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静
目的:通过对传染科新护士与带教老师关系的质性研究,以找到新护士与带教老师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提高新护士工作能力、改善临床师生关系的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2年9月新分到传染科的10名女性护士,工作时间为1~2年。应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采用访谈法和观察法了解10名不同科室的新护士与带教老师关系的真实体验。结果新护士认为带教老师的态度、综合能力的强弱、道德水平均对新护士有不同程度的影响,8名新护士都认为与带教老师间有距离感。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注重沟通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带教老师严于律己,提高综合能力;新护士谦虚主动的学习态度,有助于提高新护士的工作能力并使其尽快的融入到新的工作环境中。
作者:陈晓艳;陈晓红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对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C3、C4与疾病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采用Radim公司的DELTA特定蛋白分析仪,以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来我院检查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450例患者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C3、C4水平。结果450例患者中,IgA增高19例,减低3例;IgG增高205例,减低8例;IgM增高55例,减低13例;C3增高69例,减低138例;C4增56高例,减低85例。以上异常结果可见于各种疾病。结论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C3、C4的含量变化和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对其进行检测可以了解机体的免疫状态。
作者:于永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随着老年人口的日益增加,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有上升趋势,针对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有针对性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而我院作为基层医院,专科知识比较薄弱,相对病种较少,复杂疑难手术更是少之又少,所以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全体医护人员加强培训,共同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并按计划实施,在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吴彩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放化疗期间,营养支持对患者体质改善、预后、疗效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对100例放化疗肿瘤患者营养支持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并设立对照组100例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放化疗后的各项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体重、体力评分均有一定幅度提高;放化疗耐受性提高,生存改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低。结论积极均衡的营养支持是可提供肿瘤患者所需基本营养物资,预防和减轻放化疗期间营养不良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肿瘤治疗的耐受性,提高疗效,改善生存和预后。但同时也应注意,营养支持并不提倡常规使用,仅对有营养风险的患者使用。
作者:罗方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16排CT在胰腺癌的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23例胰腺癌患者的16排螺旋CT检查资料。结果本组CT诊断胰腺癌23例,其中胰头癌12例,胰体癌8例,胰尾癌3例。小胰腺癌11例,CT评价不能手术切除10例。结论胰腺癌多层螺旋CT检查的主要目的在于早期发现病变及术前可切除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何启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6分钟步行实验在治疗慢性肺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确诊为慢性肺病的患者40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40名经检查肺功能正常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对患者实验前后的血压、呼吸频率以及心率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患者的血气结果及肺功能进行评估测定。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分数、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及血乳酸浓度方面均有显著差异。结论6分钟步行试验的操作简单,结果可靠,能够有效的对慢性肺病患者的全身状态及肺功能状态做出准确的评估,建议在临床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赵得莲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对我院所收治的80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引起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为: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研究的80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治疗情况并不理想,其中8例患者因消化道出血死亡,4例患者因肝性脑病而死亡。其他患者病情好转而出院。结论临床上,患者发生酒精性肝硬化与患者长期饮酒存在一定关系。因此为了能够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进行更好地治疗,主要是要严格控制患者饮酒酒,此外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对症性的综合治疗,避免并发症,降低患者因肝硬化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周期和治疗效果。
作者:张红斌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阐明PDCA循环圈在医院感染菅理中的实用价值。方法对实施PDCA循环圈管理前后的实际数据进行统计学对照分析。结果口腔科水枪消毒管理前后、呼吸道常用管道清洗消毒管理前后、新生儿消毒液管理前后的监测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圈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应用起来非常方便有效。
作者:徐晖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为了解掌握赤壁市医疗机构梅毒病例的诊断与报告状况和科学防制梅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对赤壁市医疗机构性病门诊开展督导检查。结果相关制度不完善,门诊日志、实验室检测结果登记本项目设计不全,填写内容不完整,执业医生对梅毒诊断标准理解不透,存在梅毒过度诊断报告、漏报,疑似梅毒订正时间过长达4月;外包检测样品未登记。结论赤壁市医疗机构开展梅毒诊断与报告,与国家要求相差一定的差距,应采取规范统一的门诊日志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登记薄,填写内容准确完整,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开展执业医师性病诊断培训和疫情管理员培训等综合性措施,不断提高梅毒病例诊断与报告水平。
