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力?艾麦特
目的探讨顽固性心衰合并低钠血症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2例顽固性心衰合并低纳血症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区分真性和稀释性低纳血症,轻度低纳血症以口服钠盐为主,中重度低纳血症采用静脉补钠为主,并对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缺钠性低纳血症患者治愈15例,好转6例,死亡2例,;稀释性低纳血症患者治愈13例,好转5例,死亡1例。患者经治疗后心功能有明显好转。结论顽固性心衰合并低纳血症患者,在通过口服钠盐与静脉补钠可以使血钠维持在正常水平,改善患者预后,防止病情恶化。
作者:胥广宇;马宇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80例患者为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心理护理组40例与普通护理组40例,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心理护理组的患者的效果显著比普通组的效果好。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采用心理护理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应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林小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实施与成效。对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门诊就诊的病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并随机调查500例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结果500例病人对主动热情服务,耐心解答态度,护士形象,就诊管理秩序,健康教育,环境整洁等的满意度为98%以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门诊病人的满意度、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本琦;吴映红;成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湿性愈合理论结合现代新型敷料治疗压疮创面的临床体会。方法Ⅰ-Ⅳ期压疮患者38例,将其随机分为传统治疗法组18例及湿润疗法组20例,分别应用普通无菌敷料及新型湿性敷料换药治疗压疮创面并行临床观察及对照分析。结果新型湿性敷料治疗压疮疗效较好。结论湿润疗法采用湿性愈合理论结合现代新型敷料的应用治疗Ⅰ-Ⅳ期压疮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志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爆裂性眼眶骨折的病情、治疗及手术效果。方法对2008至2012年18例爆裂性眼眶骨折病情、治疗及手术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对没有出现明显复视或眼球转动受限的早期眶壁骨折6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牵拉或活动眼球、功能锻炼。对肌肉嵌顿于骨折缝隙者或已经出现眼球明显凹陷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观察复视、眼球运动、眼球内陷等情况。结果早期牵拉或活动眼球、功能锻炼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眼眶骨折患者复视或眼球转动受限。对12例眼外肌嵌顿于骨折缝隙者或已经出现眼球明显凹陷者进行眼眶骨折修复手术,将嵌入骨折缝隙的眼外肌及眶内容物复位,植人钛板或Medpor骨片遮盖骨折缺损区。术后眼球运动改善,眼球内陷改善,复视基本消失。结论早期牵拉或活动眼球功能锻炼能很大程度缓解眼眶骨折患者出现复视或眼球转动受限。手术是治疗眼眶爆裂性骨折后眼外肌嵌顿于骨折缝隙者或已经出现眼球明显凹陷者的首先方法。术中充分松解嵌顿的眼外肌及防止术后再粘连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手术疗效与手术方式、手术时机及填充物相关。
作者:符晓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如何循证护理在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60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实施细心观察和精心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者实施循证护理,并对2组基础护理合格率、患者满意程度、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进行对比,做一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对本病知识掌握、基础护理合格率、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有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迅速处理,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古力?艾麦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PA)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1]。已成为医院感染中重要的致病菌之一,尤其引起注意的是,其感染具有难治性、持续性等特点。
作者:罗国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耳鼻咽喉疾病的局部护理措施。方法对患有耳鼻咽喉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护理措施进行讨论。结论对耳鼻咽喉患者的护理,消除临床隐患,确保患者的安全,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徐文艳;白迪;赵竞伊;李雯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主要革兰阴性杆菌产Ampc酶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对临床分离的1767株主要革兰阴性杆菌进行鉴定及相关药敏分析,采用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检测产Apmc酶菌株。结果1767株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共检出产Ampc酶株437株,产Ampc酶菌株检出率较高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结论产Ampc酶的革兰阴性杆菌的检出率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应重视对产Ampc酶菌株的检测及其耐药性监控。
作者:文宏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的中医药治疗方案。方法对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总结临床治疗方法。结论中医对慢性乙型肝炎主要从临床症状、体征、病因和病机等方面进行辨证分析,治疗应抓住主要矛盾,用药从简,配伍宜精,中医治疗乙型肝炎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晓波;张宇;陈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黄疸是因时气疫毒、湿热、寒湿等外邪侵袭,或饮食失节,嗜酒无度,误食毒物,或劳倦内伤,以致疫毒滞留,寒湿阻遏,湿交蒸,气滞血瘀及肝脾胃功能失调,胆失疏泄而胆汁泛溢,出现以面、目、身肤发黄,小便黄赤为主要特征的症证。
作者:李卓;李季委;赵德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围产期胎膜早破的发生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75例围产期胎膜早破病例资料,分析其发生因素及临床特点。结果引起围产期胎膜早破由生殖道感染、羊膜腔压力异常等因素引起,围产期胎膜早破治疗后难产56例(32.0%),胎儿窘迫26例(14.86%)、早产儿22例(12.57%)及感染16例(9.14%),围产儿死亡2例(1.15%),自然分娩53例(30.28%)。结论围产期胎膜早破所致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增多,应加强围产期知识宣传与指导,预防围产期胎膜早破的发生,减少剖宫产,降低难产率,提高正常分娩质量。
