对手术输血前患者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疾病的感染情况进行探讨。方法对输血前35929例患者,用酶联免疫的方法检查乙肝、丙肝、艾滋、梅毒。结果乙肝病毒感染率为3.45%,丙肝病毒感染率为0.25%,梅毒感染率为1.58%,艾滋感染率为0.136%。结论患者在输血前乙肝病毒的感染率比较高。

    作者:王修梅;刘群;杨操;贺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邻位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外伤或手术切除病变部位等原因所导致的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采取邻位皮瓣技术进行修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因外伤或手术切除病变部位所导致颌面部产生缺损的患者30例,根据其损伤的具体部位和程度,分别采用了颌面及颈部的局部推进皮瓣、鼻唇沟皮瓣等邻位带蒂皮瓣技术进行即刻修复,对其临床资料及其效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术后30例患者的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患者的皮瓣区有轻度感染症状Ⅱ期愈合,29例患者Ⅰ期愈合;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面部形态及功能至少六个月发现,其中1例患者的患侧口角呈轻度歪斜并张口轻度受限;肿瘤患者无复发;所有患者的皮瓣在色泽、质地、轮廓等方面与周围皮肤组织较为匹配,切口部位瘢痕组织平软;面部形态满意度100%,面部功能满意度96.67%。结论对于外伤或手术切除病变部位等原因所导致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在坚持修复时宁近勿远,就近取材原则的基础上,采取邻位皮瓣技术进行即刻修复,不仅手术操作简便、易于掌握,而且因邻位皮瓣移位方便、血供较好,皮瓣易成活,术后患者的面部形态及功能均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仁欣;王恒琨;郑晓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体会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接收治疗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分别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7.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胃内的PH值为6.4±0.5,对照组患者胃内的PH值为5.5±0.5。结论药物半托拉唑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占杰;白素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136例疗效报告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效果。方法选择高血压病患者136例,其中男84例,女52例,年龄4176岁,平均53.5岁,住院病人81例,门诊55例。给予氨氯地平510mg/d治疗,2wk判断疗效,并详细记录治疗前及治疗中与治疗后血压与其它有关数据。结果显效73例,有效50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90.4%;血压由治疗前(172±14.5)/(110±7.5)mmHg降至(144.2±8.2)/(91.8±5.8)mmHg, P<0.01(t=19.602,22.386)。结论氨氯地平是一种长效钙离子拮抗剂,作用持久而缓和,安全有效,可明显地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且不改变患者的心率和心律,对血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无影响,并能有效地维持24h的降压作用,尤适应于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伴有冠心病患者。

    作者:包再梅;刘玮;彭海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临床药师参与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治疗的回顾与分析

    目的对临床药师参与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治疗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治疗中临床药师的作用。方法抽取该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临床药师参与治疗的55例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药师参与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结论临床药师在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治疗中发挥药学人员的专业特长,保证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经济。

    作者:秦德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患者就医安全目前是医疗卫生医院为关注的问题,也是各级医疗部门护理措施中的首要问题,如何提高服务质量,杜绝及减少医疗护理不良事件,保障患者安全,已成为当前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的重要工作目标。

    作者:阿米娜?哈斯木汗;李晓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针灸治疗失眠的常用经穴及临床应用

    目的讨论针灸治疗失眠的常用经穴及针刺方法。方法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并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践结合。结论利用针灸治疗失眠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顺;管一鸣;宁伟利;程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精神分裂症45例复发的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疾病复发原因及对策。方法分析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原因。结果治疗遵从医嘱性是影响复发的重要原因。结论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干预是必要的,尤其是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遵从医嘱教育。

    作者:韩兰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胎死宫内的临床诊疗

    目的探讨胎死宫内的临床诊疗。方法查阅文献资料病结合实际进行诊断分析。结论胎死宫内3周以上未娩出会引起凝血功能障碍,造成产后不易控制的出血,对产妇危害极大,及时诊断处理死胎非常必要。对于发生胎死宫内的产妇,在下次妊娠前,应全面检查,除外有关因素后再妊娠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邢小於;刘欣;朱志玲;耿继华;廖雅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分析细菌性肝脓肿内科诊疗现状与进展

    目的讨论细菌性肝脓肿内科的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对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对治疗方法进行讨论。结论多发性肝脓肿因引流困难一般以抗生素治疗为主,单个性脓肿主张引流加抗生素治疗。对于急性期炎症尚未形成液化区的病变以及多发性小脓肿,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采用大剂量有效抗生素和全身性支持疗法,炎症多能控制,部分小脓肿可吸收痊愈。部分脓肿局限化,可加用经皮肝穿刺抽脓等非手术疗法多能治愈,仅少数患者需要手术治疗。

    作者:冯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单纯椎体间植骨与椎间及椎旁联合植骨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单纯椎体间植骨融合与椎间及椎旁联合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对40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分别采用单纯椎体间植骨融合(A组20例),椎间及椎旁联合植骨融合(B组20例),回顾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植骨融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植骨融合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手术时间A组90~120分钟,平均110分钟,B组105~210分钟,平均140分钟,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A组300~900ml,平均450ml,B组300~1200ml,平均600ml,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0~40个月,平均23.6个月,单纯椎体间融合率95%,椎间及椎旁联合融合率100%,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ODI评分:术后各时间点两组ODI评分与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各时间点ODI评分,两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单纯椎体间植骨融合与椎间及椎旁联合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相接近,同时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的优点。

    作者:杜海峡;肖文庆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影响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80例患者为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心理护理组40例与普通护理组40例,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心理护理组的患者的效果显著比普通组的效果好。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采用心理护理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应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林小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手卫生现状调查与规范管理

    目的了解医院工作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及现场面试的方法,对本院319名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了解手卫生标准的医务人员占47.3%,正确采用六步洗手法的医务人员占41.1%,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后洗手率为64.2%,而接触患者前洗手率仅占42.2%。结论当前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状况亟待改善,规范化管理尤为迫切。

    作者:荣嵘;刘平;张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腹部超声在体检中的作用

    本文通过探讨腹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得出结论:超声检查对腹部疾病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佳时机,并具有简便、无创伤、快速及筛选等优点,应作为体检的必检项目。

    作者:李美霞;张金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儿科护理安全潜在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一般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在护理工作中保证护理的安全是需要我们重视的问题。现就儿科护理安全潜在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综述如下。

    作者:李玉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