作者:高彬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讨论瘿病的中医内科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患有瘿病患者进行内科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对中医治疗的方法进行总结。结论瘿病的治疗原则以理气化痰、消瘿散结为主。这一基本原则贯穿瘿病治疗的始终。根据其有无血瘀、是否郁而化火、是否火盛阴伤等情况并用活血化瘀、清肝泄火、滋阴降火等消瘿散结之法。
作者:韩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医学上脑血管意外又名为脑卒中,俗称中风。这种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目前有年轻化的趋势。临床上常中风致残率仍高达65~75%,使患者生活、工作能力部分或全部丧失,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1]。目的探讨正确的体位护理,促进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防止褥疮、预防痉挛模式的出现及继发性关节挛缩、肌萎缩,促进患者的康复。方法根据病情、病程,采取不同的体位护理,同时配合按摩,通电针刺法等治疗。结果80例脑卒中患者中无一例发生褥疮,其中一例轻微肌萎缩。治疗后步行恢复率为88%。结论正确的体位护理,配合按摩,通电针刺等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韩霞 刊期: 2013年第15期
本文通过探讨股骨颈骨折的康复护理方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尽早恢复肢体功能、促进心理健康、提高护理质量,得出结论: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术前和术后系统的康复护理及健康指导,可明显缩短住院天数,减轻患者痛苦,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康复护理是股骨颈骨折愈合及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韩巧;赵妍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CT图像的特点及检查方法。方法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对CT检查方法进行讨论、分析。结论CT图像突出的优点是密度分辨力很高(大约为普通X线平片的l0~20倍),CT对X线吸收系数的测量精确度可达0.1%~0.5%。
作者:孙永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简述烧伤的清创术。方法对烧伤患者进行烧伤清创术。结论近年来,为了避免重度烧伤病员因清创术打击,加重休克期病情,主张采用简单清创术,以下简称清创术。
作者:詹学哲;汤维波;黄大华;刘颖;刘亚男 刊期: 2013年第15期
临床带教中应用了护理查房的方法,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临床实际病例有机地联系起来,引导护生从对一例典型病案的分析、讨论中掌握一类病人的护理知识,让护生听课同时动脑、动手、动口,培养了护生多方面的能力,同时提高了带教水平。
作者:段雪琼;龚丽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对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诊治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2例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过程,采用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治疗并进行对比。结果红霉素治疗有效率为93.1%,阿奇霉素治疗有效率为97.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比红霉素不良反应轻。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占比例很多,应当及时、正确、规范的诊断和治疗。阿奇霉素治疗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轻。对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应适时加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利福平、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
作者:刘春;周先立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选取我科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66例进行分析讨论,给予有效的护理配合,术前充分准备,术后有效的护理措施包括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此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护理配合后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并发症发生8例,经有效的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尿道前列腺电刀术经过有效的护理配合后能够明显的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刘爱珍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对急性腹痛的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方法在对急性腹痛患者进行诊疗的过程中总结诊疗经验。结论结合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与器械检查,必要时还须进行剖腹探查,方能明确诊断。
作者:刘际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青光眼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102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健康教育加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在实验后对治疗的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青光眼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刘桂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应用24h动态血压监测(24hABPM)分析江苏省省级机关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BPV),并探讨其对靶器官的影响。方法入选人群为16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其中单纯高血压组(A组)55例、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组(B组)5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C组)55例,共三组。分别对其进行24小时无创动态血压监测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分析比较24小时、日间、夜间的血压及其变异性,了解糖代谢异常对高血压患者BPV及左心室产生的影响。结果①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组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24小时、日间、夜间的血压变异性均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1);②三组患者LVMI与24小时、日间、夜间的血压及其变异性未见明确正相关(P>0.05)。结论糖代谢异常可以引起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增大,但增大的血压变异性及糖代谢异常并未导致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的显著变化,提示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受多种因素影响。
作者:马东超 刊期: 2013年第15期