作者:王丽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空气压力波疗法(IPC)治疗对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效果。方法将下肢骨折术后患者1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下肢术后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IPC治疗,于7天与14天后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1周治疗后,患者肢体肿胀、肢体疼痛和腓肠肌压痛,治疗的改善情况均高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治疗组治疗前后大、小腿周径差值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 <0.01(t=10.967,10.930);两周后治疗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6.06%,显著低于对照组28.79%,组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u=3.442)。结论 IPC治疗能有效地降低下肢骨折术后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陈敏;王美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输卵管不孕不育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探讨和分析其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此次我院诊治的52例输卵管不孕不育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26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单纯的西医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采用中医进行治疗。结果试验组:治愈23例,占88.5%;有效2例,占7.7%;无效1例,占3.8%;治疗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治愈15例,占57.7%;有效5例,占19.2%;无效6例,占23.1%;治疗有效率为76.9%。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输卵管不孕不育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同时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减轻患者的压力,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梁桂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近年来已经得到国际上的认可,通过参考近年来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践中的经验进行分析总结,探讨中医治疗慢性心衰的机制、方法及注意点。中医治法在辨证分型的基础上通过益气、活血、养阴、利水等方法,标本兼治,副作用小,预后好。在辨证分型上,各家各有见解,应结合实际灵活运用。
作者:丁玉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138例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肝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9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69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自身腹水超滤浓缩回输,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综合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8%,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肝硬化合并难治性腹水提示肝功能已经到失代偿期,如不积极进行干预治疗患者预后差;应用自身腹水浓缩回输术治疗临床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少,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其生活质量,是目前治疗难治性腹水佳方法。
作者:钟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糖尿病是一种生活方式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其发病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与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有一定的关系。中医中药在增强糖尿病患者的体质、延缓糖尿病患者的衰老,防治糖尿病各种常见并发症方面发挥着西医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作者:罗秀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分析用中药复方通络散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服用西药治疗,治疗组6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自拟中药祛风透络饮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RF、ESR、CRP等实验室检查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9%,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RF、ESR、CRP等实验室检查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复方祛风通络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RF、ESR、CRP的水平,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云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瑞芬太尼因起效快、清除快和长时间输注无蓄积而广泛用于快通道日间手术麻醉[1]。然而,其快速代谢、超短效也导致了麻醉恢复期镇痛作用迅速消失,急性疼痛爆发,处理非常困难。因此,如何防范其阿片类药物诱发的痛觉过敏(OIH)渐受关注。本研究在手术结束前30min应用靶控输注(TCI)舒芬太尼,来预防OIH,探讨其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EC50),现报告如下。
作者:童亚辉;邓贵锋;王习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疗效。方法以补肾固冲汤加减治疗32例曾经应用性激素效果不佳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出血期给予补肾益气,固冲止血。血止后继予补肾气资天癸固冲任。结果补肾固冲汤治疗功血止血疗效总有效率为93.8%,治疗后较治疗前在临床症状、血清Ca2+水平、凝血酶原时间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月经血血清PGE2、PGF2a等方面均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补肾固冲汤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止血疗效满意,血止后继续应用本方加减给予调理巩固疗效。
作者:温良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